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方 《科学之友》2004,(12):78-85
人都想自由,但有些不自由却是注定的.比如说,你生在何时,是男是女,父母是谁,属何民族,你说了统统不算,只有认命.  相似文献   

2.
最后的恋情     
美国人总是有末日情结,但同时又总是喜欢把末日写的那么秩序井然.有些人照常工作,有些人照常聚会,而有些人照常为感情纠葛争吵不休.初看起来,让人觉得这部影片简直不像一个科幻故事,倒像是一个童话故事. 当然,也许《末日情缘》(Seeking a Friend for the End of the World;2012)想要表达的,并不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科学机理和可怕后果,而是试图展示人们将如何面对这一切.它真正想要描写的是人性.  相似文献   

3.
谁说爱穿高跟鞋、爱喝咖啡、爱吃辣、不吃早餐就是不健康?这些观点过时了!苦行僧也未必都长寿.有些看起来不健康的习惯不用费力改掉它们,发现"坏习惯"的好用途,将生活过得随意一点,或许反而能让你更健康.  相似文献   

4.
美国老年病学家斯塔德认为,现在的某些人能活到150岁,而他的朋友人口学家奥利尚斯则不以为然.两人都对寿命研究有着浓厚兴趣,但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为此打赌.每人拿出150美元作为基金,约定如果到2160年有人能活到150岁,并符合一定的健康标准,斯塔德的后代便将赢得赌金.双方每年往基金中添加10美元,到2160年,300美元的基金连本带息将增加到数万美元.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有些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没有症状,而有些人病情危重?这是此次疫情的最大困惑之一.英国科学家对2200多名重症监护患者的研究结果发现,答案或许在于特定的基因. 科学家对英国各家医院200多个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DNA进行了研究.他们扫描了每个人的基因.基因里面包含每个生物过程的指令,包括如何抗击病毒.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似乎把动物分为食草和食肉两大类,但谁要是以为食草动物绝不会成为食肉动物,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几年前,印度东北部梅加拉亚邦传出一条恐怖新闻:一头大象吃掉5个人.据当地人讲,这头大象威胁着与孟加拉国接壤的梅加拉亚邦的10个村庄,它出没于茂密山林,毁坏木屋.梅加拉亚邦政府悬赏2000卢比,请猎人用大火力步枪将它打死.  相似文献   

7.
克服害羞     
为什么有些人活泼大方,有些人羞涩害臊,有些人外向,有些人内向?为什么人的性格各有不同?不同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性格有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将为我们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最终评估     
IPCC第一工作组将在斯德哥尔摩会议上公布全球变暖的评估报告.这是IPCC第五次发布这样的评估报告,距离第一次报告的发布已有23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有些事情已发生了变化,当然也有一直未变的事情.无论怎样,对于IPCC这一组织,我们应该重新进行思考.对于坚持以证据为基础的人来说,该组织值得受到他们的感谢和尊重,但是,目前的报告应当成为该组织所做的最后一份大型评估.  相似文献   

9.
近读北方某报,看到有一则关于猫的趣闻,十分引人注意。文中说的是某地农村的一个农民,打死了一只刚产下一窝鼠崽的大老鼠。但他面对一群嗷嗷待哺的小生命,却心生怜悯,觉得甚为可怜,怎么也下不了“毒手”。凑巧的是,这时他家的一只大家猫,刚好这几天也生了小猫,有多余的奶水,可以喂养这窝小老鼠。于是,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将这窝鼠崽抱去让这只猫哺乳。出人意料的是,这只大家猫不但不加害这群鼠崽,反而以一个“乳母”的角色,担负起了抚养它们的职责。猫是老鼠的天敌,这是人所皆知的常识。在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条生物链,其中谁怕谁,谁靠谁,…  相似文献   

10.
基因和衰老     
人终究会老,但对于衰老的过程,科学家们还知之甚少.大多数人认为,机体失去功能或者功能不能恢复时,人就会变老.这有些像汽车,不进行定期的维护,小小的缺陷就会日积月累,最后失去功能. 最初认为,有毒的产物在小肠内积累起来,入  相似文献   

11.
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会有些困惑。睡觉?谁不会,只要觉得舒适,便是最好的睡姿。但对于一些疾病在身的人来说,为了治疗的需要,或减轻病情有利康复,常常需要选择一些特殊的睡姿。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大约有100多万种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动物,大到已绝迹的古代恐龙,现今的鲸鱼、大象,小到蚂蚁、螨虫。但除了"鹦鹉学舌"会讲几句人话以外,即使是灵长类的猴子,谁也没有听到过它们会讲话,其它兽、禽类和昆虫类动物更不会说话了,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可是,有些动物虽"有口难言",却有一定的灵性,和人有特殊的情感,也就是说动物很有"人情味",人们常说:"人是有血、  相似文献   

13.
全新武器确实让人大开眼界.不过,沃德尔卡也强调:"我们无须将这些武器神化.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克星'.有些克星甚至十分简单."  相似文献   

14.
1789年7月14日.愤怒的巴黎市民摧毁了巴士底狱.虽然巴士底狱早已不复存在,但它留下的一些逸闻却至今还在流传.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铁面人之谜".那么,"铁西人"到底是谁呢?这或许是一个永远的谜.  相似文献   

15.
轻松一刻     
侦探间的较量□柯永亮译与往年不同,今年犯罪侦查专家的例会决定以这种特殊的形式宣告结束:六个国家的侦探高手将较量一下侦破刑事案件的实力。会议设在一家饭店的客厅里,著名的犯罪侦查专家谢尔罗克·霍尔莫斯先生当场宣布比赛规则:环绕饭店的公园将响起枪声,或人的呼救声,与会代表必须赶到出事的地点,以最快的速度指出案发的地方和尽力抓到罪犯。任何一种技术手段的使用都在禁止之列。谁发现案情早,谁就是获胜者。时间过得好长,时近午夜,然而周围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漫长的等待让我心慌意乱,坐立不安。”教授乌特索恩有些不耐烦地…  相似文献   

16.
丛林魔影     
正科学家通过研究苍鹰在野外的巢穴,向人们揭示了这一远未被深入了解的丛林顶级捕食者。谁杀死了雀鹰?眼前的这片森林就像一座沉寂的大教堂,康纳马克·詹姆森等人不禁压低了声音,下意识地侧耳倾听苍鹰的声音。然而,除了风声,四周听不到别的任何声音。或许是人们将它们传得太神,或许是它们根本就不住在丛林里,只不过是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想象而己。詹姆森他们有些沮丧,但就在这时,戴夫突然轻声喊道:"是苍鹰!"詹姆森是一位自然学家,从事自然保护工作已近20年。苍鹰研究将他从城市中央公园带到了遥远的丛林。詹姆森走过去,看到地上有一堆散落的羽毛,看上去很像是苍鹰的。他蹲在地上仔细检查,希望能再发现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跟斗虫     
《知识就是力量》2006,(3):76-77
这个实验好玩吗?自己动手做一个,与其他人比一比,看谁的跟斗虫翻的跟斗最多,看谁的翻得最好看.  相似文献   

18.
对于许多人来说,7月也许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月份。据我所知,我和很多我所了解的人,都在大学期间甚至大学毕业之后许多年,仍在执着反复地做着“高考之梦”。这是一个深深的情结!对于这一事件,有些人已经经历,有些人尚未面临;而对于有些人来说,也许正身处其中——那么,请接受我们的祝愿,真诚地祝愿你们取得成功! 其实不仅仅是进入高等学府需要考试,从某种意义来说,考试对于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都怕蛇.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见蛇是多么可怕.无论是谁,只要被毒蛇咬一口,若不及时抢救,便会很快死去.据科学家们观察,毒蛇咬人时,其速度快如闪电,十分惊人.当它们看准目标时,头部向前急落,猛咬一口,从毒腺中排出毒液,然后将头恢复到原先的位置.这一系列的攻击动作,总共只需要0.25 s的时间.可见,在荒山野岭中,一个人如果与毒蛇有亲密接触,生死只是一瞬间的事. 有这样一个人,跟一条毒蛇睡在一个睡袋里整整12h,凭着自己的智慧与毅力,再加上同伴的努力,终于死里逃生了.  相似文献   

20.
引子发射中心正式关闭那天,还象征性地搞了个仪式。随着通道门一道道地合拢,电子封条也依次落下。不过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个形式,因为明天这地方照样会有人进进出出。仪式举行的时候,很多人都去了,据说有几个年轻人还流下了眼泪。说是年轻人,有不少也都快过第三个本命年了。但冯远澜没去。算起来他在这里工作的年头甚至超过了有些小青年的岁数,比最晚来到这里的人多呆了将近30年。论伤感他不比谁伤感?可他没有。这不仅是因为他过了伤感的年纪,还因为他觉得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当然,冯远澜顶多算是德高望重,还称不上元老一级的人物,更老的那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