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用溶缩缩聚法,在常压条件下,以二甲苯为溶剂、癸二酸和1,3-双(对羧基苯氧基)丙烷预聚物的单体,连续加热蒸馏二甲苯,得到高分子量的聚「1,3-双(对羧基苯氧基)丙烷-癸二酸」共聚物「P(CPP-SA)」,合成产物分别用FT-IR,高分辨率^1H-NMR,GPC,DSC和TGA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环氧端基酚酞聚芳醚腈(简称E-PCE树脂)与几种常用固化剂的热效应,测算了E-PCE/DDS固化体系固化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及反应级数。另外,通过DSC、TGA测试了固化后试样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AgNO3溶液中meso-四-(对磺基苯)卟啉(H2TSPP)的表面增强Raman光谱(SERS)。发现H2TSPP吸附于光还原的Ag溶胶颗粒表面与银进行了络合反应,生成meso-四-(对磺基苯)卟啉银(Ⅱ)(Ag(Ⅱ)TSPP)。对SERS谱受波长及AgNO3溶液浓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光还原AgNO3溶液所形成的Ag胶体,有希望成为一种制备简单而又具有实用价值的SERS活性基底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芳环在主链上的刚性高分子聚苯硫醚砜(PPSS)及PPSS-双酚A无规共聚物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当PPSS溶液的浓度大于8.1×10-5mol/L时,能由浓度效应证明,不仅有分子间的激基缔合物形成,而且随着外部光照射时间的增长,PPSS溶液中的激基缔合物可因分子链构象的变化而消失.在相同条件下,所得的PPSS-双酚A无规共聚物的荧光光谱中,只有单分子荧光谱带,而无激基缔合物谱带,并对此结果进行了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刚性高分子量聚芳醚腈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2,6-二氟苯甲腈和间苯二酚为原料,利用溶液高温缩聚制备聚芳醚腈」Poly(cyanoarylether)PCE「。同时,用IR对PCE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还用DSC进行了聚合物的热性能测定。讨论了反应温度,碱的种类、聚全物的浓度,反应时间,以及水对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聚氨酯/环氧树脂接枝互穿网络聚合物制备和材料拉伸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聚乙二醇(PEG)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合成聚氨酯(PU)预聚体,与环氧树脂(EP)发生接枝反应,采用同步法制备接村互穿网络聚合物,用红外光谱分析接枝过程化学反应;研究了graft-IPNs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graft-IPNs的玻璃化温度(Tg)高于一般同步法制得的普通互穿网络聚合物。这表明接枝结构使PU与EP之间产生更加紧密的网络互穿;研究了接枝结构、PU预聚体含量对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采用脱氯缩合反应得到可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聚对苯乙烯衍生物(ROPPV)的光电性质。材料光致发光光谱说明ROPPV发光峰在578mm在610nm处存在一个振动模式。以ROPPV作为发光层制备了发光二极管并对其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品种梨多酚氧化酶(PPO)粗提液,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定了不同pH值、温度及抑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雪花梨、安梨、白梨、鸭梨PPO的最适pH值分别为6.4,6.2,6.0,6.6;最适温度分别为24,22,20,30℃;在最适pH值和温度条件下果肉中所含PPO的活性分别为3.212×103,4.752×103,3.344×103,3.872×103u·g-1FW。雪花梨和安梨PPO对偏二亚硫酸钠反应最敏感,白梨PPO对GSH(谷胱甘肽)反应最敏感,鸭梨PPO对Vc(维生素C)反应最敏感。  相似文献   

9.
以多聚磷酸(PPA)为催化剂和反应溶剂,合成了溴代乙酰型取代苯并冠醚(Ⅰ)。以合成的(Ⅰ)为原料,邻苯二酚为桥联前体,合成酮醚型双冠醚(Ⅱ)。2种合成产物由IR、MS和元素分析鉴定了结构。  相似文献   

10.
二(顺丁烯二酸异丙酯酰氧基)-异丙氧基镝(DID)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0共聚制得含镝共聚物。用FT-IR、GPC、XP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热性能、透光性能和荧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含镝共聚物是一种具有优异热稳定性和高透光率,以及发射Dy(Ⅲ)离子特征荧光的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铅笔芯制成的电极(PCE),与玻碳电极(GCE)比较,研究了Zn(Ⅱ)的阶梯循环伏安法(CSV)、阶梯阳极溶出伏安法(ASSV)和差分脉冲阳极溶出法(ASDPV)等的伏安特性。实验指出,PCE与GCE有相似的伏安特性曲线,且具有较好的重视性和选择性。由于PCE较GCE的结构疏松,电极表面积较大,故PCE的灵敏度RGCE高。其阳极溶出法的最低检出限可达到5×10-6mol·L-1的Zn(Ⅱ),Zn(Ⅱ)的浓度在3.6×10-4~8×10-6mol·L-1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聚碳酸酯在催化剂作用下的降解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隗明  刘念才  徐祥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33(10):1301-1303,1306
以乙酸锂作为酯交换催化剂的代表,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凝胶色谱(GPC)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催化剂对聚碳酸酯(PC)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结构的影响,并用差热分析(DSC)研究了PC在催化剂作用下的降解反应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随催化剂的加入,PC发生了降解反应,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得到了带酚羟基末端基的PC分子链,其降解动力学符合一般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3.
设S=(x1,x2,....Xn)是含几个不同正整数的集合,(S),(S)分别是定义在S上的GCD矩阵和LCM矩阵,给出了对偶因数封闭集的定义,讨论了对偶因数封闭集的最小公倍数封闭集上的矩阵(S)和(S)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己内酯共聚物(TCL)与聚碳酸酯(PC)共混时,当共聚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含量小于66%时,体系呈现相容性,这种相容性可能与聚己内酯(PCL)羰基上的自由电子与PC芳环间可能存在的π-π络合作用有关,共聚物中分子内的相互斥力对相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了TCL80与PC的共混体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退火条件下,共混体系可以由两相体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合成,该胶由蓖麻油和聚醚二元醇分别和TDI反应制得不同预聚体,再按不同配比进行混合,然后加入多种填料和催化剂制成.为此,讨论了催化剂用量、NCO/OH比、不同预聚体比、有机硅含量对该密封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含硫化合物CH3CSNH2/NH4OH溶液被用来钝化GaAs(100)表面.应用X射线光电子谱(XPS)表征了该钝化液处理的GaAs(100)表面的成键特性和电子态.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GaAs(100)表面,能有效地消除Ga和As的氧化物,并且S既与As成键也与Ga成键,形成了S与GaAs的新界面,这标志着CH3CSNH2/NH4OH溶液对GaAs(100)表面具有明显的钝化作用.钝化表面退火处理后,As的硫化物不稳定,进一步与GaAs衬底反应,生成稳定的GaS钝化层,此种钝化液可直接应用于半导体器件钝化工艺对GaAs表面处理  相似文献   

17.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已内酯共聚物(TCL)与聚碳酸酯(PC)共混时,当共聚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含量小于66%时,体系呈现相容性,这种相容性可能与聚已内酯(PCL)羰基上的自由电子与PC芳环间可能存在的π-π络合作用有关,共聚物中分子内的相互斥力对相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了TCL80与PC的共混体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退火条件下,共混体系可以由两相体系变为均相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电位下催化电合成聚吡咯膜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以T_sOH(对甲苯磺酸),HCl_4,H_2SO_4,NaClO_4和Na_2SO_4为支持电解质,Tiron为催化剂,在不同电位范围催化电合成聚吡咯(PPE/Pt)和该膜电极在相应支持电解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发现PPE/Pt的CV图、稳定性和电活性随聚合电位及阴离子种类的变化明显不同于非催化电合成聚吡咯.在0~0.8V电位范围制得的PPE/Pt的稳定性最好,并随支持电解质的变化按T_sOH,HClO_4,H_2SO_4,NaClO_4和Na_2SO_4的顺序减小.同时讨论了产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苯胺、聚硫橡胶预聚体为主要原料,采用电化学一步法原位复合,制备季聚苯胺/聚硫橡胶复合膜。淫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方法考究了复合膜两个表面元素组成、相对含量和官能团类型,并用曲线拟合分峰技术对基本元素谱进行数学处理。结果表明,复合膜溶液面聚流橡胶含量远大于电极面;电极面上部分聚硫橡胶中的硫原子被氧化成含氧基团;聚茉胺与聚硫橡胶在原位复合过程中,聚硫橡胶预聚体与聚本胺分子链中的部分N原子或  相似文献   

20.
常用纤维蛋白原的吸附特性来比较和研究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将自行合成的正电磷脂DPPEL膜铺展在金膜表面,测量了膜表面的接触角及对纤维蛋白原的动态吸附特性,并与裸金膜、中性磷脂DSPC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SPC膜、DPPEL膜和裸金膜的接触角分别为38°05′,57°20′和78°24′。在相同的纤维蛋白原溶液浓度条件下,裸金膜表面吸附纤维蛋白原的速率最快,饱和吸附量最大(3.50ng/mm2);磷脂DSPC膜表面吸附纤维蛋白原的速度最低,饱和吸附量也最小(1.00ng/mm2);磷脂DPPEL膜吸附速率也较快,饱和吸附量为1.75ng/mm2。表明纤维蛋白原在界面上的吸附特性与材料表面疏水性质和带电特性相关。PC头良好的亲水性和电中性,是其能改善生物医用材料血液相容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