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太行山南段野生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行山南段拥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有种子植物125科,456属,974种(含变种),按其经济用途将它们分为12类,其中,1.纤维植物98种;2.油脂植物147种;3.芳香植物66种;4.鞣料植物65种;5.淀粉植物98种;6.果树植物136种;7.密源植物88种;8.饲料植物166种;9.药用植物426种;10.农药植物72种;11.野菜植物68种;12.观赏植物239种.此外,对该区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连滨海地带耐盐性植物和盐土植物计有86种,隶属26科65属.其中9种植物的耐盐性是首次报道.根据土壤总盐量分析,以及各种植物分布调查,上述86种植物可划归四种生态类型:轻度耐盐性植物、中度耐盐性植物、重度盐土生植物和极重盐土生植物.不同类型植物对土壤盐渍化程度具明显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平原河道植物调查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植物措施在平原河道生态治理的中重要作用,通过对浙江省13个县市的平原河道植物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平原河道有河道维管束植物751种(包括种下分类等级),隶属97科.其中蕨类植物11科15种,裸子植物2科5种,被子植物84科731种.按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分类,中生植物459种,湿生植物169种,水生植物123种.在水生植物中,挺水植物68种,沉水植物25种,浮叶根生植物19种,漂浮植物11种.根据河道植物的适应性、群落亲和度、功能性和景观性的原则,筛选出71种作为浙江省平原河道生态整治的推荐植物.结合浙江省平原河道的特点,讨论了植物措施在平原生态河道整治中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历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条山山脉的东段,有种子植物972种,隶属于491属,123科.历山是山西省珍稀濒危植物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种,连香树和野大豆.山西省省级重点保护植物22种.分析了历山珍稀濒危植物的原因,提出了科学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星斗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分析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民族植物学方法对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资源进行了可持续利用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3种,其中Ⅰ级8种,Ⅱ级25种.按经济用途分为9类,其中药用植物15种,芳香油植物3种,纤维植物6种,油脂植物6种,淀糖植物2种,鞣质植物3种,观赏植物25种,农药植物1种,木材植物27种.并根据其利用方面的特点,提出了保护与合理利用该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黑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西坡,有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该地有野生维管植物90科386属791种,按照经济用途将它们分为19类,其中:淀粉植物21种;食用油脂植物21种;保健品及饮料植物46种;饲用植物135种;野菜及蔬菜植物64种;蜜源类植物28种;药用植物433种;有毒植物41种;木材类植物54种;纤维植物60种;鞣质植物48种;芳香油植物34种;工业油脂植物55种;染料植物22种;水土保持植物50种;绿化植物59种;花卉植物92种;抗污染植物14种;珍稀濒危植物9种.此外,对该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桂宾 《河南科学》2006,24(2):214-218
根据河南省新的植物区系资料对其植物资源进行了分类与数量统计,并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途径.结果表明,本省植物资源有15类,其中用材植物474种,野生水果144种,绿化、观赏植物534种,淀粉植物140种,油料植物291种,纤维植物271种,药用植物1172种,牧草及饲料246种,芳香油植物143种,鞣质植物259种,树脂及橡胶植物29种,蜜源植物171种,野菜植物150种,有毒植物80种.实现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建立植物资源信息系统;制定切实有效的利用与保护并重的措施,包括适时适量采集,综合利用,建立植物资源基地,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植物资源;以植物生境及其多样性保护为基础,以重点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建立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提高公众对植物资源保护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曲靖师范学院校园种子植物名录及植物配置合理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绿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在校园绿化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调查编制出曲靖师范学院新校区校园植物名录,共记录植物68科134属180种,其中云南本地种128种,非本地种52种(其中入侵种2种).植物属的分布类型以北温带为主.教学办公区植物配置比较合理,体育场和生活区出现以草代木现象,缺少观花植物和荫蔽树种.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地理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南省处于温带与亚热带地区,植物资源丰富.据统计,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8种,隶属14科23属,其中裸子植物3科7属10种,被子植物11科16属1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5种.阐述了这些植物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并根据该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凉水原始红松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区系特点.凉水原始红松阔叶林属于长白植物区系,植物种类丰富,共有种子植物80科243属444种.最大的科是菊科,共有植物48种;植物种类超过20种的科有杨柳科、毛茛科、蔷薇科、禾本科、莎草科等.属于这些科的植物共有152种,占凉水种子植物种类总数的34.23%.裸子植物1科4属6种;被子植物79科239属438种,其中双子叶植物63科188属352种,单子叶植物16科51属86种.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凉水原始红松阔叶林内种子植物可分为4大类性质的区系成分,共有16个分布型16个变型,种类成分较复杂,区系性质为温带性质,特有种所占比例较高,区系古老,区系来源为温带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分布在河南的蝗虫3总科、6科、17亚科、49属、87种(亚种),其中66种(亚种)为河南新记录。区系组成:古北种20种,占22.99%;东洋种27种,占31.03%;广布种28种,占32.18%:予陕地区分布种12种,占13.5%。对各区系种的分布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河南省自由生活革螨调查结果。共发现13科35属80种。其中河南新纪录51种。  相似文献   

13.
伞形科植物种类繁多(世界有260余属2500余种;我国有90余属600余种),分类上十分困难,通过深入研究,该科植物在河南有27属55种1变种(其中有3种为河南新记录)。本文包括17属30种1变种。分布于省内各山区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生境中。有些种类为名贵的传统中药材,如明党参、柴胡等;有些则为香料植物,如芫荽(香菜)、茴香等。本文详尽描述了科、属、种的特征及地理分布与生境;编写了属、种检索表,并尽可能地对其化学成分和经济用途作了分析与记述。因此,该文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伞形科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有关部门教学、科研和生产提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河南省自由生活革螨调查结果。共发现13科35属80种。其中河南新纪录51种。  相似文献   

15.
伞形科植物种类繁多(世界有260余属2500余种;我国有90余属600余种),分类上十分困难,通过深入研究,该科植物在河南有27属55种1变种(其中有3种为河南新记录)。本文包括10属25种。分布于省內各山区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生境中.有些种类为名贵的传统中药材,如羌活、独活、白芷、藁本等。本文详尽描述了科、属、种的特征及地理分布与生境;编写了属、种检索表,并尽可能地对其化学成分和经济用途作了分析与记述.因此,该文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伞形科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有关部门教学、科研和生产提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崔波  刘清江 《河南科学》1997,15(4):451-456
据对河南山区各地野外采集的大型直人菌标本进行事理和鉴定,境内生长分布的牛肝菌目的种类有6科11属24种。其中食用菌18种,药用菌8种,毒菌5种。本文继续描述牛肝菌目的牛肝菌科、桩菇科及铆钉菇科的一些资源种类。  相似文献   

17.
<正> 淡水水域中营自由生活的桡足类(Copepoda)是小型甲壳动物,体长一般为1—2毫米左右,它们和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都是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桡足类和枝角类又是淡水浮游动物当中的大型种类。在水产养殖业中桡足类也和其它浮游动物类群一样是一般幼鱼和一些经济鱼类直接和间接摄食的对象,是营养丰富的天然饵料,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8.
据对河南山区各地野外采集的大型真菌标本进行整理和鉴定,境内生长分布的牛肝菌目的种类有6科11属24种。其中食用菌18种,药用菌8种,毒菌5种。本文描述的种类分属于松塔牛肝菌科、圆孔牛肝菌科、绒盖牛肝菌科及牛肝菌科。  相似文献   

19.
河南外来入侵植物区系成分与成灾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东平  叶永忠 《河南科学》2007,25(5):765-769
采取野外样方调查和资料分析方法,对河南外来入侵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及其成灾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目前已知的外来入侵植物有53种,隶属于19科41属;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划分为9种分布区类型和4种变型;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划分出8个类型;热带分布成分(53.57%)比温带分布成分(46.43%)稍强,体现了河南植物区系环境过渡性的特点;这些外来入侵植物大部分原产美洲和欧洲.据此,发现河南外来入侵植物的成灾机制与其区系地理成分之间的密切联系,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对那些已经产生危害的种类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0.
增补报道了《河南植物志》中未记录的河南产毛茛科植物4种4变种,其中4种2变种为河南分布新记录;订正了10种1变种植物的学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