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红榉树的繁殖及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统慧 《科技资讯》2012,(25):145-145
红榉树是我国的珍贵树种之一,是国家二级的保护树种,它无论是从观赏方面还是木材利用方面,都占有很高的地位,本文我们将主要的对这种珍贵树种进行研究分析,先探究其生物学特征,然后再着重对红榉树的繁殖和栽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基质中添加竹炭对大叶榉树容器苗生长和营养状况的影响,为确定最适合大叶榉树容器苗生长的竹炭添加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叶榉树容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竹炭用量水平(添加量分别为0%、1%、3%和5%),试验结束后测定苗木生长和营养状况。【结果】相较于对照,其他3种用量竹炭处理的大叶榉树容器苗苗高、地径、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和细根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同时,添加竹炭对大叶榉树容器苗地上部分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地下部分的促进作用,这体现在竹炭处理的大叶榉树容器苗根茎比相比对照显著减小。3种用量竹炭处理下,一级侧根数、根系总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细根(直径≤1 mm)长度相较于对照都有显著增加。添加竹炭显著降低了大叶榉树容器苗根系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对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没有显著影响;同时促进了大叶榉树容器苗根系对于基质中氮元素的吸收,加快了其茎中氮的代谢活动,但对根系和茎中的碳元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竹炭对大叶榉树容器苗生长的促进和营养状况的改善基本上随着其添加量的提高而增强。综合来看,添加5%竹炭最有利于大叶榉树容器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其苗高增加了37.84%,地径增加了17.67%,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了69.56%,地下部分生物量增加了63.48%,细根生物量增加了49.17%,细根长度增加了62.38%。【结论】添加竹炭有利于大叶榉树容器苗的生长、根系的建成、根系形态的优化和苗木对基质中氮素的吸收利用。在基质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竹炭,可以更好地培育优质的大叶榉树容器苗。  相似文献   

3.
以1年生榉树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氮、磷、钾3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测定其苗高、地径和鲜生物量等形态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1年生榉树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并得出最利于榉树幼苗生长的氮、磷、钾肥配比。结果表明:不同的配方施肥均对榉树幼苗的生长产生影响,促进榉树幼苗生长的最优配方为N3P4K3,即每株榉树幼苗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2、4、1 g/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大叶榉树生境地的群落类型及群落结构,综合分析大叶榉树分布群落所在的环境特点,解释大叶榉树的生态学特征,明确影响大叶榉树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和群落特征,以期为大叶榉树种群恢复及浙江森林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包含3 420余个样地的浙江省生态监测样地数据库,经关键词搜索筛选出21个含有大叶榉树分布的样地,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及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浙江省大叶榉树生境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与排序。【结果】TWINSPAN结果显示浙江省大叶榉树生境所在的群落可分为8个类型。大叶榉树在研究区群落内的分布主要以阔叶林群落和杉木群落为主,21个样地中阔叶林群落达15个,杉木为主的群落为6个,但大叶榉树未出现在以马尾松为主的群落中。群落中主要出现了杉木、枫香、甜槠、大叶榉树、化香、木荷、香樟、白栎、柏木、山合欢等优势树种,其中杉木的重要值达到20.5%。在样地CCA排序图中8个群丛呈现一定的聚集分布,第1排序轴主要体现了海拔与枯落物厚度对群落及物种分布的影响,第2排序轴主要反映腐殖质厚度与坡度对群落及物种分布的影响。物种CCA结果显示:与大叶榉树生境选择最接近的树种是榔榆、黄连木、黄檀、化香、白栎,影响上述树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枯落物厚度和坡向。蒙特卡罗检验结果表明,影响浙江大叶榉树群落分布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是海拔,其次为腐殖质厚度、坡度和土壤质地。【结论】浙江省森林中以白背叶、枫香、香樟、麻栎等树种为主的群落和杉木群落可作为大叶榉树种群恢复的载体。影响大叶榉树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海拔、腐殖质厚度、坡度等条件。大叶榉树与榔榆、黄连木、黄檀、化香、白栎等树种对生境的选择趋于一致,在生态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大叶榉树可与这些树种尝试混交造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盐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榉树(Zelkova serrata)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及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为利用菌根真菌技术提高植物在盐碱地中的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榉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接种AMF(N)、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1号(GM1)、接种摩西球囊霉2号(GM1)、接种扭形球囊霉(G.tortuosum,GO)4个处理组,进行盐胁迫与非盐胁迫(CK)处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探索盐胁迫下AMF对榉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并评定5种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结果】(1)盐胁迫下GM1、GO处理的菌根侵染率显著降低;(2)盐胁迫显著降低了榉树苗高、地径净增长量,而GM1、GM1处理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榉树的地径净增长量;(3)盐胁迫下,榉树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3种接菌处理均能提升榉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效率,并降低胞间CO2浓度,其中GM1和GO较未接菌处理变化最大;(4)盐胁迫条件下只有以叶子飘模型拟合的平均决定系数(R2)高于0.900,其余4种模型各处理的R2均低于0.900。【结论】盐胁迫对榉树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有抑制作用;接种AMF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升植物净光合速率,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及光合特性的抑制作用。综合AMF对榉树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GM1较为突出,为盐碱地林业生产推荐选用菌株;5种光响应模型中,叶子飘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为探究盐胁迫下AMF对榉树净光合速率影响的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盐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榉树(Zelkova serrata)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及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为利用菌根真菌技术提高植物在盐碱地中的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榉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接种AMF(N)、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1号(GM1)、接种摩西球囊霉2号(GM1)、接种扭形球囊霉(G.tortuosum,GO)4个处理组,进行盐胁迫与非盐胁迫(CK)处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探索盐胁迫下AMF对榉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并评定5种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结果】(1)盐胁迫下GM1、GO处理的菌根侵染率显著降低;(2)盐胁迫显著降低了榉树苗高、地径净增长量,而GM1、GM1处理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榉树的地径净增长量;(3)盐胁迫下,榉树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3种接菌处理均能提升榉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效率,并降低胞间CO2浓度,其中GM1和GO较未接菌处理变化最大;(4)盐胁迫条件下只有以叶子飘模型拟合的平均决定系数(R2)高于0.900,其余4种模型各处理的R2均低于0.900。【结论】盐胁迫对榉树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有抑制作用;接种AMF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升植物净光合速率,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及光合特性的抑制作用。综合AMF对榉树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GM1较为突出,为盐碱地林业生产推荐选用菌株;5种光响应模型中,叶子飘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为探究盐胁迫下AMF对榉树净光合速率影响的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7.
菌根真菌对榉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木本植物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及樟树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方法】以自培无菌榉树(Zelkova serrata Thunb.)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不接种菌根真菌(CK)、接种来自贵州毕节的摩西球囊霉(GM1)、接种来自云南楚雄的摩西球囊霉(GM2),测定榉树的光响应曲线,通过对5种常用的光响应曲线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探索菌根真菌对榉树光合特性的影响,并通过5种模型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评定5种模型的适用性。【结果】接种菌根真菌明显提高了榉树的一些形态指标,体现在苗高、地径的增加。接种菌根真菌提高了榉树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其中,GM1的效果要好于GM2,同时,GM1对榉树的蒸腾速率(Tr)也有提升效果。通过5种模型的拟合,发现模拟效果都很好,只有指数模型在拟合接种GM1的榉树光响应曲线时,R2为0.977,其余的都达到了0.99以上。从决定系数的均值分析,叶子飘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非直线双线模型,拟合效果相对最差的是指数模型。相关性分析表示,叶绿素含量与侵染率呈负相关关系,苗高与侵染率无显著相关性,地径、CiGsPn均与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接种菌根真菌可以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对植物的光合特性也有一定的提升效果。5种光响应模型中,叶子飘模型的模拟效果最好,所以在对榉树的光响应情况的描述上,应该以叶子飘模型为主,其余几个模型可以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花药进行组织培养,结合实验操作经验,总结了培养基、无菌室和超净工作台的灭菌方法,论述了工具器皿的消毒过程,分析了花药的预处理与消毒方法,给出了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玲  许丙建  王彦芳  段海洋 《科技信息》2009,(29):I0761-I0761,I0663
研究发现,红榉树对立地条件要求高,生长快,但耐寒性差,在南阳市适应性强,影响红榉树栽培的限制因子是土壤酸性、极端低温与低温持续时间及瘠薄土壤。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加强土肥水管理,防治冻害,是红榉树引种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榉树枯萎病(blight disease ofZelkova schneideriana)是在榉树上发现的一种新的病害,为了解该病害的发生发展,确定该病害的病原,笔者对病害的发生和为害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用柯赫氏法则确定了病原,并对病原进行了形态与分子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病害在林地和苗圃均有分布,导致榉树大树和幼苗死亡,榉树地上部分逐渐失绿枯萎,根部变色腐烂。对枯萎病病原进行了分离、接种和再分离,确定该病病原,并通过形态学特性和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该病害病原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对该病的传染性进行分析确定了该病害为土传病害,病害的发生与地形地势有关,低洼地段病害往往发生较重,有随地表水流到处传播特点。病原物尖孢镰刀菌产生大量厚垣孢子,孢子从植物根部入侵,造成根部皮层腐烂,地上部分枯萎。  相似文献   

11.
银杏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了解银杏组织培养现状,找出银杏组织培养的规律,概述了利用银杏的器官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花粉培养、胚及其发生的培养、毛状根培养等组织培养手段进行银杏种质保存及生理学研究的现状。并指出,弄清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步骤的关键酶,利用原生质体、雌配子体细胞和花粉获得体细胞胚,建立起一个将胚长成植株的体系,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以非洲菊的花托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利用浓度不同的培养基进行分化诱导和继代培养,结果显示KT/NAA值对非洲菊组织培养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组织培养室是药用植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该文介绍了植物组培室的建设情况和管理经验,为充分发挥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室的功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对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室的安全、高效、合理地利用,以达到更好地为科研和教学服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杰  刘学群 《实验室科学》2011,14(2):140-142
植物组织培养室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实验平台,它的建设与管理直接影响着相关研究工作的进展.为了充分发挥植物组织培养室的功能,有效、合理地利用其为科研和教学服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植物组织培养室的安全高效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胶体金标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钙调素(Calmodulin,CaM),对白芷愈伤组织培养细胞胞外钙调素结合位点进行了扫描电镜定位,发现白芷愈伤组织培养细胞表面有不同密度的金颗粒,证明其细胞表面存在着CaM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16.
观赏花卉的植物组织培养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  张罗国 《甘肃科技》2011,27(3):151-152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缩短花卉繁殖周期,提高花卉品质。简述了观赏花卉的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原理、过程、应用和常见问题探究。  相似文献   

17.
以小麦-黑麦未经组织培养直接结实杂种及幼胚无性系变异再生杂种为材料,观察再生杂种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Ι染色体配对情况,发现杂种幼胚无性系变异再生杂种中存在一些配对频率大幅度提高的突变体,表现在有多个二价体及三价体、四价体.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对未经组织培养直接结实杂种及高配对无性系杂种染色体的组成和结构分析,结果显示经过无性系变异提高了W-R、R-R间的联会,表明组织培养对小麦和黑麦染色体配对造成了一定影响;进而利用基因组AFLP技术研究亲本和两种类型的杂种DNA序列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各种类型的杂种F1代均发生了广泛的基因组改变,主要表现为小麦、黑麦两亲本片段的缺失,且高配对无性系杂种基因组的变异大于未经组织培养直接结实杂种.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高配对变异的分子机理并利用该变异进行染色体重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榉树木材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多种制片方法对榉树木材的发育解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榉树木材为环孔材,年轮明显;早材部分管孔由1~2列导管分子呈环状排列,而晚材部分则由多个螺纹维管管胞和小导管分子组成管孔团,木纤维径向整齐排列,其含量在边材部分较少,而在心材部分较多,这表明榉树在不同生长期形成层分化的各种类型细胞的比例不同;木射线异形多列,由横卧细胞构成主体,而由方形细胞或直立细胞构成射线的边缘部分,形成多列射线的单列尾端;轴向薄壁细胞傍管型环管状。小导管分子和维管管胞具螺纹加厚,导管在心材中为侵填体填充而增加了木材的耐腐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木兰科植物组培快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木兰科植物组织培养在种苗繁育上的意义,对近年来我国木兰科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概述,包括木兰科植物无菌培养体系建立、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移栽炼苗,分析总结了木兰科植物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木兰科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
南京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记录南京地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总计12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秤锤树、榉树),省级保护野生植物10种,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生境种群数量及濒危原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旅游活动等人为因素破坏干扰原生境为其致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