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测定了高炉用自焙碳砖在其自焙烧过程中,导热系数随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它物理性质·结果表明,自焙碳砖自焙烧过程中导热系数λ与焙烧时间τ可表示为λ=38345+000143τ·结合鞍钢7#高炉生产数据,建立了自焙碳砖 陶瓷砌体非稳态热传导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求解·其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生产情况比较吻合,除炉底中心部位之外,炉缸耐火材料内衬800℃以上等温线随自焙碳砖石墨化程度的提高逐渐上移至陶瓷砌体层内,从温度场分布角度上看,新型炉缸结构将消除传统结构炉缸所存在弊端,有助于高炉长寿·  相似文献   

2.
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具有不同石墨化率的自焙炭块的真密度ρu,并结合体积质量ρb估算了全气孔率q和比孔体积V·同时采用EPM方法观测了自焙炭块的气孔形态,并与美国UCAR NMA系列炭块进行了比较,认为:国产自焙炭块的气孔形状及力学结构不尽合理;1450℃下铁液在该炭块孔隙中的渗透较明显,且随时间的延续,渗透深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炉炉缸黏滞层化学成分分析、XRD、SEM-EDS分析及对炉缸用碳复合砖性能、微观结构的研究,探明了炉缸黏滞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碳复合砖本身致密的微观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抗渣铁侵蚀性能,且具备自护炉机制,能够形成石墨-C层、高铝渣层、石墨层多相体系.并通过计算得出高炉炉缸侧壁石墨碳析出热力学条件,表明在一定的铁水流动条件下,石墨碳与铁水存在溶解析出平衡,从而隔离开铁水与砖衬的直接接触,延缓砖衬侵蚀,实现高炉炉缸长寿.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具有不同石墨化率自焙炭块的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并与其它炭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基本不随温度变化;在恒温时间内,二者基本与恒温时间无关.据实验结果,讨论了不同条件下自焙炭块的电阻率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300 kA大型铝电解预焙槽的阴极破损机理,电解槽停止运行后通过干法剖炉,现场取样分析与观测,研究阴极炭块破损现象,阴极炭块发生断裂、漏眼,表面存在腐蚀坑.由钠渗透、阴极生成碳化铝、电毛细现象、铝和电解质等向阴极炭块缝隙渗透是造成阴极膨胀开裂的原因.分析了影响槽寿命的因素,认为提高阴极质量,加强电解槽启动初期管理,并通过采用石墨化阴极等新材料新技术,不但可降低炉底压降,形成完好的炉帮,而且有效地提高槽寿命.  相似文献   

6.
一种自焙炭块的显色孔率和体积密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具有不同石墨化率自焙炭块的体积密度和量气孔率,并与其它炭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基本不随温度变化;在恒温时间内,二者基本与恒温时间无关,据实验结果,讨论了不同条件下自焙炭块的电阻率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武钢高炉炉缸为基础,建立了不同冷却壁选型和炭砖结构炉缸的传热数学模型,并对各炉缸在烘炉、全炉役周期及炉缸自保护期的温度场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烘炉阶段通过调节冷却壁水速或水温均无法使炭捣料层温度达到其固结温度,需采用停水烘炉才能有效改善炭捣料层的固结效果;不同结构炉缸在炉役初期,当炉衬残余厚度相同时,炭砖热端温...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研究高炉炉缸炉底在生产过程中的侵蚀成因,对某企业2 580 m3高炉建立二维传热模型,运用软件求解得到该高炉开炉初期和炉役末期的炉缸炉底温度场分布;对侧壁碳砖进行温度场求解并与应力场耦合得到其径向热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该企业高炉"陶瓷杯+微孔炭砖"型复合炉缸炉底结构设计合理,死铁层的长期热应力作用导致侧壁炭砖发生崩角并加速形成环裂,是炉缸破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采用Lissajous图形法研究了热解石墨、玻璃化碳、标准石墨和预焙炭块在冰晶石·氧化铝熔液中的法拉第阻抗。结果表明,在热解石墨和玻璃化炭电极上,阳极反应的控制步骤为单纯的化学反应;在预焙炭块和标准石墨上,当电流密度较低(i<20mA/cm~2)时,除化学反应外还有明显的扩散贡献;而当电流密度大于20mA/cm~2,位于Tafel区时,则完全由化学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10.
"传热法"炉缸和"隔热法"陶瓷杯复合炉缸炉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传热学的角度出发,利用VC编制炉缸炉底温度场计算软件,对国内某些高炉进行了实例建模. 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际高炉热电偶温度数据吻合较好. 据此对目前流行的"传热法"的高导热压小块炭砖炉缸和"隔热法"的陶瓷杯复合炉缸炉底的各自特点进行了分析,以实例为基础阐明了这两种结构的炉缸炉底延长高炉寿命的不同方法. 指出在铁水和耐火材料之间低导热系数的"保护壳"存在,是不同设计延长炉缸炉底寿命的相同本质,并分析了这两种结构的炉缸炉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碳核查为航空碳排放监测体系的重要环节,为核查上报碳排放数据合理性,针对核查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飞行小时的航线碳核查方法.首先通过分析航段内各个飞行阶段的飞行小时与油耗特征,建立飞机油耗量区间估计模型.而后根据航线飞行小时特征,运用行程可靠性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FAA)畅通滑行时间定义确定地面滑行时间阈值,结合航线飞行小时的季节性特征,提出基于航线的碳排放核查方法,实现航线年度上报数据的核查.最后分别对北京—上海航线1月、7月的航班进行了算例分析,为核查航班碳排放合理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用VBA开发AUTOCAD应用程序中,通过对包含块范例程序出现图形重叠现象的分析,提出解决的措施,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王志敏  袁超  刘朝晖 《河南科学》2009,27(11):1362-1365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备了一组不同Ps嵌段长度的聚丙烯酸叔丁酯-b-聚苯乙烯(PtBA113-b—PSn)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研究发现,Ps嵌段聚合度较小的PtBAl33-b—PS。嵌段聚合物可以在乙醇中有效地分散多壁碳纳米管(MWNT).以此嵌段聚合物作为分散剂首先在乙醇中分散MWNT,得到不同MWNT含量的均相溶液,然后与特定分子量的PtBA均聚物进行溶液共混,制备了一组不同MWNT含量的PtBA/MWNT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镜(TEM)观察表明嵌段聚合物分散的MWNT在乙醇溶液中几乎呈单根分散状态.利用偏光显微镜(PLM)对不同MWNT含量的复合材料中MWNT的分散状态进行观察表明,MWNT在PtBA基体中分散均匀,相容性良好,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发生.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TA)对所得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材料中MWNT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弹性模量逐渐增大,同时玻璃化转变温度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分块矩阵是矩阵运算中一个很方便的工具,为了更好的利用此工具,本文将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等概念推广到分块矩阵,得到分块初等变换、分块初等矩阵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了分块初等变换在分块矩阵行列式计算和分块矩阵求逆的方便之处.  相似文献   

15.
给出一般的n+m阶分块方阵的行列式、求逆及反演公式。  相似文献   

16.
粉状活性炭再生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转炉加热再生法 ,对粉状炭进行了再生实验 ,确定了再生工艺条件 :再生温度 85 0°C ,再生时间6 0min ,水蒸汽用量占原料量 30 % ,使废炭吸附能力恢复 10 0 % ,得率 70 %以上。  相似文献   

17.
依据鲁西掀斜断块山区所选16地点地貌形态数据,进行聚类和排序分析,揭示了断块山地形态与山前盆地沉积建造的内在联系,从而探讨该地区新生代地壳运动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量化分析比较了北京市、上海市、东京都、大阪市、华盛顿特区和纽约市的道路网,考察中国城市与日本城市的街区结构特征以及道路(街区)与地址标识系统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的街区面积最大;中国城市的街区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而日本城市的街区强调建筑物的独立性;中国城市在总体上采用道路方式的地址标识系统,而日本城市采用街区方式的地址标识系统.  相似文献   

19.
解一类不定线性方程组的分块QR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矩阵分块技巧结合QR分解方法讨论了不定线方程组的解存在唯一的充分必要条件,并提出一种计算量较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