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氖的电子云及折射率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民  刘薇  张涛 《中国科学(G辑)》2008,38(7):867-872
利用近解析方法确定了氖原子中各层电子的径向波函数,通过计算基态能量对径向波函数进行了检验.利用电子波函数、电子云等效体积和折射率的关系,计算出了氖的电子云等效体积和折射率,折射率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进一步明确了折射率与电子波函数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
慢电子与氖原子的弹性散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处理慢电子被原子散射的等效势模型,计算了能量在0.1~80 eV范围内电子与氖原子系统的弹性散射总截面、动量转移截面和微分截面,并将其结果与已有的较为准确的理论和实验值进行了对比.还讨论了Hammetling交换势中比例系数取不同数值时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分析并推导求解了双电子原子基态能量的相对论修正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动能平方算子和三维Dirac δ-函数的基态期望值.用Mathematica符号语言进行了实现,给出了双电子原子(H-,He,Li+,Be++,…)高精度的基态能量计算值,特别是对氦原子的计算相对误差达到0.00485‰.  相似文献   

4.
交换相互作用和屏蔽参数对类锂原子能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5  
讨论了类锂原子内壳层电子和外壳层电子的交换相互作用和屏蔽效应,采用变分法计算类锂原子的基态能量,计算结果表明这些效应对Li,Be^+,B^2+基态能量的贡献约为6eV。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相对论扭曲波(RDW)电子碰撞激发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类氖Fe16+离子基态1s22s22p6 1S0的2p,2s和1s电子激发到高激发态1s22s22p5 ns,1s22s2p6 ns和1s2s22p6 ns(n=3,4,5,6,7,8,9,10)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激发截面,详细研究了碰撞激发截面随入射电子能量和主量子数n的变化规律,拟合了公式,总结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氖原子与氢的非对称同位素替代分子碰撞转动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ang Toennies势模型,考虑到非对称同位素替代的质心偏移量对势函数的影响,当入射氖原子的能量分别为0 05eV,0 15eV,0 25eV时,用密耦方程计算氖原子与氢的非对称替代分子HD碰撞的微分截面.  相似文献   

7.
使用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方法(relativistic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RCI)和细致能级-能级方式计算了类氖氙离子单激发态的能级、类氖氙离子LMM双电子伴线的辐射跃迁能量、辐射衰退几率和强度因子,计算中包含了Breit相互作用、真空极化和自能。对比了氖氙离子LMM双电子伴线与其母线的波长和强度因子,结果表明:双电子伴线与其母线的波长相差不大,强度比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类氖氙离子LMM双电子伴线强度与母线强度比可应用于氙等离子体温度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了0.1E1≤kTe≤10E1(E1是类钠钨离子的第一电离能E1=7129.5 eV)温度范围内类氖W64+离子基态双电子复合(DR)速率系数.类氖W64+离子基态DR过程需要考虑(2s2p)73ln′l′,(2s2p)74l4l′以及(2s2p)74l5l′双激发自电离组态.对于(2s2p)73ln′l′双激发自电离组态,轨道角量子数l′>8的(2s2p)73ln′l′组态对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2s2p)73ln′l′组态双电子激发自电离态的高里德堡态对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贡献满足n′-3组态-组态外推法.对细致计算得到的类氖W64离子基态DR总速率系数进行了拟合,得到W64+离子基态在0.1E1≤kTe≤10E1温度范围内的总DR速率系数随电子温度变化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9.
当氦原子处于基态((1s)^2组态)或第一激发态(1s2s、1s2p组态)时,其能量可用变分法计算,如果用变法计算氦原子第二激发态1s3p组态能量,则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由于氦原子第二激发态1s3p组态的两个电子处于不同的壳层,不能用计算基态能量中采用的单参数方法,同时,由于3P电子较远离原子核,对1s电子的影响较小,也没有必要用计算第一激发态中的双参数方法;二是要保证氦原子1s3p组态波函数与基态及第一激发态波函数的正交.基于以上两点,这里给出一种用变分法计算氦原子1s3P组态能量的具体方法,计算过程直观,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当接近.  相似文献   

10.
研究多原子晶体中纯二维电子与表面光学声子的相互作用性质,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方法计算了多原子晶体中纯二维弱耦合极化子的基态能量、第一内部激发态能量和激发能量.结果表明:多原子晶体中纯二维极化子的基态能量、第一内部激发态能量和激发能量表示为耦合常数αn的幂级数,不仅包括不同支SO声子与电子耦合的能量,还包括不同支SO声子间相互作用贡献的附加能量.  相似文献   

11.
锂原子第一激发态能量的变分计算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10  
利用的变分原理,计算了锂原子第一激发态非相对论性能量,计算了中考虑了电子之间的交换相互作用以及内外壳层电子的不同屏蔽效应,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12.
将导弹战斗部简化成圆柱形带壳装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弹目交汇情况下,对装药口径65 mm的EFP侵彻圆柱形带壳装药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EFP弹轴和圆柱形带壳装药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情况下,当EFP着角为0°和30°时EFP能引爆圆柱壳内的B炸药;EFP弹轴垂直圆柱形带壳装药的轴线的情况下,接触点在装药半径1/2处时,EFP能引爆圆柱壳内的B炸药。EFP撞击圆柱形带壳装药的角度和位置,影响EFP对圆柱形带壳装药的引爆情况;研究结果对于设计新型防空反导武器战斗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圆柱薄壳为例,计算不同几何关系对受均匀外压壳体失稳临界载荷的影响,分析其影响原因,从而为工程应用提供了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相对论Hartree—Fock方法探讨了非对称核物质出现费密壳(Fermi Shell)基态结构的可能性。计算了在一定密度下费密壳的厚度及其内界限动量。研究了费密壳的出现对非对称核物质单粒子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钢板坯连铸初拉阶段的三维非稳态传热凝固模型,且实现了该过程的模拟,建立了铸坯凝固层厚度与其表面热流率间的关系,用以表达不同位置上铸坯与结晶器间的换热边界条件,用直接差分法获得了不同高度断面上宽面和窄面的凝固壳厚度及其与拉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以超辐射散射为模型,计算了黑洞辐射的能量、能层中能量的最大值以及在辐射过程中黑洞热力学参量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弹性薄壳理论分析全夹套压力容器圆环壳封闭件的应力。讨算了工程实例。并用轴对称薄壳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标准程序计算了圆环壳线性弹性应力。讨论了解析方法和封闭件结构。  相似文献   

18.
在考虑了电子间交换相互作用以及内外壳层电子的不同屏蔽效应的基础上,利用变分原理,计算了镁原子和类镁离子(Z=12→17)基态非相对论性能量,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值相当接近,误差小于0.3%.  相似文献   

19.
应用壳体理论,对囊式蓄能器的壳体应力进行分析计算,经对壳体的应力测定,其测定值与本计算方法所得结果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断裂力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潜艇耐压壳结构疲劳寿命问题;由疲劳裂纹扩展特性导出了潜艇耐压壳结构疲劳寿命的估算公式和方法.实例计算的结果表明本文的探索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