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学生唱歌时的表现能力,在中学音乐课中应有目的地进行唱歌的技能,技巧训练;但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变声期之中。因此,根据变声期少年嗓音特点,注重变声期的嗓音保护与训练培养,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对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学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唱又是音乐教育的主要部分,合唱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都有重大意义。那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合唱教学呢?我的经验是:一、合唱"意识"的建立,即和声感觉训练的前期准备。二、合唱中听觉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和声音程的训练来进行的。所以和声音程的训练是唱好声部的基础。三、获得干净、柔美的声音是课堂合唱教学的第一个目标。所以每一堂音乐课对学生进行声音的训练是必要的。它包括歌唱习惯的培养、咬字吐字的练习、高位置的发声、力度和情感的处理以及欣赏水平的提高等等。四、在合唱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是一个合唱队成功与否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师学生基本来源于应届初中毕业生。入学时,年龄大都在十四、五岁,绝大部分正处于变声期。而变声阶段最容易促使发声器官产生病变,一般应禁止他们歌唱。然而,中师教育不可能等待他们变声期过了以后再进行声乐训练。考虑到有的学生毕业后将去从事小学音乐教育,而小音乐教育又是以歌唱为主,因此,声乐这门课程对于他们来讲是必修的。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进行声乐训练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怎么办呢?作为声乐指导老师,应该从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变声是童声末期向成年人嗓音过渡的正常的生理变化过程。变声期的歌唱教学既要对学生的嗓音进行保护 ,又应进行必要的训练 ,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变声期。一、变声期特征 :一般从 11岁— 16岁左右为女孩子变声期。变声期有 3个特点 :(一 )初期———声带逐渐变长增厚 ,并伴有轻度充血 ;(二 )中期———声带严重充血 ,闭合不好 ,漏气 ,声音沙哑不净 ,分泌物剧增 ;(三 )后期上述症状有所缓解 ,直到喉部基本发音接近成人。总之 ,变声期声带是脆弱的、病态的 ,很容易出现“沙喉咙”。二、保护方法 :在初中阶段 ,绝大多数女孩子正是进入“青春期”的…  相似文献   

5.
在我带领少儿合唱团的孩子训练期间,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对于孩子教学来说应该有所帮助.现在歌唱的方法及声音训练的书刊已出了不少,但大都是适应于变声期之后的成年人的,而关于童声的歌唱与训练方法的书籍很少。再者,指导教师原来所学的也都是成年人的歌唱发声法,那么,如何指导训练童声合唱,本人谨就此方面的实践体会写给大家,请予斧正。  相似文献   

6.
变声期是青春期人体嗓音变化的特殊阶段。此期间,由于身体状况的变化,青少年常会因喉咽部不适、音高及音色的变化惧怕歌唱或丧失歌唱的信心,产生严重的歌唱心理障碍。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青春期青少年声带变化及歌唱心理变化的分析入手,试图引导变声期的青少年正确认识变声期的发声现象,科学合理地进行歌唱训练。  相似文献   

7.
吴盼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232-233
婴儿诞生后用肺和喉头发出的声音,起初是一种反射活动,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嗓音又经过几次变声期逐渐发育成熟定型。嗓音发出毫无特征的基音,是一种人声自然的器官机能的生理现象,而歌唱艺术和发声技巧则是后天系统训练的结果。在声音训练及演唱的过程中,却由于心理因素或嗓音状态等多种原因,往往在音域和音色上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浅谈合唱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多方位启发学生深刻理解音乐的内涵,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力求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每首歌曲的不同情感特征,做到声情并茂。  相似文献   

9.
歌唱艺术是一门高深而复杂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在教学中通过多方面的专业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声训练的抽象性和专业性困难决定了学习过程的艰辛和漫长,让学生树立信心,正确认知难与易,注重基础训练,培养良好的歌唱状态,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训练咬字的准确性,驾驭歌唱的气息,把握歌曲情感和艺术升华等要素是解决困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章萍 《科技咨询导报》2011,(10):161-161
针对少儿变声期前后这一特殊歌唱时期,文章对如何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歌唱进行了分析,对成人的一些不良歌唱习气传染到孩子进行了批判,同时也对如何培养孩子的乐感进行了阐述,由于我国对少儿歌唱方法还处于探索摸索的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备的歌唱体系,因此切实的根据少年儿童的特征为他们制定出一套更完善更有效的科学发声方法,是音乐教育工作者为少年儿童进行歌唱训练必须要进行的一项基本的长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合唱训练过程中要做到四个方面即是歌唱气息的训练、合唱声音的训练、视唱能力的训练、合唱歌曲的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12.
陈兰 《科技咨询导报》2010,(12):239-239,241
歌唱的特点在于通过训练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情感,通过二度创作与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得到美的享受的过程。儿童的歌唱训练与成人是不同的,特别对于儿童变声期前的歌唱训练,一定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用科学、系统的发声方法循序渐进地把握好歌唱练习的度,保护好儿童的声带,以培养儿童对音乐的体悟与感受能力、激发学生良好的音乐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为主要目的来加以训练。  相似文献   

13.
颜广秋 《科技信息》2009,(24):238-239
范唱即示范演唱,是声乐训练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范唱是通过教师运用正确科学的发声演唱方法,结合歌唱发声技术动作演示和演唱表现展示的教学示范行为,向学生提供直观的教学演唱提示。通过范唱,供学生学习,起示范性作用。教师可以进行正、误两种类型的技能技巧方法演示,通过对比演示活动,让学生更直观的弄清、弄懂歌唱技术要领,也可以通过实际歌唱发声艺术效果的演示,实施作品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的展示,向学生直观地传授声乐演唱技艺。  相似文献   

14.
美术教学中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初中学生在绘画尤其是速写过程中由于受成人眼中的“标准评价模式”的影响,往往不敢下笔,也就缺乏自信和绘画热情.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形成速写习惯,不仅可以使学生增添新的表现手法,还可以唤起学生绘画的新鲜感和激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记忆能力.笔者通过立体式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来感受和体验速写,通过写生训练来增强学生速写表现力,通过速写日记让学生表达生活和情感体验,最终促进学生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学习歌唱,首先要培养良好的歌唱姿态,培养良好的舞台风度。因为歌唱的姿态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和艺术表现的好坏。正确的歌唱姿态,当然不能仅靠上台时的演出训练,而是要在日常发声和练唱时练习,使其逐步形成习惯,所谓“习惯成自然”。因为所有歌唱方法都应该是有意识地训练、下意识地运用。舞台风度既与歌唱的姿态——外在的形体动作和表演等等有关,又绝非仅仅是外在的形体动作和表演,而是涉及一个歌唱的整体化素质和思想作风。它从某一特定角度直接影响到歌唱的总体艺术效果。所以说,它也是整个艺术创作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歌唱是一种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和支柱,在歌唱中占主导地位。深刻而又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这是歌唱表现的最终目的。我们在重视对学生演唱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音乐情感培养,并把情感培养作为教学中的最终目标,使学生的演唱技巧、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达到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17.
程景丽 《科技信息》2010,(26):I0245-I0246
变声期是青少年在发育成长过程中,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嗓音发生突然的变化,使少年由童声转变为成人嗓音的时期。在戏曲界把这个生理发育变化过程叫做"倒仓",医学上称之为"变声期"。多年来,已有人对青少年变声期歌唱的引导问题,青少年变声期声乐训练的一般原则,及变声期的嗓音保护,进行了一定研究,并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观点,但对变声期的生理分析及具体训练方法的探讨,还不够详细具体。  相似文献   

18.
歌唱是一种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和支柱,在歌唱中占主导地位。深刻而又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这是歌唱表现的最终目的。我们在重视对学生演唱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音乐情感培养,并把情感培养作为教学中的最终目标,使学生的演唱技巧、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达到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19.
从少年进入青年,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及心理状态都会有较大的变化,伴随着这方面的发展变化,嗓音也要经历一个"变声期"。在变声期间,由于发声器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声音训练更要具有科学性,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因此,在变声期期间老师要特别关注对学生的嗓音训练和保护,为他们以后的声乐道路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韩颖 《科技知识动漫》2010,(18):128-128
初中学生合唱,是一个具有极其特殊年龄段的合唱。如何训练初中学生的合唱,是我们中学音乐老师必须钻研的专业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