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D电子计算机自1946年问世至 今,几经演变,已从单纯的计算工具发展成为具有计算、记忆与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机。功能的多样化,赋予了电子计算机更加广阔的用途——数值计算的行家里手,数据处理的能工巧匠,自动控制的尖兵闯将……一句话,电子计算机是人脑的好帮手。 然而,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核心元件——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已经达到了理论的极限。制做材料半导体硅芯片上因电路密集而引起的诸如运算速度慢、没有  相似文献   

2.
韩馥儿 《世界科学》1989,11(12):14-15
现代社会若无适当的传感器给现代的信息处理核心——电子计算机输入信息,那么无论多么高明的电子计算机也都无济于事。这一点正是传感器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也正因为如此,在微处理机大量普及推广应用之后,在世界范围内便掀起了一股传感器热。在信息的采集、发送方面,当前世界发展动向主要是小型化、智能化,提高信息传输容量,提高精度。由于  相似文献   

3.
几百年来,技术拓广了人的物理能力,现在又在扩大人的逻辑和数学“本领”。现代的电子计算机,“学会了”象做算术题那样进行分析运算,即能使用数学符号来简化代数公式,求微分,算出初等函数的不定积分,求解微分方程,证明定理。而这就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辩证而唯物地加以理解的认识论问题。其中包括如何组织人机之间的对话问题。美国作者中流传一种见解,认为人和电子计算机之间有四种相互作用的形式:没有电子计算机的人(千百年来就曾经是这样),使用电子计算机的人,“没有人的”计算机和“反对人的计算机”。  相似文献   

4.
随机振动     
随机振动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出现,还是五十年代初期的事情,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现代科学中,差不多已经没有什么领域不存在随机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5.
模糊数学问世以来,发展迅速。我国在模糊数学理论和应用方面也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从本刊历年所发表的数学文章和上期“会议简讯”,可见一斑。本期所载《模糊数学在法学中的应用初探》一文,从另一侧面展示了模糊数学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发展的特点一、发展神速,无与伦比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到现在40余年中,电子计算机每4至7年发展10倍,即速度提高10倍,体积缩小10倍,价格降低10倍,可靠性提高10倍。中科院计算中心曾经要买一台80万次/秒的计算机,申请了400万美元。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买到,过了二年就只需250万美元了。再过了五、六年,同样的设备只要5万美元就可以买到了。  相似文献   

7.
人脑·计算机·模糊数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质运动创造了人脑,人脑又创造物质与精神的文明。在物质与文化两类人造产物中最有特色的东西恐怕有两个,一个是电子计算机,一个就是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子计算机是数学的一种物化,它是人脑的廷伸。现在,计算机正从人脑的外向辅助工具转变为对人脑的内向模拟。提出了机器智能的问题。这个转变引起了数学上的变革,数学,在把客观世界清晰化,把人脑思维绝对化的前提下曾经谱写了何等美妙的乐章,今天却要求她重新摩写人脑智慧中最生动、最有特色的另一侧面——非清晰、非绝对化的一面。这似乎是与数学本身不相容的一种要求,然而,历史的辩证法却显出了一颗奇特的种子,这就是模糊数学。模糊数学,或者,非清晰性数学,是信息革命的重要工具,是软科学的语言。机器智能不可能等待人脑黑箱完全打开以后再搞,也不可能完全抛开这个黑箱去搞。人脑是思想的器官,就必有便于思想的结构,在其物质的结构之中,必然蕴藏着一定的数学形式结构和规律。思维科学—非清晰数学—计算机科学将形成机器智能发展的一个新的轴心。  相似文献   

8.
现在,电子计算机科学又有了重要发展——虚拟现实技术。"虚拟",其实是真实存在的。解释起来很简单,就是一架电子计算机创造了一个与现实非常不同的世界,这一新世界仅仅存在于电子计算机之中,但它却能使人看到、听到和感觉到,好像自己真的是在电子计算机创造的世  相似文献   

9.
编后记     
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没有民主当然谈不上尊重科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吴京生教授继去年之后又投书本刊,在这篇题为《几个中国当前发展科技事业值得注意的问题》的文章中,再次强调“中国在科技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将决策程序和领导机制民主化,是一件迫切的大事。”我们欢迎像吴先生那样“为发展中国的科技事业献计献策,共襄盛举”的真诚愿望。本期的学术论文栏目里,刊登了“模糊数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几组专栏文章。我国对模糊数学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了十年,但近十年来急起直追,现在已和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并驾齐驱了。这里特别应当提到的是四川大学刘应明和北京师范大学汪培庄这两位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评  相似文献   

10.
有人称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核武器已经落伍了,取而代之的是电子计算机战争的时代。在社会越来越依赖电子计算机的现实情况下,电子计算机系统的防卫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电子计算机系统的秘密,任何人都想了解一下。随之而来的是电子计算机系统遭到破坏,使电子计算机犯罪。当然,其中有的人是出于好奇,但也有的人是出于邪念。当今的世界已进入了电子计算机犯罪的时代。我们从美国这么一个窗口能够看到电子计算机犯罪的一角。  相似文献   

11.
数学基础与模糊数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糊数学创立以来发展迅速,国内外都在理论和应用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是关于它的理论基础以及它与经典数学的关系,学术界看法不一。《数学基础与模糊数学基础》一文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是当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其发展速度迅猛异常,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从宇航设计、卫星运行、导弹发射,到数学运算、工程设计以至家用电器。但科学家们并不满足于扩大应用范围,他们还在积极提高计算机的性能,为研制具有更高速度、更大储量的电子计算机而努力.最近在这方面谈得最多又最引人注意的是约瑟夫逊电子计算机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方法对人文科学领域的渗透中,用计算机鉴定《红楼梦》的著作者曾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论题。本期发表的《文学、数学与电子计算机》便以此为中心进行了讨论和论述,对国内文学领域应用数学方法的现状和前景作了大胆的评论,笔锋犀利,观点鲜明。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14.
全国模糊数学及其应用成果学术交流会简讯1985年全国模糊数学及其应用成果学术交流会于10月21~26日在贵阳市举行。这是继1983年12月广州会议之后我国模糊数学界的又一次盛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模糊系统协会中国分会主席刘应明在  相似文献   

15.
自从电子计算机问世后,差不多就已开始了企图利用计算机进行翻译的设想和努力,但是几经挫折之后,才认识到这并不是一桩轻而易举的事。除了电子计算机本身的性能有待发展和完善外,人们认识到还得要有语言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方能为机器翻译提供科学的语言学模型。在美国乔姆斯基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数理语言学的出现适应了这一要求,并被成功地运用于电子计算机翻译的研究工作上。徐振远《现代语言学与机器翻译系统》对这一边缘学科作了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语音识别的目的让“机器”听懂人的话,按人呼的指令去做预定的工作,或者通俗地说,给机器按装“耳朵”以实现高度自动化,这就是本课题的目的. 上述的“机器”实际上就是电子计算机(通用的或专用的).电子计算机因它本领高强,具有记忆与判断能力而被人称为“电脑”.但是,由于输入手段差,要求又非常严格,因此大大限制了计算机能力的充分发挥.据有人估计,到1985年以后,一般的计算机将用60~80%的时间来编、调程序和输入/输出数据,真正用来计算和判断的时间只占一小部分.如果给电子计算机配上“耳朵”,人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意图直接用话说给它听,它就会按人的意志去工作,如果与语音合成技术相结合,便能实现真正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气科学的发展特点一之是,由于探测技术、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进展,使得大气科学进入了实验科学阶段。  相似文献   

18.
郝宁湘  郭贵春 《科学》2004,56(6):26-29
1930年代初提出的丘奇-图灵论点。是判定什么是计算、什么问题是可计算的、什么问题是不可计算的这一切问题的最根本原则或标准。电子计算机诞生后,丘奇一图灵论点还成了刻画电子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最基本的理论依据。70年过去了,尽管新型的计算范例不断涌现,如神经网络计算、遗传计算、进化计算、DNA计算等,但它们除了在计算复杂性方面(计算效率)较优。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丘奇-图灵论点。  相似文献   

19.
傅海伦 《自然杂志》2002,24(1):56-58
本文阐述算筹、算盘与计算机的关系 :算筹是中国传统数学计算技术最早的运算器具 ,从中国传统数学机械化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分析 ,从算筹运演到算盘运演是中国算器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机械化算法体系的重大进展 ,是中国传统计算技术的一次重大改进 .电子计算机采取的是珠算模型而非笔算模型 ,珠算是电子计算机之母 ,至今 ,珠算依然发挥着特殊的教育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电子计算机”这个名称现在已经不能完全反映其本质了,因为计算机的能力目前已大大超过了计算的范畴,而成为解放人类智力的工具。电子计算机是人类智力的大规模放大和延长,它模拟人的大脑功能,弥补了人的智力局限性,所以又获得了另外一个雅号——电脑。需要是发明之母。计算技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的手指是最早的计算工具。以后,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