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依据溴化锂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具有一种新的溶液循环的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的热力过程进行了炯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循环相比,新的溶液循环不仅具有更高的性能系数和炯效率,而且吸收蒸发器具有更宽的操作范围.当热源温度、冷凝温度和吸收器的温度分别为70、25和150℃时,普通循环的炯效率是56.2%,而新循环的炯效率是65.7%.当在吸收蒸发器和再生器之问增加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时,新循环的炯效率可以达到69.6%,而且吸收蒸发器的操作范围进一步增加.同时也讨论了其他操作参数对系统炯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了高温LiBr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热力学模型。模型考察了系统各操作温度、循环倍率(Rf )、溶液热交换器换热效率(Ef )和系统温升(Tgl )对系统火用性能(ECOP)、主要部件火用损失(Ed )和总火用损失(Et )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器和再生器是整个系统火用损失最大的部件;ECOP随着再生温度、蒸发温度、吸收-蒸发温度和溶液热交换器换热效率增加而增加;随着吸收温度、冷凝温度、循环倍率和系统温升增加而减小。为了获得较好的系统性能,系统温升不应该超过72 K 。  相似文献   

3.
制冷系统的(火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地阐述了制冷系统(火用)析的基础上,对单级压缩氨制冷循环和双级压缩氨制冷循环进行了 详尽的(火用)损失及(火用)效率的计算,进而可以得知系统各个环节能源利用的情况.同时简单地介绍了减少(火用)损失、 提高(火用)效率的一般措施  相似文献   

4.
氧化铝生产蒸发工序的(火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氧化铝生产蒸发工序的能耗,根据工业铝酸钠溶液的密度、比热容、各组分的活度因子和标准化学炯等性质,推导出工业铝酸钠溶液的(火用)计算式;对四效蒸发器一三级闪蒸器系统炯进行分析,计算蒸发系统及其各单元的(火用)效率和炯损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蒸发系统的(火用)效率为13%19%;三级闪蒸器的(火用)效率较高,均超过了90%;四效蒸发器的炯效率较低,几乎都低于80%,其中第4效蒸发器的(火用)效率最低,为9%~12%;冷凝水和乏汽形式的外部(火用)损失和蒸发器内传热过程引起的内部(火用)损失是蒸发系统的2类主要炯损失,其(火用)损系数分别为0.273-4).301和0.291~0.329;虽然预热器的混合炯损系数仅为0.016-0.030,但其用能过程不合理,因此,建议加强冷凝水和乏汽的余热回收利用,优化蒸发系统的传热温差分布和操作参数,改进预热器的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了高温LiBr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热力学模型.模型考察了系统各操作温度、循环倍率(Rf)、溶液热交换器换热效率(Ef)和系统温升(Tgl)对系统性能(ECOP)、主要部件损失(Ed)和总损失(Et)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器和再生器是整个系统损失最大的部件;ECOP随着再生温度、蒸发温度、吸收-蒸发温度和溶液热交换器换热效率增加而增加;随着吸收温度、冷凝温度、循环倍率和系统温升增加而减小.为了获得较好的系统性能,系统温升不应该超过72K.  相似文献   

6.
对换热器的热量(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进行了分析。指出为取得较高的(火用)效率,传热单元数和水当量比应仔细选择,它们有一最佳值。对换热器进行了热经济学优化计算,得出换热器最佳参数与燃料种类、发热量、价格、换热器传热系数、烟气进换热器温度和换热器单位传热面积投资有关,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烧结工序开展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火用)分析意义,应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了烧结工序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火用)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烧结工序的(火用)效率、(火用)损失,指出了烧结工序的节能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温双再生器型吸收式热变换器热力循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型以溴化锂溶液为工质的高温双再生器型吸收式热变换器(HDAHT)循环系统,该系统在高温单级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中再生器和冷凝器之间增加了第二级再生器.HDAHT系统可以将高温废热源的温度进一步提高至有用温位.对HDAHT内各参数对系统性能系数COP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系数COP随着蒸发温度、低压再生器温度和溴化锂溶液中间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吸收温度、高压再生器温度和溴化锂稀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在适合的操作条件下,本循环的系统性能系数COP达到了0.61,是高温单级吸收式热变换器的1.2倍.所得到的这些规律将为高温吸收式热变换器设计系统优化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结合重型车用柴油机的试验数据针对系统进行焖(火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R123系统,在不同的发动机转速下,系统焖(火用)效率随着蒸发压力和发动机负荷增大逐渐增大,但是增长速率均逐渐减小.对于R245fa系统,在不同的发动机转速下,系统焖(火用)效率随着蒸发压力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发动机负荷的增大逐渐增大.蒸发器是提升中温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系统焖(火用)效率的关键,合理选择及设计系统蒸发器将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焖(火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对压气机压缩过程的(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均与进气流量、进口温度、进口压力及冷却水流量有关.不同压缩过程(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也不同.为了取得较高的(火用)效率,应合理选择上述参量使实际过程尽量趋近于等温压缩过程.  相似文献   

11.
TFE-E181双吸收热变换器热力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TFE—E181(三氟乙醇—四甘醇二甲醚)为工作流体,采用一种新的溶液循环方式研究了大温升、双吸收武热变换器的热力循环性能。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循环相比,该双吸收热变换器不仅具有更宽的操作范围,而且具有更高的性能系数和Yong效率,发生器产生的单位质量工质在吸收器中输出的热量和输出的Yong也更高,其提高的幅度随吸收温度的增高而变大,当温升为60℃时,其性能系数为0.22,Yong效率为0.45,单位质量TFE的制热量为130kJ/kg。同样条件下,以H2O—LiBr为工质对的双吸收武热变换器,其性能系数为0.32,Yong效率为0.66,单位质量的工质水的制热量为1250kJ/kg。此外,还分析了吸收温度、吸收蒸发温度对系统的性能系数、Yong效率、循环倍率、分流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对新型蓄冷系统——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进行了火用分析,并通过与常见的盘管式冰蓄冷系统进行对比,发现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的火用效率有极大的提高,从而表明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通过对系统各部件火用损失的分析,表明提高系统火用效率的有效措施是系统中采用高效的与制冷剂相匹配的压缩机.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介绍了负压热水锅炉的性能特点,对其进行了火用分析.指出了火用效率与热效率的关系以及影响火用效率的因素以及提高火用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平衡分析法 ,对小型热电联产进行分析 ,对热电联产系统内各环节中损失进行计算 ,得出各热力设备的效率 ,找出系统用能不合理的主要薄弱环节 ,为今后设备节能的改进提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溴化锂溶液为工质的吸收式热转换器为对象,对不同操作温度下的可逆性能系数、基于焓的性能系数、基于有效能的性能系数和循环比与操作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另外,分析了溶液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对吸收式热转换器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所得结论对于吸收式热转换器的设计和实际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TFE-E181是一种新型工质对,尽管TFE和E181的沸点差较大,工质与吸收剂分离不需采用精馏器,但仍有微量的E181进入蒸发器中,为了避免E181在蒸发器中累积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操作,采用蒸发嚣回流方式将累积在蒸发器中的E181回流到发生器中,并对具有这种回流方式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热力循环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高压区压力对蒸发器回流比、进入吸收器工质量、回流液浓度、系统性能系数、Yong效率的影响规律.发现吸收温度、换热器效率、发生温度、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系数、蒸发器回流比、放气范围、Yong效率有一定影响.分析所得的规律可为TFE-E181高温型吸收热泵性能的提高及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氨水吸收式制冷GAX循环中临界热源温度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氨水吸收式制冷GAX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GAX循环存在临界热源温度的原因,编制了计算机模拟程序,分别对氨水吸收式制冷GAX循环与一般循环系统进行了理论计算与比较.得出了GAX循环性能与热源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在蒸发温度为3 ℃、冷却水为32 ℃的条件下, GAX循环系统最低临界热源温度为110 ℃;在蒸发温度为3 ℃时, GAX循环系统最低临界热源温度值随冷却水温度的提高而升高;只有热源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值时, GAX循环性能系数才能得到提高.所得结论为在实际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是否采用GAX循环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