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两步法合成DMDHEU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两步法合成DMDHEU树脂的工艺,探讨了乙二醛、脲、甲醛原料配比,以及pH值、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工艺的影响,分析比较了合成树脂的游离甲醛量、整理后织物释放甲醛量、折皱回复角及强力保留值等测试结果,优化出较佳合成工艺:n(乙二醛)∶n(脲)∶n(甲醛)=1∶1.10∶1.95,环构化反应的pH值为4.8~5.1,温度55~58℃,时间3 h,羟甲基化反应的pH值为8.0~8.3,温度65~68℃,时间4 h.合成树脂的游离甲醛低于0.5%.  相似文献   

2.
茯苓液态发酵法中CMP的制备及黏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茯苓菌株HD06-10进行液态发酵培养,对所获得的茯苓多糖进行羧甲基化处理,制备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其制备条件.另外,对CMP的黏度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影响其多糖黏度的因素:浓度、温度、pH、NaCl等.结果表明,反应最佳条件分别是:反应温度为50℃,NaOH浓度为1%,氯乙酸用量为7g,羧甲基化反应介质为80%乙醇,反应时间为44 h:浓度、温度、pH、NaCl 等因素对多糖溶液黏度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化学修饰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及其对水溶液中酚的吸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β-环糊精进行羧甲基化、酰氯化,再通过酰胺化反应使之接枝到壳聚糖分子结构上,合成一种新型的化学修饰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苯酚、对壬基苯酚和间苯二酚的吸附性能,考察温度、pH值、吸附时间、酚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吸附性能优于壳聚糖本身的吸附性能;对酚的最佳吸附条件是:温度为30℃,pH=2.65,吸附时间为6 h,酚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20 mg/L。  相似文献   

4.
以香菇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提取法,并用氨基酸树脂对提取液中复合氨基酸进行纯化制得实验所需的复合氨基酸.对复合氨基酸与锌离子配合反应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研究了温度、时间、pH值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为40 min,pH值为8.0.并在该反应下确定反应的最佳配合比为nZn2+∶n氨基酸...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2,2’-连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简称ABTS)为底物,测定灵芝漆酶活性的方法,探讨了酶反应温度、缓冲液及其pH值等条件对灵芝漆酶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ABTS法测定灵芝漆酶活性的最佳条件为:以pH3的0.05mol/L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溶液为反应溶液,反应温度65℃。  相似文献   

6.
对海洋烟曲霉菌产壳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的反应系统中,考察酶活随温度、pH值的变化情况.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添加一定浓度的金属离子,了解金属离子对酶的作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酶适宜的催化反应温度为30~35℃、pH值为6.0,当温度为30~35℃时,保持30 min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金属离子Mn2+对壳聚糖酶具有较大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经典实验的基础上,以猪肝中提取的酶作为催化剂,与传统的催化剂相比,酶受外在因素影响更为敏感。实验过程中选取3个因素(温度、浸取时间、pH)作为变量,进行初步定量分析,并以此设计正交实验,为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提供良好的依据。在动力学参数的处理上,采用的是Guggenheim法处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动力学数据,此法不用测量V∞,可减小误差。当浸取时间为8小时,温度为37℃,pH为6.8时,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效率达到最高;在3个考察因素中,pH对酶催化效率影响最大。酶催化双氧水分解的动力学数据表明,其反应速率常数变化不规律,受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在经典实验的基础上,以猪肝中提取的酶作为催化剂,与传统的催化剂相比,酶受外在因素影响更为敏感.实验过程中选取3个因素(温度、浸取时间、pH)作为变量,进行初步定量分析,并以此设计正交实验,为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提供良好的依据.在动力学参数的处理上,采用的是Guggenheim法处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动力学数据,此法不用测量V∞,可减小误差.当浸取时间为8小时,温度为37℃,pH为6.8时,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效率达到最高;在3个考察因素中,pH对酶催化效率影响最大.酶催化双氧水分解的动力学数据表明,其反应速率常数变化不规律,受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6/PVA纳米纤维.通过环氧氯丙烷法活化羟基,将纤维素酶固定于PA6/PVA纳米纤维上.考察固定化纤维素酶和自由纤维素酶的酶活,研究固定化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自由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而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比自由酶的提高了10℃;与自由酶相比,固定化酶的活性随pH值的变化曲线明显变宽,热稳定性显著增强;固定化纤维素酶在4℃下能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以水为溶剂,甲醛为N—羟甲基化试剂,亚磷酸为磷酰化试剂反应得氨甲基膦酸,确定了其最佳合成条件:n(甲酰胺):n(甲醛):n(亚磷酸)=1.00:1.15:1.10,第一步N—羟甲基化反应在pH值8.5~9.0、70℃下反应3h,膦酰化反应时间为6h,最终产率为85.6%。其结构经红外、元素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11.
黑曲霉S13所产木聚糖酶的性质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聚糖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4~6,在pH为1~12酶活性稳定.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差,60℃保温1h剩余酶活为1.65%.木聚糖酶受大多数金属离子的抑制,其中Cu2+的抑制作用最大.木聚糖酶应用于饲料发酵和纸浆漂白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和改善纸张的性能并减小污染.  相似文献   

12.
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和丙烯腈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为功能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和高转化率的丙烯酸酯共聚物.考察引发剂种类和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分散剂类型和质量浓度、介质pH值等因素对聚合反应转化率和聚合物重均分子质量的影响,并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仪(TGA)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选择质量分数为0.66%的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5%的自制无机-有机高分子(PVA混合物)作为分散剂,pH 值为7.5,65 ℃下聚合反应6 h,制得的共聚物重均分子质量可达6.86×106,涂层抗渗水水柱高度超过2 000 mm,热分解温度为320 ℃,单体转化率为98.11%,聚合反应稳定,产品性状好.  相似文献   

13.
以3-溴吡啶作为起始原料,与正丁基锂和硼酸三丁酯反应,制备了3-吡啶硼酸。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解pH值对收率的影响。采用HPLC,FTIR,1 H NMR等方法对产品的纯度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60min、物料配比为n(C5H4NBr)∶n(n-BuLi)∶n(B(OC4H9)3)=1.00∶1.20∶1.20、水解pH值为5.0时,3-吡啶硼酸的收率为82.20%,纯度可达99.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肠道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65℃温度范围内,温度显著影响可口革囊星虫肠道中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活力(P<0.01),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  相似文献   

15.
To understand the reaction behaviour of the reactive dye with amino groups on protein fibres, the reaction kinetics of competitive hydrolysis and ammonolysis of a monochlorotriazina reactive dye were studied at 50 -80℃ and pH = 8 - 10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he results showed the pseudofirst-order phenomenon for the general reaction of concurrent hydrolysis and ammonolysis of the dyes. The ammonolysis reaction was always faster than the hydrolysis reaction in the range of temperature and pH employed, but the preference for ammonolysis to hydrolysis reactio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pH value. The ratios of ammonolysis/hydrolysis rate constant reduced from 17.6 to 5.4 when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d from 50 to 80℃ in pH =10, and from 7.2 to 5.4 when the pH value increased from 8 to 10 at 80℃.  相似文献   

16.
真菌α-淀粉酶固态发酵工艺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米曲霉ZLF13固态发酵生产真菌α-淀粉酶的培养基要求及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麸皮和适量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1号复合无机盐,保持培养基水体积分数为60%~65%,控制培养温度30~34℃,发酵周期65~70 h.中试平均酶活力1 283 U/g.通过对其酶学性质的研究发现,米曲霉ZLF13所产真菌α-淀粉酶最适作用温度为55℃,最适作用pH值为4.8~5.4;65℃以上迅速失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传统曲霉型豆豉菌群分离纯化,结合刚果红显色及DNS筛选法,共得到高产β-甘露聚糖酶且形态学差异较大的细菌4株、真菌1株,其中真菌的酶活力为2 016 U?mL-1.经过序列鉴定与比对,细菌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同种,真菌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黑曲霉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60 ℃和5.0; 4株芽孢杆菌最适作用温度和pH值范围为40~55 ℃和6.0~7.0,其中1株芽孢杆菌在65 ℃时保温240 min或在pH值为9.0时保留30 min,残留相对酶活仍可达61.4%或84.3%.  相似文献   

18.
采用煤油脱硫-氯盐浸出-分步水解法对复杂高硫渣中有价金属的分离进行研究.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液固比等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95 ℃,反应时间为0.5 h,液固比分别为11-1时进行2次连续煤油脱硫实验,硫的脱除率为98%,脱硫渣中铋和锑富集,其含量约为复杂高硫渣的6倍.在硫酸质量浓度和氯化钠质量浓度均为150 g/L,液固比为10-1,反应温度为65 ℃时,锑的浸出率为96%,铋的浸出率为98%.采用分步水解,在氯盐浸出液中控制pH=0.8水解沉锑;在沉锑后液中控制pH=1.5水解沉铋,锑和铋的沉淀率分别为85.6%和98%.在整个优化工艺条件下,锑的回收率为82%,铋的回收率为96%.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复合酶法提取红托竹荪中的水溶性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以及酶解pH值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确定复合酶法提取红托竹荪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条件为:酶浓度为1.5%,酶解时间120 min,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为4.5,此条件下的红托竹荪多糖得率为7.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