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来吧!贝鲁特, 回来吧!韶华时光! 享誉阿拉伯歌坛的黎巴嫩女歌唱家菲露兹,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往往声泪俱下,而听者也禁不住唏嘘涕零。自1975年4月至1976年10月为期19个月的内战以来,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一直在战乱中挣扎着生存。今年4月以来又接连发生了叙利亚驻黎部队与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的民兵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的“导弹危机”,  相似文献   

2.
大事记     
26日印度总理英·甘地20日至今访问苏联。黎巴嫩总统阿明·杰马耶勒要求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在内的一切外国军队撤出黎巴嫩。伊拉克,科威特等阿拉伯国家为抗议以色列罪行和声援巴勒斯坦、黎巴嫩人民,宣布取消古尔邦节庆祝活动。勃列日涅夫在巴库发表包括对华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黎巴嫩最大的穆斯林什叶派政党。成立于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主要由从“伊斯兰阿迈勒运动”中分裂出来的力量组成,与伊朗关系密切,该组织拥有民兵约2500人,集中在黎南部地区。现总书纪为哈桑·纳斯拉拉赫。真主党主张以武装斗争将以色列赶出黎巴嫩。  相似文献   

4.
二月上旬以来,入侵黎巴嫩的以色列军队在实行第一阶段撤军前后,犯下了一系列新罪行。它在黎巴嫩南部连续对当地居民和抵抗力量进行了大规模镇压和扫荡,使数百人伤亡,上千人被逮捕审讯,大批房舍被夷为平地,许多人无家可归。以色列占领军不仅在其未撤出的地区实行暴政,而且还越过新防线重新进入其已撤出的地区,滥施杀掠。以色列把它的暴行说成是为对付“恐怖活动”而采取的“自卫措施”,实际上是企图打击和削弱黎巴嫩人民的反抗,同时显示它可以随意重返撤出地区的“威风”,以恐吓黎巴嫩人民。以色列外长沙米尔承认,以军采取的行动是“先发制人的措施”,为的是向黎人民表明,凡袭击以色列部队者不会不受到“严厉惩罚”。以色列  相似文献   

5.
法兰西蓝盔缓缓来戴高乐·阿布塔斯生活在黎巴嫩南部的一个小镇,他是当地惟一的天主教马龙派教徒,在黎巴嫩的政治格局中,马龙派是真主党的死对头。2000年5月,以色列遵循联合国确认的“蓝线”,从黎巴嫩南部撤出驻军,戴高乐随后就被真主党送进监狱,罪名是曾与以色列占领军“合作”。而在以色列占领黎巴嫩南部地区的时候,“合作者”的数量,显然远远多于“抵抗者”。在刚刚结束的黎以军事冲突中,戴高乐生活的小镇幸运地躲过了以色列的轰炸,可仅仅十余公里外的宾特—朱拜勒,却几乎遭到灭顶之灾。此地地处交通要冲,是真主党武装经营多年的据点,受…  相似文献   

6.
通过美国中东特使墨菲的斡旋,在黎巴嫩临时部队司令主持下,黎以于11月重新就解决以从黎南部撤军的问题,举行军事谈判.从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以色列从其占领的黎巴嫩地区撤军的问题.1983年5月,美国一手促成黎以就撤军问题达成协  相似文献   

7.
王晋 《世界知识》2020,(22):52-53
10月1日,以色列外交部长加比·阿什肯纳齐表示,在美国长达三年的斡旋下,以色列与黎巴嫩将在10月中旬开始进行海上划界谈判,以结束两国在海上的边界纠纷。10月14日,在联合国和美国代表的协调下,以色列与黎巴嫩举行首轮非直接谈判,双方存在较大分歧,商定于10月28日举行第二轮谈判。  相似文献   

8.
7月28日凌晨,在黎巴嫩南部纳巴蒂亚省的吉卜希特村附近,一架直升飞机突然降落,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从直升飞机里钻出25名以色列特种部队军人,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一家住宅,劫持了住宅主人及另外两人,尔后飞机腾空直飞以色列而去。被以色列绑架的人叫阿卜杜·克里姆·奥贝德,是黎巴嫩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地区的领导人,另两个人是他的助手。这起绑架事件立刻在黎巴嫩、中东地区和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色列遭到许多国家的谴责。事发后,黎巴嫩真主党的“世界被压迫者组织”威胁说,如果以色列不尽快释放奥贝德,那么被扣押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威廉·希金斯将被绞死。以色列对这一威胁未予置理。7月31日,“世界被压迫者组织”宣布,希金斯已被处死。该组织还提供了希金斯被绞死时的录  相似文献   

9.
3月5日,以色列内阁在一次很难得的历史性表决中,一致决定在今年7月份之前撤出南黎巴嫩。这项决定称,以色列将通过与叙利亚达成和平协议来实现从南黎巴嫩撤军,但即使达不成协议,以色列也将在7月份之前完成撤军。  相似文献   

10.
6月上旬,以色列当局发动军事侵略,强占黎巴嫩大片国土。以色列侵略军铁蹄所至,人民遭到屠杀,城镇村庄化为焦土。这是十年来以色列对黎巴嫩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的一次军事入侵。它蛮横践踏一切道义和国际关系准则,悍然不顾国际舆论的抗议和谴责,气焰嚣张、肆无忌惮地推行侵略扩张政策。以色列为什么这样猖狂呢?这同一贯偏袒以色列的美国政府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蕞尔小国黎巴嫩历来都是各种国际势力激烈角逐的场所:黎巴嫩与叙利亚历史上关系特殊。在奥斯曼帝国统治的400年间,有350年两国是在一起作为“大叙利亚省”存在的,1920年又皆由法国托管。黎巴嫩独立以来,叙利亚坚持在黎有特殊利益,至今仍有两万叙军人在黎驻扎;黎巴嫩与巴勒斯坦关系微妙,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大批巴难民涌入黎巴嫩,巴方各种武装力量也屡屡从黎境内袭扰以色列,其引发的矛盾直接酿成黎巴嫩内战,至今仍有近50万巴难民滞留黎境内;亲伊朗的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及贝卡谷地建立反以基地,使黎巴嫩与伊朗的关系也变得复杂;黎巴嫩与以色列则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以军撤出黎南部后,边境局势虽有缓和,但仍存在许多激化局势的诱因。由于黎巴嫩与周边国家关系复杂微妙,它在盘根错节的地区冲突中自然难以独善其身。伊战后,美国曾指责黎巴嫩藏匿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遭到黎巴嫩政府断然否定。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驻黎巴嫩维持和平部队遭到多方袭击,黎巴嫩真主党打击它是为了伊朗的利益,南黎巴嫩军是为了以色列的利益。目前,这支部队是否能在黎巴嫩存在下去,引起了一场争论。  相似文献   

13.
人们最近似乎很难把以色列总理佩雷斯与中东和平推进者的形象相联系。他下令武装袭击黎巴嫩,甚至一直炸到贝鲁特郊区和贝卡谷地,造成大批黎巴嫩居民伤亡和逃离家园;封锁黎巴嫩海上交通,炮轰沿海  相似文献   

14.
由以色列最近入侵而引起的黎巴嫩危机还没有结束,但是已经可以初步看出它造成的严重影响.中东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旧的格局被打破了,新的格局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局势还会有或大或小的演变,但基本轮廓已显现出来了.让我们从五个方面试作分析.一以色列扩张气焰嚣张,加紧推行"大以色列"计划.以色列在占领黎巴嫩南部并包围了贝鲁特之后,凭借其在军事上的有利形势,利用阿拉伯国家的分歧、美  相似文献   

15.
黎巴嫩     
黎巴嫩在中东地区,是一个小国。面积一万零四百平方公里,人口三百零六万。国家虽小,但它是世界上出名的多事之地。它自一九四三年独立以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政府频繁更换,内战时起时伏;外国多方干涉。一九七五年四月爆发的内战,到一九七六年秋天才结束。内战期间,死伤人口逾十万,逃往国外人口六十万,财产损失多达一百二十亿美元。一九七八年,黎巴嫩内战又几起几落,时停时打,经久未了。今年三月中旬和四月间,以色列一再炮轰黎巴嫩南部。同时,以色列军用飞机也多次侵入黎巴嫩领空。多年来饱经外患内乱的黎巴嫩,至今仍然不得安宁。黎巴嫩内战外患所以这样持续不断,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外根源的。  相似文献   

16.
8月3日和4日,在北京首都机场,中国政府为缓解黎巴嫩目前面临的人道危机而向黎政府提供的一批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分批装机启运。援助物资主要包括小型发电机、帐篷、毛毯、卫生装备和部分药品等,先由专机运至约旦,再转运至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以色列对黎巴嫩的军事打击使黎巴嫩  相似文献   

17.
近两个多月来,黎巴嫩局势更形恶化。持续了十年的战乱,看不到了结迹象,而且各教派为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地盘,冲突愈演愈烈。各派力量的对比在战乱中也发生了变化。民族团结政府已处于瘫痪状态,无力控制局势。英国《外事报道》说,黎巴嫩正分裂为以教派为基础的若干行政区,各自为政。去年4月,黎巴嫩各派经过反复协商成立了民族团结政府。那时,总理卡拉米曾说,黎巴嫩历史结束了“消极阶段”,开始了“积极阶段”。其后,黎巴嫩局势确曾一度稍见稳定。政府执行的“大贝鲁特安全计划”以及山区和沿海公路的“安全计划”,也曾有一些进展。但是,没有多久,这种局面就被内战的炮火破坏了。此后的局势就如一团乱麻,愈发难以治理。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无为县读者陈光森、沈阳市读者王贵利来信问:最近由于以色列入侵而引起的黎巴嫩危机,触发的矛盾多端,令人眼花缭乱,其中巴解组织与黎巴嫩的关系,叙利亚与黎巴嫩的关系,究竟是怎么回事?现在,分别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当人们看到千疮百孔的贝鲁特,耳畔轰鸣着枪炮声时,很难想象它在十年前经济繁荣的景象。黎巴嫩曾以发达的金融业而闻名于世。它的金融业资历深,而且由于与海湾地区关系密切,占据着便于吸收石油资金的优势,同时它拥有比较强大的金融机构和信贷机构,又善于开辟多种服务和发展中、长期信贷,因此在国际上也颇有信誉。甚至在战乱中,银行客户大量移居国外,特别是大客户的外移冲击着黎巴嫩的金融业时,黎巴嫩银行仍能紧紧跟踪变化的形势,在欧洲、美国和海湾地区开设了不少分行,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地在艰难中发展着金融业。正因为如此,黎巴嫩镑一直被公认为是“安全外汇”和全世界最坚挺的货币之一。但是,战争是无情的。黎巴嫩经济和黎镑再顽强也经不住十年战火的摧残。黎巴嫩作为中东主要金融和商业中心的业务被战乱年复一年地削弱了,其他经济行业也受到日益严重的破坏。去  相似文献   

20.
6月4日,以色列出动大批飞机对黎巴嫩南部及首都贝鲁特进行狂轰滥炸。6日,又公然出动陆、海、空军全面侵入黎巴嫩。据报道,至9日已投入兵力达85,000人,占领了黎南部若干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重要据点,并向北推进到贝鲁特郊区;同时,在贝卡谷地与叙利亚空军展开大规模空战。11日、12日,叙、以、巴相继宣布停火,但以色列一再违背诺言,实际上没有停止军事行动,甚至步步进逼,包围贝鲁特,黎巴嫩的形势仍然十分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