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MR阻尼器智能基础隔震系统数值模拟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MR阻尼器与橡胶隔震垫相结合,组成智能基础隔震系统应用于结构振动控制中,数值模拟分析了结构在不同地震波,不同地震力作用下普通橡胶隔震垫隔震和MR智能隔震下的反应.计算结果验证了这种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非平稳随机信号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时变参数与其对应的离散WVD以及ARMA模型时变参数与连续WVD之间的关系,使WVD可以用ARMA模型的时变参数表示,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  相似文献   

3.
利用日本TOYOSODA公司的粉状电解二氧化锰(EMD)与含铋离子的溶液混合搅拌制备了物理掺铋的EMD.对该物理掺杂样品进行了化学分析、循环伏安扫描及实验室模拟电池充放电实验等.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掺杂EMD在浅度和深度放电时,充放性能均有很大的改善,充放反应的机理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基础隔震加AMD混合控制结构的抗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虑基底隔震、首层施控的混合控制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Y.K.Wen建议的滞回模型描述隔震装置的弹塑性特性,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形式上把结构振动方程简化为线性扩展状态方程。对平稳和非平稳过滤高斯白噪声激励进行了随机分析,并针对一个六层框架结构进行了数值计算,详尽地分析了基底隔震装置和调频质量阻尼器的参数对混合控制结构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这种混合控制结构的抗震性能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用新型的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一定比例的DMSO与DMF混合溶液作为量热溶剂,分别测定了反应物和产物的溶解焓。设计了一个新的热化学循不。得到固相配位反应的反应焓ΔrHm=224.453kJ.mol^-1,计算出了配合物Co(SAO)2.2H2O的标准生成焓ΔfHm=-957.205kJ.mol^-1。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3,4-亚甲二氧基)苯基甲烷(DADMPM).研究了DADMPM与Cr(Ⅵ)的显色反应.在H3PO4介质中,在Mn(Ⅱ)和吐温20存在下,Cr(Ⅵ)与DADMPM反应生成橙黄色产物,λmax为470um,摩尔吸光系数ε=3.0×105L·mol-1·cm-1.铬量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已用于环境水样中Cr(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3,4-亚甲二氧基)苯基甲烷,研究了DADMPM与Cr的显色反应。在H3PO4介质中,在Mn和吐温20存在下,Cr与DADMPM反应生成橙黄色产物,λmax为470nm,摩尔吸光系数ε=3.0×10^5L.mol^-1.cm^-1。  相似文献   

8.
MR智能基础隔震结构的抗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庆元  韦树英 《广西科学》2005,12(4):292-294,299
为研究MR智能基础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应用双线性恢复力模型来描述基础橡胶隔震垫的弹塑性特性,通过模糊半主动控制策略计算MR阻尼器的控制力,建立该混合控制结构的数学模型,并对某MR智能基础隔震的框架结构进行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反应分析.仿真分析表明:MR智能基础隔震系统不仅能够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而且还能够有效地保护基础隔震系统免于因过大变形而产生失效破坏,说明MR智能基础隔震结构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智能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橡胶隔震支座竖向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全面评价隔震橡胶支座的竖向性能,特别是在压缩剪切变形状态下的竖向性能.对铅芯橡胶支座和天然橡胶支座的竖向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这两种隔震支座在压缩剪切变形状态下偏压竖向刚度以及竖向变形量等特性。结果是随着剪切变形的增加,隔震橡胶支座的竖向刚度逐渐减小;由剪切变形和竖向压力产生的竖向沉降量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全面评价橡胶隔震支座特性时,单纯压缩竖向刚度不足以全面反应橡胶隔震支座的竖向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16位微处理器80C196MC在三相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利用80C196MC的三相SPWM波形发生器WG、事件处理阵列EPA、外设事务服务器PTS和A/D转换器,简化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1.
加载速率对速度控制型实时子结构拟动力实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DSP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实时信号处理与控制技术,研究基于速度控制法、Operator Splitting(OS)数值积分法和相应的实验误差控制法的实时子结构拟动力实验系统.该试验控制系统对试验动力加载装置采用速度控制,通过速度控制程序实现了减少加载速率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橡胶隔震支座的速度相关性能在试验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有效地减少了实验的时滞误差;并进一步通过实时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研究加载速度对桥梁实时子结构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橡胶隔震支座是速度相关性很强的实验构件,不同时间因子的地震波拟动力子结构试验结果有很大的不同.实时地震波拟动力子结构试验的实验结果比时间因子为0.2和0.5的实验结果小.  相似文献   

12.
研究顶层设置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基础隔震混合控制结构的抗震性能.建立该混合控制结构的数学模型,应用双线型恢复模型描述橡胶垫隔震层的弹塑性特性.在SIMULINK环境下对混合控制结构进行仿真动力分析.通过具体结构的地震动力的时程反应分析.经仿真分析表明,证实了混合控制制震效果优于单一的被动控制.  相似文献   

13.
对于采用钢套橡胶轮的新型轻轨列车,其轮轨之间的力学行为有别于钢轮-钢轨、汽车轮胎-地面的力学行为。运用Ansys有限元程序,采用柔-刚面接触单元,模拟新型车轮与刚性钢轨之间的接触问题,分析轮缘橡胶的变形规律,建立橡胶变形与作用荷载之间的函数关系。引入等效刚度系数,将轮缘橡胶等效为三向弹簧,从而简化新型轻轨列车系统的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结构的振动响应和充分利用屋顶花园,文章提出由多高层建筑屋顶花园结合叠层钢板橡胶垫组成屋顶花园TMD减震系统,并介绍了该减震系统的控制原理;对系统参数进行分析,得出屋顶花园TMD减震系统最优阻尼比、最优频率比;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利用屋顶花园进行减震控制的方法,并利用屋顶花园质量可调的优点,确定了合理的阻尼比、质量比,数值分析表明减震效果良好,系统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MR智能基础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建立了该混合控制结构的力学模型,橡胶垫隔震层采用双线型恢复模型描述其弹塑性特性。运用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系统(ANFS)计算MR阻尼器的控制力,在SIMULINK环境下对控制结构进行仿真动力分析,并对具体结构进行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反应分析,仿真分析表明: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系统可以有效地应用到结构控制中,并证实了MR基础隔震结构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智能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6.
无线网络流体流模型的Hopf分岔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线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中流体流模型的Hopf分岔的问题,进行了3种控制方法的对比实验.通过选择通信时滞作为分岔参数,验证了此模型分别在加入3种控制器(时延反馈控制器DFC、混合控制器HBC和状态反馈控制器SFC)后,均增加了分岔参数的临界值,扩大了稳定性区域,使系统的Hopf分岔延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上述3种控制器在延迟无线网络Hopf分岔的性能上有所差异,状态反馈控制器控制效果最好,混合控制器其次.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变形蔡氏电路的全状态混合投影同步(FSHPS)问题,提出一种非线性反馈同步控制方案.在响应系统中引入关于状态变量的绝对值函数进行反馈控制,实现全部状态变量在比例因子相同和相异情况下的投影同步.利用Multisim软件设计模块化的同步电路,数值仿真和硬件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的全状态混合投影同步方案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合适的混合工艺条件制得有一定使用性能的废胶粉/丁基橡胶/AO-60共混阻尼材料,当废胶粉/丁基橡胶/AO-60共混比为60:40:25时,材料阻尼性能最好,阻尼损耗因子最高为0.63;随着AO-60含量的逐步增加.混杂体阻尼性能显著提高;在同一配比下的废胶粉/丁基橡胶/AO~60,加入经淬火处理的AO-60混杂体阻尼材料比加入未经淬火处理的AO-60混杂体阻尼材料的阻尼损耗因子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