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利用上海青、菜心、山西白、甘蓝、萝卜等5种不同寄主植物饲养黄曲条跳甲后,测定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毒死蜱敏感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对毒死蜱的药剂敏感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不同的寄主植物种类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总酯酶、羧酸酯酯活性存较大的影响,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时间长短变化亦会造成影响。不同寄主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效应不受取食时间长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三种植物挥发油对黄曲条跳甲成虫行为的干扰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黄曲条跳甲 Phyllotreta striolata(F.)成虫对 3种植物挥发油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 :蟛蜞菊 Wedelia chinensis(osb.) Merr和马缨丹 L antana camara L.挥发油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具有很强的驱避作用 ,番茄 Lycopersicon escnlentum Mill挥发油在高流量时对黄曲条跳甲成虫驱避作用较强。通过室内选择性试验 ,进一步测定植物挥发油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取食及产卵行为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 :3种挥发油对成虫产卵和取食均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曲条跳甲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福州不同地区黄曲条跳甲对常用农药的抗性水平,与室内敏感种群相比,不同地区的黄曲条跳甲成虫对药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东张地区对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明显下降,南通地区对啶虫脒、丁硫克百威的抗性水平相对偏高,而上街、晋安两地对6种药剂抗性较低.  相似文献   

4.
一定频率的超声波对昆虫的生理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它是一种环境胁迫因子.研究了在超声波驱虫器LHC20-1的超声辐照下,松褐天牛成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胁迫对不同超声辐照时间下和不同日龄的松褐天牛成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影响,但不存在性别差异.松褐天牛成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随着超声波辐照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超声波辐照30、45和60min时,松褐天牛成虫(1日龄)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39、1.11和1.09倍.不同日龄的松褐天牛成虫对超声波胁迫的应答存在差异.在超声波辐照30min下,1日龄的松褐天牛成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升高,而5日龄的松褐天牛成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超声波胁迫能够影响松褐天牛成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从而对其胆碱能系统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5.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取食芋、甘薯、白菜和空心菜4种不同寄主植物的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4龄幼虫对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溴虫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氟虫腈的敏感性,比较了不同龄期幼虫对药剂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在取食的4种寄主植物中,斜纹夜蛾4龄幼虫对以上5种药剂敏感性最高的均为甘薯,敏感性最低的均为芋,取食白菜和空心菜的幼虫对药剂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不同龄期斜纹夜蛾幼虫对药剂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2—4龄幼虫随龄期的增加,药剂敏感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
莲草直胸跳甲是空心莲子草的专食性天敌。本实验利用经除草剂使它隆、草甘膦和2,4-D二甲胺盐处理过的空心莲子草饲喂莲草直胸跳甲,采用呼吸测定仪测试莲草直胸跳甲的呼吸代谢中CO_2变化量。研究表明:莲草直胸跳甲取食经除草剂处理过的空心莲子草后,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莲草直胸跳甲的呼吸影响最大,而20%使它隆乳油和86%2,4-D二甲胺盐水剂对莲草直胸跳甲呼吸的影响较小;通过雌雄分别测定,发现除草剂20%使它隆乳油和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莲草直胸跳甲雄成虫的呼吸代谢影响较大,而86%2,4-D二甲胺盐水剂对莲草直胸跳甲雌成虫的影响较大。说明3种除草剂对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呼吸代谢有一定的影响,适宜浓度的20%使它隆乳油和86%2,4-D二甲胺盐水剂可与莲草直胸跳甲在空心莲子草的综合防控中协调应用。  相似文献   

7.
保卫德对黄曲条跳甲田间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应用植物保护剂保卫德后可显著控制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 ,9、4 .5 L/hm2 浓度处理对成虫忌避率分别达 80 .90 %和 77.5 3%,持续为害指数分别是对照的 6 .95 %和 0 .0 9%,显著降低成虫为害量 ,保苗效果分别达 97.2 4 %和 89.2 2 %。  相似文献   

8.
为了及时掌握严重危害蔬菜生长的害虫—黄曲条跳甲的发生状况及其危害程度,提出了基于黄色诱捕板的黄曲条跳甲识别与计数方法.首先,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获得图像的黄色诱捕板区域.在黄色诱捕板上以连通区域面积阈值获得候选区域,并对候选区采用OTSU算法、颜色平滑算法和主动轮廓模型进行目标图像分割.在此基础上,对候选区域提取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和几何特征,并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黄曲条跳甲进行识别和计数.所提出的基于黄色诱捕板的黄曲条跳甲识别与计数方法的准确率、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88.16%,92.00%和81.56%,达到了及时获得黄曲条跳甲灾情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应用正交表L25(56)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羧酸酯酶质量浓度、体积分数浓度、反应体系的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5个因素对烟草甲成虫羧酸酯酶活性检测的影响,并从试验组合中选出最佳条件.在进行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后,选择各因素的最优水平,得到了烟草甲成虫羧酸酯酶活性测定的最适条件,即酶的质量浓度为1头/mL、底物的体积分数为5.0×10-4 mo1/L,pH值为7.5,温度为42℃,时间为10 min.  相似文献   

10.
色板对不同作物害虫的引诱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色板是害虫防治的一种重要工具,本文测定了10种不同色板对4种作物8种害虫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黄色对桃蚜、桃小绿叶蝉、枇杷蚜虫、枇杷菱纹叶蝉和茶黑刺粉虱的引诱力均较其它色板的强;黄色和白色对黄曲条跳甲的引诱作用最强,而绿色对黄曲条跳甲也表现出一定的引诱作用;绿色对小菜蛾的引诱作用较强;10种色板对茶小绿叶蝉的引诱作用相当,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十字花科6种植物花粉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十字花科6个种(油菜、芥菜、甘蓝、萝卜、诸葛菜和桂竹香)的花粉微观结构。用醋酸酐分解法处理花粉粒,用光学显微镜测定大小,并以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它们的外壁纹饰及孔沟开头等发现,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为这些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孢粉形态方面的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结果证明,蜂花粉对原生动物尾草履虫细胞分裂、个体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多细胞的蓖麻蚕有促进个体生长,缩短五龄日期,提前做茧,提高产丝量等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2个小白菜品种南京长梗和抗热60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铝浸种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 表明,10~5000μmol/L的铝浸种处理对2个小白菜品种的发芽率无明显影响.5000 μmol/L的铝处理显著降低了小白菜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种子萌发后,南京长梗和抗热605分别在100和1000 μ...  相似文献   

14.
热胁迫下菜心脯氨酸含量变化及其在耐热中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 35℃热胁迫下 ,菜心子叶期幼苗、组织培养再生苗和愈伤组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迅速出现积累 ,子叶期幼苗和愈伤组织内脯氨酸含量比对照 ( 2 5℃ )高 2 - 3倍 ,耐热的四九菜心品种内的脯氨酸含量高于较不耐热的六十天特青 .在培养基中加入 1mg·l- 1脯氨酸 ,可降低愈伤组织细胞在热胁迫下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 ,减轻褐变 ,延缓衰老 ,促进鲜重的增加 .外源脯氨酸促进热胁迫下愈伤组织细胞POD、CAT和SOD酶活性保持较高水平 ,增强耐热性  相似文献   

15.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系统(LSCM)和fluo-3 AM荧光探针标记技术,观察了不同浓度Cd2+对油菜花粉细胞内游离Ca2+的影响。发现油菜花粉经水合培养后,胞内Ca2+呈极性分布,萌发沟附近浓度较高,花粉管萌生部位浓度最高;胞外环境中Cd2+可使细胞内游离Ca2+的浓度升高,表明油菜花粉受重金属Cd2+毒害后,可通过调动胞质内游离Ca2+的变化而做出对外界刺激的应答。这一实验结果为探索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机理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铝胁迫对油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铝对油菜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油菜赣油杂1号、赣油杂2号、湘油杂3号等3个品种为材料,设置不同铝处理浓度,研究了铝对油菜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铝胁迫导致油菜叶片叶绿素a含量下降了2.8%~17%、叶绿素b含量下降了4-2%~17%,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ase)活性下降了7%~28%,光合速率下降了6%~22%,根冠比下降了8%~35%。结论铝胁迫对油菜叶片光合作用产生了~定的抑制,且3个油菜品种对铝毒的反应存在一定的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高温对4个菜心品种生长及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501号和1号菜心品种在茎粗、叶数、叶面积、苔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上显著高于31号和2号品种,在丙二醛含量上显著低于31号和2号品种。试验结果说明501号和1号菜心品种的耐热特性强于31号和2号品种,是夏季高温季节种植的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不结球白菜SSR引物的高效开发及其通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改进的ISSR-PCR分离不结球白菜基因组微卫星,进行两步PCR,分别设计出SSR两端引物IP2和IP3(即SSR引物对),SSR引物产率为12%,明显高于传统方法.不结球白菜SSR序列以(GA)n为主,占70%.将69对SSR引物用于芸苔属其它8种作物的扩增,97%引物有显著扩增,扩增率最高的为四倍体白菜和甘蓝(85.5%),最低的为青花菜(49.3%).10对为通用引物,在所检测的8种作物中片段大小一致,其余的扩增片段和数目差异较大,表现出较为丰富的多态性.尤其是在C基因组的甘蓝和花椰菜上,最多可检测到5个位点,表明运用lSSR-PCR开发出的引物多态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