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基于人地关系视角,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及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由恶化逐渐趋于缓和;城市产业结构、职能、城市空间布局等方面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历史基础、技术与制度变迁、空间区位以及资源禀赋差异等综合作用机制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对处于转型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进行空间布局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省德兴市为例,针对德兴市现状资源结构,提出了其转型期空间布局新的发展思路:即树立广义资源观,建立与广义资源观相适应的新型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模式,构建与新型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一致的城市空间结构,最后为保证该发展思路的实施建立基础设施支撑系统.构建这一套完整的城市空间发展思路是资源型城市在转型期进行城市空间布局可以选择参考的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空间关系是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对旅游地发展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是旅游地理学关注的重点研究问题。遗产型旅游城市作为较高等级的旅游地,其空间关系经历了较完整的演化过程,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启示意义。文章借鉴生态位理论,运用数理模型、层次分析、德尔菲、大事件等方法,以黄山、上饶、南平三个遗产型旅游城市为例,研究了遗产型旅游城市空间关系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1979年至今,黄山、上饶、南平三市空间关系经历了混沌无序(1979—1989年)、竞争产生(1990—1999年)、竞争加剧(2000—2008年)和内部合作、外部共生(2009—)四个演化阶段;2)遗产型旅游城市空间关系演化遵循由资源驱动到市场驱动的基本规律,在旅游资源开发基本完成,旅游市场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后,旅游城市将进入较稳定的共生发展阶段;3)随着旅游地逐渐进入成熟期,合作与共生成为遗产型旅游城市空间关系的主要演化趋势,但仍存在再次产生竞争的可能,并推动旅游地螺旋向上发展;4)在资源和市场饱和阶段,未来研究将从政策、资本等角度切入,并就高速交通等新兴地理要素对遗产型旅游城市空间关系的影响展开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黄河流域沿岸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和产业协同集聚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2000—2019年黄河流域41个地区级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解析城镇化和产业协同集聚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门槛回归模型,讨论资源型城市产业协同集聚的门槛特征,并构建拥挤效应矩阵表,得到如下结果。1)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之间的土地利用效率在空间上呈现以同高集聚或同低集聚为主的地理相关分布格局,且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抑制效应占总抑制效应的70%,表现出抑制作用;产业协同集聚的空间溢出增长效应占总增长效应的70%,空间溢出抑制效应占总抑制效应的20%,表现出快速促进和逐渐抑制的作用。2) 2014年后,部分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集聚效应向门槛聚集的程度加快,其中洛阳、石嘴山、朔州、乌海和金昌表现优秀,集聚效应最佳;包头和鄂尔多斯形成城市间协同关系。3)资源型城市产业集聚总体上表现出集聚不足或拥挤的特征,未来发展中应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发挥相邻城市间的协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市涉及域外地域空间、市域基质空间和城市实体空间.通过区位偏远度和历史回归演绎法探讨西南地区资源型城市区域空间及优化策略.结果表明:除贵州外其余省(直辖市)资源型城市区位整体较偏远,偏远度排序为:四川(1.44)>重庆(1.35)>云南(1.28)>贵州(0.85);省(直辖市)区位偏远度大,其内部区位偏远度差异也越大;有52%资源型城市没有铁路连接或不开行旅客列车.其市域基质空间具有变动突发性和频繁性,且“二元结构”特征突出.而城市实体空间主要有点状独立工矿地、条带状组团和山地狭促凹地城区等3种结构类型.西南地区资源型城市域外地域空间区域协同策略为完善政府主导的多级协同和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市域基质空间协调发展策略为构建合理城镇网络体系和严格地域空间管控,而城市实体空间重构策略为建立城市实体空间重构多元主体责任分担机制、融合产业转型与城市实体空间重构和实施自然山水与城市实体景观共生.  相似文献   

6.
基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以吕梁市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中的土地开发和利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吕梁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发展与环境的平衡作为包括城市在内的各类区域发展的中心要点,贯穿“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整体协调之中。文章通过研究兰州和白银的发展现状,认为行政区经济、产业同构和资源型城市经济运行的“孤岛性”是制约两市整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兰州-白银城市整合发展构想。具体包括整合要素资源构建区域“双核”辐射中心;整合城市空间构建合理地域空间结构;整合优势产业构建黄河上游经济带产业高地。最后,提出兰州-白银城市整合发展的对策措施。包括实施空间与产业双重整合;构建统一的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确立城市区域空间优化发展的战略意识;促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与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昊 《河南科学》2011,29(2):224-230
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与问题,分析了其转型的必要性.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济学分析,和对一般转型与绿色转型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提出了资源型城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转型的路径.并基于对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不同层次的分析,提出了城市绿色转型实践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是推进资源型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典型资源型城市临汾为例,阐释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优化发展的产业、空间、管理和旅游4种转向,并对旅游业驱动乡村振兴的过程和实践模式进行分析,探讨资源型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和机制。结果表明:(1)临汾市产业由第二产业向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型,空间上农业用地适度向旅游建设用地转化,管理由传统粗放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旅游由单一要素向多元要素转变;(2)临汾市探索出乡村旅游实践模式,即明确定位,重塑旅游形象,发挥龙头景区带动作用,探索发展工业旅游,重建乡村生态环境,协调推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3)乡村旅游从农业、农村和农民3个维度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资源型城市乡村发展亟需转型,资源型城市乡村应注重旅游形象的重塑,明确自身定位,开发新型特色旅游资源,构建本地完整旅游产业链条,以谋求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众  陈福涛 《科技资讯》2009,(29):136-136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东营市作为以石油开采加工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自然资源的开采设施影响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本文通过对石油(气)田设施的分析总结,提出了对它们的引导措施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晋中南部是煤炭资源富集地区,资源开发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空间上出现了资源型城镇集中的城镇组群.目前这些城镇已经或正在步入资源开发的后期,出现了一系列经济、社会、生态问题,转型发展问题迫在眉睫.文章在分析晋中南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突出问题以及转型发展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新评价城镇资源优势、多元推动转型发展的城镇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布局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以朔州为例,透视了资源型城市产业布局的空间特点,分析了其进一步优化发展的潜力和布局取向。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实现循环经济理论与油气资源型城市发展实践相结合是油气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首要任务.以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为关注焦点,强调了开展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研究的重大意义,分析了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研究空白及不足,为深入开展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地区34个地级城市单元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基于ArcGIS的空间表达和空间插值法分析了东北地区14个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等级变化呈现一定规律,尤以哈长及辽中南地区城市竞争力较强,且这种等级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改变;(2)从资源型城市角度出发,资源型城市的竞争力得分有所下降,但资源的支撑仍使这些城市具有一定的经济势能扩散影响.辽宁省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性较强,吉林省次之,而作为资源大省的黑龙江省内资源优势弱化.大庆虽然自身竞争等级较高,但竞争力降幅明显,且对区域其他资源城市的带动性弱,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不均衡性显著.最后,基于R/S分析方法,以区域经济增长的变异系数为原始序列,测度未来15a内东北城市经济增长态势.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整体呈现波动减小的趋势,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产业结构熵、产业结构高级化、偏离-份额分析法定量测算了2000—2017年湖北、湖南省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的结构、竞争力及其空间分布的演变趋势与特征,结果发现:1) 2000—2017年6个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熵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整体上呈现产业结构专业化趋势;衡阳市、邵阳市、鄂州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加深,郴州市、娄底市、黄石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有所降低.2) 2000—2017年湖北、湖南省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的结构与竞争力均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第一、三产业的竞争力优势不断提升,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势不断提升.最后,从政府政策层面及各资源型城市发展特点角度出发,为资源型城市发挥产业结构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资源型城市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功能不完善是东北资源型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由此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未来的发展应在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体制转换的基础上,完善其服务、生产、生态、商贸等功能,培育内部增长的活力,营造多元化发展的环境与空间。本文提出了“稳定资源为核心的产业体系、营造城市的创新环境、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和加快开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的观点,以及以就业、环境治理、经济多元化为目标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任谦  郝瑞卿 《科技信息》2012,(35):I0232-I0233
为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国内外传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相关案例,借鉴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方法和路径进行了分析,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探究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对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论文构建评价模型评价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揭示2003—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空间计量方法估计影响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资源集聚呈现“首位”分布,西安的资源集聚能力最大但增长缓慢,而其他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总体不高且大部分降低。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分布在缓慢集中,且存在正向空间依赖。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科技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工资水平显著提升了城市资源集聚能力,而市场化水平抑制了城市资源集聚能力。  相似文献   

19.
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走低碳之路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在分析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过程中面临主要5方面障碍的基础上,遵循制定指标体系的相关原则,充分借鉴国内外衡量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的研究成果,在考虑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其特点的指标体系。纵向上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横向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比较各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最后综合纵向和横向分析结果提出被评价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建议,以期为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oran'I指数检验出长三角城市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分别在邻接、地理和经济三种空间权重下,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将创新资源及其他因素对城市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空间关联模式下,创新资源均对城市发展有着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财政支出、经济开放度以及金融发展也会对城市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周边城市创新资源溢出效应会影响到各城市的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就城市发展中创新资源的空间溢出效应如何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