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数学典》是《中华大典》24个典之一,由吴文俊任名誉主编,郭书春任主编,郭世荣、冯立昇任副主编,于2006年春启动,经过30多位同仁12年多不懈努力编纂完成,于2018年5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典共4卷9册,1491万余字。是有史以来首次以类书编纂的方式,按照现代图书分类和数学学科体系,对中国传统数学资料进行的系统整理和分类汇编。本文叙述了《数学典》启动的曲折历程、编纂过程中的点滴回忆,介绍了《数学典》的内容结构、编纂人员,最后论述了《数学典》的编纂对数学史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4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史重大科研项目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2020年7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举办"重大科研项目的筹划与实施"系列报告会,回顾《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华大典·数学典》与《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的筹划与实施。四位负责人的报告指出,发挥集体优势与追求学术创新是这些重大项目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2):67-67
在发明界,杜鸿钧是一位在不同领域都有突出成就的人,在其众多发明中被授权的就有30余项,获吉林省科技成果奖1项,《人民日报》招商引资、中国科学家论坛重点推介各两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成绩刊载于人民日报《中国专家人才库》、光明日报《2000中国风·杰出人物特集》、中国外文局世界语出版社中英文版《21世纪人才库》及其彩色光盘、人事部人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英模大典》等几十部书典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贾公彦、孔颖达、甄鸾、李淳风等对于《仪礼·丧服》"去五分一以为带"的注疏、注释,揭示出诸家对于礼数的数理解释不尽相同。具体来说:一、贾、孔等遵循注疏儒家经典的做法,把数学知识作为儒经的一部分,他们对于礼数的理解是依据汉字结构,其算法实施不需要筹算;二、甄、李等则重新组织儒家经典以适应当时数学著作的体例,他们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礼数,其算法有一个筹算过程。从历史语境来看,这发生在甄鸾扩展数学应用范围,以及唐代政府注疏儒经和注释算经活动的背景下。本文认为我们需要拓展中国古代数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数学与儒学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据《周礼》所载,周代九数是周礼的一部分;之后,九数发展为以《九章筭术》为代表的相对独立于儒学的数学体系;另一方面,至唐代,学者们通过注疏儒经也发展出相对独立的数学体系。因此,诸家对于礼数的不同注解反映出:儒经数学是儒学天然的一部分,算经数学则是相对独立于儒学的知识体系,尽管甄鸾、李淳风等通过《五经筭术》试图重建数学与儒学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5.
卢卡·帕乔利堪称文艺复兴的“时代骄子”。他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简称《数学大全》)是一部百科全书式数学巨著,从中析出的《簿记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复式簿记的著作,在世界会计发展史上开创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卢卡·帕乔利时代”。本文通过描述意大利的算术、商业和文化环境,探讨帕乔利作为修士数学家在数学撰著和教学方面做出的重要成就,揭示帕乔利的学术交友圈,分析他的《数学大全》和其他著作,进而全面评价帕乔利在文艺复兴时期对算术、代数、几何等数学知识的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昂布鲁瓦兹·帕雷《解剖学》之中译本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是对《人身图说》的初步研究。《人身图说》 (人体的图解 )是一部 17世纪早期的手稿本 ,收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且能被证实为昂布鲁瓦兹·帕雷 (Ambroise Paré,约 15 10— 15 90 )《解剖学》的翻译本。这一事实能够证明 :耶稣会士并没有为了传播其信仰而在科学知识中加入宗教内容 ,他们传播的是一个业已整合了这些领域的完整体系。中国人对这本著作的接受是有限的 ,可能与解剖学当时在欧洲的科学分类中是“理论知识”这一事实有关。然而 ,罗聘 (L uo Ping,1733— 1799)的画里出现了维萨留斯和帕雷著作插图中的骨骼。通过把它转变为奇怪的鬼怪和幽灵世界 ,从而 ,他将西方医学重植于一个新的宗教环境。  相似文献   

7.
《墨经》数学今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墨经》是墨子著作的一部分,其中也有墨家弟子增补的内容。《墨经》包含丰富的数学、物理学和逻辑学知识,是研究先秦科学技术史的宝贵文献,在中国和世界学术史一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墨经》文字古奥简晦,现传本又多有衍脱讹误,因此如何理解各条经文,历来众说纷纭,分歧很大,争论很多。本文对《墨经》中涉及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的经文作了初步的归纳和整理,并对较重要的或在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的数学定义和命题作了新的诠释,最后对《墨经》数学的特点和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评述,以期为深入探讨《墨经》数学和墨子数学思想提供一个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现存探讨河防技术的最早著作是由其祖为大食人的元代沙克什重编的《河防通议》。该书算法门把当时很多先进的数学方法用于工程计算,特别是使用了天元术,这在技术著作中还是首次见到。该文分三部分研究了算法门:第一部分介绍了该书的内容和沙克什的身世;第二部分研究算法门的数学问题;第三部分证明了该书各个部分都非沙克什本人所著,他只是在北宋汴本和金都水监本的基础上进行了重编,并写了部分注释。  相似文献   

9.
《代微积拾级》是西方微积分著作的第一部中文译本。此书不仅对微积分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起过极大的作用,而且它的传日及在日本的流传对于日本近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全面考查了《代微积拾级》一书在日本流传的情况,特别是对日本尚存的幕末、明治时期的该书的各种抄本、译本和改编本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这部汉译数学著作能够在日本产生广泛影响的原因。指出此书不仅促进了微积分知识在日本的传播和普及,而且对日本数学从传统数学向现代数学的转变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出土《算数书》初探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通过分析《算数书》的体例和结构,对照《算数书》与《九章算术》,并结合其他文献和社会背景进行考察,得出以下结论:《算数书》是至少有两个来源的撮编之书,它与《九章算术》没有直接的文本影响关系,它们在先秦可以追溯到共同的来源,《九章算术》的主要方法产生于先秦,《算数书》是利用某种后来演变的《九章算术》主要来源的先秦数学著作或其衍生本的数学方法并结合下层官吏管理的实际而编成的作用品。《算数书》有助于确立先秦至秦汉实用算法式数学发展演变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正宁肯、汤涛著:《冯康传》,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年12月,26.5万字,374页,58元,ISBN: 978- 7- 5536- 9849- 6冯康(1920~1993)先生是中国现代数学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数学家,尤其专注于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领域,是中国科学工程计算的开拓者与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计算数学之父。2019年12月,由作家宁肯、数学家汤涛合作出版的《冯康传》(图1)全面回顾了冯康的一生,并评价了他的科学生涯,  相似文献   

12.
盈不足方法是古代数学中一项具有一般性的重要方法。通过将《算数书》和《九章算术》及其他文献结合起来,探讨它在中国上古时代的形成与流传。认为:先秦时期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某种东西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为了得到合适的数量,人们通过运用比、比例和分数的知识,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盈不足方法。这种方法及其应用形成了先秦数学的一个科目——盈不足,并记载于《九章算术》在先秦的祖本中。受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先秦到汉代的学者们根据需要设置了很多盈不足问题。《算数书》中的盈不足问题即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3.
《管子》: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之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浩瀚的中华古籍海洋里,分布着无数个科技文化绿洲,最引人注目的首推《管子》;西方哲人李约瑟,就是读着《管子》步人中华科技文化殿堂、进而首创《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无疑,《管子》堪称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之宗。  相似文献   

14.
《宋史·天文志》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全部检验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分类统计和分析《宋史·天文志》各种天象记录的数量和特征.统计中将所有天象记录分为可计算检验和不可计算检验两大类,并计算了各种记录的错误率,大多数错误记录可以考出其原貌.搜索了天文志以外的宋代天象记录.  相似文献   

15.
法国汉学家毕瓯是最早接触《周髀》以外中国数学著作并作研究的西方学者之一。他研究并向西方介绍了中国明代算书《算法统宗》的主要内容,中国人的位值制算筹记数法,全文翻译了《周髀算经》。但限于汉语水平,他未能读懂元代算书《益古演段》,因而与宋元数学失之交臂;他对《周髀算经》也颇多误解。因此毕瓯未能成为西方中国数学史领域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6.
ISBN 978-7-100-10798-3 45.00元一本破解千年谜题的新作一把打开转注大门的钥匙本书以《周易》"变易"思想为指导,以战国墨子、荀子、唐代孔颖达"旧形改变"为理论基础,以西汉杨雄"转语"理论中的"形转"为方法论,系统梳理了《说文》《玉篇》《广韵》《集韵》《类篇》《甲骨文字典》《战国古文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所载汉字的形音义材料,考  相似文献   

17.
邓可卉  杨坤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2):29-35,125,126
帕普斯的《数学汇编》是世界数学史中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数学著作,它对希腊经典数学问题的研究为后来的数学指出了方向,拓展和预见了许多数学新领域。本文分析了明末至清末近300年间传入的《数学汇编》中的典型问题,探讨了中算家对古希腊传统问题的理解、接受情况。通过比较发现其在中国和在希腊发展的差异,西方由此导致了数学的进化,而中国延续了中算以算为主和重视实用的传统,发展了不严谨的证明方法,在西学的引导下触及到了数学发展的一些理论问题,所有这些为中国进一步接受近代数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格致释器·化学器》是近代向中国系统传入化学仪器知识的第一部译著.全文共二十一章,详细描写各仪器的功能、形状、材质、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等.它融入大量化学实验知识,是一部可供化学工作者学习和参考查阅的实验仪器实用手册,有较高的专业价值,在中国的近代化学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12月17-18日由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主办,湖北医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协办的华中科技大学国际生命伦理学研讨会暨《纽伦堡法典》的遗产和研究伦理学面临的挑战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得到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的大力支持。华中  相似文献   

20.
吴敬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是明代传统数学中一部承前启后的算书,与“九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该书的问世是《九章算术》流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文章详细比较了《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与《详解九章算法》,深入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尽管后者包括了《九章算术》本文、刘徽和李淳风的关注、贾宪的“细草”和杨辉的“详解”等内容,但对《九章算法比类大全》影响最大的是“详解”;吴敬读到了《详解九章算法》,但没有看到单行本的刘徽和李淳风注的《九章算术》。文末指出了前人研究中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