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其特有的免疫调节作用,为解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后的免疫排斥问题带来希望。虽然近几年来有关间充质干细胞减少免疫排斥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主要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性及其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ABO血型不合的输注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护理因素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ABO血型主要不合和次要不合的干细胞输注的影响。对20例HLA相合、ABO血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外周血干细胞输注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情况分析。在输注外周血前、中、后均采取周密的预防措施。20例血型不合移植患者均顺利输注外周血干细胞并获得造血重建。说明在血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干细胞输注中,护士对病情观察及护理水平是输注及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器官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分别对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等进行了探索,渴望从中找出细胞移植领域的候选细胞,但是这些细胞大多面临着伦理、来源、免疫排斥等多方面的问题.然而,近年来发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凭借其多向分化潜能、强大的自我复制能力和可移植性,成为细胞移植、基因治疗中重要的候选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为器官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备受医学界关注,但细胞供应短缺和免疫排斥是阻碍这一疗法临床推广的主要难题。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此矛盾。文章综述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脑、肝、心等重要器官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以及骨髓动员剂在骨髓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胚胎时期的发生、发育过程已得到进一步阐明.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已成功的应用于治疗多种血液系统和相关系统疾病.作者对造血干细胞的来源、细胞表面标志和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造血干细胞(HSC)是一群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造血前体细胞。临床上常采用不同来源的造血干细胞进行输注移植,以治疗各种疾病。另外,由于造血干细胞的特殊性能,它们可作为基因治疗最理想的靶细胞,在治疗遗传性疾病、恶性肿瘤、严重免疫缺陷及感染性疾病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造血干/祖细胞的分离纯化、增殖分化性能及体外扩增等方面的研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现已知造血于细胞是由一群不均一的细胞群体所组成,不同年龄等级的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抗原、免疫表型表达各不相同,生物学特征也有一定的差…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药归元方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急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研究方法:用肝脏局部注射乙醇的方法复制急性局限性肝损伤模型,复合因素(CCl4、乙醇、高脂、低蛋白)刺激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定量组织学、肝功能检查、免疫组化、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损伤或纤维区骨髓干细胞观察等综合评价中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及两者合用的疗效。结果:归元方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减小肝损伤区域,改善肝功能,使纤维肝组织表达μPA增强,降低血清ALT,AST,PCⅢ,HA和肝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改善肝组织肝纤维化评分,骨髓干细胞能在肝损伤、肝纤维化形成环境中存活、增殖,并向肝细胞分化,表达肝脏特异的角蛋白CK18。结论:归元方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急慢性肝损伤有明确的治疗作用,两者合用可优势互补,协同增效。临床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对确诊的2例自愿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骨髓采集200ml,分离出干细胞,配成干细胞混悬液,按1.0cm×1.0cm距离移植于患肢小腿肌肉处,同时进行足部坏疽部伤口清创.结果:移植后1周患肢冷感、麻木、疼痛、间歇跛行明显好转,2周显著好转,1月后症状缓解,切除坏疽处伤口完全愈合,未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且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从8月8日在天津召开的全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最新发现。在新生儿脐带中含有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这种干细胞通过移植给受者,可参与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成为心,脑血管神经系统,肝和肌肉组织和器官重大疾病移植的最理想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0.
造血干细胞移植为近40年来新兴的临床应用科学,它作为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在现有临床治疗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已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急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淋巴瘤等。造血干细胞.移植程序繁杂、并发症多、对患者的身心都造成巨大的影响,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挑战。我们总结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分析了移植前后的主要问题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总结了包括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等在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整体护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能够对以后的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