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GSM基站系统故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德银 《科技信息》2009,(6):139-140
移动通信基站在GSM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GSM网络的通信质量。基站设备是一种要求较高的产品,最初的基站设备基本都是一些国外的产品。随着我国一些高科技电信企业在移动通信领域不断深入。一些国内的电信企业也生产出多种型号的基站。为了保证有一个优质、高效的通信环境,基站设备的维护及故障处理便成为通信行业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它不仅推动着通信事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通信质量的好坏。GSM赋予基站的无线组网特性使基站的实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及室内、室外型基站,无线频率资源的限制又使人们更充分地发展基站的不同应用形式来增强覆盖,吸收话务:远端TRX、分布天线系统、光纤分路系统、直放站。  相似文献   

2.
范平平 《科技信息》2011,(32):I0129-I0130
单片机技术依其可以嵌入到各种仪器和设备中的优势,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需要,单片机技术也日趋成熟;同时,射频技术在通信方面的发展也越来越普遍和重要。本通信基站的设计是一个依靠无线射频技术进行通信,在单片机强大的控制能力下,依靠无线射频接收信号,通过串行通信将接收到的信号传给上位PC机。通信基站设计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接收部分由无线射频技术完成接收各个站点发送过来的信号,发送部分由单片机通过串行通信,将接收到的站点信息利用RS-232u总线传给上位机,实现与上位机的通信;接收和发送功能一起实现射频基站的通信。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消防部队在开展救火活动的时候面对的一些应急通信方面的不利现象,指出了通过脱网基站通信科技来处理此类不利现象的思想,细致的分析了消防组织救火场地的脱网基站通信体系的具体要素以及功效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扩容、增加微蜂窝、站型调整和天线调整等硬件的方法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成本高等困难,分析了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无线网络参数对拥塞影响,利用网络参数调整等网络优化手段缓解网络中无线信道拥塞的问题,并通过模拟方法验证了网络参数调整对无线信道拥塞的改善程度。仿真结果表明,合理地调整无线网络参数既可以降低网络拥塞、均衡话务量,还能较好地改善话务拥塞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应急状态下,无线集群移动基站可迅速扩大通信覆盖面,或者提高事件发生地点的网络容量.由于无线链路机动性强、开通方便,成为移动基站组网的不二选择.本文分析对比分析采用微波、卫星、3G网络作为无线集群移动基站联网链路的优劣,得出基于3G无线IP网络组同方式优于其他方法的结论,然后说明具体实现的方法,并介绍该方法的实际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海鹏 《天津科技》2010,37(3):88-92
在一些局部话务突增区域会经常性的出现一些话务突增现象,同时这些区域也经常会涉及许多高端用户的业务使用问题,为了减少用户的投诉和保证这些高端用户的通话质量,经常需要对这些区域扩容,其中应急通信车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但是频率规划问题一直是困扰扩容实施中必须解决的难点,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基站的无线传感器网络Anycast路由算法,算法为网络中每个基站都建立一棵自己的Anycast树,网络中所有节点选择路径开销最小的邻居节点加入到对应基站的Anycast树中.该Anycast多基站路由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时延需求设置不同的权重参数来选择最优的路径,以达到实现不同时延要求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所有源节点采集的数据根据其加入的Anycast树的树状结构进行数据传输并送达基站.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Anycast路由算法在多基站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可以有效降低网络能耗和明显延长网络生命周期,较好地解决多基站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通信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8.
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多跳、多对一的数据传输方式,使得网络能量消耗不平衡,基站附近结点通信负荷过重成为"热点","热点"区域的结点往往最先死亡导致网络失效,此时其余结点仍剩余大量能量.为平衡网络的能量消耗,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数据率的无线传感器路由协议,其核心思想是结点根据结点与基站的距离调整数据率(单位时间内结点产生数据的速率,简称数据率),距离基站越近数据率越低,以节省能量用于通信,距离基站越远数据率越高,以充分利用节点的能量.  相似文献   

9.
正应急通信的手段,按照部署的位置分类,可分为地基、空基、天基、海基及潜基5种手段。对于大部分陆地上的灾后应急通信场景,前3者为最主要的手段。地基应急通信手段传统地基应急通信手段主要为各种应急通信车辆,搭载桅杆型通信基站,提供临时的接入服务,使用甚小天线地球站进行数据回传。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系留无人机、系留气球手段可视为是传统地基应急通信手段的一种延伸,旋翼型无人机或系留气球作为升空平台,替代了传统应急通信车辆的天线桅杆,并且能够提供更大范围的通信覆盖。  相似文献   

10.
水下目标定位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水下目标的定位和跟踪、水声对抗等水声领域,其系统主要由水声浮标阵、中继站和基站等构成,浮标与基站的通信通过无线网桥进行传输。为了提高该系统的通信可靠性和智能性,采用ARM板作为中继站和通信服务器,以一台电脑作为基站的显控机,一台电脑模拟浮标,设计了一种水下目标定位系统通信模拟系统,其中ARM板搭载LINUX嵌入式系统。该模拟系统可以实现基站和浮标之间的中继通信,完成从基站显控端发送各种命令和参数到ARM板,ARM板进行中继转发给浮标,浮标收到命令后进行响应,并回传相关数据至基站显控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无线电网络中,邻近的地理区域内用同一个频道的用户过多就会引起无线电通信的拥塞.增加频道负荷约束,限制同一时间内用相同频道的用户数量来控制这一现象.给出了带有负荷频道约束的私人移动无线电网络的图表示,推广了顶点染色的概念,得到了此问题的有关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2.
杨慧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8):1746-1750,1761
针对中小城市临时交通管制措施下出现的交通拥堵状况,应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TransModeler建立拥堵区域路网模型。运用动态交通组织手段来实现拥堵区域交通总量控制,均衡路网交通压力。以曲靖市中心城区拥堵区域动态交通组织优化为实例,通过仿真结果对方案实施前后的各拥堵路段的交通流运行状况进行评价,证明了流量调控方法对缓解拥堵区域交通状况具有一定的科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偶发性交通拥堵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及衍生性,拥堵发生后需要快速进行控制以防止拥堵向上游路段及交叉口漂移,同时应对拥堵内部进行及时疏散。从交通事件的发生导致道路瓶颈到拥堵完全消散这一过程中,拥堵区域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根据交通流参数及拥堵传播速度,提出了一种以疏散为目的的拥堵区域动态划分方法,划分为阻塞区、过渡区和常态区3个动态控制子区。同时,在不同的动态控制子区实施对应的控制措施。数值模拟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拥堵区域控制子区动态划分及控制方法能快速疏散拥堵。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拥挤问题,利用规划实践和方法论,提出了要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必须注重城市水平与道路交通的协调发展,以及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土地利用、交通和环境保护的一体规划,文中给出了交通基础各子系统相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型和城市综合规划概念模型,同时,根据城市道路交通本身的规律,提出了科学的交通管理理论,指出了运用高科技成果来改善交通困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深圳春风路高架快速路为例,对不同交通需求水平情况下定时、Alinea、Flow 3种常用入口匝道控制算法的实施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详述了各种算法的参数取值.仿真结果表明,入口匝道控制在交通需求高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能有效发挥改善主线交通的作用.Alinea和Flow算法总体优于定时控制,但也显著增加了匝道的延误和排队长度.当交通瓶颈与上游2个入口匝道均密切相关时,Flow算法控制效果优于Alinea算法.最后,对在Alinea,Flow算法中引入匝道排队调节的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排队检测器离匝道入口的距离是平衡主线拥挤和匝道排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道路运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以宿州市城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交通运行状态的分析研究。通过GPS系统获得浮动车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修复和预处理;选用路段行程速度和交通流量作为评价参数,构建了路段行程速度计算模型。利用AGNES聚类算法对道路流量和平均车速进行聚类分析,以此对道路交通状态进行等级划分并确定不同等级的区间值。结果表明:宿州市主干路严重拥堵临界值为20 km/h,低于标准值(21 km/h);同时次干路的中度和重度拥堵阈值也明显低于规范值,原因可能是车道较窄、机非混行。该研究可以为利用交通数据评估城市交通状况提供新方法,可以提高交通管理者对道路结构的认识,对城市道路的规划和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军用PCS系统中移动基站的位置登记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基站技术是军用PCS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未来的战争中,通信基站根据需要可以自由移动,并有可能带大量用户共同移动,基站移动到新地方后能够快速和网络恢复连接,建立通信。基站的可移动性带来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网络中对移动基站进行拓扑更新和对用户群的位置进行快速有效登记。简要介绍了移动基站技术的概念后,以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为基础,对移动基站的拓扑更新和用户群的成组位置登记提出了新的策略,补充和完善了原有的协议,使得新的协议更能够适应基站移动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城市快速路匝道间距设计是路线设计的重要内容,匝道间距大小和匝道数量对快速路交通流有决定性的影响。当城市快速路处于不间断大交通流量时,车流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现象。根据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的这一特点,应用车流波理论,分析了上下匝道间合流区和分流区的车流波特点,进一步建立了出口-入口组合型匝道间距比例数学模型。认为快速路匝道设计不但要考虑间距大小,相邻匝道作为一个整体,还应研究相互之间的影响。实例表明,当匝道间距比例不能满足数学模型时,快速路容易发生交通拥堵,服务水平较低,抗干扰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基站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性,阐述了基于GPRS网络的基站监控系统传输协议的设计方案。重点分析并设计了自定义格式的数据帧,制定相应的应用层传输协议。本设计方法简便易行.对于其他GPRS远程应用系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