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班牙一家公司希望在两年内让人们进行高空游。他们已经制造出一种可以上升到36千米高空的热氦气球,希望让人们往那里观赏地球和太空。  相似文献   

2.
朱江 《科学通报》2004,49(23):2463-2463
<正>2004年11月3-6日,由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 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 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气候 与环境数学专业委员会等4家单位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海洋 资料同化学术研讨会(ODAS04),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 有19位代表针对海洋资料同化方法、同化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3.
陆春晖  丁一汇 《科学通报》2013,58(8):653-663
应用1979~2010年逐日的NCEP2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对流层阻塞高压活动对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的影响,以及增温发生后平流层异常对下层大气的反馈.对21个强SSW事件的动力诊断与合成分析表明:在增温过程中平流层极涡会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并且极涡的这些扰动受到对流层中分布在不同区域的阻塞高压活动影响,因此根据极涡和阻塞的位置将SSW事件分为2种类型即极涡分裂型和偏心型.对于分裂型,在欧亚-北美(ENA)副型中,极涡分裂前在大西洋和阿留申群岛地区有典型的阻塞形势存在,它们向极地、向平流层伸展的作用使得极涡分裂,形成的两个低压中心分别位于欧亚和北美大陆;在大西洋-东亚(AEA)副型中,主要的阻塞活动位于乌拉尔山和北美大陆区域,极涡在高压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分裂后位于大西洋和东亚地区.在偏心型中,一种是极涡偏移到欧洲西部、大西洋地区的阿留申侵入(AI)副型,这时平流层极涡被侵入极区的阿留申高压推挤,对应的阻塞高压活动位于太平洋及阿留申群岛区域;另一种副型是北美侵入(NAI)型,来自于北美大陆西部的高压中心侵入极区,对应了低层位于该地区的阻塞形势,极涡在高压系统的作用下偏移至欧亚大陆西部.本文还研究了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后环流异常的信号能否向下传播到低层大气,这取决于极涡扰动的强度、位置和持续的时间.根据逐年的个例分析,在强SSW事件中位势高度异常可以向下传播至对流层,引起对流层高度场和温度场的变化,其传播时间从10hPa到500hPa大约需要10~15d.  相似文献   

4.
一次平流层-对流层交换过程中臭氧通量的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1年春季TRACE实验在东亚地区8个地点进行臭氧探测得到的臭氧廓线, 在物质通量计算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臭氧探空廓线的穿过对流层顶的臭氧通量的计算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 计算了2001年3月底发生在东亚地区的一次平流-对流层交换过程导致的穿过对流层顶的臭氧通量. 计算结果表明, 在我们研究的个例中, 穿过对流层顶的臭氧通量比全球和半球平均大1个量级左右. 与传统的采用对流层顶臭氧近似浓度来计算臭氧通量的方法相比, 用实测臭氧探空廓线计算得到的通量稍高, 但是量级相同.  相似文献   

5.
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蕴藏着无尽的能源、金属矿物、化工原料、食品、药物,更重要的也是常常不为人所注意的资源是水、空间和环境。 在迈进21世纪门槛时,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陆地已不堪重负。为了满足还在迅速膨胀的人类  相似文献   

6.
余家驹 《世界科学》2005,(12):29-30
加州,莫斯海滩,清晨6:30。今天,我将与来自蒙特雷湾水族研究所(MBARI)的科学家和技术员一起对深海生物进行为期一天的考察。其中的帕特里克·惠林(PatrickWhaling)是一位资深的海洋生物学家,也是这次考察工作的首席科学家。我们这艘名为“Point Lobos”的考察船在晨雾中静静地等待着。今天的出海人员包括惠林先生、一位海洋科学家、一些技术人员和实习生。船员们早已上船待命。7时整,Point Lobos缓缓地驶向大海。启航时,一群海豹在港口用吼声向我们送行。Point Lobos是蒙特雷湾水族研究所的一艘考察船。在它的甲板上有一个专供试验用…  相似文献   

7.
长吻鱼,前冲的吻呈管状,有1m多长,还非常坚硬,似一把锐利的长剑,所以海洋学家称其为剑鱼。它生性凶猛好斗,令众多的鱼类和渔民望而生畏,是大名鼎鼎的“海洋剑侠”。马来西亚多多尔岛的渔民铤而走险,经常出海捕获长吻鱼,有的渔民为此丧命,留下了惨烈悲壮的记忆……  相似文献   

8.
最近,海洋学家在西里伯斯海发现了许多奇异的物种。西里伯斯海位于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之间,是全球最深海洋盆地所在地之一,此前人们对这片海域少有探索。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加上深海的低温,使这里成为全球海洋生物最多样的地区之一,许多物种恐怕已经在这里与世隔绝地生存了数百万年之久,其他海洋区域的众多物种可能都起源于这里。科学家们此次发现的一些物种,  相似文献   

9.
天外降尘2004年9月3日,一颗大陨星闯入地球的大气层,它的原始重量有100万千克,释放的能量超过一颗千吨当量的核弹威力,留下的尾迹将烟雾和尘埃扩散到大气层里,它们停悬在56~18千米的高空连续几个星期不散去。科学家发现,  相似文献   

10.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学家,日前成功捕获了38个反氢原子,并利用磁场使其存在了0.17秒,从而将反物质的存活时间从之前的百万分之一秒量级提高到十分之一秒量级,为使用科学仪器研究和分析反物质提供了宝贵的时间。该项研究成果意味着科学家离最终揭开宇宙中反物质的奥秘更近了一步。反物质其实并不玄奥。看看太极图就知道,我们的祖先也许在3000年前就对其存在作过哲学上的暗示。  相似文献   

11.
七月的一个晴日,汤普森号(R/V Thomas G.Thompson)花了90分钟通过了连接西雅图内陆水域与普吉特湾的通道.甲板上,约翰·德兰尼(JohnDelaney)不安地注视着海面.作为华盛顿大学的海洋学家,他已经经历了无数次在太平洋波涛下进行科学探索的出行.但德兰尼希望这次历时七周的行程为此类耗时的出行画上句号.他叹了口气说:"我们不想被拴在船上."相反,他开始耗巨资,要在海底打开一扇永久的窗户.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们的普遍使用,产生了数百万吨的塑料垃圾,它们应该漂浮在各个大洋表面,但是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其中99%的塑料垃圾已经失踪。一个令人不安的可能是被鱼吃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塑料垃圾可能进入了全球海洋食物链,而我们是这个食物链的一部分。"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海洋学家卡洛斯·杜阿尔特说。人类每年生产近3亿吨塑料,大部分最终被处理到垃圾填埋场或垃圾坑里,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08,(12):154-154
美国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好似被云层包裹着的行星,这颗年轻的星球大概诞生于1000万年-1600万年前。科学家通过分析其云层和离恒星的距离认为,它有可能像地球一样,拥有大气层,存在液态水,甚至多年后能孕育生命。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08,(7):100-100
欧洲航天局最近发射的人造卫星在太空中记录下了地球的声音,这种声音并不动听,如哨音或哭声般刺耳。科学家们在研究人造卫星记录的1万多次“地球之声”后说,“地球之声”实际是太阳喷射出的离子流“太阳风”与地球磁场在大气层中相撞时产生的电波,  相似文献   

15.
海洋动物的色彩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家早就知道,在动物世界中色彩的主要作用是警告、择偶和伪装。而在最近20年中,科学家又发现,色彩还是海洋动物彼此识别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海洋公民     
国际海洋生物普查计划已历时10年,由来自几十个国家的几千名科学家共同协作,进行了成百上千次的海洋研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对全球海洋生物进行编目。海洋生物普查的许多结果在去年被公开,该研究估计已知海洋物种从23万增加到25万(其中百分之九十是微生物)。迄今为止,研究者发表了2600页的学术论文,海洋生物地理信息系统网站名下也拥有了数万篇网页。  相似文献   

17.
第一时间追踪2008TC3并观测到它在大气层爆炸的科学家们现在已经捡回了一些遗留在地面的小行星碎片。在3月25日出版的《自然》杂志的一则题为《陨石的发现与研究》的文章中,披露了有关陨石组成的一组有效数据:至少起源于F型小行星。  相似文献   

18.
美国海洋学家最近宣布,他们首次成功预测了俄勒冈州海域的安克希尔火山——世界最活跃海底火山之一的喷发。安克希尔火山距离海岸400千米,自从它1998年最后一次喷发以来,科学家一直在监测它,并预测它将在2014年以前再度喷发。2011年7月29日,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在中东地区有一个死海,那片水域中由于盐分太多而没有任何生命存在。死海其实不过是一个内陆湖泊,并非是全球海洋的一部分。科学家在对全球海洋探索时发现,海洋中也有不少生物难以生存的死亡区域,这都是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导致的恶果。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14,(4):4-5
科学家最近首次确定了一颗系外行星(即太阳系之外的行星)——“GJ121413”的大气层特点。“GI1214b”是一颗超级地球(它的质量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间)。最近的研究表明,像“GJ1214b”这样的行星是银河系中最常见的行星类型。以往对“GJ1214b”的研究,对它的大气层产生了两个可能的解释:它的大气层可能完全由水蒸气或其他某种类型的大分子构成,但也可能包含覆盖全球、挡住下方视线的高层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