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磷酸溶剂热法合成了含有特殊硼磷氧结构单元的铜硼磷酸盐K_(0.325)(H_3O)_(0.675)Na_2H_(0.68)Cu_4[B_2P_4(B_(0.84)P_(0.16))O_(20)]Cl,并对其进行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波谱和红外光谱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特殊硼磷氧结构单元具有非常罕见的[BO_3]和[PO_4]基团相互取代的现象,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
在常规条件下,合成出以缺位的Dawson阴离子和过渡金属钴构成的夹心型化合物Na5H5[αββα-(CoII(H2O)5)2(Co4II(H2O)2)(AsW15(OH)6O50)2]·38H2O。对该化合物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XRD)、元素分析及红外分析(IR)。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四面体簇Co4O16夹在两个缺位的AsW15半球中,两个相邻的夹心型化合物通过两个Na离子连接,形成罕见的二维延展结构。磁学性质研究表明,在该化合物中存在两种磁性中心,使得化合物既具有铁磁性相互作用,又有反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一个新的混价铜(Ⅰ)/铜(Ⅱ)配位聚合物[Cu_2(L)(nica)Cl]_2(1)(L=2-(4-氟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H_2nica=2-羟基烟酸),并对该配位聚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表征.该配位聚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0.993 9(2),b=1.068 4(2),c=2.068 0(4)nm,β=96.35(3)°,V=2.182 4(8)nm~3,Z=2,C_(50)H_(28)Cu_4N_(10)O_6F_2Cl_2,M_r=1 227.92,D_c=1.868 g/cm~3,F(000)=1 228,μ(MoK_α)=2.123 mm~(-1),R=0.072 8和wR=0.195 2.配位聚合物1中,2个Cl~-离子桥连2个Cu(Ⅰ)离子和2个Cu(Ⅱ)离子形成了一个二聚[Cu_2(L)(nica)Cl]单元.相邻的二聚体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一个二维的超分子层.  相似文献   

4.
运用机械合金化和固相烧结法制备Mn_(1.3)Fe_(0.6)P_(0.5-x)B_xSi_(0.5)(x=0,0.02,0.04,0.06)系列化合物样品,用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对样品进行表征。XRD射线衍射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呈Fe_2P-型六角结构,空间群为■;磁性测量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发生铁磁到顺磁的相变,热滞随着B含量的增加而呈减小的趋势,居里温度随着B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最大等温磁熵变随着B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该系列化合物的电阻率具有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非晶态Fe2P化合物.在1273K下晶化处理5h,得到晶态Fe2P二元化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分析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和磁性能.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Fe、P粉末混合物的颗粒度逐渐减小,当球磨时间增加到100h时,衍射峰基本消失;经过退火的样品形成单一的Fe2P六角结构,空间群为P-62m.磁性测量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Fe2P化合物经历了由铁磁到顺磁的转变过程,居里温度为290K;在1.5T的磁场变化下,Fe2P化合物的最大磁熵变为0.74J/(kg.K),并且具有较大的半峰宽.  相似文献   

6.
一种Cu(Ⅱ)超分子配合物[Cu(μ1,5-dca)(dca)(bpy)]n(1)被合成并用单晶X-射线和磁性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是由两组平行的二维网互相穿插形成的三维结构.磁表征结果显示在化合物1中Cu离子之间表现出通过二氰胺和4,4'-联吡啶桥传递的弱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种Cu(II)超分子配合物[Cu(μ1,5-dca)(dca)(bpy)]n(1)被合成并用单晶X-射线和磁性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是由两组平行的二维网互相穿插形成的三维结构.磁表征结果显示在化合物1中Cu离子之间表现出通过二氰胺和4,4′-联吡啶桥传递的弱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第一性原理研究了二维单层CrS2与双层CrS2/MoSe2体系的原子结构和磁性结构.利用广义布洛赫条件计算了自旋螺旋的能量与自旋螺旋波矢之间的色散关系E(q),并通过海森堡模型拟合该曲线,分别得到了单层CrS2体系和CrS2/MoSe2双层体系的多近邻海森堡作用(HBI)参数J1–J6.然后通过拟合得到的HBI参数作出全布里渊区的E(q).研究发现,非磁性单层MoSe2与单层CrS2形成异质结后改变了单层CrS2的磁性结构,使其从层内反铁磁排布转变成层内铁磁排布.MoSe2层使得Cr原子的态密度更延展,并且CrS2/MoSe2中电子气从金属性的CrS2转移到半导体的MoSe2中,这导致CrS2中反铁磁作用的RKKY相互作用的减小,最终使得CrS2/MoSe2呈现铁磁性.本文为更好地探索二维磁性材料的各种相互作用机制,如双交换、超交换和RKKY交换,设计、寻找高居里温度磁性材料和分析各种二维磁性体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选用柔性双(三氮唑)有机配体1,6-双(1,2,4-三氮唑-1-y1)己烷(btx),利用水热技术合成一例新的基于Anderson型多酸的超分子化合物,{Cu~Ⅱ(btx)Na_2(H_2O)_8[H_2Cr(OH)_6Mo_6O_(18)]}·[Cr(OH)_6Mo_6O_(18)]·16H_2O (1).化合物1的结构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包含两种结构亚单元:Anderson多阴离子通过Na(H_2O)~(6+)片段连接成的一维多酸无机链以及配体btx通过Cu2+离子连接成的金属-有机链.多酸无机链以及金属-有机链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网格状的二维层结构.化合物1中游离的Anderson多阴离子通过氢键作用力将相邻的二维网格层连接成一个三维超分子框架结构.同时我们又研究了化合物1的光催化和电化学性质,并且1-CPE可用于亚硝酸钾安培传感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含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的自旋相关晶场模型来计算反铁磁链状化合物 AMnF_3(A=Na,K,Rb)中 Mn~(2+)离子的电子能级.理论和测量相一致的结果表明:AMnF~3型化合物中存在自旋相关效应.  相似文献   

11.
利用溶剂热合成法/溶剂缓慢挥发法,以一类双官能团有机配体(5-四氮唑基-间苯二甲酸(H_3TZI),(5-(4-(1H-四唑基)苯基)间苯二甲酸(H_3TZPI))为连接器分别与Dy~(3+)/La~(3+)稀土金属离子配位,得到化合物[Dy(TZI)(H_2O)_4]·4H_2O(1),[La(HTZPI)(HC_2O_4)(H_2O)_3]·H_2C_2O_4(2).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1与化合物2分别为包含双核基本单元的一维双链和二维层状结构.结构分析发现该类双官能团有机配体与稀土金属中心的配位时四氮唑基团皆未参与配位.同时,对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三缺位Keggin多钨氧酸盐前驱体Na_8[α-HAs~VW_9O_(34)]·11H_2O与NiCl_2·6H_2O、乙二胺反应,合成了一种包含二核镍簇和四核镍簇的有机-无机复合的新型砷钨酸盐(enH_2)_3[Ni_2(H_2O)_(10)][Ni_4(H_2O)_2(α-As~VW_9O_(34))_2]·en·8H_2O,并经IR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标题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α=1.204 23(19),b=1.258 5(2),c=1.593 8(4) nm,α=97.472(3),β=108.229(3),γ=114.779(2)°,V=1.985 2(7) nm~3,Z=1,D_c=4.589g/cm3,GOOF=1.023,R_1=0.044 3,wR_2=0.113 8.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分子由3个质子化乙二胺阳离子[enH_2]~(2+)、1个二核镍簇阳离子[Ni_2(H_2O)_(10)]~(4+)、1个四核镍簇取代的夹心型多阴离子[Ni_4(H_2O)_2(α -As~VW_9O_(34))_2]~(10-)、1个游离的乙二胺分子和8个结晶水分子组成.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得到了一种新的钴(Ⅱ)配合物[Co(L)_2(HL)]·4H_2O (1)(HL=2-(2-氯-6-氟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并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表征.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 P_1-,晶胞参数 a=1.103 8(2) nm,b=1.537 4(3) nm,c=1.593 3(3) nm,α=103.35(3)°,β=93.28 (5)°,y=109.75 (3)°,V=2.448 8(10) nm_3,Z=2,C_(57)H_(36)CoN_(12)O_4F_3Cl_3,M_r=1 175.26,D_c=1.594 g/cm~3,F(000)=1198,μ(Mo K_α)=0.591 mm~(-1),R=0.097 5 和wR=0.264 0.配合物(1)分子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一个二聚体{ [Co(L)_2(HL)]·4H_2O}_2.相邻的二聚体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二维超分子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基于双苯并咪唑(bbbi=1,1'-(1,~(4-)丁基)二-1H-苯并咪唑)和钼氧链的二维超分子(H_2bbbi)_2[Mo_8O_(26)],并通过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对超分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该超分子是由质子化的H_2bbbi~(2+)以及共角链接的基于[Mo_8O_(26)]~(4-)的无机钼氧链组成,最终通过[Mo_8O_(26)]~(4-)的端氧和质子化的H_2bbbi~(2+)咪唑之间的氢键作用拓展成波浪形二维结构.标题超分子具有较好的相纯度和荧光特性,并且在紫外光照射下对亚甲基蓝染料分子具有一定的光催化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能量极小原理的微磁学方法对异类自旋组成混合Heisenberg自旋体系进行模拟计算,研究比较自由边界条件和周期边界条件下的二维铁磁/反铁磁无规混合系统的磁特性,发现在自由边界条件(FREE)和周期边界条件(PERIOD)下的二维无规混合磁性系统的M—H磁化曲线的阶梯效应中存在异同。通过二维Ising模型和自旋组态的研究,解释自由边界条件下系统的平均自由度较周期边界条件下系统的自由度大是产生阶梯效应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利用离子热法合成了一种新颖的多金属氧酸盐超分子化合物Cu_4(Bbi)_4[SiW_(12)O_(40)]·H_2O.采用红外光谱、TGA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是一个具有很大空隙的一维梯形链,并由一维梯形链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可能是一种理想的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以Hummers法制备二维氧化石墨烯,并通过原位合成Fe_3O_4赋予氧化石墨烯以磁性,得到具有良好铜离子吸附效率和高磁性的磁性氧化石墨烯材料.以NH_3·H_2O-NH_4Cl缓冲溶液替代碱液,克服了传统制备方法中由于体系pH值持续降低导致产品性能下降的缺陷.透射电镜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二维片层结构.磁学及吸附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强磁性和优异的Cu~(2+)吸附性能.吸附动力学表明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属于基于化学吸附机理控制速率的吸附方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HKUST-1(化合物1),多酸基MOFs材料[Cu_2(BTC)_(4/3)(H_2O)_2]_6[HPMo_(12)O_(40)]·(C_4H_(12)N)_2·xH_2O(化合物2)和[Cu_2(BTC)_(4/3)(H_2O)_2]_6[HPW_(12)O_(40)]·(C_4H_(12)N)_2·xH_2O(化合物3).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仪对样品的纯度进行了表征.选择了尺寸不同、所带电荷不同的亚甲基蓝、罗丹明B和甲基橙三种染料分子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化合物3对亚甲基蓝和罗丹明B都表现出很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在染料废水处理方面存在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YBa_2Cu_3O_(7-y)超导体系随Bi掺杂浓度变化的特性,并通过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了其晶体结构的变化,认定Bi~(3 )的掺杂使样品中形成一正交非超导相.  相似文献   

20.
依据自组装原理,分别采用常规水溶液和水热合成方法,以缺位程度不同的钨硅酸盐为前驱体,合成了2例含有饱和Keggin结构阴离子[SiW_(12)O_(40)]~(4-)和Ni(Ⅱ)-H_2biim/H_2O(H_2biim=2,2′-联咪唑)配阳离子的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Ni(H_2biim)_2(H_2O)_2]_2[SiW_(12)O_(40)]·5H_2O(化合物1)和[Ni(H_2biim)2(H_2O)_2]_2[SiW_(12)O_(40)]·6H_2O·2CH_3COOH(化合物2),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SCXRD)、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粉末X射线衍射(PXRD)及热重(TG)分析对2例化合物进行了表征.SCXRD结果分析表明,2例化合物具有相同的阴离子结构,其结晶水个数和配阳离子中2个H_2biim配体间形成的夹角不同,且化合物2的外围有CH_3COOH分子存在.研究了2例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电催化还原H_2O_2和NaNO_2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