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催化铁氧腐蚀电池处理活性艳红的电化学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扫描吸收光谱、电化学循环极化、腐蚀电位监测和恒电位电解等方法研究了催化铁氧腐蚀电池处理活性艳红X-3B的电化学机理,结果表明,活性艳红X-3B在铁氧腐蚀电极上发生了电化学还原而分解成小分子,达到脱色的目的,但模拟废水CDO下降不大,电极反应过程属扩散步骤控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了在新两性表面活性剂N-[N'-(羧乙基)-N'-(2-羟乙基)氨乙基]月桂酰胺钠盐(CEHEAELA)和十二醇氧乙醇聚氧乙烯23醚(Brij-35)存在下,铁(Ⅲ)与邻硝基苯基荧光酮(O-NPF)的显色反应。在pH6.0~9.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Fe(Ⅲ)与O-NPF形成1:3的桔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8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80达1.40×10^L.mol^-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数种作为SOD模拟物的Cu(Ⅱ)-氨基酸络合物,在pH=7.8及(20.0±0.5)℃条件下,用细胞色素C法测定了各络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得到了催化速率常数kcat,其值比非催化速率常数k提高了4~5个数量级。讨论了配体分子结构对络合物SOD样活性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作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4.
提出用铁屑和炉渣混合处理低浓度含铬废水的新方法,对于100mLCr(Ⅵ)浓度为62.6mg.L^-1的含铬废水,最佳处理条件为:铁屑与炉渣的质量比为3:7,处理剂量为6g,废水PH值为5,处理时间为10min,在该条件下,Cr(Ⅵ)的去除率为100%,该法处理速度快,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处理过程中同时发生了吸附作用,腐蚀原电池还原作用和混凝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β-CD与顺丁烯二酸酐及α-氯乙酸反应制得(6-氧-3-脱氧柠檬酸单酯)-β-CD,用此化合物催化H2O2对环己烷进行氧化反应制得环己烯。  相似文献   

6.
以SiO2/Al2O3=25,38,46的NaZSM-5为原料,用HCl,NH4Cl进行改性,并对改性样品进行水热处理(730℃,5h,100%水蒸气),然后再经酸洗除铝氧碎片,用XPS表征水热处理前后及洗除铝氧碎片后改性样品的表面组成。采用正十六烷裂解反应考察改性样吕水热处理前后及酸洗铝氧碎片后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纳米钙钛矿LaMnO3+λ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柠檬酸络合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钙钛矿LaMnO3+λ。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透射电镜,比表面积测定对制备过程中的焙烧温度、pH值、柠檬酸用量、成胶温度及干燥条件等进行了研究。在优化条件下制得的样品(pH0.5、La:Mn:柠檬酸=1:1:6,形成胶体的温度60℃,低温真空干燥后120℃干燥,焙烧温度650℃),能够有效地催化CO还原NO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枯草杆菌α-淀粉酶,酪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在TritonX-100-(NH4)2SO4和TritonX-100-NaH2PSO4盐水相和聚合物固相的分配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控制一定的pH值和(NH4)2SO4浓度,酶大部分进入TritonX-100固相,其杂蛋白主要留在盐水相。用该体系提取酶,方法简便,平均酶活力收得率100%,一次纯化倍数1.31。  相似文献   

9.
应用旋转圆盘电极(RDE)法、浸渍腐蚀试验法及腐蚀表面的X射线衍射分析法研究了3%NaCl溶液中碳-铜短路接触腐蚀的机理。结果表明,该腐蚀属O2去极化腐蚀,其阴极去极化反应一般为扩散控制。在与腐蚀电流相对应的电位区内,在碳电极上O2的阴极还原电流密度约为铜电极上的还原电流密度的二倍,并且,由于碳膜的存在,在铜表面上形成了铜氧化物-铜电偶,因而促进了铜的腐蚀。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利用铁屑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探讨了体系,pH值与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处理后印染废水的脱色率达95%以上,COD去除率达75%以上,适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或预处理。『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 Fe(Ⅱ)的 5-NO2phen配合物对Belozov-Zhabotinskii振荡反应的催化作用;从与 Fe(Ⅱ)的 phen,bipy,terpy 配合物的相互比较(催化参数、酸的影响等)出发,对该化合物的催化特点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 Fe(Ⅱ)的 5-NO2phen配合物催化B-Z振荡反应各组分的浓度范围和优势区域图。  相似文献   

12.
用程序升温还原(TPR)、程序升温脱附(TPD)、X射线粉末衍射(XR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法对分步浸渍法制备的一系列Mo-Ni/γ-Al2O3甲烷化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浸渍液的pH值、焙烧温度及还原温度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浸Mo时,调(NH4)6Mo7O24溶液的pH=3、浸Mo后500℃焙烧的催化剂易于还原,而且能抑制后浸Ni时,难还原铝酸盐的形成;浸Ni  相似文献   

13.
聚铁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探讨聚铁(PFS)的投加量及体系pH值对印染废水CODcr、色度、浊度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pH=5~11,投加量1.0~1.8mL·L-1时,PFS对含分散和碱性染料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废水CODcr去除率在70%以上,色度和浊度去除率也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树脂吸附法处理1,2-重氮氧基萘-4-磺酸生产酸析母液废水,考察了树脂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NDA-409树脂对1,2,4-酸氧体生产酸析母液废水的吸附脱附效果良好。原废水呈深黑色,其中1,2,4-酸氧体浓度为8000-9000mg/L,CODcr浓度为10000-11000mg/L左右,处理后的出水无色透明,1,2,4-酸氧体浓度约为85mg/L,氧体去除率达99%,CODcr浓度小于100mg/L,CODcr去除率达99%;采用组合脱附剂对树脂进行洗脱再生,1,2,4-酸氧体的脱附率能稳定在99%以上。经过12批次小试稳定性实验和四批次放大实验证明,NDA-409树脂对1,2,4-酸氧体的吸附-脱附性能稳定。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技术先进,不仅能有效地处理废水,使其实现达标排放,而且能回收废水中宝贵的化工原料,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是一项具有推广价值的废水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腐蚀电池法强化后续生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腐蚀电池反应的基本原理出发,以腐蚀电池反应中的溶铁量作为外部监控指标,来探求腐蚀电池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循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BatchReactor,SBR)为主体处理方法,在对比SBR法和腐蚀电池法-SBR法处理印染废水降解效果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腐蚀电池对后续生化工艺的影响。研究表明,腐蚀电池法不仅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而且强化了后续生物处理中的活性污泥,使得腐蚀电池-SBR法在COD、色度去除率上明显高于SBR法。  相似文献   

16.
结晶D—核糖生产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结晶D-核糖生产工艺废水进行了实验室小试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母液经铁屑还原、石灰乳混凝沉淀,可使硝基苯含量降低50%以上;发酵母液经铁屑还原后与冷凝收集水混合再加甲醛缩合,苯胺去除率可达到99.5%以上;两种预处理方法均能提高后续生化处理的效果,最终出水可达到制药行业二级排放标准(CODcr=300mg/L,BOD5=60ml/L,苯胺=2ml/L,硝基苯=3mg/L)。  相似文献   

17.
标题化合物,一般以叔丁氧羰基肼和L-酪氨酸通过叠氮法获得,但常得到N-BOC-L-Tyr和N,O-diBOC-L-Yyr的混合物,极能分离纯化,作者研究在导入BOC后,以NH3为选择脱保护试剂,并采用彻底酸化试剂避免了原酸化步骤中胶化的问题,使双保护产物转化成目标产物,产品纯净,收率高。  相似文献   

18.
CaTi0.9Li0.1O3—δ晶格中氧空位与选择性活性氧物种的TG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TGA(程序升温热重分析)法间接表征了催化剂CaTi0.9Li0.1O3-δ晶格中的氧空位,关联了氧空位、可活动氧量与催化剂的乙烷氧化脱氢(ODHE)反应的催化性能,提出了乙烷在该类催化剂上氧化脱氢的选择性氧物种为873~1023K的温度范围内脱附的所谓可活动氧(O^-,O^2-,O^2-2简写为O^δ-1)。利用O2-TPD-MS鉴定了TGA结果,证明了该法简便、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19.
该文详述了用内电解- 催化氧化- 氧化塘法治理染料废水的过程。结果表明,经过该法处理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和色度的去除率都在95 % 以上。排放水的COD 值小于200 mg/L,色度小于8 ,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文中讨论了该体系的最佳处理条件:搅拌曝气的时间为30 min 左右,H2O2 的加入量是每100 mL 废水约0-5 mL,催化剂的量是每100 mL约0-5 g,pH 值约为3 。  相似文献   

20.
根据某化工厂生产废水浓度高、色度高、酸性强的特点,选择了内电解--絮凝集中预处理工艺,获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该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pH值为6、铁碳比为2:3、铁屑投加率为6%、聚铝投加率为1.5%的最佳处理条件下,COD和色度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