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报道了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与4苯基2丁酮和芳香醛的Mannich反应.在无水乙醇中,上述反应物经盐酸催化,可于6~26℃直接发生Mannich反应,生成1芳基1(4乙氧甲酰苯氨基)5苯基3戊酮,收率40%~82%.实验所得7个Mannich碱的结构得到了IR,MS,HNMR和元素分析的证实.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2羟基4仲辛基二苯甲酮肟(N530)与2乙基已基2乙基已基膦酸(HEHEHP)的氯仿溶液,从高氯酸介质中对钯的协同萃取。采用斜率法确定萃合物的组成为:L·Pd·A。协萃反应平衡常数为g K12= 1658,协同萃取配合物的生成常数为β12= 174。计算了协同萃取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值  相似文献   

3.
在超高能宇宙线实验情况下,质子空气非弹性截面σpairin和质子质子总截面σpptot由强子流强在大气中的衰减长度Λ导出.用改进方法分析宇宙线数据.结果表明,在1015和1019eV之间σpairin随能量的增加为290E0.054±0.05mb,σpptot随能量的增加为38.5+0.41ln2(S/100GeV)mb.实验数据暗示,在膝附近σpairin和σpptot随能量的增长率可能比原认为的快.  相似文献   

4.
在pH95~98的碱性介质中,2(2噻吩偶氮)5二乙氨基酚能与铁(Ⅱ)形成最大吸收波长位于近红外区758nm的螯合物.由于在该波长下其他离子的螯合物均无吸收而获得极高的选择性,显色反应有较高的灵敏度,摩尔吸光系数为361×104L·mol-1·cm-1.该方法可用于铝合金中铁的直接、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3甲氧甲酰基4羟基2甲基2H1 ,2苯并噻嗪1 ,1二氧化物与芳胺的胺解反应,合成了6 个新的3芳胺基甲酰基4羟基2甲基2H1 ,2苯并噻嗪1 ,1二氧化物,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核磁及元素分析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3氯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经桑德迈反应、傅—克反应及缩合反应制备2,4二氯5氟苯甲酰乙酸乙酯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 1o乙酰基2,3,5三o苯甲酰基4溴β D呋喃核糖出发,在溴化汞催化作用下,合成了 3 个 4取代的核苷化合物,其中 2 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4′—羟基—1—氨基—鬼臼毒素的合成方法作了介绍。在反应中首次应用三溴化磷、叠氮化钠等试剂,使转化能够顺利完成。就1氨基或氨基衍生物鬼臼毒素类化合物而言,这样的合成方法合理可行,是一种新方法。实验操作方便,产品收率高,因此,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顺式2丁烯1,4二醇与碘甲烷反应合成顺式1,4二甲氧基2丁烯以及通过选择性还原2丁炔1,4二醇得到反式2丁烯烯1,4二醇,后者与碘甲烷反应得到反1,4二甲氧基2丁烯  相似文献   

10.
通过 3取代4氨基5巯基1,2,4三唑与卤代烃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 12 种含烷硫(芳硫)基的1,2,4三唑类衍生物,结构经1 H N M R 及元素分析而确证,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和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一类新型含氮冠醚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缩三乙二醇二对甲苯磺酰基及三缩四乙二醇二氯醚与N对甲苯磺酰基取代的多乙撑多胺(三乙撑四胺和四乙撑五胺)二钠盐在无水二甲基甲酰胺中回流反应4~5h,得到4个新的含氮冠醚化合物:N4O218冠6,N4O321冠7,N5O221冠7和N5O324冠8,收率57%~83%.  相似文献   

12.
以2 ,4二硝基氯苯为原料制备2氨基4硝基苯酚,改进了制备方法,使反应更易于控制,提高了收率.  相似文献   

13.
3,4二氢2H吡喃5醛与脂肪二胺在水溶剂中,在冰浴下反应48h,得到2,9二羟丙基4,7二氮杂2,8癸二烯二醛(Ⅰ)和2,10二羟丙基4,8二氮杂2,9十一碳二烯二醛(Ⅱ),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证实其结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 H P M B P)和4羟基安替比林( H A P)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对 Ln(Ⅲ)( Ln= La, Pr, Nd, Sm , Gd)的协同萃取;通过斜率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 La2( P M B P)6( H A P)3;考察了萃取剂浓度和溶液酸度对萃取机能的影响;测定了 La3+ , Pr3+ , Nd3+ , Sm 3+ , Gd3+ 的半萃取p H 值分别为4.12,3.69,3.54,3.50,3.42,合成了 H P M B P和 H A P对 La3+ 的协同萃取配位化合物 La2( P M B P)6·( H A P)3。  相似文献   

15.
N-取代芳基-3-羟基-2-乙基-4-吡啶酮的合成和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3羟基2乙基4吡喃酮和系列芳胺用“一锅”法合成了五种N取代芳基吡啶酮.测定了3d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306(1),b=10.351(1),c=17.321(2);α=86.25°,β=78.44°,γ=71.92°,V=1219.9(2)3,Z=4,Dc=1.335g·cm-3.  相似文献   

16.
用 3硝基2,6二氯苯腈( N D C B)经 Sn Cl2 还原得到的产物 3氨基2,6二氯苯腈( A D C B)与磺酰氯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5 N, N二甲氨基萘磺酰(3腈基2,4二氯)苯胺( D C B F),研究了其对 A. longipes的细胞外基体聚糖的合成的抑制作用,发现此化合物具有与其母体 D C B 类似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合成了10个1芳氧基乙酰基4邻硝基苯甲酰基氨基硫脲.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乌头二萜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准噶尔乌头(AconitumsoongaricumStapf)的根中分离得到4个二萜生物碱成分,由各种光谱数据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是12表欧乌碱(12epinapeline,Ⅰ)、12表脱氢欧乌碱(12epidehydronapeline,Ⅱ)、准噶尔乌头碱(songorine,Ⅲ)和新乌碱(neoline,Ⅳ).其中,碱Ⅰ和碱Ⅱ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感光聚酰亚胺的感光灵敏度,用均四甲苯和2,6二甲基苯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两种二胺:3,3′,5,5′四甲基4,4′二胺基二苯甲烷和2,3,5,6四甲基1,4苯二胺.用所制得的二胺与二酐合成了均聚型自感光聚酰亚胺,并对其感光性能、热性能、溶解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得到了一种感光性能优异、热性能和溶解性能优良的自感光聚酰亚胺.  相似文献   

20.
发酵液中1,6—二磷酸果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范贵增  熊占 《江西科学》1998,16(1):21-25
采用分级分离的方法除弃一切有干扰的物质,被测物1,6二磷酸果糖在浓盐酸溶液中加热,分解成的呋喃化合物与间苯二酚显色,且在570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根据此原理,探索出了快速准确测定1,6二磷酸果糖的方法,平均回收率在9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