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搞清紫泥泉子组储层性质 ,进而为呼图壁气田开发评价提供依据 .根据储层岩石矿物组成 ,储层物性变化和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等 3个方面的研究剖析了紫泥泉子组储层性质 ;并根据储层孔隙发育程度、发育特征、组合类型 ,储层敏感性研究 ,划分出了 4种不同储层类型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气层主要分布在 I类储层中 ,储集性能好 ,产能较高 .而在以 III类储层和 IV类储层为主的井区 ,储层厚度变薄 ,物性变差 ,试气未获工业气流 .  相似文献   

2.
呼图壁气田紫泥泉水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搞清紫泥泉子组储层性质,进而为呼图壁气田开发评价提供依据,根据储层岩石矿物组成,储层物性变化和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等3个方面的研究剖析了紫泥泉子组储层性质;并根据储层孔隙发育程度、发育特征、组合类型,储层敏感性研究,划分出了4种不同储层类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气层主要分布在I类储层中,储集性能好,产能较主,而在以Ⅲ类储层和Ⅳ类储层为主的井区,层厚度变薄,物性变差,试气未获工业气流。  相似文献   

3.
在收集统计研究区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物性测试的分析结果以及测井解释成果对研究区长2储层特征做了微观细致地研究,并结合多个影响储层好坏的因素对储层进行定量分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2储层的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孔隙空间主要被原生粒间孔(约占总空间的92%)所占据,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所占的孔隙空间体积较少;孔隙大小的分布较为均匀,中孔的数量所占比例最大,大孔和小孔所占的比例较小;长2储层连通孔隙的喉道非常细微,所需的排驱压力较高,且喉道大小的分布极为不均;研究区储层成岩作用强烈,成岩作用强度对储层储渗性能的好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区主要为中等储层,发育少量好储层。  相似文献   

4.
5.
以柴达木盆地北缘牛东地区为代表的山前块状含砾砂岩储层岩性及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参数评价困难,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储层分类效果不理想。基于孔渗、薄片分析、X衍射等岩心测试资料,明确渐新统下干柴沟组储层的岩性、岩屑、胶结物及储集空间类型等特征。核磁T_2谱与毛管压力曲线均能反映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且核磁测井数据具有连续性,可将核磁测井数据转换为伪毛管压力曲线并对复杂砂砾岩储层进行分类。根据毛管压力曲线特征将储层分成3类,以相同岩心的压汞及核磁实验资料为基础,采用幂函数方法建立了核磁T_2谱与毛管压力曲线间的转换模型,可将核磁T_2谱转换为随深度连续的伪毛管压力曲线。对柴北缘牛东地区E_3储层84块岩心的压汞曲线按照形态进行分类,通过广义神经网络(GRNN)实现全井段伪毛管压力曲线应用于储层类型预测,预测结果与压汞实验分类结果一致,能够为复杂砂砾岩储层类型划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用石油地质综合方法,结合现代测试技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区域资料与单井资料相结合,综合评价长4+5储层。研究可知,长4+51在白豹、南梁、元城地区发育I~II类储层;长4+52在白豹、元城、南梁地区发育Ⅱ~Ⅲ类储层。长4+52油层不是研究区内的主力油层,长4+51油层物性较好,是白豹地区的主力油层。  相似文献   

7.
川西拗陷中段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为多物源背景下发育的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不同物源背景对储层影响较大且勘探效果差异明显。以岩屑、岩芯等实物资料为基础,结合薄片观察及储层测试分析资料,对研究区沙溪庙组龙门山中段(近物源)及龙门山北段和米仓山(远物源)两大物源沉积体系的储层特征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近源体系储层砂岩整体成分成熟度低、粒度较粗,有利储层为成分成熟度高、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低、裂缝发育的细粒砂岩,保孔效应的强弱决定了优质储层的发育;远源体系优质储层的特征主要为成分成熟度相对较低、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低、长石富集的中粒砂岩,溶蚀作用的增孔效应强度决定了优质储层的发育。以此为基础,分别建立了两大物源体系的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标准,评价结果显示,远源体系的储层发育更优,其有利储层分布面积远大于近源体系。  相似文献   

8.
南海流花油田经过长时间注水开发后出现注水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以及达不到配注要求等问题。为此,通过对该油田注水层段储层特征分析以及储层敏感性实验评价,找出注水过程中潜在的损害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储层保护措施建议。储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和蒙脱石为主;储层物性良好,属于中孔、中渗储层;地层原油性质较好,属于轻质原油,地层水型为Na HCO3水型。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储层临界流速为5 m L·min-1,具有弱速敏;临界矿化度为4 480 mg·L-1,储层具有强水敏;储层不存在盐酸敏感性,存在弱土酸敏;临界p H为13,储层具有弱碱敏。在油田后续注水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水速度、控制入井流体的矿化度和p H,采取合适的酸化处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9.
结合刘庄地区取心井的岩心观察描述、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从储层岩石学、物性及孔隙类型等多方面入手,对沙一段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指出沙一段储层岩性是以粉—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高,形成中低孔、中高渗储层,且储集空间为孔隙型,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剩余粒间孔隙、方解石溶孔、岩屑溶孔及长石溶孔.工区沙一段储层物性特征是由沉积相带、储集岩成分及粒度、填隙物成分和含量及成岩作用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龙岗地区礁滩储层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岗地区二叠系长兴组的生物礁、三叠系飞仙关组的鲕粒滩都是很有潜力的礁滩型储层,根据储层特点将其分为4 种类型:飞三—飞一上部灰岩孔隙型储层,飞三—飞一中部云岩溶孔型储层,长兴组灰岩孔隙型储层,长兴组云岩孔洞、裂缝–孔洞型储层。通过薄片、压汞、MDT 测试、电成像、斯通利波等综合评价4 套储层的有效性,认为长兴组云岩孔洞、裂缝–孔洞型储层有效性最好,飞三—飞一中部云岩溶孔型储层其次,飞三—飞一上部灰岩孔隙型储层以及长兴组灰岩孔隙型储层有效性最差,较难形成工业产能。  相似文献   

11.
川中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根据野外地质剖面、薄片鉴定、X-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储层物性、孔隙结构、脆性指数、有机碳含量(TOC)、生烃潜力(S1+S2)和岩石力学分析,确定了川中地区大安寨段有利储层为介壳灰岩和泥页岩为薄互层状岩石组合,大一三亚段为相对优质的储集体。其脆性矿物含量明显高于大一和大三亚段,有利于产生天然裂缝和储层后期的压裂改造。有机碳含量(TOC)平均值为1.2%,生烃潜力(S1+S2)为1.1 mg/g,具有较高的生油气潜力。通过岩石薄片和铸体薄片分析发现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为孔隙-裂缝型储层。运用高压压汞资料、储层物性资料等多种技术分析大安寨段储层物性特征,结果表明大安寨段储层有低孔、低渗的特征。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明确了储层微米-纳米级孔隙发育和分布规律。黏土矿物颗粒之间的粒间孔在大一三亚段上部最为发育,与有机质发育相关的有机质孔和晶间孔在大一三亚段上部连通性比较好。综合分析判断大一三亚段上部为川中地区大安寨段储层勘探开发潜力区。  相似文献   

12.
碳酸盐岩储层普遍埋深较大,非均质性强、缝洞分布规律复杂,地震资料成像差,信噪比和分辨率低,储层预测难度大。古地形恢复等是目前常见的岩溶储层预测方法,但是,对岩溶型储层发育区的岩性、物性的有效表征还有差距,对岩溶储层敏感的属性信息的应用还有进一步优选的余地。研究以元坝地区为例,结合亮点技术、吸收衰减属性的特点,探讨了岩溶—裂缝型储层地震多属性综合预测方法。实例表明:基于亮点技术、吸收衰减属性的综合预测方法可较好刻画雷口坡组岩溶—裂缝型储层的展布特征,亮点技术和吸收衰减属性是对岩溶储层敏感的地震属性,研究提出综合利用这两种技术对雷口坡组顶部进行烃类检测,对于分析研究岩溶—裂缝型储层发育部位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岩心薄片、铸体薄片的观察以及压汞测试等技术手段,对研究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1+2和马五14亚段储层储集岩主要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储集岩物性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并结合研究区碳酸盐岩储集岩孔洞缝的发育程度和组合形式、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含气饱和度、有效厚度及残丘发育程度等多方面参数对储层进行了归类与划分,发现桃2区块的溶蚀孔洞状白云岩、泥—粉晶白云岩、颗粒白云岩及角砾状白云岩是储集岩的主要类型;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以晶间孔、晶间溶孔、溶洞为主,膏膜孔和微裂缝次之;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可划分为Ⅰ类(好)、Ⅱ类(较好)、Ⅲ类(中等)、Ⅳ类(非或差)四种类型,其中马五31和马五14储层较马五21和马五22好,Ⅰ类储层主要发育于马五31和马五14亚段中,Ⅱ类储层在各亚段小层中均有分布,马五1+2和马五14亚段则主要发育Ⅳ和Ⅲ类储层。结果表明:研究区储集岩物性较差,平均孔隙度为2. 86%,平均渗透率为0. 358 4 m D,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总体表现为非均质性较强,且低孔、低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探讨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识别,为川西须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提供部署靶点。通过对川西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及裂缝进行地质、实验、测井、3D3C地震资料的在点、线、面上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须二储层宏观与微观裂缝都发育,且发育网状缝与高角度缝。裂缝占总孔隙度平均为9.33%,而裂缝发育对渗透率的增加是不发育裂缝致密储层的21.6倍。在点、线、面的综合研究方法对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刻画与识别的基础上,编制了川西孝新地区须二段裂缝发育分布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古岩溶作用标志识别和成因分析,综合利用残余地层厚度法、地貌法和印模法等技术手段,对轮古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地貌进行恢复,划分3 个岩溶地貌单元和8 类微地貌单元,并细分古岩溶地貌分区,对分区岩溶地貌及储层发育特征进行剖析。研究认为,不同岩溶带普遍发育裂缝和孔洞,但在不同地貌分区内储集类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表层岩溶带的岩溶高地和斜坡主d:\PDF\.pdf要发育裂缝孔洞型和裂缝型储层;垂直岩溶带裂缝、孔洞均发育;而径流岩溶带中的孔洞和洞穴较发育。  相似文献   

16.
苏里格庙地区二叠系储层特征及有利相带预测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为尽快查明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地区的天然气资源 ,对其沉积相和储集层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二叠系山西组山 1、山 2段和下石盒子组盒 8、盒 9段发育一套以河流、三角洲和湖泊为主体的陆相碎屑岩沉积体系 ,在山西期以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沉积为主 ,石盒子组盒 8、盒 9期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以及滨浅湖 ;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是主要的岩石类型 ,成分成熟度较高 ,结构成熟度中等 ;孔隙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及裂缝 3类 ,其中以次生孔隙所占比例最高 ;孔隙度通常为 1 .8%~ 1 6.2 % ,渗透率变化大 ,最小 0 .0 1 6× 1 0 -3 μm2 ,最大 5 61× 1 0 -3 μm2 。根据物性、毛管压力等资料 ,划分了 , , , 类储层结构 ,其中 :盒 8气层组辫状河河道砂坝以 , 类储集岩为主 ,是本区最有利的储集相带 ;山 1气层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相储集性能次之 ,主要为 , 类储集岩  相似文献   

17.
大邑地区须家河组储层裂缝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大邑地区须家河组属于超致密砂岩储层,储层物性较差,裂缝的存在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的储渗性能。研究区须家河组储层发育构造缝、成岩缝及异常高压缝,部分井中见钻井诱导缝,其中构造缝最为发育,并以低角度缝和高角度缝为主,为研究区主要裂缝。裂缝发育分布受断层控制,裂缝发育带主要沿北东向断裂带呈条带状分布,断层夹持带及构造高陡部位裂缝较为发育。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包括构造应力、构造部位、岩石类型及岩层厚度等,其中构造部位及岩石类型为控制裂缝发育分布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川东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储层受到多种成岩作用影响,对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缺乏深入研究而成为制约勘探的难点。通过对川东北地区黄龙组岩石学、沉积相和储层特征的综合研究,认为黄龙组储层主要发育在其第二段的白云岩中,以中-低孔低渗的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和各类次生溶孔,裂缝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的孔渗性,并提供了有效的运移通道。储层发育受到沉积相、白云岩化和喀斯特作用三方面因素控制,属于以沉积相和白云岩化为基础、叠加古喀斯特改造的复杂储层。  相似文献   

19.
隔夹层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主要指标,隔夹层在三维空间的展布,对油气勘察预测、储层开发研究、提高原油采收率都有重要的作用。以具体研究区块为例,结合测井分析、沉积相研究、储层特征分析等,对黄陵地区长63储层的隔夹层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隔夹层的成因、特征与识别方法,对隔夹层的平面展布特征完成了定量分析,结合研究区块勘探开发现状,将隔夹层特征与储层研究相结合,阐述了隔夹层对储层作用的双重性特征,为浊积岩储层开发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延长组沉积特征及储集岩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油气运聚成藏特点及受控因素,指出镇泾地区中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基本具备,在本区特低渗储层发育的整体背景下,寻找孔渗性相对好的油气富集带是本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