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哀牢山成矿带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金镍矿床富集规律的分析研究,总结了矿区控矿因素,进而分析了金镍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预测了矿区深部成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
孙云锴  翟振飞  蒲刚  刘勇 《甘肃科技》2012,28(20):38-40
黑火石金矿区位于南秦岭印支复杂褶皱带,金矿矿体主要赋存于志留系卓乌阔组(Szw)的浅变质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中,其控矿因素主要为区域的岩浆侵入活动,其次为区域次级断裂构造。金矿矿体受构造断裂严格控制,F1、F2断裂为矿区控矿断裂,其间或两侧形成的构造挤压破碎带则是矿区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3.
高松山金矿床是一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且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沙阿其河断裂及其伴生的NWW、NEE、近EW向次级断裂构造是矿区内主要控矿构造,控制了矿区内金矿的产出。在构造控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矿区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卫宁北山金场子金矿位于构造活动带与稳定地块的过渡转换部位,矿化热液蚀变明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金多金属矿最具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通过对金场子矿区金多金属成矿关键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东西(EW)向和北东(NE)向构造是该区主要控矿构造;金场子金矿体主要赋存在下石炭统前黑山组、臭牛沟组和上泥盆统中宁组,其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位于黄石坡沟-金场子背斜两翼地层中的EW向断裂与NE向断裂交汇部位是该区最佳的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5.
八瓢达冲金矿位于雪峰山多金属成矿带的西南段,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是一个具有较高经济利用价值的石英脉型金矿床。本文重点对矿区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对矿床控矿因素进行浅析,发现该矿床的分布体现一定的层控特征,受构造控制明显,同时提出在该区寻找同类矿床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临泽县富海金泽金多金属矿为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文章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的研究分析结合富海金泽金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初步认为奥陶系的火山岩为金的成矿矿源之一;中酸性侵入岩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北西向断裂为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在在该矿区东西两侧的上奥陶统南石门子组凝灰质砂岩中亦找到了类似的金矿。预计在该成矿带还有可能寻找类似的矿床。  相似文献   

7.
苏永琦 《甘肃科技》2014,(12):19-21
小草湖金矿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处于金窝子金矿与照壁山金矿中间,但成矿地质特征各异。通过对比研究总结了小草湖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矿区控矿因素、成矿机制等,希望对该区找矿工作有所提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全椒县范水洼金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安徽省全椒县范水洼金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矿床的赋矿围岩为上寒武统琅琊山组的泥质条带灰岩,矿区内主要构造有断裂和皱褶,主要蚀变矿化类型有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萤石化以及金矿化。对矿床的控矿条件进行分析,认为地层层位和岩性、地质构造条件以及围岩蚀变是矿床主要的控矿因素,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可能为卡林型金矿。  相似文献   

9.
洪栋栋 《甘肃科技》2023,(11):48-52
金湾子金矿位于华北板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北祁连褶皱带西段北缘,阿尔金走滑大断裂的南侧。为了研究金湾子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野外地质工作,对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地质特征、矿体空间分布控矿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认为: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多受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岩浆岩的控制;区内志留系下统肮脏沟组(Sa)为金湾子金矿主要赋矿地层;北西向断裂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华力西早期斜长花岗岩与矿化蚀变关系密切,矿体分布在岩体与地层的内外接触带上。金湾子金矿受多因素控制,具有物质来源多、成矿多阶段的特点,其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金庙沟金矿区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构造作用为金庙沟金矿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矿体分布在近东西向的破碎蚀变带中的细小石英脉中,并严格受其控制。系统总结了金庙沟金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模式。通过论述初步认为,该矿床是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金庙沟金矿区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构造作用为金庙沟金矿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矿体分布在近东西向的破碎蚀变带中的细小石英脉中,并严格受其控制。系统总结了金庙沟金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模式。通过论述初步认为该矿床是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探寻赣西萍乐凹陷带卡林型金矿的成矿流体来源和主要控矿因素.通过对区内2个典型的卡林型金矿点(吴村和大石芴)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成矿期包裹体H、O同位素研究,表明2个矿区的成矿流体主要组成自西向东表现出了从岩浆水到大气降水过渡的特征,而成矿热液的来源是岩浆水.通过研究赣西地区的区域构造背景、区内卡林型金矿的含矿地层、控矿断...  相似文献   

13.
哈西哇地区地处塔里木-柴达木板块段南缘昆仑前锋弧中段,昆中断裂带北侧。矿区断裂构造南北向和东西向为主要的控矿构造。矿区分为Ⅰ、Ⅱ矿带:Ⅰ矿带位于矿区的东部,以金矿为主、伴生铅锌;金品位平均品位约3.5 g/t。Ⅱ矿带位于矿区的中部,以含铅锌主,伴生金,矿体金平均品位为4.82 g/t。综合分析表明哈西哇地区找矿空间大,前景好,具有形成中型金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围绕小秦岭罗山金矿区的地质特征,通过对该矿区F5地质特征及控矿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构造中一组张性断裂为金提供赋存空间,并与糜棱岩带呈同向同斜关系,且在倾向上由陡变缓处和由东西向变为北东向处为金富集部位,对指导企业进一步找矿并取得储量的更大突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控矿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阐述了该区金属矿床的成矿特征与控矿因素,为矿区及其外围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今后的找矿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依据大量的井下地质素材和数据对河东金矿区望儿山断裂带的构造控矿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指导在构造发育地区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辽宁四道沟金矿区的部分有代表性地质样品分析结果为依据,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结合地质观察对矿区地质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同层次地球化学背景场的演化有利于金矿的形成、不同岩性、岩脉对金的成矿有一定的选择性但不具专属性,以及韧性剪切带不是控矿的主要构造等结论。  相似文献   

18.
谢文欣 《甘肃科技》2008,24(3):30-32
对捷大坂金矿床区域构造概况、矿区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控矿构造分布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分析了矿床成因。指出了找矿方向,为矿山进一步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青海省东昆仑大格勒沟地区铜多金属矿成因,对该矿区的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东昆仑大格勒沟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条件优越,成矿类型主要分为构造蚀变岩型金、铜、铅多金属矿和岩浆熔离型镍(伴生钴、铁)矿,成矿时期为印支早期。该研究成果为区域上铜金多金属矿的系统研究及矿区的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云章 《太原科技》2012,(4):85-86,89
繁峙县金鸡沟多金属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山西断隆—五台隆起北东部,矿区经多次构造变动,在区内形成了一系列断裂破碎带,后经热液多次充填、叠加,金、多金属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富集,在部分有利地段形成了金、多金属矿体。通过对地质、矿床特征、控矿因素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矿产资源丰富,周边已知金属矿产有金、银、铜、铅、锌、钼、铁矿床多处,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