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用于油气回收领域的冷凝法系统装置在加油站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冷凝法油气回收机械装置的工作流程,指出了目前油气回收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王鹤  马彪 《科技资讯》2013,(35):83-85
通过对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中的吸收法、吸附法、冷凝吸附法及膜分离法等工艺特点的分析,对其运行效果进行比较,在把握行业动态,对各种油气回收技术在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严密的论证,为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油气回收系统可依来源区分为加油站(油罐车)卸油、油库(油罐车灌装)及加油站(加油枪)加油等三部分来规划,油罐车在加油站卸油时产生油气的回收方式为"密闭式卸油",如第一阶段油气回收系统。而各油库汽油储存,多采用浮顶式油槽。加油站加油时,则使用油气回收专用油枪。有关加油站油库油气回收设备,依其处理方法分类,有冷凝、活性碳吸附-再生、直火燃烧等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对几种油气回收技术进行了比较,并根据加油站的油气排放特点,对现有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进行了研究,为成品油销售企业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加油站油气回收方案,指出管理者在进行油气回收方案的选择时,要全面考查企业自身特点,在把握行业动态,对各种油气回收技术在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更为严密的论证、比较,优选出适合于石油企业的油气回收方案。  相似文献   

5.
卞吉玮  陈诚 《科技信息》2011,(31):I0317-I0318
本文通过针对上海市六家已完成油气回收治理项目的示范加油站及其区域环境空气(无组织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和综合分析。论述了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正常运行对有效控制加油站油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优化其环境空气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加油站装油、卸油等过程中,全国加油站每年约有1.45×108m3油气直接排放进入大气中,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本文从加油站排放油气产生的原因分析着手,对油气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小璐 《科技资讯》2012,(24):84-84
油气挥发对环境污染大,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油气直接挥发的危害远大于同等数量的油品燃烧后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现在许多城市都已在实施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改造,彻底消灭加油站和油库汽油味,并将这些油气变废为宝。本文主要论述了油气回收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8.
冷凝法油气回收系统是采用三级复叠式制冷系统,油气温度通常要降到-160℃方可凝结回收.通过对油气在其安全范围内进行升压,回收系统改为两级复叠制冷,使油气凝结温度可上升至-124℃左右,同时对油气回收系统采用熵方法进行能耗分析,比较得到在可行性范围内的最小能耗.研究表明:改进后的系统不仅简化了装置,而且降低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9.
根据莺歌海盆地钻井资料、压力测试资料等,开展盆地超压特征的分析,结合构造演化及沉积过程,对盆地压力封存箱进行划分,并分析其形成及演化过程,探讨压力封存箱的形成、演化与成藏的关系。研究表明盆地存在3个主要的压力封存箱,压力封存箱经历的3期主要的演化阶段与盆地经历的3期主要构造活动相对应,压力封存箱的形成和演化是"动态"的。在3个构造期因泥底辟活动造成的箱体破裂,箱内流体向外运聚,该时期是油气的重要运聚时期,也是油气的主要成藏期。从压力封存箱的演化历史看,盆地中油气属于箱外的降温、降压过程中的成藏,这些泥底辟区及周围的斜坡地区应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区。非泥底辟带,构造相对稳定,超压封存箱演化也平稳,油气运聚规模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东营断陷盆地地层流体超压系统与油气运聚成藏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东营断陷盆地古近系发育的地层流体超压系统对油气运聚、成藏至关重要。以实测数据和用测井资料预测的地层流体压力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区内的地层流体压力系统特征,并将其分为上部常压、中部超压、下部常压3个压力系统。超压系统具有纵向分带、平面分区且复杂多变的特点,但在宏观上属于盆地级的“超压流体封存系统”。超压系统对油气运聚成藏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油源、产生运移动力和通道,并决定油气充注成藏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与盆内超压系统有关的油气成藏模式分为系统内、系统外和封隔层3种形式;超压系统内部的相对低压区及其上、下或侧向的泄压区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1.
猪生长激素基因启动子区的序列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方法,对猪生长激素基因(pGH)5’-侧翼区(启动子区)序列的遗传变异进行研究,共分析了6头临高猪、3头玉山黑猪和5头蓝塘猪.结果表明:在猪生长激素基因启动区,共有10处碱基替换,它们分别位于:72位C→T,238位G→T,343位A→G,274位A→G,721位G→C。722位T→C,723位G→C,728位C→T,784位G→C,787位G→T.2处碱基插入,依次是180位插入碱基G。416位插入碱基C.新发现了3处碱基置换,分别是721位G→C,722位T→C,723位G→C和1处碱基插入,416位插入碱基C.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更低温度下Zr-Nb-Fe三元系中(ZrNb)2Fe相存在的成分范围,熔炼了3个合金样品,其中Fe的含量保持为33.3at.%,Nb的含量分别为5at.%,10at.%和15at.%.经700℃均匀化退火720h后,采用x射线衍射、带能谱的扫描电镜对合金进行物相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700℃时,Nb在(ZrNb)2Fe相中的含量处于5.0at.%-13.79at.%间;文章还给出了(ZrNb)2Fe相的晶体结构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定量评价城市公园林地的小气候作用,在北京市海淀公园架设涡度相关系统连续观测林地的冠层尺度数据,利用光合作用仪Licor 6400观测林地较大面积树种的叶片尺度数据,比较夏季日间叶片尺度与冠层尺度CO2浓度和水汽密度.结果表明,两个尺度观测的CO2浓度和水汽密度的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叶片尺度CO2浓度高于冠层尺度数据10% ~20%,叶片尺度水汽密度高于冠层尺度数据40% ~70%.冠层尺度数据的双峰"午休现象"不明显,或弱于叶片尺度数据和存在时间上的滞后.叶片尺度CO2浓度与净辐射、净光合速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叶片尺度水汽密度与蒸腾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空气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冠层尺度CO2浓度和水汽密度数据均与垂直风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城市林地冠层与叶片之间CO2和水汽的湍流输送.  相似文献   

14.
Mg-9Gd-4Y-0.6Mn合金在293~723 K时的变形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Mg-9Gd-4Y-0.6Mn 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1 s-1、变形温度为293~723 K时的压缩塑性变形行为, 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合金在不同变形温度下的表面滑移线及孪生变形形貌与内部微观组织. 研究结果表明: 合金流变应力应变曲线在不同温度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加工硬化、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在不同的温度各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523 K以上时非基面滑移已被激活, 形变孪生在296~723 K范围都存在, 在673 K以上出现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晶粒优先在原始晶界和粗大第二相粒子处形核, 同时在723 K还观察到晶界弓出形核和"孪生"动态再结晶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D大鼠静脉血样本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数据的影响。方法 16只SD大鼠(200~220)g,雌雄各半,采静脉血经EDTA-K2抗凝,置室温(18~25℃),分别于0 min,30 min,1 h,2 h,4 h,8 h,24 h和48 h用MEK-6318K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测定。比较不同保存时间对同一静脉血样本血细胞及PLT的影响。结果雌雄SD大鼠血常规数据变化趋势一致,HCT在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在24 h、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DW 24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各时间段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30 min、1 h、2 h、4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时间段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YM%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D%24 h、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N%24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N%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大鼠静脉血在常温条件下放置,血常规最好在30 min以后,24 h以内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6.
根据徐州矿务局张集煤矿9602工作面发生的端面冒落事故和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大倾角“大采高”煤层高档普采工作面端面冒落的原因,提出了控制端面冒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正火处理对高Cr马氏体耐热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断裂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900~970℃正火后,晶粒尺寸十分细小,在10μm以下.1060~1200℃正火晶粒尺寸迅速增长,1060℃正火晶粒尺寸约为33μm.经过1060℃×2h正火+760℃×3h回火热处理后,室温和600℃高温拉伸屈服强度分别达到535MPa和380MPa,综合力学性能优良,而1060℃长时间正火对力学性能并无明显影响.1060℃×2h正火+760℃×3h回火热处理后得到破碎的晶粒细小回火马氏体组织,晶界上200~300nm M23C6和晶内5~50nm MX型弥散析出有效地阻碍位错运动,进而提高了材料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Plants have developed a multitude of inducibledefense mechanisms against aggressive biotic and abi otic agents[1]. Wound and herbivory induced plantresponses can negatively affect herbivore’s physiologydirectly by stimulating the synthesis of toxic metabo lites[2—4]. In addition to such direct defense mecha nisms, plants can also emit specific blends of volatilesthat attract carnivorous enemies to defend themselvesagainst herbivores[5—9].Herbivory induced plant volatiles can n…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Y1.9SiO5:Tb3+0.1发光材料,并在250~1000℃不同温度下进行煅烧.通过对此样品在不同温度下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红外光谱以及X衍射图谱进行研究,发射谱中625nm、587nm、545nm、442nm处显示了Tb的5D4-7Fj(j=3,4,5,6)的特征跃迁,491nm处显示了5D3-7F6的特征跃迁.红外和X衍射图都显示500℃是样品从无定形到晶形的温度变化点,800℃时晶体稳定且晶形最好.无定形态时样品的荧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晶态时其荧光强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正好相反.说明无定形态时,Tb3+主要处于无反演中心格位;而在晶态结构中,Tb3+主要处于反演中心格位.  相似文献   

20.
在298.15K,使用Picker混合型流动微热量热器测量了苯十环己烷和苯十四氯化碳体系的摩尔过量焓,与文献值相符在1%以内,说明仪器工作性能良好,测量数据可靠.本工作系统测量了环己酮与环己醇在300.15,303.15,308.15,313.15和323.15K时的摩尔混合热.发现在这些温度下混合热的极大值均位于x≈0.5处,混合热曲线对称.该体系的混合热,先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至308.15K左右又缓慢回升.此外,根据实验数据,利用Redlich和Kister方程,计算了300.15K时两组分的偏摩尔混合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