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的差拍中频信号包含被探测目标的距离信息.为了更好地从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的同波中提取出较远距离的目标信息,从电磁波在空间传播衰减情况以及脉压信号能量的大小与回波延时时间的关系两个方面,仿真论证了影响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的探测距离的原因,并基于仿真结果提出了一种以DDS为线性调频信号源的双通道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系统.通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得到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下雷达探测距离从传统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系统的45km提高到双通道系统的135km,超出传统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系统距离的2倍以上,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速度模糊消除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动目标的速度模糊问题,提出了多普勒频率串(DFS)算法.该算法可直接从模糊速度估计中恢复目标的真实速度,并结合基于目标均方误差的配对算法,实现了多个运动目标.仿真结果表明,DFS算法较中国余数理论对速度估计的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表明了DFS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的距离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系统的结构特点,推导了LFMCW雷达的距离方程,证明了LFMCW雷达作用距离的四次方与其发射信号的时宽带宽积成正比,为LFMCW雷达的设计提供了工程计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油轮上液位的计量大多数是以手动测量为主.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造的油轮上大多安装了液位测量的仪表,但是由于技术原因,这些仪表也只能用于监控,不用于计量.尽管如此,在油轮上使用雷达液位计进行计量将是一个必然趋势.研究了雷达液位计用于油轮在液位计量方面的问题,探讨了油轮上使用雷达液位计的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调频(FM)干扰超出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自身抗干扰容限时相关输出严重恶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method的FM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回波信号的S-method分布,估计干扰信号的瞬时频率及瞬时相位,并通过迭代校正方法提高相位估计精度,基于最终的估计相位,构造干扰对消器实现干扰抑制.对正弦调频和线性调频干扰抑制前后的相关输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信干比(S JR)分别为-20 dB和-25 dB的条件下,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干扰,实现目标正常检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完善了通常沿用的线性调频连续波(FM-CW)系统,并指出其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FM-CW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相对调频带宽,调频线性优良,调制噪声低,只要配之相应的微波部件,即可方便地构成不同频段的FM-CW系统。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对称三角线性调频连续波(STLFMCW)雷达目标的微动模型,通过对微动目标回波信号的分析,推导了微动目标的微多普勒表现形式,分析表明微动目标在扫频周期内的连续运动会导致目标的微多普勒曲线出现走动和展宽现象。针对该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微多普勒曲线展宽抑制及距离走动补偿的方法,完成了对相位的校正,并利用扩展Hough变换提取出了目标的微动参数。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提高LFMCW雷达调频线性度的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对扫频线性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对系统信号源的实现存在极大压力,论文提出了一种在信号处理器中对回波信号进行实时修正的简洁的方案,相当于提高了调频线性度,可以极大地降低信号源的实现压力,并且分析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线性调频连续波探地雷达 (LFMCWGPR)用于检测路面厚度时要具有较高的垂向分辨率 ,而由于经典谱估计法固有的缺点 ,限制了分辨率的提高。利用Burg最大熵法和修正协方差法对探地雷达信号进行了处理 ,计算机模拟和室内实测信号处理的结果表明 ,这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地提高LFMCW探地雷达的分辨率 ,使功率谱的主瓣变窄、旁瓣幅度降低。在对计算量无严格要求的情况下 ,修正协方差法的功率谱估计效果更好 ,它能克服使用Burg最大熵法出现的谱峰频率偏移和谱峰分裂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线性调频连续波探地雷达(LFMCW GPR)用于检测路面厚度时要具有较高的垂向分辨率,而由于经典谱估计法固有的缺点,限制了分辨率的提高。利用Burg最大熵法和修正协方差法对探地雷达信号进行了处理,计算机模拟和室内实测信号处理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地提高LFMCW探地雷达的分辨率,使功率谱的主瓣变窄、旁瓣幅度降低。在对计算量无严格要求的情况下,修正协方差法的功率谱估计效果更好,它能克服使用Burg最大熵法出现的谱峰频率偏移和谱峰分裂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
信号采集的目的是了后续雷达成像和海浪信息提取。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对单脉冲体制导航雷达设计了一套数据采集系统。以计算机和PXI-9820数据采集卡为硬件,以VC++6.0软件作为开发平台,构建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数据采集系统,雷达回波信号采集单元采用多路信号同步采集的设计方案,并指出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多通道同步采集的关键技术问题。东海某海域的岸基采样实验证明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数据采集器设计的可行性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以无锡某地道路施工近距离经过尼康光学仪器厂为研究背景,对现场道路边和厂区内精密仪器所在位置的环境振动进行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得出振动压路机振动速度以及铅垂向Z振级衰减规律,预测厂区精密仪器处振动幅值;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合国际通用的VC标准,以此评价压路机振动对精密仪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路机引起的地面振动速度和铅垂向Z振级随振心距的增大逐渐减小,衰减规律符合负幂函数关系曲线。预测精密仪器位置处振速v=3.974×10~(-2)mm/s介于VC-A和VC-B曲线之间,满足企业提出的精密仪器振动控制标准。预测精密仪器位置处铅垂向Z振动级VL_z=67.519 db,接近VC-A曲线限值,基本满足企业提出的控制标准。在不考虑精密仪器基础隔振系统的影响下,预测值基本符合环境振动分析仪测量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测量仪表研发过程中传感器存在的分散性问题,比如同一型号的传感器,由于生产工艺及技术问题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仪表要具有校准功能.以前多是人工调整,通过研究及试验,现给出线性误差自动校准的实用方法.并以压力传感器为例,分别介绍了应用纯硬件、软件及硬件相结合、纯软件的不同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14.
铁砂基复合电波吸收材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铁砂基复合电波吸收材料中混入一定量介电型吸收材料 ,使基础材料吸收量明显增加 ,由 13dB增至 2 7dB ,匹配厚度仍保持在 1.2mm左右 ,混入一定量的电阻型吸收材料 ,吸收量由 13dB略增至 15dB ,匹配厚度明显增加达 1.4 8mm ,吸收曲线变得平缓 ,同时混入二种类型只收介质未产生积累效果 ,因此可用它们来调整某些特性以满足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15.
复合型雷达吸波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由羰基铁粉和导电聚苯胺(PAn)复合而成的新型宽频带雷达吸波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其微观组成是羰基铁粉表面包覆聚苯胺;复合吸收剂0.9mm单层吸波涂层在6~18GHz范围内吸收量达5dB.通过设计还可以进一步拓宽频带和增强吸收.这种材料重量较轻、耐腐蚀、频带宽,有望开发成为实用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16.
采用阶梯波法,测试了声级计的时间平均声级,即等效连续声级Leq功能,并对实测值和理论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验标准差不大于0.053dB,实测值和理论值相差不大于0.10dB.说明采用该方法测试声级计Leq功能准确度和稳定性较好,可作为测试声级计Leq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未来战场,将是隐身武器的较量,不论是有人机、无人机,还是巡航导弹、弹道导弹,都朝着隐身化方向发展.传统雷达在对付这些隐身目标时存在无法突破的性能极限.笔者将被动雷达与量子技术结合,提出被动量子雷达,分析其对隐身目标探测的机理.采取超导电路技术实现对微波光量子转换处理,并使用SVI和PSA量子增强接收技术,以及JPA技术实现高灵敏度微波信号接收,被动量子雷达可将系统灵敏度最大提高大约4个数量级.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被动量子雷达的隐身目标探测原理可行,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智能仪表多传感器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处理复杂、不可靠等问题,提出了利用智能仪表中的多传感器信息资源,融合多传感器信息,提高智能仪表检测精度和可靠性的方法。结合矿井瓦斯监测、井下煤的自燃监测等实例,介绍了智能仪表中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模式,以及智能仪表研究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智能仪表之中,可大大提高智能仪器仪表的精度、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克服传感器硬件补偿方面的不足,达到对系统频带补偿目标和补偿参数的任意设置,采用向后差分法实现数字滤波,改变传统的硬件补偿方法,充分利用软件虚拟仪器的形式实现系统动态特性补偿。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虚拟仪器软件滤波技术完全可以解决频带拓宽后的频率补偿,在成本和使用灵活性上,软件滤波比硬件滤波更具有优越性。所以,采用后向差分法实现的数字滤波器是对系统进行动态补偿的一种方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