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92~1996年间,64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研究。32例采用“神龙液”合并放射治疗(实验组),32例采用单纯放射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放疗方法及照射剂量相同。实验组患者从放疗开始,每天服“神龙液”一剂,分两次服,直至放疗结束。结果显示,在放射剂量54Gy时,实验组患者鼻咽部肿瘤消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放射反应比对照组轻。提示“神龙液”合并放射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芦荟配合三乙醇胺预防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芦荟配合三乙醇胺对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的预防作用.方法从2005年8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52例初诊鼻咽癌Ⅲ~Ⅳ期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芦荟配合三乙醇胺外用作为实验组28例,单纯使用三乙醇胺外用作为对照组24例,根据RTOG关于急性放射皮肤损伤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主要观察2级及以上皮肤急性放射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2级及以上皮肤急性放射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0.7%(3/28)和33.3%(8/24),实验组2级及以上皮肤放射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3.96,P<0.05).结论芦荟配合三乙醇胺外用能使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中2级及以上皮肤急性放射损伤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使放射治疗患者的皮肤得到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紫杉醇(TAX) 顺铂(DD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组36例鼻咽癌患者给予紫杉醇 顺铂方案化疗,第3周期化疗后1周开始放疗;对照组36例给予单纯放疗。两组放疗方法、剂量相同。结果初治鼻咽癌对TAX DDP方案化疗有较高的反应率,使33.3%病人的T分期和44.4%的N分期降低;近期疗效:观察组鼻咽部及颈淋巴结CR率分别为91.7%及88.9%,较对照组的72.2%和66.7%高(P<0 05);化疗及放疗毒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TAX DDP方案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诱导化疗,具有疗效好、毒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是中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较理想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紫杉醇(TAX)+顺铂(DD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组36例鼻咽癌患者给予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第3周期化疗后1周开始放疗;对照组36例给予单纯放疗.两组放疗方法、剂量相同.结果初治鼻咽癌对TAX+DDP方案化疗有较高的反应率,使33.3%病人的T分期和44.4%的N分期降低;近期疗效:观察组鼻咽部及颈淋巴结CR率分别为91.7%及88.9%,较对照组的72.2%和66.7%高(P<0 05);化疗及放疗毒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TAX+DDP方案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诱导化疗,具有疗效好、毒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是中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较理想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紫杉醇(TAX)+顺铂(DD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组36例鼻咽癌患者给予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第3周期化疗后1周开始放疗;对照组36例给予单纯放疗.两组放疗方法、剂量相同.结果初治鼻咽癌对TAX+DDP方案化疗有较高的反应率,使33.3%病人的T分期和44.4%的N分期降低;近期疗效观察组鼻咽部及颈淋巴结CR率分别为91.7%及88.9%,较对照组的72.2%和66.7%高(P<0 05);化疗及放疗毒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TAX+DDP方案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诱导化疗,具有疗效好、毒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是中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较理想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优势.方法 7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调强放疗组(IMRT)35例,常规放疗组(CRT)35例.IMRT组靶区为鼻咽肿瘤、咽旁间隙和颈部淋巴区,放射剂量DT 70 Gy;CRT组采用面颈联合野加颈部切线野照射,原发灶根治量为DT 70~72 Gy,颈部预防治疗量DT 50 Gy.结果 IMRT组和CRT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85.7%,口腔黏膜反应Ⅳ级两组分别为0例和2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比常规放疗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单纯放疗及同期放化疗患者急性不良反应影响指标.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238例,其中,单纯放疗108例,同期放化疗130例.依据美国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制定的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进行急性不良反应评价,分析治疗期间不同营养状况评价指标(BMI、人血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炎症指标(NLR,PLR)对急性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238例患者治疗期间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60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173例,急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78例.总淋巴细胞计数正常组和轻度低下组Ⅱ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度低下组和重度低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人血白蛋白偏低组≥Ⅱ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高PLR组≥Ⅱ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低PL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总淋巴细胞计数正常组和轻度低下组≥Ⅱ级急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中度低下组和重度低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人血白蛋白、PLR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明显相关,总淋巴细胞计数与急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明显相关.结论行单纯放疗及同期放化疗患者中人血白蛋白、PLR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影响因素,总淋巴细胞计数为急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在放化疗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比较两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方案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干燥症的情况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选择放疗后满3年复查的鼻咽癌患者91例,按照单纯立体定向照射和面颈联合野联合立体定向照射分为A组和B组.复查时进行面对面访谈方式的口干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口干燥症的严重程度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A组1年局控率91.80%(56/61),l、2、3年累积生存率为96.72%(59/61)、93.22%(57/61)、91.80%(56/61).腮腺受照剂量16.69~32.67 Gy(20.21±5.36)Gy,口干燥症的发生率为6.56%(4/61),中度发生率为3.28%(2/61),无重度发生.其中3.28%(2/61)的患者吃饭时需饮水,无患者夜晚经常喝水或说话时感口干,3.28%(2/61)的患者认为日常生活明显受影响.B组1年局控率96.67%(29/30),1、2、3年累积生存率为96.67%(29/30)、93.33%(28/30)、90.oo%(27/30).腮腺受照剂27.47~40.28 Gy(28.25±10.19)Gy,口干燥症的发生率为46.67%(14/30),中度发生率为23.33%(7/30),重度2例(6.67%).其中33.33%(10/30)患者吃饭时需饮水,13.33%(4/30)患者夜晚经常喝水或感到说话困难,43.33%(13/30)患者认为日常生活明显受影响.两组比较1年局控率和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口干燥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鼻咽癌可以保证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减少放疗后口干燥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探讨Orem自护理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首诊鼻咽癌放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Orem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发生情况及放疗30Gy、放疗结束时生活质量状况。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Orem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口腔黏膜反应的程度,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 前 言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它和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组成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根据国内有关资料统计 ,60 %~ 70 %的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过放射治疗 (包括单纯放疗、术前或术后治疗、放疗合并化疗等 ) [1]。上个世纪 40年代以深部治疗机为代表 ,5 0年代以钴 - 60机为代表 ,60年代则以直线加速器为代表 ,70~ 80年代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以 X(γ)射线为放射源的立体定向放射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90年代 ,国内 X-刀治疗系统达到 2 0多家 ,γ-刀治疗系统也有 1 0多家 [2 ] 。同时 ,随着放射物理学、放射生…  相似文献   

11.
蛭癌宁对宫颈癌病人放疗后白细胞介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中药蛭癌宁对宫颈癌病人放疗后白细胞介素 (IL)水平的影响 .共治疗宫颈癌病人 30例 ,治疗组 15例 ,采用放射治疗并口服中药蛭癌宁 ;放疗组 15例 ,采用放射治疗 .结果表明蛭癌宁可提高放疗后宫颈癌病人IL - 1的水平 ,降低IL - 2、IL - 6水平 ,具有增强免疫细胞因子活性 ,提高放疗后宫颈癌病人的免疫功能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周剂量紫杉醇同步调强放射(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NSCLC)的放射性肺损伤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32...  相似文献   

13.
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贲门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贲门癌的疗效 ,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 :46例中晚期贲门癌患者均分至 2个组 ,单放组采用常规分割 ,DT5 0 GY/5周。综合组采用化疗 +放疗 +化疗 ,化疗采用 FP方案 ,前后各 2个周期。结果 :2个组治疗后完全缓解率 :单放组为 0 ,综合组为1 2 .6%。病情进展率 :单放组为 1 8% ,综合组为 4.3%。 2个组近期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x2 =4.39,P<0 .0 5 ) ,综合组副作用大于单放组 ,( t=4.31 8,P<0 .0 1 ) .结论 :化疗联合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提高疗效 ,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术前希罗达联合盆腔放射治疗对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将病症确诊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手术组30例,常规进行手术治疗;联合治疗30例,术前联合希罗达和放疗,然后再手术.结果单纯手术组和联合治疗组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83.5%和100%,差异有显著性(P<0.05);保肛率分别为30.0%和86.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6.0%和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希罗述+放疗提高低位直肠癌的手术切除率和保肛率,降低局复发率,是目前较好的新辅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选择 8 6例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按心脏超声心动图分为左室肥厚组 (A组 )和非左室肥厚组 (B组 )进行比较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并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洛汀新进行治疗观察 .结果表明 :A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B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而治疗前与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及Lown’s分级危险性为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洛汀新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EC与EC序贯T方案在乳腺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组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按术后所应用的化疗方案划分为TEC组(25例)和EC序贯T组(35例),回顾性分析TEC方案与EC序贯T方案的术后化疗疗效、安全性.结果 TEC方案与EC序贯T方案一般情况如年龄、TMN分期、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分化程度、乳腺癌受体、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在组间未见显著差异;但EC序贯T方案的3 a无病生存率、总生存期显著高于TEC方案;TEC方案与EC序贯T方案在血液毒性方面、胃肠道反应、疲劳、黏膜炎等方面无显著差异,EC序贯T组的神经毒性显著高于TEC组(P0.001).结论乳腺癌术后EC序贯T方案可以延长乳腺癌患者术后的远期生存期,但神经毒性反应较严重,故在应用此方案的同时,应联用营养神经治疗,并密切观察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7.
蜂蛇胶囊与放、化疗结合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蜂蛇胶囊结合放疗、化疗对胃癌患者的减毒增效作用.通过随机选取40例诊断明确的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蜂蛇胶囊结合放疗、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放疗和化疗治疗.观察血象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确定蜂蛇胶囊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表明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蜂蛇胶囊结合化疗、放疗同时治疗胃癌患者疗效显著,实验结果表明无脊髓抑制现象,可降低单纯化疗、放疗所引起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检测121例各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及大部分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各型肝炎患者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RBCC3bRR均明显低于正常人。急性肝炎急性期和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RBC-ICR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RBCC3bRR明显低于轻度患者,前者RBC-ICR明显高于后者;急性肝炎恢复期患者RBCC3bRR明显高于急性期患者,前者的RBC-ICR却明显低于后者;(2)急性和慢性肝炎患者血清CIC水平均明显升高,急性肝炎恢复期患者血清CIC水平较急性期降低。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gM、IgG、Ig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血清C3、C4水平均明显下降;(3)急性肝炎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RBCC3bRR与血清CIC水平均呈负相关,而他们的RBC-ICR与之呈正相关。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RBCC3bRR与血清CIC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C3、C4水平呈正相关。相反,其RBC-ICR与血清CIC水平呈正相关,与C3、C4水平呈负相关。故临床上动态观察肝炎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转归和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