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汽车保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有的人本来以为是在保养汽车,但实际上却弄巧成拙损坏了爱车.车居养护专家提醒您,错误汽车保养法等于毁车. 烈日下洗车 伤车漆.很多车主喜欢在烈日下洗车,认为这样洗后很快就能将车身上的水晒干.实则错矣,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形成的凸透镜效果会使车漆的最上层产生局部高温现象,时间久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若是在此时打蜡,也容易造成车身色泽不均匀.所以,洗车打蜡最好是在有遮蔽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无法保证,则最好选在阴天或是晴天的早晨、傍晚时进行.  相似文献   

2.
磁悬浮汽车     
首辆磁悬浮汽车是日本开发研制的。这个长52cm,宽23cm,高14cm、重4kg的微型磁悬浮汽车模型,在26m长的直线距离上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行驶试验,时速达25km。该汽车所有车轮的中间都安装了旋转发动机;在车轮的外侧,安装了两个磁铁。试验在铝板铺成的路面上进行。车轮旋转时,路面铝板  相似文献   

3.
汽车检测是一种技术服务,它能采用不解体诊断技术,对汽车动力性、安全性、可靠性等进行评价,是检查、鉴定车辆技术状况和维修质量的基本手段.文章针对汽车前照灯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常启海  杨国韬  宋娟  龚顺生 《科学通报》2005,50(24):2786-2789
利用WIPM瑞利激光雷达大约一年的观测数据, 对武汉上空30~60 km高度段的中层大气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通过激光雷达探测的中层大气温度分布, 计算了表征大气稳定性的参数浮力频率N2, 发现30~60 km高度段的N2均大于零值, 但呈现出有规则的近似半年振荡, 表明武汉上空中层大气在全年均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 但其稳定程度在一年中随季节呈现出周期变化: 夏季和冬季大气的稳定性较差, 而春季和秋季大气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轻空气污染,美国有38个州作出这样的规定:机动车车主必须每年或每两年让其汽车的废气排放情况接受检查.可是,总有一些车主千方百计逃避检查,还有一些车主则在汽车引擎上做文章,一旦顺利通过检查,他们就重新调整引擎以提高其工作性能.此外,测试废气排放的仪器设备有时也会失灵,或者需要对其进行调整方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6.
汽车检测是一种技术服务,它能采用不解体诊断技术,对汽车动力性、安全性、可靠性等进行评价,是检查、鉴定车辆技术状况和维修质量的基本手段。文章针对汽车前照灯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墓地和古堡 距永胜县城40 km的这段盘山路,比我想象的要险,一路坑坑洼洼,吉普车做蛙跳状一点点向目的地挪近.在一次次跳跃中,县文管所的张所长一次次替这倒霉的山路向我致歉,说真的,没办法也不可能把山上那些宝贝搬下山去.  相似文献   

8.
南海西北、西南和东部3个次海盆停止扩张之后都存在岩浆活动,扩张中心有多个海山.为了研究海山和扩张中心的地壳结构特征,本文使用穿越南海西北次海盆扩张中心的广角地震剖面(测线OBS 2006-p1),针对海盆区域,通过P波二维地震射线追踪正演,获得了西北次海盆垂直扩张方向的深部速度结构,讨论了西北次海盆及其扩张中心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并结合南海东部次海盆和西南次海盆横穿扩张中心的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graph,OBS)剖面,对不同海盆的地壳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获得了扩张后期岩浆活动对洋壳改造的新认识:(1)发现西北次海盆地壳具有明显的洋壳性质,莫霍(Moho)面埋深为11~12 km(从海平面起算),地壳厚度为6~8km,速度为5.7~7.0 km/s.扩张中心轴部双峰海山为西北次海盆扩张之后岩浆活动的产物;(2)西北次海盆、东部次海盆、西南次海盆东北部沿垂直扩张脊方向地壳速度结构均有明显的横向变化,在扩张中心处都表现为洋壳厚度增大约1 km,莫霍面埋深增大,表明后期岩浆活动对地壳结构有较大的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9.
忽远忽近 说来难以置信,太阳居然像人的心脏一样搏动着.1976年,苏联人在克里米亚,英国人在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对太阳完成了一次动人心弦的观测,其结果使科学家大吃一惊:太阳就好像是宇宙的心肌,每2.5 h跳动一次.它一会儿离我们远,一会儿又距我们近,其差距为10 km.这一观察结果为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暴雨雨团中β尺度流场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庆丽  陈敏  王洪庆  陶祖钰 《科学通报》2002,47(18):1437-1440
用高分辨率的中尺度模式对1998华南暴雨试验期间的一次大暴雨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 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雨团的中β尺度流场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雨团中, 高、中、低空都存在明显的中β尺度环流系统, 而且高空的高度场和风场之间具有非常强烈的非地转性. 54 km粗网格和18 km细网格剖面图都显示出中尺度垂直环流, 并存在上升的低空前方入流和下沉的中空后方入流. 在细网格的模拟结果中还进一步发现, 由于降雨伴随的拖曳下沉气流产生了位于900 hPa以下行星边界层中的浅薄的垂直环流.  相似文献   

11.
陆地人工激发地震波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测试利用气枪水库激发作为陆地震源的可能性, 在水库进行了容积为6000 in3的气枪激发实验.实验中所使用气枪震源一次激发释放的能量为6.68×106 J, 大约相当3.4 kg炸药的能量当量. 用100台短周期地震仪排列组成180 km长的测线, 记录气枪激发产生的地震波. 实验有两个显著的结果: 第一, 气枪激发对水库大坝安全无影响, 激发时未见死鱼, 这种震源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 第二, 气枪激发的地震波与在华北地区陆地800 kg炸药激发的地震波强度相当, 周围地震台的记录表明, 一次激发相当于一次0.5级(M1)的天然地震. 在离激发点220 km的基岩台, 可以接收到气枪激发产生的地震波信号. 气枪激发是照亮约100000 km2地下(地壳, 上地幔)的一盏明灯.  相似文献   

12.
2013是创造历史的一年,它宣告了电动汽车新纪元的真正到来。的确,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90年代,在这长达约1个世纪的岁月里,燃油汽车的统治地应从未被电动汽车不成气候的挑战动摇过:早期的电动汽车统统被大量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动力十足的燃油汽车横扫出局。至于15年前的那些产品,它们又受困于效能低下、维护昂贵的镍镉电池,因此售价居高不下(相当于同型号燃油汽车的2倍)、性能蹩脚(最大速度95 km/h)、续航能力拙劣(最多80 km)。新一代电动汽车将力挽狂澜。首先在  相似文献   

13.
一次单体雷暴云的穿云电场探测及云内电荷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行设计制作了携带GPS的强电场探空系统, 可以获取探测路径上的电场垂直分量、温度、相对湿度和GPS定位数据. 2008年夏季, 在地面大气平均电场仪以及一部X波段天气雷达的配合下, 在甘肃平凉地区进行了雷暴云内的电场探空实验, 获得了中国内陆高原地区雷暴云内的电场廓线资料. 通过对一次过顶雷暴活跃阶段的探空资料分析, 表明在雷暴云及其下边界存在4个电荷区域: 在海拔高度4.3~4.5 km之间(云底)存在一个负屏蔽电荷层; 在4.5~5.3 km存在一个正电荷区, 对应3~2℃温度层; 在5.4~6.6 km存在一个负电荷区, 对应温度–3~–10℃; 在6.7~7.2 km存在一个正电荷区, 对应温度–11~–14℃. 本文提供的观测结果支持中国内陆高原地区雷暴云内(0℃层之上)存在三极性电荷结构, 但下部正电荷区较正常三极性结构要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技术人员新研制的"天空运输者"是一款充气式碟状飞行器.与普通的充气飞艇完全不同,它采用了流线型飞碟式设计,可在一天之内将一栋150t重的房屋运至2000 km之外的地方.除了充当"搬运工"的角色,它还可以被改造成空中医院,赶赴灾区进行紧急救灾,体积庞大的它一次便可搭载1200名乘客.  相似文献   

15.
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CHINARE 24, 2007-08)期间, 通过车载冰雷达对东南极冰盖中山站至Dome A断面的冰厚和冰下地形进行了探测, 测线总长1170 km, 其中在82%的测线上成功探测到冰岩界面, 实测数据的水平分辨率<5.6 m. 测量数据经过处理生成沿断面走向的冰厚分布和冰下地形起伏曲线. 结果显示, 断面上的平均冰厚为2037 m, 低于东南极冰盖平均厚度, 730 km处冰厚最大, 冰盖边缘位置冰厚最小(891 m), 内陆1020 km位置冰厚略大于冰厚最小值, 为1078 m; 冰下地形平均海拔728 m, 远高于东南极冰下地形高程平均值, 其中1034 km处海拔最高, 达到2650 m, 765 km处海拔最低. 内陆深处900~1170 km范围内冰下地形海拔较高, 与该段位于Gamburtsev冰下山脉区域有关. 除900 km位置冰下地形的剧烈升高在冰面造成明显的地形抬升外, 总体上, 冰下地形对冰面地形的影响不大. 在冰雷达探测到冰岩界面的部分, 小尺度的冰厚和冰下地形变化相对密集且剧烈, 表明沿断面的冰床粗糙度较大, 认为是冰流运动、冰下环境和冰下地质构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冰雷达未能探测到冰岩界面的部分, 冰厚明显较大. 此外, 由于该段冰流运动较强, 增加了冰盖内部结构的复杂性, 导致冰雷达信号在冰体内传播的衰减严重.  相似文献   

16.
刘晓获 《科学之友》2005,(15):20-21
想一想,如果汽车没有油了就把车子丢在路上,这种行为是如何的可恶!然而类似的行为就发生在距离地球上空35 800km的卫星同步轨道上,一些废弃的卫星就被抛弃在现场.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废弃的卫星永远地被抛弃在轨道上,杂乱地形成一堆废弃物,除非卫星的管理者将它们清除,否则新的卫星可能会与这些太空垃圾发生碰撞.  相似文献   

17.
汽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越来越普及,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突出问题.现在全世界都在努力进行环境保护,文章以环保为出发点.应用单片机、利用太阳能对汽车的散热问题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基于三维速度模型的定位方法,测定了九寨沟M_s7.0级地震的主震位置,震中为103.806°E,33.201°N,震源深度为20.4 km.使用最近一个强震台(51JZB)的S-P到时差,估算了主震初始破裂点的深度不浅于14.3 km.利用流动观测获得定位精度较高的余震,对早期余震位置进行校正,并采用双差方法对震后一个月的余震进行了重定位,获得了3030个地震的位置.余震呈北西西向的条带状分布,长约42 km,余震北临塔藏断裂,南接虎牙断裂北端.主震位于余震带的中央,其两侧各有长约20 km的余震带,西北侧有一长约5 km的余震稀疏段.西北段余震深度较浅,余震带宽度约6 km;东南段余震深度较深,余震带较窄,约4 km.余震震源深度的优势分布范围在4~20 km之间.发震断层倾角较陡,平均值约为84°.断层倾向和倾角沿走向方向有明显变化,断层在浅部向西南倾斜,深部略向北东倾斜.主震初始破裂点深度大于矩心深度和余震平均深度,地震破裂由深向浅传播.余震沿断层走向有明显的时空扩展特征,震源区可能存在余滑.  相似文献   

19.
鄂霍次克海下间断面的起伏及俯冲带的穿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德国GRSN宽频带台网、GRF宽频带台阵和美国SCSN短周期台网记录到的发生于鄂霍次克海的地震资料, 采用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 研究了鄂霍次克海下间断面的存在情况、410和660 km间断面的形态和性质, 并且探讨了俯冲板块在660 km间断面附近的穿透情况. 结果表明, 在鄂霍次克海地区410和660 km间断面比较清楚, 同时在其他深度如150, 220和520 km也可能存在间断面; 发现在俯冲区域410和660 km间断面分别发生抬升和下凹, 为相变界面提供了证据; 在鄂霍次克海俯冲带的北部, 俯冲板块可能穿透660 km间断面进入下地幔; 而在南部, 则更可能是在660 km间断面上停滞.  相似文献   

20.
“超载”监控器 超载很容易引发事故。但交警不能跟踪检查每一辆车。因此这一隐患很难被杜绝。由此我设想:在每辆汽车上都安装一个载重量监控器(可安在“减震”部位)。当汽车超载时,它就会鸣笛。随时阻止司机“超载”。交警随时对车辆进行抽查,以确保监控器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