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西北地区资源丰富,经济落后,要改变面貌,就要发挥地区优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宁夏是西北地区的一部分,发展经济,必须从西北地区出发,明确资源优势,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宁夏在西北地区的优势资源是煤炭、水力、建材矿产和土地资源。其经济发展要以开发利用以上资源为中心,建成西北地区的能源、大耗能、建材等工业基地和农业基地。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合作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中国西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笔者通过对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优势、劣势的分析.指出西北旅游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就必须打破区域旅游限制、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多方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西北五省区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旅游发展现状和相对滞后的原因,对西北五省区旅游区域联动做了创新研究,提出了打造大西北旅游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及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中国段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开发西北特色的旅游产品及五省区旅游区域联动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 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心在西部开发,而西北,又是西部开发的关键。如何搞好西北开发,除了靠正确的方针政策以外,还得靠科学。因此,我们首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就是:西北应发展什么?应以什么发展为主?这就需要面对客观条件,进行科学的论证。一、西北的自然条件西北,从行政区域上看来,指陕、甘、青、新、宁五省区(图1.1)。按自然地理划分①,西北与自然地理划分上的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有很大重叠(图1.2)。我国的畜牧综  相似文献   

5.
郑晓风 《甘肃科技》2009,25(21):76-78
闫家河小流域地处天水市近郊的水土流失区,是黄河水保生态工程藉河示范区的高效治理开发示范小流域之一,依托其特殊的地理与自然资源优势,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以生态平衡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资源优化配置与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探索出一种城郊型小流域的成功治理模式,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可为同类型区城郊型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一个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北干旱区小城镇资源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制约该区发展的资源因素,从而解决该区资源严重缺乏导致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结果表明,资源再组织是促进西北干旱区小城镇资源充分、合理利用的有效手段。采用行政区划调整对资源缺乏地区进行资源再组织,有利于形成资源合力和地区优势,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大西北的经济优势及劣势 (一)优势 1、能源是西北区的最大优势。西北区蕴藏有大量的煤炭、石油、水力、风力和太阳能等资源: 西北区煤炭远景总储量在2万亿吨以上,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以目前全国煤产量8.5亿吨计算,可供全国开采两千多年之用。西北区煤炭分布普遍,区内各省均有一定数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北干旱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又存在着气候恶劣,干旱缺水,环境污染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原煤、石油和柴草等的过度消耗也是重要因素。与传统能源相比,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新能源对生态环境影响小、资源量充足、开发利用潜力大。阐述了新能源开发的技术特点,分析了新能源的利用领域和效能,指出西北干旱区应根据地域资源特点选择适当的可替代能源开发类型,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城市经济影响区与空间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西北地区城市等级结构与经济影响区范围进行界定,并研究城市经济影响区的空间联系通道,为西北地区城市建设与区域合作联系提供基础研究。方法运用城市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方法,依托GIS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西北五省城市的等级结构以及中心城市与腹地形成的经济影响的界限,同时提出了西北地区各城市经济影响区的联系通道以及影响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的因子。结果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可分为四级等级结构,西北五省中,城市与省区间城市发展水平与规模差距大,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差异显著;城市发展水平、交通通达率、人文社会因素以及自然禀赋等因子是影响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的主要因子;西兰新、西兰青、西兰银、"门户"通道构成了西北地区城市区际协调与空间组织的联系纽带。结论西北地区城市间存在显著等级结构,各城市经济影响区之间有较为明确区间及区际通道。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有关西北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探讨,提出了在二十一世纪西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营销策略方面的相应对策。即如何把目前西北的旅游资源优势变为效益优势,充分认识该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种种因素,从如何着手资源开发和展开营销策略作为“与时俱进”的抓手,积极探索一条西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西北旅游资源的开拓前景与营销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有关西北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探讨,提出了在二十一世纪西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营销策略方面的相应对策.即如何把目前西北的旅游资源优势变为效益优势,充分认识该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种种因素,从如何着手资源开发和展开营销策略作为"与时俱进"的抓手,积极探索一条西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沙产业与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西北沙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指出沙产业是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论述了沙产业开发必须与沙区生态条件不断改善和绿洲农业持续发展相结合,认为选择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是实施西北地区沙产业开发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之际, 西部大开发的工作部署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这是西部地区在新千年初始迎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契机。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方面的显著优势决定了西部大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但西部地区水资源不足, 供需矛盾突出, 加之地缘劣势明显, 导致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严重问题, 这是影响大开发的关键。一、西北地区水资源特征在当前全球升温、中国北方干旱化的大趋势中, 地处欧亚腹地、远离海洋的西北地区, 近50年来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 年均值多已降至500mm以下。  相似文献   

14.
针对西北地区在生态环境、资源赋、区域条件等方面的特殊性 ,从怎样抵御西北开发风险的视角 ,着重分析生态禀环境和资源开发的风险因素 ,提出加强国家生态安全、坚持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注重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符合西北地区特点的新型城镇体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防范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提高东北和内蒙古地区自然资源合理开发的力度,对促进东北的全面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在深入分析东北和内蒙古地区自然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资源合理开发与东北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点对策:一是整合资本,加大投资力度,开发新能源;二是转变生产方式,做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三是着眼于国内外市场,拓展旅游、服务、商贸等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6.
西北五省区水资源保护及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旺儒  刘玮 《甘肃科技》2003,19(11):5-8
重点介绍了西北五省区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状况,并根据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途径、存在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开发第二水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淡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西北地区的经济开发与发展,水资源问题特别突出。文章就西北地区开发中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方针”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提出在开发利用西北水资源过程中,必须从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不大,年蒸发量特别大,年降水量又很小的情况出发,积极节流开源,节约用水,防止水资源浪费,提高用水效益,减少水的污染,回收水资源,改善环境。建议积极走“藏水于地下”,扩大地下水与合理开发地下水之路。同时坚持不断地扩大可用的淡水资源。  相似文献   

18.
王鹏 《科技信息》2013,(4):454-455
本文通过对新疆地下水资源勘查现状和煤矿区地下水分布特点的分析,揭示出煤矿区地下水资源的可利用潜力和新疆煤矿区地下水开发所面临的问题。运用科学发展观从供水水文地质的专业视角来初步展现新疆煤矿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前景,为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西北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基于本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的态势,指出了这种环境效应有迅速发展和扩散的趋势;针对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提出了需要采取4项对策。  相似文献   

20.
西北五省(区)矿产资源开发与水资源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贯彻落实,分析了西北五省区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基本状况,讨论了矿业开发对水资源的损害,进而提出了西部矿业开发和水资源保护应当采取的对策,指出西北五省区矿业开发应开展矿产资源大调查、加大地下水资源勘查力度、加强水资源管理、不资源保护与要矿产资源开发并重、组织科技攻关和进行“绿色矿区”示意工程研究,从而在不降低西北五省环境容量的前提下,以矿业开发为龙头促进西北五省区经济快速增长,并确保西北山川秀美工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