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观察预防性应用凉膈散对放射性肺炎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6(IL-6)的影响。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自2014年至2016年就诊于我院确诊肺癌放疗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凉膈散+放射治疗),对照组(单纯放疗组),每组63例,随访时间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6(IL-6),通过询问临床症状,复查肺功能、胸部CT检查对已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患者按RTOG标准进行分级。共完成临床研究患者126,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放射性肺炎共发生10例:2级6例,3级4例,发生率为15.9%(10/63);治疗组共20例:2级8例,3级10例,4级2例,发生率31.7%(20/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后血清中TGF-β1,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经t检验,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TGF-β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后血清IL-6治疗后较治疗前轻度升高,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凉膈散明显降低放疗患者血清中IL-6、TGF-β1表达水平,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明显降低接受放疗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后,血清中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方法 78例血液病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n=12),未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n=14),及健康对照组(n=10),以及发生急性移植抗宿主病患者(n=10)在有效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17、IL-23、IL-21、IFN-γ、TGF-β1、IL-22浓度。结果 1 aGVHD者(n=12)血清中Th17细胞相关因子浓度(pg/mL)较正常对照组(n=10)和无aGVHD组(n=14)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F-β1(1 156.61±458.04)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 978.34±1 647.71)和无aGVHD组(2 541.62±1 80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2:未发生aGVHD组高于健康对照组(22.14±2.49,19.18±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IL-21、IL-22和IL-23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外(P<0.05),其余的细胞因子健康对照组和无急性aGV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VHD组血清IL-22浓度与无aGVHD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0例有效治疗者,治疗后均有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22在有效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与(IL-17、IL-23、IL-21、IFN-γ、TGF-β1)与aGVHD的发生发展和疗效有关,而与IL-22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炎症刺激诱导人前列腺上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影响机制及意义.方法:采用脂多糖诱导处理人前列腺上皮P69细胞构建炎症细胞模型,体外培养正常P69细胞(对照组)和炎症细胞(实验组)至对数生长期,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质量浓度.分别利用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细胞中c-Myb和TGF-β1的mRNA表达和蛋白定量水平;应用Real time PCR测定两组细胞中hsa-miR-150的表达;采用hsa-miR-150-mimic和hsa-miR-150-inhibitor分别处理两组细胞,qPCR法和免疫荧光法观察c-Myb及TGF-β1的表达水平改变;采用c-Myb抑制剂处理后,观察两组细胞中TGF-β1的表达程度.结果:实验组IL-6、IL-10和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表明P69炎症细胞模型构建成功.实验组c-Myb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强;基线状态下实验组细胞hsa-miR-150、c-Myb和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sa-miR-150-mimic处理后,实验组hsa-miR-150、c-Myb和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与处理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hsa-miR-150、c-Myb和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较处理前水平升高(P0.05),免疫荧光显示对照组c-Myb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实验组;hsa-miR-150-inhibitor处理后,实验组hsa-miR-150、c-Myb和TGF-β1水平较处理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hsa-miR-150、c-Myb和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与处理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后两组间hsa-miR-150的mRNA表达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间c-Myb和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荧光显示对照组c-Myb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实验组;c-Myb-inhibitor抑制处理前,两组细胞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后,实验组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较处理前出现降低,对照组表达水平与处理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表达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表达水平高.结论:人前列腺上皮细胞在炎症刺激下可引起hsa-miR-150表达升高,进而激活下游靶向因子c-Myb,最终诱导TGF-β1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合锌硒片对尘肺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水平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单纯Ⅰ期尘肺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合锌硒片治疗3个月.测定服药前、服药1个月后血清SOD,MDA的含量及微量元素锌、硒及铜的含量.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活力、MDA及硒、锌、铜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浆SOD活力显著升高,MDA含量降低,微量元素锌、硒含量增高,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合锌硒片能调整体内微量元素比例,提高尘肺患者抗氧化作用,可用于尘肺病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血清含量变化与病情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12 h、24 h、48 h、10 d进行NSE,S100β蛋白水平测定,并与对照组40例健康人血清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NSE、S100β蛋白水平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后48 h水平相对高值,发病初期100β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SE、S100β蛋白测定可用于急性脑梗死病情监测,在临床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P urpura,HSP)患儿血清中IL-6和TGF-β1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择HSP患儿48例和健康儿童28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其IL-6和TGF-β1的水平,并对两组之间两个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SP患儿急性期血清中IL-6、TGF-β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有统计学差异(t=6.090,p<0.05;t=7.162.p<0.05).结论:HSP患儿血清中IL-6水平显著升高,体现出Th2呈优势活化状态,Th1/Th2失衡;TGF-β1水平显著升高,提示体内出现保护性或调节性Th3功能增强.即HSP患儿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提示两者在该病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以多系统、多脏器损害为特征,肾脏损伤是SLE的重要脏器受损之一,影响预后,是风湿病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将以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为研究对象以期发现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狼疮肾炎发病中的作用及Smad7对该通路的影响。各入组60例LN为实验组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健康对照,(1)探讨LN病人TGF-β、Smad基因的表达。(2)通过MTT、ELISA、PT-PCR、免疫组化方法对狼疮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尿液、肾组织中TGF-β、Smad、Smad7的表达差异,以期发现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狼疮肾炎发病中的作用及Smad7对该通路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尿液中TGF-β的含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含量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RT-PCR半定量分析发现TGF-β、Smad7 mRNA表达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肾组织TGF-β、Smad7蛋白主要表达在皮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TGF-β、Smad7蛋白表达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强(P0.05)。狼疮肾炎患者血清、肾组织中TGF-β、Smad、Smad7的表达较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血清、肾组织中高,且统计学有差异(P0.05),进一步验证了狼疮肾损害患者的炎症损伤机制,且炎症发挥作用的途径为TGF-β/Smad7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8.
煤工尘肺结核患者血清TNF-α水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煤工尘肺结核患者的机体细胞免疫状况,应用ELISA法对煤工尘肺结核组、煤工尘肺组及肺结核组患者进行血清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煤工尘肺结核组、煤工尘肺组及肺结核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这三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相差不显著(P>0.05)。煤工尘肺结核组中,随着煤工尘肺期别的增加,血清TNF-α水平也呈明显下降趋势,煤工尘肺 期、 期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煤工尘肺 期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P<0.05)。因此,煤工尘肺结核患者机体细胞免疫能力明显低下,临床治疗中可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进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9.
孙萍  贺秀芬 《甘肃科技》2013,29(1):119-120,130
评价血清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同期就诊6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及7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E4水平.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增生组及健康体检组的血清HE4水平分别为163.26±29.88pmol/L、55.46±17.21 pmol/L和47.49±9.83pmol/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子宫内膜癌组的HE4水平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及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子宫内膜增生组与健康体检者相比,二者的HE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中,血清HE4水平在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病理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子宫内膜癌组术后血清中HE4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是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判断预后的可靠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慢性鼻-鼻窦伴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调节机制.方法 50例慢性鼻-鼻窦伴鼻息肉患者为鼻息肉组织组,30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的钩突黏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鼻息肉和钩突黏膜组织中HO-1表达情况.另取钩突黏膜组织体外培养,检测不同细胞因子(IL-17A,TGF-β1)和地塞米松(DEX)刺激鼻黏膜组织中HO-1 mRNA的调节作用.结果HO-1 mRNA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钩突黏膜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织中HO-1阳性细胞多分布于黏膜下腺体、上皮细胞、炎性细胞;HO-1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织中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A可明显提升HO-1 mRNA表达水平;TGF-β1,DEX可明显降低HO-1 mRNA表达水平;且IL-17A,TGF-β1,DEX刺激具有浓度依赖性.DEX与IL-17A联合刺激组和DEX与TGF-β1联合刺激组的HO-1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IL-17A单独刺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1作为拮抗氧化剂在鼻息肉组织氧化应激过程中被反馈性诱导上调,而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其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绞痛患者经PCI治疗后不良心脏事件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PCI的129例心绞痛患者,根据血清TBIL水平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行PCI的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情况,并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TG,T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指标(血糖、Scr、Hb、LDL-C、HDL-C、AST)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靶病变部位、慢性闭塞病变及LVEF≤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入支架长度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PCI者所占比例、置入支架数和置入支架直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为24.1%,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BIL水平是心绞痛患者PCI后MACE的保护因素,置入支架长度则是危险因素.结论心绞痛患者PCI后血清TBIL水平越低其预后越差;血清TBIL水平是心绞痛患者PCI后MACE的保护因素,置入支架长度则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F)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COPD合并PF患者临床资料(COPD合并PF组),并纳入同期入院治疗的34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分级分为Ⅰ、Ⅱ、Ⅲ、Ⅳ级组;评估COPD合并PF患者入院后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与GOLD分级、HRCT肺纤维化评分及肺气肿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临床疗效与治疗后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的关系.结果 COPD合并PF患者入院后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与GOLD分级、HRCT肺纤维化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HRCT肺气肿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治疗后3个月时,COPD合并PF患者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临床疗效与治疗后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OPD合并PF患者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随肺纤维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且与临床疗效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与健康人群对比尘肺病患者血液常规项目数据的差异。通过对150例尘肺患者的血液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的检测统计,和10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研究。Ⅲ期尘肺病患者的Hb明显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含量随尘肺级别的增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尘肺病患者的WBC明显高于Ⅰ期、Ⅱ期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尘肺病患者的RBC、Hb和WBC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Ⅰ期、Ⅱ期无明显差异,加强职业健康体检对尘肺病早发现、早干预,防止期别增高,形成较好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72例ICU危重症患者、40例非危重症患者(对照组)血清游离3-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分析其与疾病发展的关系。结果入住ICU时,血清FT_3水平下降64例(88.9%)、FT_4水平下降15例(20.8%),TSH下降33例(45.8%);试验组血清FT_3,FT_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FT_3,TSH水平低于不伴MOD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ICU危重症患者死亡9例,好转63例,死亡组血清FT_3,FT_4水平均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好转患者血清FT_3,FT_4及TSH水平均高于入住ICU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P0.05);危重症患者血清FT_3,FT_4,TSH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57,-0.186,-0.2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主要是疾病过程中病理生理变化引起的,动态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联合APACHEⅡ评分对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新疆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水平与血压及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新疆300名汉族(150名高血压患者,150名正常对照者)人群进行调查问卷,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相关指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的血清TGF-β1浓度.结果显示:1.新疆汉族人TGF-β1水平与舒张压成正相关(r=1.141,P<0.05).2.EH组血清TGF-β1浓度(35.27±12.12ng/mL)与对照组(31.47±11.82 ng/mL)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GF-β1浓度与性别、年龄无关.3.超重、肥胖、腹部肥胖、高胆固醇、高血糖是新疆汉族人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由此可知,TGF-β1浓度升高可能参与了汉族人EH的发病过程,血清TGF-β1浓度升高可以与其他环境因素(肥胖)发生交互作用,增加了个体患高血压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黄芪皂苷Ⅳ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RMC活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C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Tempol阳性对照组、Ly364947阳性对照组、异黄芪皂苷Ⅳ低、中、高浓度组,培养48 h.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中Ⅳ型胶原含量; DCFH-DA测定活性氧含量; 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p-Smad2/3、NADPH氧化酶4、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表达.结果与高糖模型组比较,随着异黄芪皂苷Ⅳ浓度的增加,给药组的HRMC增殖水平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mpol阳性对照组、Ly364947阳性对照组的HRMC增殖水平明显低于高糖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模型组比较,Tempol阳性对照组、Ly364947阳性对照组、各浓度异黄芪皂苷Ⅳ干预组的Ⅳ型胶原含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异黄芪皂苷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HRMC上清液中Ⅳ型胶原表达;与高糖模型组比较,Tempol阳性对照组、Ly364947阳性对照组、各浓度异黄芪皂苷Ⅳ干预组的细胞活性氧含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异黄芪皂苷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细胞活性氧含量;与高糖模型组比较,Tempol阳性对照组、Ly364947阳性对照组、各浓度异黄芪皂苷Ⅳ干预组的TGF-β1、p-Smad2/3、NADPH氧化酶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TRPC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黄芪皂苷Ⅳ对高糖诱导的HRMC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增殖、降低活性氧生成、下调TGF-β1、p-Smad2/3、NADPH氧化酶4蛋白表达、上调TRPC6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小板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相关性,对慢性再障(CAA)31例、重型再障(SAA)11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TGF-β1及RT-PCR检测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EL1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的量.结果表明:SAA、CAA组比正常组、SAA组比CAA组TGF-β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且TGF-β1与血小板的数量呈负相关(P<0.01).可见再障患者的TGF-β1水平高于正常组,而且TGF-β1与血小板的数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活血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模型大鼠盆腔粘连程度及腹膜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体移植法将子宫内膜种植于肠系膜上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大鼠模型,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活血消异方组、达菲林组,分别连续给药28 d后,评价各组大鼠盆腔粘连程度,比较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正常腹膜、内异症各组病灶处腹膜组织中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盆腔粘连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参与内异症盆腔粘连的发生和发展,活血消异方能改善内异症盆腔粘连状况,抑制粘连组织中TGF-β1蛋白和mRNA的表达,且疗效与达菲林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中D-二聚体(D-dimer,DD)、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肺泡-动脉压差A-aDO2的检测对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50例正常对照组、106例患者(包括18例PE患者)体内DD、CRP、FIB含量与A-aDO2.结果:18例PE患者体内DD与对照组、其他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PE患者体内CRP与对照组、其他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PE患者体内FIB与对照组、其他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PE患者A-aDO2与对照组、其他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DD、CRP、FIB与A-aDO2联合检测对PE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比较IFG患者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Ⅱ型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眼LECs中TGF-β1 mRNA表达;探讨TGF—β1在IFG阶段时对白内障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60例(60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根据血糖浓度分为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21人(21只眼),IFG伴白内障组19人(19只眼),Ⅱ型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20人(20只眼),术中取晶状体前囊膜(LECs),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样本LECs中TGF-β1 mRNA表达;凝胶成像并作半定量灰度分析。结果表示:IFG伴白内障患者及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LECs中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伴白内障患者与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LECs中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知,IFG患者TGF-β1表达水平异常,可能加速晶状体混浊,影响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