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黑脉金斑蝶,俗称"帝王蝶",是北美地区最常见的蝴蝶之一,也是地球上唯一的迁徙性蝴蝶.马利筋,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落基山脉以东,北至加拿大、南至墨西哥等广大地区的多年生直立草本毒性植物,全株有含毒性的白色乳汁.  相似文献   

2.
追寻花蝴蝶     
北美的夏秋,蝴蝶在长满乳草的原野上成群飘飞.这些以乳草为食的蝴蝶,当地人叫"君主蝶",学名为"黑脉金斑蝶".其个头较大,翅翼闪亮,呈桔红色,黑色条纹与白色花斑相间,鲜艳夺目,逗人可爱.当白昼开始变短、乳草开始枯黄时,它们便会跃入3000米高空,不约而同地与它们的同类汇合,结队向南迁徙.亿万只蝴蝶聚在一起,犹如桔色风暴.它们以每日200英里的速度,飞过佛罗里达半岛、加勒比海、尤卡坦半岛,然后继续朝南,消失在人所不知的地域.  相似文献   

3.
自从去年来到海南工作,我便开始关注斑蝶。这是一类大多数北方人无缘接触的蝴蝶,而在我国南方,斑蝶既普通,又传奇!  相似文献   

4.
《科学通报》2021,66(21):2635-2648
正指南针,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航海家们的"眼睛",是人类航海活动和探索新大陆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工具之一.在茫茫大海上,人们借助指南针来确定方向.然而,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并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物便可完成令人惊叹的长距离迁徙活动,如北极燕鸥每年往返于地球南北极、可可西里藏羚羊上千公里大迁徙、黑脉金斑蝶四代接力往返北美大陆等[1].  相似文献   

5.
正青藏高原的雌藏羚羊,不惧艰辛,长途跋涉,来到位于可可西里的腹地卓乃湖产崽;色彩斑斓的黑脉金斑蝶以太阳为方向标,振翅横跨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北极燕鸥往返于两极之间,从加拿大北部的繁殖地迁往南极洲南部近海,再返回繁殖地;……迁徙中的动物背负着崇高的使命,那就是,勇敢地活下去。险恶的环境、天敌的追杀、伤病的折磨等外在因素,都丝毫不能动摇它们迁徙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五彩的蝴蝶锦色粲然,你看那重月纹凤蝶,褐脉金斑蝶,更有那萤光翼凤蝶,其后翅在阳光下时而金黄,时而翠绿,时而由紫变蓝。蝴蝶翅膀那斑斓的色彩曾引得不少科学家的研究和遐想。还在二次大战期间,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企图用轰炸机摧毁其军事目标和其他防御设施。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乏认识的情况,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原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这样,尽管德军费尽心机,但列宁格勒的军事基地仍安然无恙,为赢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同样的原理,后来人们还生产出…  相似文献   

7.
蝴蝶家族     
在距今二千五百万年以前的第三纪中新世地层中,曾经发现过40多种古蝶的化石,它们是现今所知最早出现的蝴蝶。而到1998年,世界上已发现16800多种蝴蝶。从1758年瑞典博物学林耐创设凤蝶属开始,历经三百近的探索,人类将蝴蝶分为了1400多个属,17个科。我国是北半球蝶种最多的国家,已发现蝴蝶1480多种,11个科。从赤道两侧到极圈附近,从海平面到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雪线,到政都有蝴蝶的踪迹。我国蝴蝶的11科为凤蝶、绢练、粉蝶、眼蝶、环蝶、斑蝶、蛱蝶、喙蝶、蚬蝶、灰蝶、弄蝶科。世界春他地方还有闪蝶、描头鹰蝶、毒蝶、袖蝶、珍蝶和…  相似文献   

8.
蝴蝶效应     
假如衣阿华农场上扇动翅膀的蝴蝶消失了,会在华府决策者间激起政治风暴吗?《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来自产生天然杀虫剂的生物工程玉米的花粉能杀死大斑蝶(Danaus Plcxippus)的毛虫,随后环保主义者就急切地提出了上述问题,与连篇累牍的政策文章和枯燥乏味的科学研究比起来、把这种中小学科学活动的兴趣物(蝴蝶)引入有关基因修饰食品的争论也许可能把问颢炒热。  相似文献   

9.
某日下午,我漫步于福州西湖公园中,忽被一种似曾相识的黑白斑大花蝶所吸引:数只形体硕大、白底黑纹的蝴蝶,舒缓安逸地徜徉在花丛中,曼妙翩跹。我直觉这种蝶少见,却想不起这大似凤蝶却较凤蝶纤弱的是什么蝶,赶紧把它拍摄下来,拟回头查资料。查核资料的结果令我疑惑了——大帛斑蝶,资料显示这种蝴蝶在中国仅分布于台湾,按说福州没有。上网搜索发现近年云南、海南、香港、福建厦门等地也有人在野外见过它。这是怎么回事?继续在网上搜索后发现,  相似文献   

10.
一场由蝴蝶引起的风波 1999年5月.美国康奈尔大学罗西(J.E.Losey)等学者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转基因花粉伤害了君王斑蝶幼虫”(Transgenic Pollen Harms Monarch Larvae)的论文。该文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这篇不到一页的论文大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抗虫转基因(Bt)可产生杀除鳞翅目害虫的蛋白质。Bt转基因玉米可在不施用化学杀虫剂的情况下防治玉米螟虫。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避免与蝴蝶的竞争以及鸟类的追捕,蛾子选择了黑夜。黑夜中的蛾子大多没有蝴蝶那样华丽的外衣,但大蚕蛾是个例外,它们选择了黑夜,却依旧美丽。在夜晚的灯下偶然看到大蚕蛾时,对昆虫不太了解的人们总是会赞叹:看呐。多么漂亮的大蝴蝶。  相似文献   

12.
蝴蝶园     
田坎 《自然与人》2009,(5):64-64
蝴蝶.是大自然的舞蹈家。出于近距离欣赏和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需要,国际上兴起创建活体蝴蝶园的热潮。马来西亚的槟城蝴蝶园是东南亚最好的蝴蝶园之一.全园饲有4000多只蝴蝶,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幅绚丽多姿的动态画卷。这里的蝴蝶,与游人十分亲近。游客在这里可以看到蝴蝶完整的一生:卵-幼虫-蛹-成虫。徜徉在彩蝶翩翩的活体蝴蝶园,感觉置身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13.
失重婚礼     
近日,美国纽约的一对恋人在一架绰号为“呕吐彗星”的飞机里体验失重漂浮的同时,举办了人类的第一个失重婚礼。这对新人都是航天崇拜者,都曾梦想成为宇航员,而“零重力”公司为他们实现了这一梦想。该公司利用一架经改良的波音727—200飞机,从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做急剧俯冲动作,让他们感受整整8min的失重状态,就像航天飞行中宇航员所经历的一样。  相似文献   

14.
动物的迁徙     
年复一年,无数迁徙动物或许是为了追求温暖和食物而离开了它们的故土,迁往那遥远的异乡。好像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促使它们跨越高山、沙漠、河流和海洋。动物迁徙的场面往往宏大壮观:绵延数公里的角马群,像一股势不可挡的黑色洪流,涌动在茫茫非洲大草原;大雁排成整齐的队形,缓慢而有节奏地划动着双翼;悠然自得地朝远方飞去;铺天盖地的帝王金斑蝶在高空飘荡,好像一片片金色的云彩朝一个方向飘去;勇敢的大马哈鱼溯流而上,跃过一道道险滩,奔向它们的出生地点;银色的天空,吭鸣的鹤群,令人神往。在千里长途中,这些动物探险家们尽…  相似文献   

15.
广西金牙金矿微细粒金赋存状态的质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奎仁 《科学通报》1992,37(9):832-832
自卡林型金矿发现以来,微细粒金的赋存状态一直是矿物学和矿床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微细粒金主要呈显微金和超显微金存在,不但肉眼难以见到,在光学显微镜下也很难发现,给赋存状态研究造成很大困难,直接影响到矿床的评价、勘探及选冶工艺的确定。本文首  相似文献   

16.
年复一年,无数迁徙动物翻过高山,涉过流水,迁往遥远的异乡。 是怎样一种神奇的力量促使它们跨越高山、沙漠、河流和海洋呢? 大雁排成整齐的队形,缓慢而有节奏地划动着双翼,悠然自得地朝远方飞去;绵延数千米的角马群,像一股势不可挡的黑色洪流,涌动在茫茫非洲大草原上;铺天盖地的帝王金斑蝶在高空飘荡,好像一片片金色的云彩朝一个方向飘去;勇敢的鲑鱼溯流而上,跃过一道道险滩,奔向它们的出生地;银色的天空,长鸣的鹤群,令人神往…… 在动辄数千千米的长途跋涉中,这些动物探险家们尽管会遇到冰雹、暴风雨等恶劣天气,但它们总是齐心协力,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勇往直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垂直方向加(减)速运动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垂直方向加(减)速运动会对人体产生生理反应。本文首先分析垂直方向加(减)速运动对人体前庭器官的反应;接着,以电梯升降过程为例,对垂直方向的加(减)速运动进行了物理描述,并提出“超重”和“部分失重”的概念;最后,分析人体在超重和部分失重状态下心血管功能等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18.
早期的宇宙实验室不必到极遥远的宇宙中去也能做失重状态下的实验。只要将实验设备从高处落下,这时该实验设备的内部已大致上形成失重状态。开始用这种自由下落方法做失重的材料实验的是美国人,那是在1970年。实验的最初场所是开发土星火箭的美国宇航局的马萨尔宇宙中心。在地面上制造合金,想要制成非常均匀的合金组织是困难的,而用自由下落的方法来制造这种合金,其结果是极为吸引人的。虽然做成了很多实验,但因自由下落的时间太短(约4秒),就改用飞机和小型火箭了。可是其实验时间也不够长,于是想到是否能在实验时间足够长的宇宙飞船中做实验呢? 阿波罗宇宙飞船的材料实验就是由此而来的。那是在宇宙飞船中把不同密度的材料混合而制成复合材料的实验。这个天空实验室(Skylab)到1973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空间的环境已经有了一些了解,那就是高真空、微重力。在这种状态下是很有意思的,任何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也就是漂浮在空中。如果我们到了那里进行太空行走,脚下没有路,可又到处都是路,随你怎样走,无所谓头朝上还是脚朝上,背朝上还是腹朝上。你要搬运几百千克甚至几吨的物体,也不费吹灰之力。  相似文献   

20.
林中鸟 《科学之友》2007,(11):48-50
年复一年,无数迁徙动物翻过高山,涉过流水,迁往遥远的异乡. 是怎样一种神奇的力量促使它们跨越高山、沙漠、河流和海洋呢? 大雁排成整齐的队形,缓慢而有节奏地划动着双翼,悠然自得地朝远方飞去;绵延数千米的角马群,像一股势不可挡的黑色洪流,涌动在茫茫非洲大草原上;铺天盖地的帝王金斑蝶在高空飘荡,好像一片片金色的云彩朝一个方向飘去;勇敢的鲑鱼溯流而上,跃过一道道险滩,奔向它们的出生地;银色的天空,长鸣的鹤群,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