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在广泛搜集信息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把握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去伪存真,形成强劲的舆论势力,才能使批评报道达到最佳效果,进而实现批评报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从EBSCO数据库收集的2007年《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的中国报道,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对美国主流媒体的中国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使我们看到其报道特点及其发生的变化。深入分析其原因,对于探究媒体语言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经济现象无处不在,渗透进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于是,经济——这个众人所关注的话题,也成为了报纸,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于是,经济报道就成为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题材。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费尔克拉夫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型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实践这三个维度对《中国日报》英文版和《华盛顿邮报》中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贸易政策的新闻报道展开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日报》在报道时相对客观积极,对特朗普对华贸易政策持更加乐观自信的态度。与之相比,《华盛顿邮报》更具倾向性,态度相对消极悲观且缺乏自信。  相似文献   

5.
科技报道的科学性指科技新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能够正确地反映人类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当今时代已进入科学技术飞跃发展时期,科学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联系越来越紧,作用越来越大,作为社会信息传媒的新闻业,势必会越来越扩大科学技术的报道内容.  相似文献   

6.
校报,作为校园内重要的新闻媒体,要正确把握批评性报道,必须做到服务大乙,行之有度;加大份量,精心选择;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7.
外媒新闻语篇中隐藏着各种权利和意识形态意义。本文从文本、话语实践过程、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对《纽约时报》关于中俄否决安理会对叙利亚制裁议案的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对外媒新闻的批评意识,增强读者的语言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滕妍 《科技咨询导报》2013,(35):250-250
会议报道是新闻报道中常见的一种报道,也是新闻报道中议论较多的一种报道。它带给读者的普遍印象是生硬枯燥,索然无味。那么,通过什么办法,可使这些会议报道变得可读?该文从会议新闻的亮点和读者群的关注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孩子批评不得,批评后不以为然、我行我素,甚至顶嘴的表现。批评时一定要让孩子做到心服口服,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所以家长一定要讲究方法。当孩子经常不接受你的批评时,作为家长是否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好好反思一下呢?  相似文献   

10.
刘莹 《科技信息》2008,(16):271-271
设计批评是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设计批评是对一定的设计实践进行分析研究,进而作出判断和评价的一种科学活动。设计批评对于设计本身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设计批评对于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够给出直接的、独特的、指导性的作用。设计批评赋予我们深刻的洞察力、分析力、判断力,宽阔的视野和灵活性。所以设计批评对于整个设计活动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伤逝》是鲁迅《呐喊》中的一篇著名小说,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各种方法的批评研究,其中,《借鉴与超越——<伤逝>与<玩偶之家>的比较》使用的是比较批评,而《<伤逝):无意识性别叙事话语》则使用的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文试图对这两个批评文本进行批评,以此来对比较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这两种批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茅盾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批评家。在他漫长而丰富的现代文学批评中究竞形成了怎样的批评范式,研究者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庸俗社会学的批评,过时了,有的在首肯茅盾的社会历史批评所带来的史识和气度的同时,又批评茅盾缺乏审美批评,缺少艺术感受力与想象力。本文从茅盾作为批评家的实际和他的批评文本的实际出发,认为茅盾的现代文学批评是兼及审美批评的社会历史批评,能把社会历史批评与审美批评相结合,把理性与感性,宏观与微观,深入与浅出,严实与空灵相结合,从而使他的批评既具史识和气度,又不乏审美的真切、机敏与细腻,成为现代文学批评中稳健有力、别具一格的批评范式。  相似文献   

13.
在纸媒与网媒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校报的公信力、权威性及精选信息功能对深度报道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意义,旨在创新新闻报道形式,提升校报在校园文化宣传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胡风的小说批评呈现比较明显的感性批评的特色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文学批评的具体的智慧。这说明胡风在从事文学批评时,形象思维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活跃性;从文学批评的类型学来看,胡风的这种感性批评属于社会历史学的审美批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审美批评。由于胡风具备强大的理论思维能力,他的小说批评仍然显示出相当的理论思辨力量。  相似文献   

15.
浅议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连线报道已成为当下广播新闻重要的报道形式.其形式新颖,现场感强,并充分发挥了广播先声夺人的优势,使广播新闻报道极具感染力与吸引力,极大地提升了广播新闻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王祺 《海峡科学》2004,(12):10-11
作为新兴媒介的互联网,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在新闻传播上突飞猛进,其交互性、即时性、超链接性,海量存储性以及庞大的数据检索功能为新闻的深度报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但是,由于在新闻的采写上的限制,强调时间性而忽视深度关注,信息刷新迅速却遗漏了重要新闻,且过分通俗化而容易走向媚俗等问题,没有充分掌握深度报道的内在维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介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报纸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从传统的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化。它们深知:谁能争取更多的读者,谁就是这场角逐的获胜者。于是,以满足读者需要的通俗化新闻、娱乐化新闻等软新闻大量充斥版面,甚至有不少还走入了庸俗化的极端。因此,读者便又渴望能有更多的硬新闻。然而,符合硬新闻的事件毕竟有限,所以,对软新闻进行“硬化”报道就显得特别有必要。然而把软新闻进行“硬化”报道,使软新闻即非事件新闻经过“硬化”操作之后,便像硬新闻(事件性新闻)那样显示出较强的时效性和新鲜感,它的操作手法正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本文从更深层次分析了软新闻“硬化”报道的必要性、表现和存在的不足,并试图探讨其在今后的新闻写作中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对纸质媒体而言,掌握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原则与方法对指导典型新闻报道活动的选题、组织、实施及提升媒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新闻摄影报道策划的特点及原则,从确定主题、组织拍摄到整体推出对新闻摄影报道应掌握的策划方法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梁会军 《科技信息》2010,(4):169-170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成长,民众对经济生活的关注度空前提高,进而催生中国经济新闻快速发展,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所有媒体平台都以经济类作为重要投向,使之成为当代媒体话语中举足轻重的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会议报道在新闻报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在实践中,会议报道却成了许多报纸的"顽疾",出现了只重会议、不重新闻,与会领导成主角的"变异"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的舆论宣传环境过于严肃、报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强以及部分领导的权本位意识过重.因此,要真正做到让会议报道还原新闻报道本来面目,就必须改善我国舆论宣传环境,提高新闻"把关人"的创新意识和记者的业务素质,并加以各级领导的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