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南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发达国家把高科技作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进入新世纪,发达国家均把高科技作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欧盟出台一部蓝皮书《科技创新:欧盟第一个行动计划》,韩国提出"全社会以科技为中心"。各国对高科技产业政策作出重大调整,调整的对象涵盖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市场运作、国际竞争等各个环节,手段包括政府投资与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风险投资、科技工业园建设和法律保护等。如法国政府决定凡国家确认的高科技企业8年不收税,并对29个孵化器进行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2.
 “入世”对我国高科技 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21世纪将是以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的高速成长时期。高科技产业已成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入世贸组织后, 对我国的高科技企业来说, 机遇更多, 挑战也更多。 首先, “入世”将为我国的高科技企业创造更加广阔的舞台, 促使它们增强竞争意识, 改善产业结构, 增加 R&D投入, 站在国际市场的角度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 不断开拓海外市场。 其次, “入世”后, 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压力也会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3.
一、“入世”对我国高科技 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21世纪将是以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的高速成长时期。高科技产业已成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的高科技企业来说,机遇更多,挑战也更多。 首先,“入世”将为我国的高科技企业创造更加广阔的舞台,促使它们增强竞争意识,改善产业结构,增加 R&D投入,站在国际市场的角度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不断开拓海外市场。 其次,“入世”后,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压力也会随之而来。与国外的竞争者相比,我国的高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其特征是以知识为基础,是具有全球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最富生命力的崭新经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产业知识化要求人的知识化;企业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积极开发高科技和扩大企业创新成果,才能赢得市场优势。为适应知识时代需要,企业创新要重视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学会知识经营;开展网络经营。  相似文献   

5.
主导企业适应突破性创新的组织方法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创新管理文献在解释为什么主导企业适应突破性创新时会面临巨大困难而新进入企业面临较少困难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关于为什么有些主导企业能够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研究仍然较少。可以肯定的是,一些主导企业确实在突破性创新出现后重新保持了以前的市场或技术地位,甚至更加巩固了其产业领导地位。研究分析了擅长于渐进性创新的主导企业如何经由特定的组织方法对突破性创新的挑战做出回应,并构建出了相应的组织方法选择模型。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国际政治风云诡谲。国内市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号召下,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耦合的浪潮持续发酵。以家族控制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民营企业正面临着传承、创新与转型的三重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坚持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如何通过创新创业构建新形势下的竞争优势,以及如何实现企业领导权在家族代际间的顺利交接,已成为学术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在此背景下,第12届创业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经营环境的每一个层面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经济和竞争的全球化,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应用,环境保护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所有这些既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日趋多元化,企业应奉行什么样的营销思想,成为当前企业界和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企业要适应这种变化,在新的环境中谋求经营成功,就必须建立起新的营销理论,应用新的营销战略与策略,树立新的营销观念,不断进行营销领域的创新.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我国企业建立一个完善且具有竞争力的营销模式,进而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争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湖州太湖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是以数控机床为主业的高科技股份制专业制造企业,以“产业科技化、企业股份化、管理规范化、营销全球化”为发展方向,努力把公司建成一流的中国名牌企业,把“赛诺德”打造成为中国数控行业的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9.
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高新技术产业必须与资本市场相结合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我国即将在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推出的高科技板已经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这对众多的科技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和有力的挑战。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来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在强手如林的企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已显得至关重要了。本栏目将陆续刊登这方面的文章,介绍高科技板市场的主要内容;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评定;到高科技板上市要具备哪些条件;科技企业如何步入高科技板市场;国外二板市场的成功经验等等,敬请读者朋友垂注,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10.
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跨国公司R&D的全球化同样是一把双刃剑。跨国公司R&D的全球化,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技术创新系统的提升提供了跨越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为东道国的企业和国家创新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趋利避害、化压力为动力,如何在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中掌握主动,是各国各地区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开发区、大型企业集团、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组织创新模式,提出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按大型企业、成长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划分,研究了不同模式的产学研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以知识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我们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没有高科技,就不可能实现信息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而高科技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国家与民族延续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全球化进程是一种超越国界与国家主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所展现的沟通与联系、交流与互动的趋势。在网络全球化视野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在网络全球化这一世界潮流下如何进行文化建设所作出的回答。面对网络全球化的新形势,我们如何处理好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建设、管理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坚持以科学技术手段来监督管理网络文化,从而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地创新。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风险投资与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的运用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核心。高科技所具有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必然要有风险资金的介入启动。如何利用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催化作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的转换和跨越,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中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就此问题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需求、风险投资的功能、作用机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秦成学 《科技资讯》2007,(17):159-160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突出。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竞争全球化,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空间的全球化。高科技的迅猛发展,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互相合作充分利用资源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物流产业相应地发展壮大。随着对现代物流认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先进有效的物流管理已成为企业降低营运成本的关键,开始重视自身的物流成本和利润。  相似文献   

16.
陈玮 《安徽科技》2012,(6):47-47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高科技迅猛发展,特别是电子政务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企业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信息的流动更加频繁、方式更加多样,管理和控制变得更加困难。这大大增加了保密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如何做好企业信息的保密工作,确保企业信息安全,已成为各级企业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郑建华 《科技信息》2007,(12):225-225
在市场营销中有一个重要理论,那就是市场营销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商品,并使企业实现最大利润。整个市场营销活动是从调查研究消费者需求开始,到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止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融知发酵”的产业集群知识创新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正在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新方向,如何提高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创新能力成为当今社会的研究热点。借助仿生学的有关理论,从剖析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创新的核心环节入手,建立融知发酵模型,揭示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创新的机理,并对产业集群中知识创新能力的培育进行了诠释,为产业集群如何依靠知识创新获得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经济与西方、或者日本这些最强大的经济体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西方或日本的企业都是以高科技的发展为后盾,从而产生巨大的、长期的竞争力和生产力。因此,高科技的基础投入,以及高企业的成长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一轮产业价值链结构调整与制造资源配置优化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一方面,无论是处于价值链中间的生产环节还是两端的设计、服务环节正不同程度地转移扩散到以中国与印度为代表的低成本地区,同时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开始参与到全球制造网络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在中国与印度等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也为全球制造企业提供了巨大的业务发展空间,同时对现有的全球制造业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发挥不同区域的竞争优势、提高不同企业间的协同效率以满足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已经成为全球化制造的核心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