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洪波  黄长辉  刘文斌 《科技信息》2012,(23):131+172-131,172
根据导波产生的原理,研究分析超声导波对金属管道面积型缺陷的检测,实验结果与其他常规无损检测手段相互印证,得出当前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最后指出了导波检测运用于管道中的弊端,对导波检测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郑满荣 《广东科技》2013,(18):164-165
介绍了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比较实验室模拟管道和现场压力管道的检测结果,提出实际检测中需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役管线无损检测设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管道安全运行,在役管道必须定期进行检测。文章在介绍漏磁法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详述了在役管线无损检测设备的总体结构及各部分的设计。该设备的优点是检测速度快、体积小、检测距离远以及性能可靠等。实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对于管道缺陷管内检测的性能是比较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管道检测技术尚难实现大面积、长距离和复杂状态管道的早期裂纹快速检测。而多模态超声导波管道检测技术,利用超声导波,基于小波分析、遗传算法和随机理论,研究激励的方法、信号的采集、分析和管道状态判别的理论和技术,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5.
简要回顾了超声导波技术的发展历程,调研了导波在焊缝缺陷检测中的研究现状。从导波与焊缝的交互作用、导波与缺陷的交互作用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板状结构焊缝缺陷检测的发展与应用。结合导波纵向模态、扭转模态、结构特点,阐述了管道焊缝缺陷检测技术的进展。最后总结了当前导波技术在焊缝缺陷检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提出动态微分进化算法(MDDE)并将其应用于匹配追踪.采用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仪器对含有不同尺寸缺陷的钢管进行检测,利用匹配追踪方法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结果发现从处理后的信号中能够方便地识别缺陷信号.计算了匹配所得的导波信号剩余量的均方值,绘制了剩余信号的均方值下降趋势曲线,根据均方值曲线的不同来判别管道缺陷的大小,实现钢管缺陷大小定量化.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焊缝快速高效无损检测需要,并提高超声导波对焊缝缺陷的灵敏度,研究高频下的焊缝导波模态尤为重要。基于COMSOL软件建立了二维对接焊缝半解析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与分析发现,频率大于300 kHz时焊缝中SH_(w1)模态几乎无频散、泄露小,适合于长距离快速焊缝检测。通过试验验证了SH_(w1)模态导波在对接焊缝中的传播特性,确定了最佳激励频率范围为320~360 kHz;并对焊缝中直径为3 mm的预置孔洞缺陷实现了检测,定位精度高于2.5%。  相似文献   

8.
简单介绍了超声导波的性质、导波传播模式和分析方法以及在无损检测方面的应用。提出设计一款小型基于嵌入式的超声导波无损检测系统,对钢轨中可能出现的裂缝进行探伤。在铁路钢轨的室外恶劣环境下,实现超声导波检测系统的小型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10.
为降低尾矿库溃坝的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出了一种利用导波技术进行尾矿库溃坝监测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导波计"采集尾矿库坝体变形产生的导波信号,通过对信号的分析处理,实现对尾矿库溃坝的监测预警.为了验证其可行性,首先开展了尾矿库溃坝模型试验,采集导波信号;然后根据导波理论获得了导波衰减曲线,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  相似文献   

11.
CPR1000机组是在引进法国核电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二代加"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其在役检查工作参照法国RSE-M规范执行。本文就CPR1000机组中要进行间接目视检测技术的设备和部件进行简要的归纳和总结,并对间接目视检测技术的基本工作流程进行简要的叙述。这对在CPR1000核电站从事间接目视检测的无损检验人员具有一定的学习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测试,分析了超声导波在锚杆锚固体系中的反射相位特征和能量衰减变化规律,为锚杆无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合成孔径聚焦的超声SH导波成像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声水平剪切(shear horizontal,SH)导波成像检测旨在解决平板检测中检测距离增加时分辨力降低的问题。该文运用合成孔径聚焦原理,构建了16通道超声SH导波成像检测实验系统,通过分析阵列信号时频域特征揭示了声波与缺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对SH导波合成孔径聚焦成像算法进行了讨论,阐明了导波阵列信号时空域信息合成在聚焦成像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孔径聚焦可用于超声SH导波成像检测,所成图像能够表征钢板中检测距离2 m以上、尺寸当量大于5 mm的缺陷信息,为深入开展工业在役大尺度结构板材的缺陷成像检测和结构健康监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含缺陷管道超声导波检测信号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管道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截取入射信号作为主动检测信号,将实测信号作为被检测信号.借助于合适的窗函数计算检测信号和不同时刻测试信号的相关系数,通过相关系数的峰值点判断波到时刻.从而提高识别精度.为了消除来源于模式转换和噪声的杂波信号,设置阈值可达到滤波效果.利用该方法,对单位置腐蚀和双位置腐蚀,在不同噪声水平下的测试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阈值法可以较好地抑制噪声和模式转换对识别结果的影响,且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该方法原理简单,操作简便,可用于管道腐蚀检测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相控阵技术是一种通过电子激发的时间不同而改变探头性质的多声束扫描技术。探头性质改变是通过相控阵探头单个晶片在脉冲发射和接收信号时引入时问变换来完成的,从而实现聚焦点和声束方向的变化,然后采用机械扫描和电子扫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图像成像。相控阵探头舍有多个性质相同的晶片,可以控制聚焦深度,偏转角度和波束宽度。和常规的超声波探头比较,它的灵敏度和分辨力高,有效探伤深度范围大,探测结果准确,高效。采用相控阵C扫的模式可以在开罐情况下下,实现储罐的内部检验。对于内部孔蚀性缺陷,检验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某在役桥梁结构的检测及静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唐伟东 《河南科学》2005,23(6):900-902
我国目前在役桥梁结构中,有很大一部分由于设计荷载标准低、自然环境侵蚀、交通量快速增长、维护不利等因素的影响,日益成为交通安全隐患,急需进行相关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本文对某在役桥梁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结构检测及静载试验研究,为旧有在役桥梁结构的检测鉴定及进一步的维修加固提供了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弧形阵列对其所在圆弧中心的重点区域进行超声导波成像检测,具有比直线阵列成像更高的横向分辨率。该文介绍了板中超声导波弧形阵列成像检测实验系统构成,详细分析了弧形阵列聚焦图像的椭圆簇轨迹特征,结合合成孔径聚焦讨论了其成像原理。该椭圆簇轨迹特征可用以分析、解释、改进图像的横向分辨率。成像实验表明:基于椭圆簇轨迹特征的合成孔径聚焦原理可用于弧形阵列成像检测,适当减小成像采样步距可使图像灰度更加平滑,成像采样距离为导波波长的1/3时成像效果最好;在圆心角小于散射点的声波散射开角时,增大阵元间距和弧形阵列圆心角可显著提高图像横向分辨率。该研究有助于将弧形阵列超声导波成像技术应用于大尺度板结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8.
阐述模拟积碳层检测的试验装置,研究不同探头间距、不同周期和有无积碳层炉管对超声导波信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频率为500 kHz时的L(0,2)模态导波在双层管道中的最佳探头检测间距为35~40 cm,最佳检测周期为5周期;当探头间距为40 cm、检测周期为5周期时,频率为500 kHz激励出的L(0,2)模态在厚度为3 mm的积碳管中的群速度比在空管中的群速度减少7.59%,从模拟试验中验证了可利用超声导波群速度检测积碳层厚度。该研究结果为基于超声导波的有机热载体炉积碳检测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自由锚杆中超声导波的衰减规律,分别制作了长度为800mm、900mm、1100mm、1300mm、1500mm、1800衄、2000mm和2500mm的锚杆。采用虚拟综合测试仪、声发射放大系统、R6et直传感探头和计算机,组装了超声导波无损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分别对制作的锚杆进行了系统的导波测试。结果表明:自由锚杆中超声导波振幅呈负指数分布;不同频率的激发导波在测试频率段内(40-100kHz)波包平均振幅的振幅比均在0.7左右,表明频率对导波衰减的影响不大;不同长度锚杆中波包平均振幅的振幅比也在0.7左右,表明锚杆长度对导波衰减的影响也不大;自由锚杆中导波的衰减,除与材料性质有关外,主要来自于设备本身的系统衰减。研究发现,导波振幅比比振幅绝对值更加稳定、可靠,可用来定量地表示导波振幅的衰减情况。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增材制造的特点及增材制造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增材制造成型工艺过程中形成缺陷的类型及特征,同时结合各类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特点,介绍了针对增材制造制件的超声检测、计算机断层扫描、涡流检测和红外相机测量等多种无损检测方法,以及它们在增材制造制件检测中的适用性和优缺点;提出了未来增材制造制件无损检测应向无损检测新技术的应用、在线检测方法和无损检测方法标准的建立和完善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