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属性值为随机变量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随机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首先给出了随机占优准则的描述,并提出了随机占优度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然后,依据随机占优准则判断并确定两两方案之间比较所具有的占优关系,进而计算得到两两方案之间的随机占优度,进一步地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每个方案的总体相对随机优势程度,并得到所有方案的排序结果。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考虑决策者心理行为,提出一种基于多参考点的前景随机占优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以决策者属性期望作为参考点,根据累积前景理论将决策矩阵转化为损益矩阵.其次,依据前景随机占优准则构建前景随机占优关系矩阵,进而得到前景随机占优度矩阵.进一步,考虑属性相关关系,运用模糊测度得到方案综合占优度矩阵,并运用PROMETHEE Ⅱ方法对方案进行排序.最后,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决策者为有限理性且属性关联的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决策者不同心理行为偏好的混合随机决策方法.本文针对决策者面对风险时所表现的四种心理行为偏好:风险中立,风险规避,风险追求,损失规避,首先,给出了相应的四种随机占优准则,提出了考虑决策者心理行为偏好的随机占优度的定义,研究了四种随机占优度的性质;然后,基于决策者的不同心理行为偏好,运用随机占优准则判断两两方案之间的随机占优关系,计算相应的随机占优度;利用模糊测度和Choquet积分集结关联属性下的随机占优度;最后,运用PROMETHEEⅡ方法对备选方案排序.案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具有正态随机变量的多属性决策(MADM)问题, 提出了一种决策分析方法. 在该方法中, 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给出根据期望和方差确定正态随机变量随机占优关系的简便方法; 其次依据得到的简便方法确定针对各属性的两两方案之间的随机占优关系, 并构建相应的随机占优关系矩阵; 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一种基于ELECTRE Ⅲ的方案排序方法. 最后, 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所给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多属性决策问题中评价属性的特点将其分为确定型评价属性和随机型评价属性,并将随机占优关系运用到级别高于关系方法ELECTREⅢ中,得到方案之间的赋值级别高于关系。进一步利用赋值级别高于关系得到方案的排序指数并按照该指数对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本文给出了该方法的计算步骤并通过一个算例对本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多准则决策评价系统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产品设计中方案设计与评价的复杂的决策问题 ,研究并设计了基于知识的 ,有限方案的多准则决策评价系统 .文章从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结构、数据结构、工作机制 ,以及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首先综合考虑技术及经济等各项设计指标 ,建立并维护多准则的决策指标模型 ;然后以知识库、模型库、数据库、方法库等信息源为基础 ,设计各种信息处理工具 ,包括知识处理工具、方案处理工具、多准则决策评价工具 ;综合运用知识推理以及多准则决策评价方法 ,按评价指标模型 ,对有限的待选方案进行评价与排序 ,最后综合分析的结果为复杂的方案论证过程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只有提前预测出蒸汽突破井,及时采取防汽窜措施,才能避免产油量急剧下降,增大蒸汽波及体积及热利用率,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 基于油田常规生产动态数据,将承载蒸汽突破信息的生产动态指标转化为评价标度的概率分布,计算其累积分布函数及期望,运用随机占优准则,对累积分布函数逐点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各指标之间的随机占优关系,然后建立总体优序度矩阵,计算出生产井蒸汽突破时机先后的排序值,并对所有生产井的蒸汽突破先后进行排序,最终建立了考虑多指标的蒸汽驱开发蒸汽突破预测模型. 实例应用表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为油藏蒸汽驱开发动态调控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
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只有提前预测出蒸汽突破井,及时采取防汽窜措施,才能避免产油量急剧下降,增大蒸汽波及体积及热利用率,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基于油田常规生产动态数据,将承载蒸汽突破信息的生产动态指标转化为评价标度的概率分布,计算其累积分布函数及期望,运用随机占优准则,对累积分布函数逐点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各指标之间的随机占优关系,然后建立总体优序度矩阵,计算出生产井蒸汽突破时机先后的排序值,并对所有生产井的蒸汽突破先后进行排序,最终建立了考虑多指标的蒸汽驱开发蒸汽突破预测模型.实例应用表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为油藏蒸汽驱开发动态调控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ANP和模糊积分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多准则决策方法一般都假设各个决策准则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在实际决策问题中准则之间一般具有相互作用或者相关性.针对传统的多准则决策方法无法处理这一问题, 首先引入模糊测度的概念,能够更加合理地刻画准则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提出运用网络分析法(ANP)、影响矩阵方法来求解模糊测度值,适用于没有历史数据可以利用的情况, 并且易于专家的理解和操作. 然后,使用Choquet模糊积分对多个准则的评价值进行聚合,得到各个方案的综合评价值, 并进行多方案择优.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一个海军潜艇论证中多方案对比的实例研究,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粗糙集的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有偏好信息并且准则权重信息不确定的随机多准则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的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形式化的偏好信息,利用构造的偏好信息系统准则约简理论对准则集合进行约简,降低问题的复杂程度,然后计算每个方案的净流分值并通过其大小确定方案的最终排序.最后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相似关系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属性权重确定是多属性决策问题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针对属性权重未知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指出决策对象与理想对象之间的相似度与决策对象的优势度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其次,借鉴离差最大化算法,提出用属性值的相似度来确定属性权重;再次,利用各个决策对象与理想对象的相似度对各决策对象进行排序并择优;最后,对属性值为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实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该算法与离差最大化算法的异同点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有限扩展优势关系的粗糙决策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明礼  刘思峰 《系统工程》2006,24(4):106-110
针对基于扩展优势关系的粗糙决策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拓展粗糙集的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了有限扩展优势关系的概念;其次在有限扩展优势关系下得到知识的粗糙近似,给出了分类决策规则;第三,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新方法的性能优于现有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戴毓  周德群 《系统工程》2007,25(8):89-93
粗糙集理论在决策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优势关系的粗糙集理论只给出如何进行属性约简以得到决策规则的方法,本文则进一步研究了如何针对不同的属性约简如何进行选择。在优势关系的基础上引入格序的概念,利用序关系给出属性约简的贴近度,借此比较了不同约简下所得决策规则贴近于原知识库的程度,并通过一个具体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动态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确定、属性值为正态分布随机变量且数据信息来自于不同时期的动态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给出了正态分布数的运算法则,定义了正态分布数加权算术平均(NDNWAA)算子和动态正态分布数加权算术平均(DNDNWAA)算子,进而提出了一种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动态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利用DNDNWAA算子和NDNWAA算子对正态分布属性值进行集成;利用正态分布属性值的方差和属性权重的随机性,通过建立优化模型确定最优属性权重;利用正态分布3σ原则、区间数比较的可能度公式和互补判断矩阵的排序公式对决策方案进行排序和择优.最后,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随机优势的对话式决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应用随机优势原则求解随机决策问题的对话式决策方法.文中首先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可用一系列已知函数的正线性组合逼近决策人的效用函数所在的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在决策人提供新信息时确定新的效用函数类并在此新类中判断两方案随机优势关系的方法,进而提出了使决策人隐知的效用函数的数学期望达到最大的对话式决策程序.  相似文献   

16.
一种随机优势检验方法及其在耕地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在制订年度农业生产计划时,耕地如何在各种作物之间进行分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由于未来一年内气候及其它因素的不确定性,各种农作物的单位产量是不确定的。设农作物单产的不确定性可以用某种随机分布来刻划,这时耕地分配就成了一个风险决策问题。随机优势方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 由于随机优势方法只需要决策人的较少信息就能向决策人提供一个有效行动集,因此该方法一经提出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然而现有检验随机优势的方法基本上是以两两比较的形式给出的,不适用于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