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运动与静止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微积分思想中既对立又统一的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 整个竞技体操动作,按照动作结构,可以分成两大类,即动力性动作和静力性动作。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有限制的运动。所以,动力性动作与静力性动作是相对来分的。  相似文献   

3.
微分是高等数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具有生动活泼的内容的,辩证法这条红线贯穿它的始终。我们就是通过微分与积分的矛盾转化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列出微分数学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在这里,谈一谈学习马克思《数学手稿》的体会。 一、用运动的观点认识ds/dt=0/0 首先,从自由落体这个典型问题谈起。微分法是研究事物运动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方法。因此,要研究自由落体,就必须先弄清它的运动规律,然后才有可能进行数学的抽象与概括。 自由落体是个运动的东西,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可是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因此运动就必须用静止来描述。正如列宁说的:“如果不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不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糙化,不加以割碎,不使之僵化,那  相似文献   

4.
王迪 《科技信息》2013,(1):156-156
题目意思是运动的质量会产生能量,运动的能量会产生质量。本文介绍因为爱因斯坦一个小小的失误,导致现代物理学出现了许多矛盾,而我提出"动质生能,动能生质"这个假说纠正了失误,并且从多个方面看都能证明这个假说,如果应用这篇假说,会发现许多科学难题都会得到解决,发现物理学的美和统一。这篇假说根本思想认为现实中不存在两个绝对的相对静止的参考系,每一个参考系都有波动性。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工况下对直线运动下的扩散燃烧火焰进行了实验,并运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火源自身的运动对燃烧火焰影响较大,风速为0 m/s时,火焰向火源运动的相反方向倾斜,火焰偏角随火源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火源速度为0.36、0.44、0.55 m/s时,火焰偏角分别为36°、47°和60°;相对速度相同时,风作用和车运动下火焰向同一方向偏转,但火焰形态差异明显;由于绝对静止比相对静止的火焰散热快,故绝对静止火焰的燃烧温度更低;与绝对静止工况下的火焰相比,相对静止下的火焰形态发生偏移,方向与火源运动方向相反,且燃烧温度更高.由于内在影响和火焰形态都截然不同,故移动扩散燃烧火焰不能用相对运动的概念来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6.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点学术界早已有了共识和定论。但对其辩证统一关系具体内容的理解,仍存在一定分歧绝大多数哲学教材和论著的理解中存在前后矛盾,即在一定的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相对的同一性不可能存在而只存在绝对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不可分离相矛盾。科学的理解应是同一性的相对与斗争性的绝对指的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实现,同一性与斗争性的不可分离指的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存在。在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上,不可不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存在和实现加以区别,而不能简单地把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等同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运动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无休止的运动之中,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辩证唯物主义者并不否认静止、平衡的存在,但是它认为“一切平衡都只是相对的、暂时的”,是有条件的,是“运动中的平衡”.绝对的静止、永久的平衡是不存的.无论是一个平衡的力学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运动都有不平衡和平衡两种状态。不平衡是指矛盾双方处于激烈变动的状态,平衡是指矛盾双方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恩格斯在说明物质运动的形式时指出:"平衡是和运动分不开的。在天体的运动中是平衡中的运动和运动中的平衡(相对的)。但是,任何特殊相对的运动,即这里在一个运动着的天体上的个别物体的任何个别运动,都是为了确立相对静止即平衡的一种能力。物体的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1]这就是说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是事物存在和发…  相似文献   

9.
运动火源燃烧引起的空气湍动受火源运动和燃烧双重影响,导致其火焰结构变得更加复杂。采用数字摄像系统,对风洞中直线运动蜡烛火源的扩散燃烧过程进行了拍摄。运用图像对比和一阶Robert算子边缘检测,对火焰结构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探究直线运动火源扩散火焰结构特征,及其与绝对静止扩散火焰结构的内在物理本质区别。研究结果表明:风洞内做直线运动的蜡烛在火源燃烧的过程中,蜡烛运动速度会对流动、传热和燃烧产生明显影响,从而引起火焰形状、边缘和面积均发生规律性变化。通过对火源相对静止和绝对静止的对比发现:火源运动与外界风速引起的火焰面形态变化不是完全等效的,即移动火源与静止火源燃烧产生的火焰结构存在差异,采用相对运动概念来分析移动火源扩散火焰结构特征,可能与实际情况不吻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和分析,讨论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测量地球相对绝对静止参考系的相对运动时的条纹移动问题,认为测量过程中旋转90°后的光强是不变化的,因此它不能测出相对运动速度。要测相对运动速度,可对测量方法做一个改进。  相似文献   

11.
陈建忠 《科技信息》2010,(28):371-372
工程力学与其他科学一样,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结晶。揭示了力学所特有的基本规律。力学基本规律的揭示,是人们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以及无数次科学实验,经过一次次归纳和演释、分析和综合而总结出来的。存在决定意识。工程力学中的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之间;运动与平衡、刚体与变形体之间;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之间;约束体与被约束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共性和个性、对立和统一、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只要我们坚持哲学思维,就能正确反映工程力学内在的共性和个性、对立和统一、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搞清这些关系就能教得轻松,学得容易。有利于学生把握工程力学中的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波运动假说” ;运用“波运动守恒律”证明了物体质量对速度的依赖关系m =m0 / [1- (v2 /c2 ) ]1/2 ,并根据这个关系证明了任两个有静止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必须小于作为常量的绝对速限c ;推论光子的静止质量并不为 0而为无穷小 ,光子的速度并不绝对等于c而是无限逼进c ,不同光子的速度并不完全相等 ;指出光子频率的红移或蓝移正是以另一种量纲 (超量纲 )的形式表现出的光子的速度的变化 ;认为相对论实质上是引入了波运动效应的牛顿力学  相似文献   

13.
张苒  王文圣 《科技信息》2007,(23):143-144
语言是一种符号。索绪尔认为语言具有任意性。"任意性", 即语言符号的意义和声音之间没有逻辑关联。任何语言符号都是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的统一。从意义和声音的关系来看,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绝对的; 而从句子或段落层面来看,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相对的。绝对任意性使语言具有潜在的创造力, 而相对任意性使语言具有系统性。一方面, 索绪尔用"绝对任意性"来解释语言符号的意义和声音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 他使用"相对任意性"来解释语言符号的规约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波运动假说”;运用“波运动守恒律”证明了物体质量对速度的依赖关系m=m0/[1-(v^2/c^2)]^1/2,并根据这个关系证明了任两个有静止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必须小于作为常量的绝对速限c;推论光子的静止质量并不为0而为无究小,光子的速度并不绝对等于c而是无限逼进c,不同光子的速度并不完全相等;指出光子频率的红移或蓝移正是以另一种量纲(超量纲)的形式表现出的光子的速度的变化;认为相对论实质上是引入了波运动效应的牛顿力学。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教学实践分析了:运动中的每一时刻又是相对静止,对于数学图形运动与变化的全过程,要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和变量关系,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图形,并通过建立方程的模型来求解。  相似文献   

16.
研究信息表绝对属性约简与相对属性约简之间的关系,指出一个绝对属性约简通常只是包含而不一定会是相对属性约简,同时给出相对属性约简不是绝对属性约简的一个充分条件.此外还阐述了绝对属性约简与属性依赖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光速不变假设及其数学方程在观测者相对光源静止的情况能得到实际测量的支持,在观测者相对光源运动的情况得不到实际测量的支持,因此光速不变假设是一半写真一半虚构的"双面怪物".洛仑兹变换并非两个参照系的观测者使用自己所持时钟和量尺独立测定的同一事件的坐标关系和时间关系,洛仑兹变换来源于两个参照系的光速不变假设,却不支持光速不变假设在两个参照系同时成立.  相似文献   

18.
相对绝对论     
仅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就可严格地导出允许绝对静止系存在的坐标变换,这种新变换的成立决定了以光速不变为前提之一可以得到“爱因斯坦Einstein相对论”、“固有时间与空间无关的相对论”和“相对绝对论”三种理论,本文通过比较上述三咎理论发现只有相对绝对论才是自给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定义的绝对静止系不同牛顿的绝对静止系,阐述了形式时间的本质,讨论了洛伦兹变换的物理意义。揭示了狭义相对论中与广义相对论无关的时间疑难和空间疑难,指出了“尺缩效应”是“钟慢效应”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王向明 《吉安师专学报》2001,22(1):31-33,,49,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最主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它系统地论证了事物的矛盾法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发挥了列宁酋对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矛盾论》中关于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双方又同一斗争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等论述是《矛盾论》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