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24小时》2009,(1):11-11
生理学或医学奖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 其中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发现了人乳突淋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发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相似文献   

2.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zur·Hausen),海德堡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病毒学家,因发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发病机理之间的联系,2008年与他人分享了当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下是豪森2011年在林道会议期间与记者的对话内容。  相似文献   

3.
2008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然而并非每个人都为之庆祝。瑞典反贪局的一位官员向媒体透漏.他们正调查一家与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Z·豪森(Harfld zur Hausen)。因发现人乳突淋瘤引发子宫颈癌与两位法国科学家获此殊荣]有着某种关系的制药公司,  相似文献   

4.
病毒致癌学说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得以验证,并在21世纪初加以确立,从而加速了人类征服癌症的步伐.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艾滋病毒(HIV)的发现人--法国学者吕克·蒙塔尼埃与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发现者--德国学者哈拉尔德·楚尔·豪森.这些病毒引发肿瘤的详细研究成果,为揭示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与预防开辟了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5.
染病的海牛     
2005年10月底,正当禽流感再次向人类发威之际,美国科学家又发现佛罗里达的海牛染上了乳头瘤病毒。因为海牛是对海洋环境起杠杆平衡作用的濒危动物,它是人类保护生态系统的晴雨表,所以海牛的命运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染病的海牛     
2005年10月底,正当禽流感再次向人类发威之际,美国科学家又发现佛罗里达的海牛染上了乳头瘤病毒.因为海牛是对海洋环境起杠杆平衡作用的濒危动物,它是人类保护生态系统的晴雨表,所以海牛的命运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科学家分析人类和动物细胞中乳头瘤病毒和多瘤病毒的遗传材料(以环状DNA形式存在)后发现,其中许多环状DNA序列既不是来自这两类病毒,也不属于任何有记录的已知病毒。科学家从中鉴定出了2514种新病毒,其中大多数属于已知病毒门类,但有609种和任何已知病毒都不类似。  相似文献   

8.
挽救海牛     
不久前,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兽医兼海洋动物病理学家马克·洛德为一头患溃疡病的海牛清理完疮口,将组织样本送到了佛罗里达大学海洋动物研究所标本检测中心鉴定。化验结果让他和他的同事都大吃一惊,是乳头瘤病毒——海牛患了乳头瘤病。这是以往从未发生过的事,原本就已濒危的海牛,岂不更是亟亟可危了。  相似文献   

9.
巨大的需求     
每个人体内都存在有潜伏的病毒,例如,你极有可能在某个时刻就被感染了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而HPV病毒能向细胞中注入自己的DNA并在人体中藏匿数十年,一旦你的免疫系统出现问题,它们就会被激活从而感染更多的细胞或者使你发病.这样的后果可能是致命的:HPV会造成颈部、喉部、肛部和宫颈部的癌症.  相似文献   

10.
刘经保 《世界科学》1998,(10):19-20,16
1983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同时在两个实验室被发现:一个是由卢克·蒙达尼耶领导的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另一个是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罗伯尔特·加洛及其同事们。现在人们把人类免疫缺陷称作可怕的疾病,“20世纪的瘟疫”——艾滋病(AIDS这个命名展开就是“获得性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11.
<正>机器学习以其发现欺诈性信贷或识别面孔的能力而闻名。当下,研究人员正用它学习和识别什么样的病毒可能引发疫情。鼠痘于20世纪30年代被人类首度发现,是一种烈性传染病,能在老鼠群体内传播且对它们高度致命,不过科学家长期以来从未将其视为人类的潜在威胁。然而,现在的情况似乎有所不同。美国乔治城大学生物学家科林·卡尔森(Colin Carlson)博士和他的同事——以及他们计算机上的病毒预测模型——发现鼠痘病毒并不简单。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100年里,疫苗已广泛用于传染性病原体的预防和治疗。原因之一是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抗体,使机体免受细菌和病毒的侵袭。而对某些细胞内病原体几乎不起作用,如结核杆菌、大型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major)以及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因为机体的保护作用更多地依赖于病原体诱导的细胞免疫,而不是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通过基因研究发现艾滋病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人群中传播,这比先前确定的时间——1930年提前了好几十年。此前的观点是,艾滋病于1930年起源于非洲的喀麦隆,成为瘟疫流行则出现在1960年前后的比利时属刚果(今刚果民主共和国,即刚果(金))。但新研究暗示,早在1884年~1924年之间的某个时候,艾滋病病毒就已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人群中传播。不仅如此,这种病毒在此之前很可能已经潜伏了好几十年。这项新研究还进一步证实了艾滋病病毒从黑猩猩传给人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因发现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享誉科学界的丽塔·L·蒙塔尔奇尼(Rita L.Montalcini),在其百岁生日到来之际,《自然》杂志报道了这位与众不同的从家庭实验室走进意大利参议院、并于1986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意大利女科学家的科研生涯和发现神经生长因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安德列·诺夫(1902~1994)朱孝愚编译安德列·诺夫(AndreLwoff)于1994年9月30日去世,享年92岁他是一位分子主物学家。在19岁时他便开始了科学研究生涯。他因发现“基因控制酶和病毒合成”和创举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安德列·诺夫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菲利普·D·劳利(Philip D.Lawley)等人最先发现DNA是致癌化学物攻击的目标.从而在世界上首次证明了DNA损伤是造成癌症的根本原因。而在当时。人们认为蛋白质是致癌物质攻击的最初位点。现在,癌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的基础已经得到了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10月16日宣布:沉寂数年的埃博拉病毒再次肆虐非洲,在乌干达北部古卢地区,已经有63人感染上了埃博拉病毒,其中43人已死亡,且死亡人数还可能进一步上升。自人类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全世界已有1100人感染这种病毒,其中793人死于埃博拉出血热。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级病毒”。1994年.美国作家普里斯顿以埃博拉病毒为题材写了一部名叫《热区》的畅销小说,此小说对埃博拉病毒做了可怕的描写,引起全球对这种神秘病毒的普遍关注。次…  相似文献   

18.
正当科学家们警觉地关注埃及禽流感病毒(H5N1)发生的行为变化时,现在又检测到另一种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自从1997年在香港发现禽流感病毒以来,病毒学家就一直在跟踪这种病毒。自从1917~1919年那场灾难性的大流感爆发以来,尽管科学家们对流感已了解很多,但有一点仍没弄清楚,即引起大流感的病毒的不可预见性。  相似文献   

19.
挽救海牛     
不久前,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兽医兼海洋动物病理学家马克·洛德为一头患溃疡病的海牛清理完疮口,将组织样本送到了佛罗里达大学海洋动物研究所标本检测中心鉴定.化验结果让他和他的同事都大吃一惊,是乳头瘤病毒--海牛患了乳头瘤病.这是以往从未发生过的事,原本就已濒危的海牛,岂不更是亟亟可危了.  相似文献   

20.
孙阳 《世界科学》1999,(9):14-14
6年前,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分子遗传学家迪安·哈默(DeanHamer)和他的同事声称他们发现了男性同性恋的遗传线索。他们说,其工作表明了X染色体上的一种尚未辨明的基因影响了那些有此特性的人。研究人员为能知晓性取向的生物学基础而激动,但他们仍十分谨慎。因为其他复杂的特性,如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线索的最初报道都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被推翻。现在,类似的命运又降;临到“男性同性恋基因”上。伦敦西安大略大学的临床神经病学家乔治·赖斯(O幼Q出mce)和乔治·埃伯斯(Geo吧D咒rs)及其同事并未发现如NCI/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