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蛋白质,尤其是低丰度蛋白质,种类和含量的变化在调控生命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度覆盖的蛋白质组精准鉴定与定量新技术对深入认识蛋白质机器的动态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蛋白质组定性定量分析领域存在的可变剪切和新生肽链组鉴定灵敏度低、蛋白质组精准定量覆盖度低以及纯化蛋白质全序列测定准确度低等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发展可变剪切和新生肽链组的高灵敏鉴定技术、基于高效标记和特征肽段的蛋白质组精准定量技术、基于高效分离的蛋白质组深度覆盖定量技术以及纯化蛋白质的全序列高准确测定技术等具有原始创新性的新一代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显著提高蛋白质组分析的灵敏度、精准度和覆盖度,并将发展的新技术示范性用于与生物医药、国家安全和人口健康领域密切相关的耐药菌、耐辐射球菌、人肝癌高低转移细胞株等的深度覆盖蛋白质组精准定量分析,进而为满足国家重大领域的实际需求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1,(22):65-66
人类全基因组序列为解析人类的生理和病理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蓝图。然而,现有的研究表明,仅仅依靠全基因组序列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人类的生理和病理的发生发展现象。因此,其背后应该有更复杂的原因存在。蛋白质组的研究正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缺,旨在真正解析人类各基因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3,(18):20-20
蛋白质组学全景式、高通量、大规模的特点,成为揭示重大疾病生理病理分子机制和复杂调控网络的重要手段,对重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和策略。但是海量复杂蛋白质组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已成为蛋白质组学乃至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瓶颈。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之际,一批科学家迅速集结于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PO)旗下,启动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PP)。近20年来,以鉴定和定量复杂体系中基因组编码全套蛋白质为核心的蛋白质组学技术获得了空前发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HPP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在蛋白质组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并简略讨论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3,(18):88-89,91
公共安全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的重点领域,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号快速处置则是其优先主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及环境问题,比如煤矿安全、环境污染以及交通阻塞等。低成本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的出现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无线传感网络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已于2006年9月正式启动。该项目立足实际应用,采用系统化的研究方法,试图解决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虽然是一项基础研究,但该研究的长远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并挖掘其中的商业应用价值。可以预见,该研究的成功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破解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环境及能源危机等难题,已成为摆在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面前紧迫的任务.发展基于可再生资源的平台化合物和生物燃料的生物炼制,开展能源、燃料、材料和化学品的绿色可持续生产,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各国科学家开展了大量生物炼制研究.1 研究背景根据我国国情,用世界7%的耕地面积要养活占世...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3,(5):66-66
世界上90%的有色金属矿石、50%以上的黑色金属矿石采用浮选法处理,浮选机是浮选工艺过程的核心装备。国内厂矿或是接受国外厂商的高昂报价,造成基建投资费用大幅增加,或是维持原状,造成成本高、效益低的不良循环。实现大型浮选设备的高效低耗,已成为国际趋势。  相似文献   

9.
河口村水库工程的枢纽布置是否合理涉及到工程投资以及今后工程运行的安全,枢纽布置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整体模型试验对原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对关键部位的设计通过试验进行模拟,对溢洪道、泄洪洞体型进行优化,提出合理建议,用于设计方案的调整,为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对河口村水库枢纽整体布置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9,(13):9-10
本课题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和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共同承担。课题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发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和饲料利用效率、改善牛奶质量和减少养分排放的营养调控技术,为建立“资源节约、高效优质、环境友好”的现代奶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21,(2):56-57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和智能汽车两大领域的重要交集,受到汽车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也是"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联网产业链十分庞大,囊括了整车企业、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商、内容和服务供应商等众多参与方.蜂窝车联网需要实现网络升级演进,并且着力打造满足用户和行业需求的全新运营体系,为人...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多学科理论方法,对黄河口特殊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的基本规律、主要问题、约束条件、互动关系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协调和兼顾黄河下游防洪减淤、河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目标需求,提出了基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河口综合治理方向、总体布局与治理目标和措施,为河口地区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中子散射技术以其独特的研究优势成为前沿科学研究和新材料、新工艺研发等众多研究领域的有力工具,我国中子科学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在推动国家科技原始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子关键部件研制、新技术新方法开发及重点应用领域关键问题等方面的重点攻关,将有力推动我国中子散射科学平台建设、发展和应用自主化进程。本研究拟开展的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中子散射光学关键部件;(2)二维高分辨大面积GEM中子探测器;(3)中子自旋回波和全散射技术;和(4)先进工程材料中子无损测试分析。其中,中子光学、探测器等关键部件的成功国产化,将有力推动中子科学平台利用效能的大幅提升,中子自旋回波和全散射技术的成功应用将使我国现有测试方法在研究尺度和测试精度方面实现突破,而中子无损测试分析技术在高温合金、镁合金和不锈钢阀杆内部应力、织构和纳米析出相等方面的成功应用,将有力推动中子无损测试分析技术在我国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工程材料领域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线粒体是细胞内极其重要的细胞器。一方面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提供ATP来满足细胞的各种活动需要;另一方面,作为细胞内信号传导的节点,调控细胞内许多重要的生理进程。因此线粒体的功能紊乱直接导致多种重大疾病,对线粒体的研究是我国医学健康领域的重大需求。线粒体内膜如何进行跨膜信号传导,从而完成各项生理学功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比较缺乏。本项目旨在研究和发展新方法,改善长期困扰真核膜蛋白表达和纯化的瓶颈,力争探索出一条适合于实验室常规应用的真核膜蛋白表达纯化的路径。并在膜蛋白结构研究的三大主要技术——X-射线晶体衍射、生物冷冻电镜和核磁共振的现有基础上,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具有重大生理功能的线粒体内膜膜蛋白质开展结构生物学和生理学功能研究,阐明线粒体跨内膜信号传导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1,(22):24-24,27
微夹持系统是微执行器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用于完成微小目标的夹持、移动和组装等动作。研究和开发适用于微型零件操作和装配的微夹钳,是实现微系统技术产业化的一个关键环节。从研究现状看,人们发明了大量的基于不同的驱动方式的微夹钳。电热驱动与其它驱动比起来控制简单、操作方便,能提供大的输出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21,(11):62-63
近年来,女性不孕症发病率逐年上升,输卵管及子宫内膜因素是其常见原因,其中输卵管因素占25%~ 40%,而人工辅助生殖失败约60%原因为子宫内膜容受性不佳.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为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传统影像学方法,具有放射性,术后需避孕3个月,且存在过敏、碘剂栓塞等风险;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精准评估尚依赖于组织活检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型复杂现代化建筑物越来越多地涌现,必须发展以火灾科学为基础,运用现代安全工程理论以及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以解决目前大型复杂建筑防火设计难题,解决建筑功能、建筑艺术与火灾安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光伏组件测试仪是计量光伏组件功率的关键设备,直接关系到组件功率的准确及光伏行业经济效益。本项目针对光伏组件测试仪的关键性能参数:光谱匹配度、辐照度不均匀度和辐照度不稳定度,提出了测量方法,研制了四套计量装置--辐照度均匀稳定性测量装置、光谱匹配度标准测量装置、光谱仪余弦特性测量装置和光谱仪温度特性测量装置,建立了关键参数溯源至国际SI单位制的量传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发酵池底部建立了以PPR通气管道和一定间距的通气螺钉为基础的高压通气有氧发酵系统和自动化监控系统。以牛粪为堆肥原料,掺入适量的秸秆、羊粪调制原料湿度,增加堆体通气性,促进高压空气从堆肥底部向上扩散。根据发酵需氧量理论计算,研制出了防阻塞螺钉式通气装置,确定了螺钉中央通气孔径、安装间距和通气压力范围,实现了高压通气有氧发酵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研制了自动调控技术,实现了规模化有氧发酵自动化远距离监控。  相似文献   

20.
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应用多学科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联合攻关,率先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干旱环境下土遗址病害的形成及演化模式;建立了土遗址病害的分类和综合评估体系;阐明了PS材料加固遗址土的微观机理,集成、规范,并细化了PS渗透加固土遗址的成套技术,研发了加固效果无损或微损监测方法和设备;研发了土遗址锚固、灌浆材料和施工工艺及保护效果的评价方法;研发出1套土遗址基础信息系统及网络发布系统;开展了多种加固材料应用于潮湿土遗址保护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