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间苯胺对B-Z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间苯胺的加入明显地改变了振荡体系的周期和振幅,且间苯胺的浓度与振荡周期改变值△T及振幅改变值△A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5×10-6-3.1×10-3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1和0.9846.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B-Z振荡体系振幅和周期的改变值与加入间苯三酚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个振幅改变值与加入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8 9×10-6~1.2×10-2mol/L,相关系数为0 9977。依据FKN模型,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利用不同浓度的酪氨酸对溴酸钠-苹果酸-[CuL](ClO4)2-硫酸化学振荡反应体系的扰动,得到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测定酪氨酸的方法,其中[CuL](ClO4)2的L为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4,11-二烯.研究结果表明,当不同浓度的酪氨酸加入到振荡反应体系时,振荡振幅的改变值ΔAm与酪氨酸浓度的对数值lg{[Tyr]0}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235×10-6~2.677×10-4mol/L,相关系数r=0.99918;振荡周期的改变值ΔT与酪氨酸浓度的对数值lg{[Tyr]0}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7.444×10-7~4.534×10-4mol/L,相关系数r=0.99361.此外还研究了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组成浓度对该振荡反应的影响,同时初步探讨了酪氨酸扰动化学振荡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K3(以下简称VitK3)对Cu2 催化H2O2和NaSCN的化学振荡反应(以下简称铜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VitK3的加入会使振荡图形的周期和振幅均增大,且VitK3浓度与加入VitK3后第一周期的改变值(ΔT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5 26×10-7~2 17×10-4mol/L和3 21×10-4~8 87×10-3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81和0 9975.初步探讨了VitK3对铜体系振荡反应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巴比妥酸对B Z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比妥酸的加入明显改变了振荡体系的周期和振幅,且巴比妥酸的浓度与振荡周期改变值ΔT及振幅改变值ΔA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6 4×10-7~3 1×10-3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21和0 9954.对振荡体系的扰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根据磷酸苯酯在碱性磷酸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的苯酚对化学振荡体系(溴酸钠-硫酸-苹果酸-大环铜配合物)产生的干扰作用,首次建立一种分析测定磷酸苯酯二钠二水(DPPD)的新方法.其分析结果表明:当磷酸苯酯二钠二水的浓度在2.0×10-6~6.0×10-4mol.L-1范围内时,其浓度对数与振荡体系的振幅的改变值△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 49.  相似文献   

7.
利用酸性介质中Ce(Ⅳ)离子催化溴酸钾-丙二酸B-Z化学振荡体系的原理,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测定对苯醌(BQ)的新方法,首次报道了BQ的浓度在1.0×10-8~1.0×10-6mol/L范围内的振荡体系中振幅与BQ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  相似文献   

8.
报道一种利用不同浓度的苯酚对大环二价铜配合物催化的B-Z化学振荡体系的扰动来检测苯酚的方法.大环铜配合物[CuL](ClO4)2是一种类似卟啉环的化合物,其中L为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十四-4,11-二烯.实验表明苯酚可以造成大环二价铜配合物催化的B-Z振荡体系的振幅急剧增大.苯酚浓度的对数在2.0×10-7~2.5×10-3M的范围内与振幅的增加值呈正比例的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4 5.讨论了苯酚对体系扰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
阿司匹林对B-Z化学振荡体系的影响及其分析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中,研究了阿司匹林对封闭体系中B-Z振荡反应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溶液浓度在5.00×10-6~5.00×10-1mol/L范围内,振荡反应的振幅变化值(ΔE)与阿司匹林浓度(c)的关系符合方程:ΔE=34.7c0.154,R2=0.999,最低检测限达10-6mol/L。  相似文献   

10.
利用龙胆酸对四氮杂大环铜催化的B-Z化学振荡体系(NaBrO3-H2SO4-苹果酸-[CuL](ClO4)2)的扰动建立测定龙胆酸的新方法.其分析结果表明龙胆酸的浓度在1.25×10-6~1×10-4mol.L-1之间时,振幅改变值与加入龙胆酸的浓度对数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821.同时对各组分浓度的影响及其扰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建立葡萄糖-丙酮-硫酸锰-溴酸钾-硫酸的B-Z振荡反应体系,考察没食子酸丙酯及黑茶茶多酚提取液对振荡体系的扰动﹒实验结果显示:没食子酸丙酯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振荡体系振幅的改变量(ΔE)呈现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ΔE=57.242 59×lnc+295.626 59,线性范围0.025 g/L~0.225 g/L,检出限为6.25×10~(-3)g/L;另外利用该振荡体系对黑茶提取液中的茶多酚进行测定,其结果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度法测定结果相近;同时分析了茶多酚对葡萄糖振荡体系扰动的振荡机理﹒利用此体系测定黑茶茶多酚含量,成本低、耗时短、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一种在封闭体系中利用L-精氨酸对在碱性条件Cu2+催化H2O2和NaSCN的化学振荡反应(以下简称铜体系)的影响来测定L·精氨酸的方法.在振荡过程中加入微量的L-精氨酸,会使振荡曲线的振荡周期和振幅均增大.探讨了加入的L-精氨酸的量与振幅、第一周期及第二周期的改变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当加入L-精氨酸的量在1.48×10-5-3.84×10-4mol·L-1和2.50×10-6-3.38×10-4mol·L-1范围内时,L-精氨酸的量分别与振幅、第一周期及第二周期的改变值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在封闭体系中得到了稳定的振荡曲线,该方法有良好的准确度(rsd<0.85%)初步讨论了L-精氨酸对铜体系振荡反应影响的机理.首次报道了利用铜封闭体系化学振荡反应测定L-精氨酸.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针剂头孢曲松钠对经典的B-Z化学振荡体系的扰动,结果表明头孢曲松钠的浓度与扰动后振荡周期的改变量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6.15×10-7~5×10-3mol/L,最低检测限为6.25×10-8mol/L.探讨了针剂头孢曲松钠对化学振荡反应扰动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4.
在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中,研究了牛磺酸对封闭体系中的B-Z振荡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磺酸的浓度在4×10-6-4×10-1 mol/L范围内振幅变化值(ΔE)与牛磺酸浓度(c)的关系符合方程:ΔE=14.062c0.126,R2=0.990 1,最低检测限达10-6 mol/L.  相似文献   

15.
痕量间苯二酚的B-Z振荡反应动力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封闭体系中B Z振荡反应测定间苯二酚的条件 ,建立了测定痕量间苯二酚的新方法 .当 [KBrO3]=0 2 5mol/L ,[CH2 (COOH) 2 ]=0 5mol/L ,[Ce(SO4 ) 2 ]=0 0 4mol/L ,[H2 SO4 ]=0 8mol/L时 ,间苯二酚在 6 5×10 - 7mol/L~ 1 0× 10 - 5mol/L范围内 ,浓度与振幅改变值ΔA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6 0× 10 - 7mol/L .用于废水中间苯二酚的测定 ,回收率为 99% .  相似文献   

16.
以黑茶为底物,研究了黑茶-Br O3--Mn2+-H+-丙酮组成的振荡反应体系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的振荡反应.探讨了温度、黑茶浓度、碘酸钾干扰物对振荡反应的扰动,建立了利用此振荡体系检测加碘黑茶中碘酸根离子的方法.结果表明:反应体系有典型的振荡波形;诱导期的表观活化能为76.54 k J/mol;IO3-浓度与振荡诱导期tin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8.3×10-5-1.2×10-3)mol/L,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tin=4.2×102-2.5×105[IO3-],相关系数为0.995,检出限为2.8×10-5 mol/L.为加碘黑茶中碘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邻、间、对苯二胺对酒石酸-丙酮-Mn2+-KBrO3-H2SO4双有机底物化学振荡体系的扰动.结果表明,邻、间、对苯二胺的浓度分别在5.00×10-7~3.75×10-5,1.00×10-5~1.00×10-3和5.00×10-6~1.00×10-3mol.L-1范围内时,体系振幅的变化量与所加入邻、间、对苯二胺浓度的负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2,0.999 0和0.998 9,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50×10-8,1.00×10-6和5.00×10-7mol.L-1.对可能的扰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运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法研究铬酸钾及其浓度对铜磷酸溶液的电化学振荡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铬酸钾的加入改变了振荡的振幅、周期和频率 ,且随着浓度的升高 ,振荡逐渐减弱 ,甚至完全抑制振荡。加入铬酸钾后 ,原有多周期振荡体系转变为单周期和周期 -2振荡体系 ,电流振荡总体趋势随恒定电势的加大从不规则趋向规则。文章还结合实验结果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以BrO-3-SO2-3-Fe(CN)4-6(BSF)体系为pH振荡反应的模型体系,研究KCl、NH4Cl及AlCl3等典型无机盐的引入对pH振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H振幅和周期皆随着引入无机盐的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减小;中性盐KCl对pH振荡行为的影响皆归因于原盐效应,弱酸盐NH4Cl对pH振荡行为的影响归因于原盐效应和酸性作用,而对pH振荡行为影响最为显著的弱酸盐AlCl3则还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研究显示,通过改变引入无机盐的种类和浓度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小pH振荡的振幅和周期。  相似文献   

20.
在碱性条件下,盐酸肼屈嗪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有强烈的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盐酸肼屈嗪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盐酸肼屈嗪的线性范围为2.0×10-8 mol/L~1.0×10-6 mol/L,检出限为4×10-9 mol/L,对于浓度为6.0×10-7 mol/L的盐酸肼屈嗪连续测定11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以片剂为基体,用标准加入法检验方法的回收率,测得结果为99.1%~100.8%.该方法用于盐酸肼屈嗪片剂中盐酸肼屈嗪的定量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