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热处理作用下碳钢氢腐蚀裂纹愈合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含氢腐蚀裂纹的碳钢进行再热处理后,SEM观察表明,氢蚀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愈合,实验结果表明:长度约为10μm的碳钢氢蚀裂纹完全愈合的热处理条件下是从室温到1000℃热循环5次,共10h,氢蚀裂纹的愈合机制是热扩散,发生氢蚀裂纹愈合的动力是氢蚀气泡或裂纹长大导致的塑性变 能E8。在铁、碳和氢原子扩散都足够快的情况下,氢蚀裂纹愈合的条件是E8大于裂纹愈合所必须克服的表面张力能。  相似文献   

2.
超硬铝合金试件中斜裂纹脉冲放电止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ZL-2超强脉冲放电装置实现了7A04超硬铝合金试件中斜裂纹的止裂实验.在瞬间超强脉冲电流作用下,裂尖前缘发生了强烈的绕流热集中现象,斜裂纹裂尖附近金属熔化,钝化了裂尖,阻止了干线裂纹源的开裂趋势.对止裂前后裂尖附近金属组织进行了显微观察,并对止裂前后裂纹附近的断口进行了对比分析;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对试件进行了拉伸力学性能对比测试.研究表明:在斜裂纹止裂瞬间,裂尖熔化,同时实现了组织超细化,提高了裂纹的扩展功,改善了试件的抗拉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对含不同预置角度穿透裂纹板受拉伸断裂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选用增量型弹塑性本构关系,采用自编有限元程序求解虚功原理方程,裂纹扩展参照了LS-DYNA商业计算软件处理断裂问题的单元失效方法,考核了不同幅值载荷和预置裂纹角度的影响,给出了不同时刻等效应力云图和指定点的应力、应变随时间变化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当应力波在板中传播时,会在裂纹尖端引起应力集中,板产生垂直裂纹和水平裂纹.垂直裂纹扩展垂直于加载方向,水平裂纹扩展平行于加载方向,两者均与预置裂纹角度无关.板上不同位置的应力变化仅和相对裂尖位置相关,而与预置裂纹角度无关.相对裂尖位置、与板边界距离和加载位置是影响应变随时间变化的主要因素.当载荷幅值较小时,不会出现裂纹扩展.当载荷幅值较大时,聚集在裂纹尖端的应变能需较长时间才能释放,这会影响水平裂纹的出现时间.  相似文献   

4.
为了量化压应力对裂尖反向塑性区尺寸的影响,填补压应力作用下裂尖塑性区尺寸估算的空白,基于理想弹塑性材料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含有中心穿透裂纹有限平板在拉压循环载荷作用下裂尖塑性区尺寸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裂纹长度、应力比、时间历程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压应力引起的裂尖最大反向塑性区尺寸的估算模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R0拉压循环载荷作用的基于裂纹最大张口位移确定最大反向塑性区尺寸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5.
双材料界面裂纹小范围屈服边界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于界面断裂问题的分析,完善并发展了基于小变形弹塑性理论的弹塑性边界元子域法。根据双材料界面裂纹小范围屈服分析的一般性结论,对双材料界面裂纹小范围屈服问题作了计算。针对断裂理论的边界层模型,计算了小范围屈服场的全场解。结果表明,对界面裂纹小范围屈服分析,能够发挥边界元法的优势,利用较少的单元数即可深入到塑性区内部较深范围,以得到裂尖附近的应力场以及比较准确的塑性区形状和尺寸。  相似文献   

6.
用抛光的恒位移试样对处理到不同强度(σ_b=92~185公斤/毫米~2)的4种低合金钢在各种致氢环境(如电解充氢、纯氢、气体H_2S、水介质、H_2S水溶液、缓蚀剂水溶液、丙酮、酒精等有机溶液)下跟踪观察了氢致裂纹的产生和扩展过程。与此同时也测量了各种致氢环境(电解充氢、H_2S水溶液、水溶液、水中阴极化和阴极极化)下的K_(ISCC)(或K_(IH))和da/dt。并研究了它们随强度变化的规律。 结果表明,当加载裂纹前端的K_I>K_(ISCC)(K_(IH))后,在上面所说的任何一种致氢环境下都能产生氢致滞后塑性变形,并由此导致裂纹的产生和扩展。即随着氢的扩散进入,原裂纹前端塑性区及其变形量逐渐增大。对超高强钢,在滞后塑性区端点形成不连续的氢致裂纹,它们随滞后塑性变形的发展逐渐长大以致互相连接。当强度降低时,氢致裂纹沿滞后塑性区边界连续地向前扩展。这就表明,在Ⅰ型裂纹条件下,“氢脆”是氢致滞后塑性变形的必然结果。 在所有致氢环境下,止裂K_(ISCC)(K_(IH))均随钢的强度下降而升高。强度相同时,水中加缓蚀剂和阳极极化使K_(ISCC)升高,阴极极化使K_(ISCC)下降,,da/dt升高,而在H_2S饱和溶液以及加载电解充氢时K_(ISCC)(K_(IH))最低,da/dt最高。 实验也表明,在电解充氢条件下还能以另一种机构形成裂纹。它们的产生和  相似文献   

7.
低合金钢焊接接头扩散氢的局部聚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显微镜下录象测氢法,研究了4种不同预处理状态下的低合金钢焊接接头扩散氢局部聚集的规律,发现在熔合区和粗晶区与细晶区交界处,呈扩散氢随时间变化的负指数、对数正态和正态三种曲线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接头不均匀的组织分布,引起氢扩散系数的变化是造成扩散氢聚集规律变化的主要原因,这对于焊接工程中防止冷裂纹产生,以及进一步探讨氢致裂纹的形成机理,提供了实验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Ti-24Al-11Nb-3V-1Mo合金在500—650℃温度范围内的气相充氢过程.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下,合金中的氢浓度随充氢时间的变化呈抛物线关系.通过求解扩散方程,得到氢在合金中的表观扩散激活能为90.40kJ/mol.研究还表明合金中的平衡氢浓度与充氢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用扫描电镜对ENF试样在加载及保持过程中裂尖损伤的萌生、演化过程进行了原位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环氧复合材料AS4/3502裂尖损伤的微观机制是微裂纹的萌生、长大及合并.裂尖损伤区内经历的微损伤过程增加了材料的裂纹扩展抗力而使材料得到韧化.  相似文献   

10.
根据循环载荷下的裂尖循环弹塑性应力应变场分析,结合Manson-Coffin经验关系,定义了基于循环塑性区内材料塑性应变幅值的单位平均损伤;根据Miner疲劳线性累积损伤理论,以裂尖扩展方向的循环塑性区尺寸为裂纹裂尖的单位扩展量,提出了基于低周疲劳损伤预测I型裂纹扩展速率的新预测模型.新模型中给出的参数均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不需要人为调试.Cr2Ni2MoV和X12CrMoWVNbN 10-1-1两种转子材料的低周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新模型对这两种材料裂纹扩展速率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利用相关文献中提供的6种材料的低周疲劳性能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新模型用于裂纹扩展速率预测的良好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石化和氢能领域中高压氢系统承载件在制造残余影响、高压氢气和复杂载荷耦合作用下易发生氢致损伤。为确保高压氢系统长期、稳定、安全、可靠地运行,亟需为高压氢系统产品开发提供材料性能基础数据。本文从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方面入手,结合前期高压氢环境中材料实验数据(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断裂韧性实验和疲劳裂纹扩展实验),基于VB 编程语言开发了高压氢环境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数据库。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数据库应用进行了分析,展示了数据库收录金属材料氢脆数据的多面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2.
缝端奇异边界单元和界面裂缝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不同材料的界面裂缝缝端应力情况很复杂,但是在拉剪荷载作用下,仍然存在主 导缝端奇异特性的特征参数──应力强度因子,且其主导奇异项仍为1/2,因此可以采用1/4 奇异边界单元模拟缝端的位移场和应力场。作者沿界面引用边界元,在界面裂缝周围引入1/4 奇异边界元,给出了计算异弹模界面缝复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格式,定义了界面裂缝的等效能 量释放率,探讨了界面裂缝的断裂差别指标,并应用于混凝土坝与岩石地基的界面裂缝扩展分 析中,得到一些有关坝工安全的重要提示。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单参数H积分在焊接接头裂端场应用的困难,提出一个适合于含裂纹体焊接接头裂端场的J-Q双参数准则。为了能够在工程实际中应用,从改变焊缝材料性能的角度出发,利用有限元数值解对Q因子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讨论,通过直线回归得到了该参量的工程计算方法,并对J-Q双参数断裂参量在断裂场中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从而得到了焊材变化时焊接接头裂纹体裂端场的工程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位错理论研究了Ⅱ型裂纹前方的位错塞积群和其附近形成的氢气团。并首次将氢气团看作弹性夹杂,采用合理的近似,求得了夹杂的本征应变和应力场,研究了氢气团与塞积群的交互作用,求得了塞积群的位错密度和应力强度固子,讨论了氢致开裂的物理过程和裂纹扩展速率。结果指出,氢气团促进裂纹尖端位错源开动,促进滞后塑性变形发生,提高塞积群顶端的位错密度和应力强度因子,促进该处微裂纹的形成和扩展。  相似文献   

15.
裂缝在压剪条件下的应力场和扩展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无缝宽的光测模型试验和位移不连续边界无法研究了压剪条件下缝面和缝端的能量分配和敏感性。试验和计算表明压剪裂纹在缝端存在强烈的应力集中区,属于断裂问题,应由韧性判别,由实验得到的应力场和计算应力场在整体上很相近,但在缝端相差较大,压剪缝延伸可用离缝端一定距离的应力当量韧性来判断。  相似文献   

16.
裂纹尖端的奇异应力场可以表达为Williams级数展开的形式,其中常数项(即T应力项)和非奇异项对裂纹尖端的应力应变场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反过来作用于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将T应力项和非奇异项合称为广义T应力,提出一种用特征分析法和边界元法配合求解广义T应力的新思路,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取广义T应力的项数,进而研究广义T应力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广义T应力项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17.
基于应力诱导氢扩散理论、氢致键合力降低理论和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提出了一个描述氢气对金属断裂韧性影响的数学模型,用于定量预测金属在氢气中的断裂韧性.结果表明,当已知金属在低压氢气中的断裂韧性时,利用所提出的模型可以外推出金属在高压氢气中的断裂韧性,从而避免了在高压氢气中测量金属断裂韧性所带来的危险性.同时,利用文献报道的几种金属材料在不同氢气压力下的断裂韧性试验值对模型进行验证发现,所建立的模型对预测金属在氢气中的断裂韧性具有较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合归纳了金属材料的冲击疲劳裂纹扩展研究。讨论了冲击应力特征参量 ,如应力幅值 ,加载时间 ,2次应力峰值和过载 ,对冲击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对材料在冲击和非冲击疲劳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冲击应力特征参量对冲击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规律与其裂纹尖端的微观变形、断裂机制有关 ;材料在冲击和非冲击疲劳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速率存在 3种不同的关系 ,并取决于材料在冲击和非冲击疲劳载何作用下的裂纹扩展机理 ;应力幅值 ,应力花样和材料的显微组织对材料的冲击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大于对非冲击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 ,冲击载荷常导致材料脆化并加速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等参奇性边界单元法求解了三维裂纹体的复合型应力强度因子,并采用Forman模型,模拟了三维裂纹体疲劳断裂过程,预估了在等幅和变幅载荷作用下的三维裂纹体的疲劳寿命。文中给出了两个数值算例,其计算值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提出的方法与程序可满足工程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力电耦合载荷作用下,压电梯度材料双边切口薄板中切口前缘应力场的分布及其应力集中效应,重点讨论了外加电场、切口张开角、切口深度以及材料梯度分布特性的变化对切口前缘应力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外加电场作用下,切口张开角度、切口深度和材料的梯度变化等对切口尖端应力集中因子、切口前缘的应力分布都有一定的影响,所得结果对压电梯度材料的抗疲劳断裂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