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量元素硒载体酵母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啤酒酵母为硒载体酵母生产菌株,通过5L全自动发酵罐实验,对硒酵母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硒酵母发酵生产的适宜控制参数和加硒条件:在发酵开始后第2~11h内流加亚硒酸钠,总加入量为8 4×10-4mol/L,经过12h发酵可得硒酵母干粉的生物量为100mL2 1g,酵母中硒的质量分数为1800μg/g以上,酵母细胞对硒离子的利用效率是50%以上.  相似文献   

2.
硒酵母的培养及其抑制肿瘤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培养硒酵母的方法.通过纸上色层R_f值的测定以及红外光谱的测定可以初步确定硒酵母中所含的硒化合物是硒代蛋氨酸.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硒酵母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微量的硒对生命过程有着重大的作用.如果人体内血硒的含量长期低于0.1PPm,就有可能引起心肌损害、癌症、关节炎等疾病.在美国市场上已出现了补充硒的营养品,大致可分成三类:(一)含有机硒的硒酵母;(二)含无机硒的酵母;(三)含无机硒的维生素C.对人体补充硒的观察表明:含有机硒的硒酵母较易被吸收且无毒,是现有的最适用的一类.但国外关于硒酵母的详细制法未见发表;而我国在防治克由病、大骨节病中系使用亚硒酸钠,到目前为止,亦未见研制硒酵母的报导.  相似文献   

4.
啤酒酵母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硒(以亚硒酸钠形式供给)的数量和硒对酵母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既和培养基中SeO_3~(-2)浓度有关,亦和细胞群体所处的生长阶段有关。培养基中SeO_3~(-2)浓度高于10~(-6)M时,酵母细胞的生长就要受到抑制。在一定范围内,酵母细胞吸收硒的量,随着培养基中硒含量的增多而增加。在对数生长期,酵母细胞吸收硒的量最大。但在对数生长期给以10~(-3)M亚硒酸钠,酵母细胞中有红色颗粒出现,可能是亚硒酸根还原而产生的元素硒的沉积。  相似文献   

5.
利用啤酒酵母转化无机硒为有机硒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就影响富硒酵母自溶物中硒含量的四个因素:培养基种类、加硒时间、加入硒浓度以及用浓度梯度法加入硒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浓度梯度法加入硒,富酵母自溶物中硒含量最高,即在总硒为15ug/ml浓度下,按10、12、14、15、16h的时间分别加入1、2、3、4、5(ug/ml)的亚硒酸钠,得到的富硒酵母自溶物含硒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将酵母接种在添加亚硒酸钠的培养液中进行驯化,获得富集有机硒的酵母,以柑子汁为主要原料,用富硒酵母酿制富硒保健酒.采用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富硒酵母接种量为12%,加糖量7%,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为4d.所得产品有机硒含量可达12~17μg/m1,是一种理想的富硒营养保健品.  相似文献   

7.
就影响富硒酵母自溶物中硒含量的四个因素 :培养基种类、加硒时间、加入硒浓度以及用浓度梯度法加入硒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用浓度梯度法加入硒 ,富硒酵母自溶物中硒含量最高 ,即在总硒为 1 5 μg ml浓度下 ,按 1 0、1 2、1 4、1 5、1 6h的时间分别加入 1、2、3、4、5 ( μg ml)的亚硒酸钠 ,得到的富硒酵母自溶物含硒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硒酵母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透析法,论证了硒酵母中的硒基本上是有机硒,其中27%左右以共价键结合在蛋白质等大分子上.文中通过纸色谱与薄层色谱方法分析,表明硒酵母与含硒蛋白质均含有硒代胱氨酸,含硒蛋白质中硒代胱氨酸含硒量约占蛋白质总硒量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在麦芽汁培养液中添加亚硒酸钙、亚硒酸钠、二氧化硒等多种硒化合物制备硒酵母的研究.结果表明,酵母同化各种无机硒化物为有机硒的利用度不同,其中亚硒酸钙作为硒源具有毒性小、利用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富硒酵母自溶物中硒的含量,4个样品的硒的含量(ug/g)分别为:48.51,147.12,12,472.52,268.79,4个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10,0.97,1.36,2.84。硒的平均回收率为97.2%,表明本方法可用于测定富硒酵母自溶物中的硒含量,方法较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富硒酵母自溶物中硒的含量.4个样品的硒的含量(μg/g)分别为48.51、147.12、472.52、268.79;4个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10、0.97、1.36、2.84.硒的平均回收率为97.2%.表明本方法可用于测定富硒酵母自溶物中的硒含量,方法较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在注射环磷酰胺染毒后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与微核率均显著增加 ,而用富硒酵母灌胃预处理一周的小鼠出现微核率显著下降。结果表明 ,富硒酵母对环磷酰胺诱发微核的作用有显著抑制效应 ,富硒酵母对哺乳类细胞染色体断裂剂环磷酰胺的染色体损伤作用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Se酵母中可溶态Se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富硒酵母在各种不同介质中可溶性硒的形态分析,考察其生物有效性.实验表明:常温下。在水环境和生理体液环境下更有利于人体对可溶态硒的吸收,且温度的变化除了水环境下影响复杂外,在其他介质中无明显影响.酵母中大部分硒是以硒蛋白和硒多糖的形式存在,生物利用率高,是无毒、天然、安全的补硒食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硒酵母胶囊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观察脑血管疾病33例用硒酵母胶囊治疗及其相关分析.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的显效率明显增高.结论低硒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所以应及早补充硒元素,使心脑血管疾病碍到尽快的改善和控制,并得到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5.
以杨树木屑为原料,考察了固液比、酶添加量、pH和酶解时间对其酶解效果的影响。通过优化酶解条件制得葡萄糖质量浓度为55 g/L的酶解液,将酶解液作为碳源替代传统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其他营养成分不变,发酵制备富硒酵母,重点研究了酵母菌在酶解液中的生长情况和富硒能力。结果表明,酵母在酶解液培养基中长势良好,5 L发酵罐发酵36 h后,每L发酵液酵母干重23.9 g,单位酵母硒含量超过3 500 μg/g。  相似文献   

16.
分解H2O2和有机过氧化物的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和只分解有机过氧化物的不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non-Se-GSH-Px)活性都存在于酵母中.酵母在无氧的条件下培养,Se-GSH-Px活性减弱,non-Se-GSH-Px活性增强;在含有H2O2或CuSO4的培养基中生长,两种形式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增加;在含硒的培养基中生长,只有Se-GSH-Px活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GSH-Px在酵母抗氧化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离乳雄性小白鼠进行不同饲喂实验,观察硒酵母对汞中毒小鼠体重及其全血GSH-Px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汞显著抑制了小鼠全血GSH-Px活性,仅为对照组的60.4%,而同时给汞和硒酵母的小鼠GSH-Px活性不但没有降低,还比对照组提高了50%以上,说明硒酵母对汞中毒引起的GSH-Px活性下降有显著的拮抗效应,这种效应在小鼠的生长和行为等方面也有同样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富硒酵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5属 7种 30株酵母菌进行了富硒酵母的筛选 ,经过抗性筛选和摇瓶发酵培养获得 NK2和NK4两株富硒菌株 ,在 YEPD培养基 ,培养 2 0 h加硒 ,4 8h收获 ,富硒菌株的含硒量达到 80 0 μg/g干菌体。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将能够成功表达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HSA)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培养至诱导期后,流加亚硒酸钠,同时设空白对照发酵液(不加入亚硒酸钠),通过对比相同菌株在两组培养基中表达的rHSA的含硒量,判断硒能否以硒代氨基酸的形式存在于重组蛋白质中。发酵液经热处理、超滤、离子交换和丙酮沉淀等步骤后,进行Tricine-SDS-PAGE凝胶电泳、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和原子吸收分析。结果表明,加硒发酵液样品中硒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对照多23.2%,硒与蛋白质的质量比为0.0069,高于对照发酵液近35倍,初步证明无机硒可以被毕赤酵母同化,转化为硒代氨基酸,并形成硒代重组蛋白质。  相似文献   

20.
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富硒蛋白粉、富硒大米、富硒香菇和富硒酵母等富硒食品中硒酸根、硒代胱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蛋氨酸的检测方法。样品经Tris缓冲液提取,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以V(20mmol/L磷酸氢二胺水溶液,pH=6.0)∶V(甲醇)=98∶2为流动相,经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测定。结果表明,4种硒形态化合物在5~100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方法检出限可达25~50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37%~93.80%,且RSD为2.80%~7.22%。应用此方法对4种市售富硒食品(富硒蛋白粉、富硒大米、富硒香菇和富硒酵母)中4种硒形态化合物进行检测,前处理步骤简单,测定快速、准确度和灵敏度高,为食品中硒形态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