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研究主要通过实验测试法对126名一二三年级小学生体脂状况进行测试和分析。主要结论是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腹部肥胖、身体质量指数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体重的增长主要以肌肉量的增长为主;身高、肌肉量、标准体重、身体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指标在各年龄组间存在差异;体脂肪量、体脂率指标女生高于男生,其余指标男生均高于女生;不同性别小学生在肌肉量、体脂率、身体质量指数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温州大学学生体重指数的分析,研究各年级段的体重指数分布现状及其随年级变化的特点.研究表明:学生的体重指数总体处于良好状态,男生和女生的正常体重比例基本持平,平均达到79.8%,女生体重偏低比例高于男生,男生超重和肥胖比例高于女生.各年级段相比,低体重和超重比例保持相对稳定,肥胖率不高,但仍存在随年级升高而略微上升的变化趋势.三、四年级学生容易出现体重指数异常变化,其中男生低体重率降低,超重和肥胖人群增加;女生的变化与男生正好相反,低体重比例超过超重和肥胖比例.建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构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预警机制,对出现不良体重变化的学生可采取专门的手段和方法予以调控.  相似文献   

3.
肥胖已成为威胁中小学学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预防中小学学生肥胖提供参考.用测量法及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的结果是:肥胖男生的形态发育状况良好,其体重、体脂重和瘦体重均显著高于正常学生;肥胖女生的形态发育并不显著好于正常女生,其体重较大主要是体内的脂肪含量较多而并非瘦体重较大造成的;肥胖男、女学生的身体机能状况均较正常学生差,且这种差异,男生在高中阶段、女生则从初中阶段开始就已有显著性.要预防中小学学生肥胖,应特别注意那些形态发育较好的男生及在青春期体重及体脂肪含量迅速增加的女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推行"阳光体育运动"以来汉族大学生的体质是否改善,采用频数统计、t检验等数理统计法对1646名19~22岁汉族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大学生正常体重组比例较低,低体重现象严重;此外,随年龄增长,男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的比例逐年下降,正常体重比例逐年上升,女生与此相反;2)大学生身体机能均处于良好水平;3)大学生下肢力量仅处于及格水平,男生柔韧性处于及格水平,但女生处于良好水平;4)城乡比较发现,乡村男生的身体机能与素质均显著优于城市男生(P〈0.05),乡村女生仅柔韧性显著高于城市女生(P〈0.05);5)性别比较发现,男生身体机能、下肢力量显著高于女生(P〈0.001),但女生柔韧性显著高于男生(P〈0.001).这提示湖北省汉族大学生的身体形态、下肢力量急待于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指数、握力、立定跳远、体质指数、肺活量指数、握力指数等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现状的分析,并与全国普通高校学生进行对比,发现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男生的体质指数、肺活量指数、握力指数整体比女生要好,轻体重方面,女生要比男生高,超重和肥胖男生要比女生高,肺活量体重指数方面男生不及格高于女生,握力体重指数女生不及格高于男生.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总体体质健康水平正常,无论是成绩还是得分,基本上处于全国平均水平线附近,身体形态独立学院比全国平均水平略低,身体机能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身体素质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民族大学1421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身高、体重和计算体质指数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性别、民族、生源地及年级学生的体质指数分布.结果表明,男生体重正常的比例低于女生,体重过低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男生高于女生.男、女生体重正常的比例均以城镇最低,男生更为明显.汉族男生体重过低的比例和超重的比例均相对较高,汉蒙以外其他民族的男、女生体重过低的比例均相对较低.男生超重的比例和女生体重过低的比例均随年级增长而升高,四年级学生的体质状况相对较差.学校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和膳食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7.
采用BIA法对2 570名中、韩大学生进行了BMI及体脂率的测试,其中,中国男生523人、女生1 201人,韩国男生322人、女生524人.认为韩国女生"偏瘦"类型的比例远高于中国女生,两国女生"正常"类型的比例远高于两国男生,两国男生的"超重"和"肥胖"类型的比例均大于两国女生.运用BMI与体脂率分别对同一样本评价时,其结果两种方法在各类型中所占比例大部分差异较大.另外,各类型体脂率标准值所对应的BMI均值与BMI亚太及中国大陆标准值大部分存在差异.以BIA法测得的体脂率为基准,对BMI评价标准修正后的男大学生标准是:BMI〈20.0为偏瘦,20.0≤BMI〈22.5为正常,22.5≤BMI〈25.0为超重,25.0≤BMI为肥胖;女大学生标准是:BMI〈18.5为偏瘦,18.5≤BMI〈23.0为正常,23.0≤BMI〈27.0为超重,27.0≤BMI为肥胖.  相似文献   

8.
手球专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体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手球运动对大学生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手球专业的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体成分进行测试和比较分析.结果:手球专业男生体重、体脂、体脂百分比、BMI、肥胖程度显著高于普通男生(P<0.05);手球专业女生体重、BMI显著高于普通女生(P<0.05),在体脂、体脂百分比、肥胖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手球运动能增加体重、BMI,提高机体的瘦体重.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大学生身体成分与健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学生身体成分及健康现状,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对安徽省大学生身体成分及健康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的体重总体偏低,脂肪与去脂体重两部分的比例不适宜,营养不良情况严重。男生营养缺乏情况多于女生;女生除营养缺乏外,体脂偏高,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的问题非常突出。提出加强身体成分与健康的宣传教育,在合理营养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大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现状及其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分别对内蒙古医科大学某学院2005级~2010级四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测量身高、体重、肺活量,分析不同BMI与肺活量、血压、心率的关系.结果显示:男女生的身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在体重方面,男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女生呈一直下降的趋势.男女生超重检出率均远高于国家学生标准体重的超重检出水平,且男生中肥胖比例远大于女生,而女生中的较低体重比例大于男生;男女生肺活量平均值逐年下降,呼吸系统机能水平呈下降趋势;女生低体重组舒张压和脉压差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男生超重组舒张压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肺活量、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值的大小顺序均为:超重组正常组低体重组.因此,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体重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医学高校2009级、2010级、2011级学生进行测试,获取身高、体重数据,并对学生的BMI指数进行分析,获得其分布规律和特点.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医学高校大学生BMI的分布区间在15.21~41.53 kg/m2之间,呈2.42的细峰型近似正态分布,均值为22.55+3.10 kg/m2,众数为19.40 kg/m2,中位数为22.08 kg/m2.在BMI值的分布中,68.58%的测试对象处于正常区间,5.03%处于偏瘦区间,17.52%处于超重状态,肥胖的比例为8.87%;男生中这四个区间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03%、63.47%、23.81%和8.69%,女生中比例分别为5.56%、71.47%、19.28%、3.69%;男、女生各级频数分布的卡方检验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四个区间的比例分布,偏瘦区间:5.71%、3.07%、4.64%、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0.664,P<0.05),正常区间:68.46%、71.28%、68.44%、70.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60,P>0.05);超重区间:19.61%、23.08%、22.01%、2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3,P<0.05);肥胖区间:6.22%、2.56%、4.91%、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58,P<0.05);整体分布曲线与内地医学院校相比整体向右侧偏移,在分布区间、平均数、极值上均高于后者,而男、女生的均值分别高于后者2.01和2.24个BMI单位.BMI的整体右偏需要引起重视,有必要在保障健康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运动量,增加有效的锻炼时间;不同性别、民族之间的显著差异,要区别对待,特别对男生的高肥胖率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干预.新疆独特的地域文化会间接地影响当地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福州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方法:采用龙立荣等根据CDMSE制订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被试为福州地区的300名大学生。结果:该被试群体中,性别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有影响,且总体上男生高于女生;年级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也有影响:量表总得分上大一最高,大二其次,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减肥运动处方对青春后期超重肥胖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均为单纯性超重、肥胖人群,并且无运动禁忌症,没有服用与减肥相关的任何药物,"PAR-Q"问卷调查均为"否",运动风险评估很小,实验知情同意书签字的26名在校大学生,男子为11人,女子为15人.减肥运动处方制订程序:对研究对象身体形态与机能检查、运动能力测试后确定运动强度为F.C.的60%-70%、主观感觉RPE在13-15级之间、根据不同的人确定减肥目标、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能量代谢和注意事项.运动处方的实施:8周的监督指导以及8周前后的相关指标测定.结果:通过8周减肥运动男、女生体重、BMI、体脂%、腰臀比、肥胖指数、静息心率、跑台总时间、纵地摸高、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男、女生双手握力和柔韧性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男、女生最大心率、F.C.、肌肉重量以及男生柔韧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没有限制饮食情况下,本减肥运动处方能有效减体重、减脂肪、改善BMI、降低体脂百分比、增加肌肉重量;提高心肺耐力、增强肌肉爆发力与肌肉耐力、增加身体柔韧性、改善体成分,从而提高超重和肥胖学生健康体适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南华工商学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测试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华工商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女生优于男生;男女生身体体质整体较好,但女生体态偏瘦;男女生心肺系统机能水平均较低,女生更低;女生速度素质较差,男生力量素质较差。建议加强体质测试、身体运动干预和生活习惯干预。  相似文献   

15.
主要采用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考察云南某高校“90后”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在应对压力时较多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应对方式,较少使用逃避、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大三、大四学生比大一、大二学生更多使用解决问题方式,大一和大四的学生比大二和大三的学生更多使用逃避和合理化的方式来应对压力.男女生之间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探讨大学生身体成分和体质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进行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分别运用体质健康测试系统和人体成分分析仪对中南大学566名大四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和身体成分测试,并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①男、女大学生台阶指数与体质综合评定成绩相关性较高(男生:r=0.655,女生:r=0.589;P〈0.01);②体成分测试综合评分与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不高;③学生体质综合评定成绩与体成分指标中的体脂百分比(BF%)和腰臀脂肪分布比(WHR)相关程度较高(P〈0.01).由此可知大学生身体成分测试指标中体脂百分比(BF%)与腰臀脂肪分布比(WHR)能用来反映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