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一般成像系统,导出由物点速度确定的像点速度公式,进而讨论在各种情况下共轭物像点运动方向关系。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测量光透明液体折射率的方法。这种测量方法基于凸透镜成像。首先,在光学导轨上依次放置白炽灯、物屏、凸透镜、玻璃容器,并调节等高共轴,再调节凸透镜使物屏成缩小的实像。接着,利用读数显微镜确定缩小像的位置,并测量容器装待测液体前后两次成缩小像位置的间距。然后,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容器内部沿凸透镜光轴方向的尺寸。最后,根据容器的尺寸与两次成像位置的间距计算得到液体的折射率。这种测量方法准确、快速,而且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3.
棱镜成像是静态问题,转动棱镜的成像方位变化属动态问题。反射棱镜绕某轴旋转,其特征方向就绕同一根轴转至新的方位,利用与的简单关系,比较特征方向处于新、旧两种方位时的棱镜成像,同时得到了棱镜调整计算的显式简单公式和“棱镜转动定理”。  相似文献   

4.
观察点部署位置与定位准确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对基于观察点的信息源定位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单信息源的信息定位过程入手,首先对理论传播延迟与实际传播延迟进行分析,可知:对于一个指定信息源,观察点间最短路径的差值越大,该点的理论传播延迟与实际传播延迟的相似度就越高.进而分析网络中观察点部署位置与指定信息源定位准确率的关系,得出结论:随着信息源到观察点的距离差之和增加,对该信息源的定位准确率增大.在模型网络上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分析结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运动可分为物质自身的运动和物质自身运动产生的非物质的派生运动两大类。有一定宽度的平行光束照到斜面上,斜面被依次照亮,照亮点的照亮运动是照亮点排列的结果,显然不是物质的运动,但的确存在。透镜成像时物、像移动速度大小关系是因物点所处的位置不同而不同。透镜不但能通过成像对物进行放大或缩小,而且对物点的移动速度大小也可进行放大或缩小。像点的移动速度是光线交点的移动速度而非光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聚焦型显微光场相机在内部光学参数未知的情况下,进行了基于虚拟深度的深度测量标定。首先基于高斯光学建立光场成像模型,推导出虚拟深度与实际深度间的函数关系。然后选择单一角点的标定板,在不同深度位置进行拍摄;该角点在多个宏像素中重复成像,相邻重复像点的间距随深度位置改变而变化;利用图像匹配的方法计算相邻重复像点的距离和虚拟深度值,并与实际深度一一对应进行曲线拟合。根据拟合结果,分析了不同深度位置下,该光场成像系统的深度测量分辨率。最后,通过拍摄已知倾角的倾斜棋盘格标定板,进行深度测量并分析测量误差,在主镜头工作距离靠近镜头方向2 mm(10倍景深)范围内,测量误差小于5.35%。  相似文献   

7.
运用相因子判断法,导出了无透镜再现Fratinhofer全息图的原始像和共轭像满足的成像公式,并具体应用于各种不同再现情况。结果表明:再现像面位置与再现光源位置满足透镜成像的共轭关系形式;两像不具有对称性。  相似文献   

8.
无透镜再现Fraunbofer全息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相因子判断法,导出了无透镜再现Fraunhofer全息图的原始像和共轭像满足的成像公式,并具体应用于各种不同再现情况,结果表明:再现像面位置与再现光源位置满足透镜成像的共轭关系形式:两像不具对称性。  相似文献   

9.
推导了不同介质中的透镜成像时物速与像速的关系,讨论了物沿主轴运动时像的运动规律,关于物作非匀变速运动这一复杂问题在其他文献中尚未见有专门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把单面镀银的薄透镜成像系统等效成单一反射球面成像,在近轴条件下给出等效反射球面的主点位置及焦距公式,并通过例题分别用逐次成像和用等效反射球面成像两种解题方法进行比较,说明这种等效的简易性。  相似文献   

11.
大块物体从山体上滚下时,山体结构将被破坏,其前方堆起的区域称为再生区域。为了认识该自然现象的形成机制,搭建了可调角度的三维颗粒介质槽,利用图片处理技术研究了球形物体在颗粒介质表面运动形成的再生区域形状与球尺寸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再生区域形状呈类抛物线型,并与球尺寸有关,即形状长、半宽度最大值和面积均随着小球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分析认为,再生区域形成过程中有两种作用机制,即球与颗粒介质作用机制和介质与介质粘滞运动机制,并且前者作用略强于后者;同时发现在粘滞作用区域中,再生区域的形成过程是一种非牛顿流体的运动。  相似文献   

12.
把平面介质和点电荷目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利用镜像法研究了平面分层介质对点电荷目标静电场的影响,推算出像电荷在系统中的位置表达式,并根据两种介质中像电荷的电量公式推算出三层介质中像电荷的电量计算表达式.建立了平面介质被动式静电探测系统的物理模型,给出探测电极所在空间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采用"旋转电极"的方法和静电感应原理进行目标探测,确定被动式静电探测器的探测方程,并使用静电计和仿真模型进行了试验,证明了该静电探测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米勒矩阵的水下成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在浑浊介质中利用物体的米勒矩阵进行目标识别的技术。米勒矩阵的16个矩阵元可以完整的描述物体的偏振信息,基于各物体不同的偏振特性,不同物体有不同的米勒矩阵。可以以物体退偏特性因子或其中一米勒矩阵元作为灰度值得到一幅图像,利用图像的均值、标准差、信息熵和方差对图像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较大提高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4.
水下图像的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具有与空气不同的折射率,在水下成像时,目标位于水介质的物空间,而成像平面位于空气介质的图像空间,这将使物镜畸变明显增大.文中研究了水下图像的畸变校正,给出了平面玻璃密封窗口的摄像机的水下图像转化为一般对应的空气中的图像的条件和转换算法,特别给出了密封窗应位于摄像机的焦距处的位置关系准则.此时,水下图像和空气中的图像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凭借水下图像即可确定其对应的一般空气中的图像.在平面窗与外焦点距离和焦距与物距相比足够小时,该结果仍近似成立.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共焦测量中单点扫描速度慢、机构复杂、光能利用率低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利用结构光和共焦显微术相结合来实现多光束测量的新方法.通过改装显微照明光路,投射一结构光到被测物体上,获得了物体的层析像与普通显微镜成像的叠加像.该叠加像经过解码算法,实现了非零频分量的层析成像,并利用互强度理论,对该层析显微镜的层析能力和解码算法从理论上给出了表达式.数值模拟表明,该系统与针孔阵列、微透镜阵列和孔径相关相比,不仅简便可行,而且提高了速度,光能利用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利用矩量法对二维介质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进行分析、计算.首先,推出了二维情况下计算雷达散射截面(RCS)的方程,然后应用矩量法计算出了二维介质圆柱的RCS,将结果与解析法结果做对比,发现两种方法结果吻合良好,表明矩量法是研究二维介质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有效方法,最后是矩量法的具体应用,主要对介质方柱、介质三角柱的RCS分别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给出二维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重构的算子方程。方法从Mexwell方程出发,建立算子方程,采用矩阵的方法。结果给出时域、频域下,二维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重构的算子方程。结论给出的算子方程将为二维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的重构提供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8.
深入研究并推广了电介质的新介质图象,评论了文献〔2,3〕的有关观点。  相似文献   

19.
广电传媒产业进行企业化经营现在已经是一种必然,采取哪种经营模式是广电传媒产业企业化经营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通过对6种企业经营模式的理论分析和上海文广集团、凤凰卫视形象经营的成功范例,并结合广电传媒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广电传媒产业应以形象经营做主导经营模式的论点。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单摄像机安装在机器人上的视觉伺服系统的位置估计方法.提出的方法集成了由运动恢复深度和由散焦恢复深度的技术以满足实时要求.对于远距运动物体,用Grassmarm-Cayley代数中的Plucker表示法获取物体的位置估计.对于近距运动物体,用多层前馈型神经网络来恢复物体位置.用提出的判据在两种方法中切换.实验结果表明,估计精度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