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借用莱布尼茨等人的神学理论,我们可以解析戈尔丁《教堂尖塔》中的神义论思想(即面对世界上存在着的种种邪恶与苦难证明上帝之正义)。教长乔斯林是神学真理的化身,他为了“上帝荣耀”而对抗建筑法则,执意要在没有地基的情况下建造尖塔。建筑师梅森则是世俗真理的代表,他在信奉建筑法则的同时也期待建筑的奇迹,但他无法理解乔斯林的神学真理。建筑法则和上帝荣耀的论争,以尖塔的倒塌而告终。然而,建筑法则的“威力”不是颠覆了乔斯林对于上帝荣耀的信仰,而是让他看清了人心的黑暗(包括他自身的黑暗),从而愈发坚信上帝的全能和正义。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再次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其中,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的有关内容是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对沉默权的产生、对侦查工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我国现行的刑事法律和政策与“沉默权”存在矛盾和冲突。随着我国加入WTO,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沉默权制度的保障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理想国》的核心要旨是要论证正义之所是,并论证正义是一种自身就好的价值。他使用了五种方法。用“矛盾揭示法”来揭明正义的日常定义所内涵的矛盾;用“极端处境法”来论证即使在“正义得一切害处,不正义得一切好处”以及在人可以隐身的极端处境中,正义本身也是有利、有力、快乐的;用“大中见小法”来彰显正义是心灵的各成分的功能发挥到优秀状态并且和谐协调;用“涵养教化法”来说明心灵品质是如何被塑造提升到优秀状态,即正义美德得到了塑造成型;用“永生报偿法”来论证从灵魂永生的角度说,正义的灵魂必定是最幸福的。这五种方法层层递进,复合呼应,成为震古烁今、极为卓越的论证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卓越战士,宋庆龄以饱满的热情为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而呐喊,鞭挞侵略者的卑劣行径,指出“世界人民是厌恶战争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义的事业是一定要胜利的”,是老话,更是真理。  相似文献   

6.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我国现行的刑事法律和政策与“沉默权”存在矛盾和冲突。随着我国加入WTO,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沉默权制度的保障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自由是人类的向往,而沉默权是用法律手段保障人的自由不受侵犯。沉默权的法理基础就是保护人权。沉默权已被《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确认为一项基本人权,本文从沉默权的产生、发展入手,浅析设立沉默权对我国刑事诉讼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相对性是绝对的,绝对性是相对的。“绝对真理”是为反对“相对主义”,“相对真理”是为反对“绝对主义”而提出的。“真理”是实概念,“绝对真理”如“纯金”、“理想气体”是理想概念。并对马文提出了商榷。  相似文献   

9.
很多中国学者鼓吹沉默权,但对于沉默权的危害未引起足够警惕:违反宪法,破坏其伦理内核;引起思想道德混乱,加剧信仰危机;堵塞诉讼信息源流,削弱对被害人利益的保护。这导致人们对沉默权高估其利,低估其弊。不与“如实回答”义务相协调的沉默权,有害于中国提高刑诉效益和防控犯罪。  相似文献   

10.
李刚的儿子说出了让高山低头、让河流绕行的“真理”,而在这“真理”背后,我们的良知和勇气,正如被蚕食的枯叶,缓缓凋落。  相似文献   

11.
论沉默权及其法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沉默权由来的叙述,分析了沉默权在我国的法实践和障碍,揭示了沉默权在刑事诉讼中的法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沉默权作为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的一项自然权利。在古代西方国家,沉默权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沉默权作为一项司法原则,因为“米兰达规则”而著称于世。沉默权在我国司法程序中的运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消除系统中作为超级用户的管理员权限,提出了一种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中的权限分离模型。将原有管理员分解为三个不同角色,形式化定义了权限的支撑关系和制约关系,给出了模型中的三权分立的权限制约算法、安全定理及安全性质,分析证明算法中不同角色的权限满足支撑及制约关系,保证了系统中最小特权原则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家的创作中曾有两种不同的姿态;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并不是简单的,而且在这背后还参杂着一种浓浓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  相似文献   

15.
论证了证人拒证权的伦理属性,认为它表现在起源的伦理性、权利本身的功利性和权利内容的人性关怀三方面。这使得从伦理的视野审视证人拒证权成为必要。在伦理的视野下,证人拒证权是法律对效率价值的追求,是一种必要的"恶";是宪法核心价值人性尊严原则在证据法中的体现;是对正义的守护。我国法律缺乏对证人拒证权的伦理审视,缺乏对拒证权必要的伦理规制,包括诚信规制和德性规制。  相似文献   

16.
“格物致知”自在《大学》中作为道德伦理修养的命题提出,经“二程”、历朱子学到阳明学,其内涵有了很大变化:在程颢、程颐那里,“格物”即是“穷理”;朱熹则认为“格物致知”即是要探究自然界即伦理道德 现象以求内在规律,在他看来,这内在规律也即“仁义礼智之总名”;“阳明则是把我“心”之“良知”推致到事物上,事物就有了“理”,一切事物之“理”,皆有我心推演出来,从而解决了朱子理论一人无法格尽天下之物和所格之理与心中之理无法统一的矛盾。朱子学与阳明学中格物致知观有很大不同,但都服务于各自的理论体系、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本质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RBAC机制在OA权限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OA系统规模不断扩大使其权限管理问题的日益突出,结合一个实际的OA系统,应用RBAC机制,提出了一套OA系统权限管理解决方案和具体实现方法。通过在多个实际系统中的应用,证明此方案不仅可以满足OA系统权限管理的要求,而且使权限管理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讨论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应用模式选择信息系统的权限管理方法.并在已有权限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根据应用程序中各个功能模块使用的数据库实体来定义具体用户的数据库访问权限,同时将应用系统的模块权限和数据库系统权限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简便、准确、高可用的信息系统权限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网络安全技术的缺陷,将生命医学中的免疫赦免原理引入到入侵检测领域,提出了入侵免疫赦免的概念,给出了入侵免疫赦免系统模型及其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化定义,并说明了构建该模型时所需要的技术与机制.重点研究了入侵免疫赦免系统的赦免机制及原理,并给出了一个与免疫机制协同工作的入侵赦免触发器(赦免植入Agent,IPAT).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于权限管理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许多种模型,其中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是近来广泛流行的模型之一,现在已经比较成熟.本文介绍了RBAC模型,分析了当前比较流行的Acegi框架.依据RBAC模型理论,采用AOP思想,利用基于Spring的Ace-gi安全系统,设计了一套权限控制方案,从而简化了系统中的认证和授权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