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飞机与和平号进行历史性对接林志信编译由于两国乘员着手共同的任务,美国、俄罗斯航天器的无展连接是迈向建造国际空间站的第一步通过先行安排的国家航空航天局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的联合作业,美国和俄罗斯的空间管理人员正在细致地研究组装永久性轨...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取回样品的重量和成本科学家们着眼于把火星的二氧化碳变成推进剂供返航使用。大约6年前,国家航空航天局管理人员起草了一项关于100亿美元任务的建议,要把1个无人驾驶航天器和自主式越野车送到火星,去收集岩石、土壤和大气标本,并把它们运回地球。今天,这个掌握经费的管理局正在安排一项不太豪迈的任务,只用2亿美元于2005年运回火星样品。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们认为,降低成本的关键是,开采火星的资源,用来制造把样品运回地球所需的推进剂。所谓的利用当地资源,这种想法涉及到把生产推进剂的“工厂”装入飞往火星的航天器…  相似文献   

3.
天文学家虽然热衷于从降落到地面的陨石中获取星际尘粒,可许多人还梦想从另一个来源——从彗星上获得宇宙尘。由于彗星几乎不会降落到地球上(对地球来说是幸运的)所以收集足够的彗星物质就意味着要离开地球——拦截一颗彗星,而后把样品带回地球。欧洲空间机构(ESA)已经制定计划,由罗塞塔使命——21世纪初期,欧洲空间机构的“基石”使命之一——实施此项任务。罗塞塔将要寻找到一颗驶向地  相似文献   

4.
1999年2月7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星尘”号太空探测器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准备与周期性彗星“王尔德2”进行历史性的约会。“星尘”号此行雄心勃勃的目的,就是收集星际空间的尘埃,并在2004年拦截“王尔德2”彗星和捕获彗星的尘埃,于2006年把这些尘埃带回地球,供科学家们研究。“星尘”计划是自欧洲航天组织的“吉奥托”探测器于1986年定点飞过“哈雷”彗星和于1992年飞过“26P/GS”彗星之后,人类的探测器首次与若彗相会的任务。不仅如此,该计划也是人类首次尝试把星际尘埃和彗星样本带回地球。这是一项任务期长达7年、需要…  相似文献   

5.
登月以来最艰巨的飞行任务美国东部时间2月3日零时22分(北京时间当天13时22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了以接近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为主要目标的为期8天的飞行。这次飞行,是美国航天飞机本年度飞行计划中的第一次,也是今后3年时间内8次与"和平"号空间站会合飞行计划中的第一次。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接近并短暂悬停在距"和平"号10米以内的近处,为今年6月"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轨道空间站的对接作演练,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时间2018年10月11日16点40分,按照国际空间站的既定工作计划,搭载"联盟MS-10"号载人飞船的"联盟-FG"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火箭发射中心升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要实现6个小时内快速对接(此前世界各国通例为2天时间对接),俄罗斯宇航员阿列克谢·奥夫奇宁和美国宇航员尼克·黑格作为国际空间站第57、58名远征队成员,要执行约半年的驻留任务。黑格是首度执行  相似文献   

7.
航天飞机的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为建造大型空间站奠定了重要基础.1984年1月,美国前总统里根正式下令研究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经过几年的方案论证与设计,于1989年正式启动了命名为"自由"号空间站的计划,并联合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盟国参加.1993年10月,俄罗斯也参加了研制,并将"自由"号空间站更名为"国际空间站".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曙光"多功能货舱发射升空.从此,国际航天合作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彗星之谜     
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太阳系,从地球上发射了6个空间探测器进行考察;1994年7月17日到7月22日,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分裂成的22块碎片相继和木星相撞,全世界的天文台都把望远镜对准了木星,正在天空中的"伽利略"号探测器和"哈勃"太空望远镜也忙于收集彗木相撞的照片和磁场变化、射电流量变化等信息;1994年8月13日又发现一颗彗星"麦克豪尔2号",发现时  相似文献   

9.
2004年,世界航天活动将继续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首先,1月1日,飞行已久的美国星尘号探测器与怀尔德-2彗星顺利交会,并发回了非常有价值的彗星照片.欧洲还于3月2日发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它预计于2014年11月与丘留莫瓦-格拉西梅利彗星相遇,并且会在该彗星上完成着陆.  相似文献   

10.
在未来的20年中,世界各国将发射一系列无人驾驶的航天器对火星表面、彗星、彗核、小行星表面及太阳风进行采样。考虑到在回收的样品中可能存在生命物质,所以每次从外空采回的样品都需要特殊的盛装及处理方法,这和人类在地球上处理感染事件及移植新组织所采取的措施具有相同的道理。 保护每一个星球 当从太阳系其他地方取回可能藏有生命的样品时,需要细致周到的安排,以确保在每次执行任务的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7月,克里斯·弗格森(Chris Ferguson)指挥完成了最后一次航天飞行任务,国际空间站留下了自他们30年前执行第一次航天飞行任务时,就一直飘扬在这里的一面小小的美国国旗。"希望这面代表了太空探索荣誉地位的旗帜能一直在这里保留下去,直到下一个美国宇航员重返空间站。"弗格森爵士在执行太空任务期间与奥巴马总统通话时解释道。"我明白,商业太空飞行将在这里展开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刚在空间站里度过整整一年的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1月8日报道:在地球环境外的国际空间站里培植出"第一朵"花。那朵花属于百日草属植物,并且可以把它用作为色拉的原料。与此同时,在国际空间站里工作的宇航员的真实生活也将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3.
正在国际空间站停留5天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首艘载人版"龙"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3月8日2时32分(北京时间8日15时32分)脱离空间站,并于6个多小时后顺利溅落在预定的大西洋海域,完成首次试飞任务。这次试飞旨在验证载人版"龙"飞船安全运送宇航员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是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最大的"国有企业".它的前身是1915年组建的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震惊美国朝野.惊慌之余,美国人发誓赶上苏联,随后就在1958年10月1日成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旨在调动全国一切要素,在航空航天领域实现对苏联的全面赶超.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5月3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罗伯特·本肯和道格拉斯·赫尔利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执行去往国际空间站的任务。这项任务大获成功,标志了过去9年以来,首次有美国宇航员从美国本土发射升空。更惹人瞩目的是,他们乘坐的飞船并非由美国宇航局(NASA)而是由一家私营公司SpaceX送入太空。SpaceX公司的成就不仅是因为各种技术进步,还因为航天灾难带来的机遇。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解体事故,导致小布什政府决定终止航天飞机计划。2010年,奥巴马政府命令NASA重新集中力量进行深空探索任务,依靠私营公司提供进入国际空间站和近地轨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新年伊始,有一颗较亮的彗星引起了媒体和广大天文爱好者的关注,这颗彗星的中文名字是麦克霍尔茨彗星,国际上通用的编号为C/2004Q2 Machholz,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著名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唐纳德·麦克霍尔茨在2004年8月27日用15厘米反射镜目视发现的,麦克霍尔茨是著名的"彗星猎手",这是他发现的第10颗彗星,他曾在4个月里接连发现了3颗,上一次发现是在1994年,从那时到此次发现,他已经累计观测了1457个小时.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了更好地了解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先后于1996年2月发射了观察近地小行星的“幽会”号探测器;1997年7月4日在火星表面着陆了考察火星的“探路者”号飞行器;1998年1月发射探测月球的“月球探测者”飞行器;并将于2004年发射为收集Wild-2彗星上灰尘的“星尘”探测器。继已选定的4个宇宙探测器之后,美国宇航新探测飞行计划将由收集太阳风采样和飞经3颗近地彗星两项 任务组成,并分别命名为“成因”和“彗核旅行”。  相似文献   

18.
正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太空之家"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那么,中国空间站究竟长什么样,与国际空间站有何不同……追随着天和核心舱的步伐,本文为你揭开中国空间站的十个秘密。  相似文献   

19.
季江徽  田蕾 《科学通报》2015,(2):164-169
2004年欧洲航天局发射的"罗塞塔"轨道器经过10年飞行到达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罗塞塔"释放的菲莱探测器安全降落于彗星67P表面,成为首个在彗核表面着陆的探测器.着陆后菲莱开展了系列探测,顺利完成了主要的预定任务,并已传回彗星表面和浅层物质的分析数据.然而,登陆彗星后不久菲莱的主电池电量耗尽,且日照不足,太阳能电池无法支持其继续工作."罗塞塔"和菲莱拍摄的图像显示,彗星67P表面被毫米至米尺寸的表壤和碎石覆盖."罗塞塔"采集的彗星67P水蒸气样本的分析结果显示其水蒸气中D/H(氘氢比)约为地球海洋中水的3倍.探测小行星和彗星有助于揭示太阳系形成、地球上水的来源乃至生命起源的奥秘,还有助于减缓近地小天体灾害.虽然国内在彗星、小行星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中国的小天体深空探测亦在推进之中.  相似文献   

20.
在众人的热切期待中,2005年7月2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发现号”航天飞机搭载7名宇航员和国际空间站的供给物资,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并于几分钟后顺利进入轨道。这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以后美国航天飞机首度发射。此次“发现号”前往太空,主要担负着以下四大任务:任务一:运送物资“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后,“发现号”随机携带的仪器和供给将被搬到空间站,适当缓解空间站物品紧缺的现状。值得一提的时,“哥伦比亚号”遇难宇航员曾经使用过的个人用品由他们的亲人捐赠,此次也随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