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无核世界"迄今仍是国际社会的崇高理想,但短期内实现这一理想还有相当大的困难。更为务实的做法是将现存的"不使用核武器"规范法律化,作为通向"无核世界"的一个中间步骤。4月3日,清华国际问题研究所举办的首届清华国际安全论坛,就将"建立不使用核武器的世界"作为主题。论坛发表的报告封面上印着被赋予特殊意义的标志:一朵蘑菇云形状的水柱在茶杯里爆炸开。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教授对此做了解释:"这个标志就是把核爆炸控制在茶杯里,我们把它叫做‘茶杯里的风暴’。它像一个核爆炸,意味着现在仍然存在的核扩散和核危机。如果能把核武器的爆炸控制在茶杯里,也就是让它不被使用的话,那就是成功。"  相似文献   

2.
2020年是多事之年,多灾之年,多变之年,在国际军控裁军领域也是如此。2021年国际军控裁军会如何发展,有以下几个看点:通过美国的何去何从,观察国际军控能否“触底反弹”2009年4月,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为呼应全球“无核世界”的诉求,在捷克布拉格广场发表演讲,承诺美国将为建设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识》2010,(8):16-20
2009年4月5日,履新不久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布拉格演讲,提出:美国政府将致力于推动建立一个无核武器的世界。“无核世界”,一个人类苦苦追寻了65年的梦重又被提了出来。就像自战争诞生之日起对和平的祈盼就紧密相随一样,“无核世界”的梦想也是与核武器的出现相伴而生的,这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为了说明白这个悠长的梦缘何而起,我们不得不从核武器本身谈起……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是多事之年,多灾之年,多变之年,在国际军控裁军领域也是如此。2021年国际军控裁军会如何发展,有以下几个看点:通过美国的何去何从,观察国际军控能否"触底反弹"2009年4月,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为呼应全球"无核世界"的诉求,在捷克布拉格广场发表演讲,承诺美国将为建设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而努力。奥巴马任期内,  相似文献   

5.
<正>3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将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当天普京在接受采访时说,俄将从4月3日开始培训运载核武器飞机的机组成员,在7月1日前建成存放战术核武器的特种仓库。俄这一决定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战术核武器—一个模糊的概念按照作战使用目的,核武器可以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两类。战略核武器是指用于攻击敌方战略目标的核武器,一般由威力较高的核弹和射程或航程较远的运载工具以及投掷发射系统和通信指挥系统组成。美俄陆海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即属此类。战略核武器的范围由美苏(俄)战略核军控条约界定,相对明确。  相似文献   

6.
目前,能量控制仍然是战争取胜的关键手段,核武器技术的发展使其战场杀伤功能已达到极限。针对核武器愈益扩散所带来的毁灭性的威胁,要求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呼声愈加强烈。在一个没有权威政府的世界体系中,建构无核世界遵循国家间安全利益交易的理性博弈原则。无核世界的现实建构无法超越权力政治的起点,同时也应看到每种形式的权力都以不同的形式影响无核世界建构的行为与动力。可行的做法是将各种权力作用纳入到无核世界的现实建构中来,才能在世界各国寻求各自国家安全利益的过程中,朝着建构无核世界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背景3月9日,美国媒体披露五角大楼《核态势评估报告》,显示美国准备动用核武器的对象和条件,中国位居七个目标国家之列,台海发生战事时美国将使用核武器。3月10日,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赴美参加“美台防卫高峰会议”。此外,美方又在酝酿让李登辉及台湾军方某官员近期去美活动。近年来,美国对台军售不断升级,对我国安全产生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注意。3月6日,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雷德,就近来美方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美关系的行径,向美国政府提出严正交涉。3月11%日,“清华—世界论坛”就“美台军事关系对中国安全的影响”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4月12日,日本等12国外长在广岛举行“核裁军和核不扩散倡议”(NPDI)全体会议后发表了《广岛宦青》,明确指出,不仅是美国和俄罗斯,还应该举行也括中国等国在内的多边核裁军谈判。该宣言称,增加核武器与国际社会意图背道而驰,对此表示严重关切;该宣言还强调,要增强核武器的透明性。  相似文献   

9.
《太原科技》2009,(5):95-95
4月8日-10日,国际镁协2009年山西太原国际镁业大会暨展览会成功举行.这是继“2008中国(太原)镁及镁合金产业高端论坛”圆满举办和《太原镁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实施后的又一重要活动,国际镁业代表再聚首,为太原打造“世界镁都”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核战争打不赢也决不能打”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建立一个“无核武器世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1995年5月12日,为期四周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续约暨审议会议在纽约降下帷幕。178个国家的代表经过20多天激烈讨论和认真磋商,终于以协商一致的形式决定无限期延长该条约。  相似文献   

11.
是否发展核武器,跨过“核门槛”,成为核国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曾经为这个问题颇费思量。“核门槛”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说它是有形的是因为制造出真正的可以作为武器使用的核炸弹决非易事。资源(铀矿)、技术(对矿石的化学处理、武器的设计、武器运载工具的设计和制造)和资金缺一不可。制造核武器要求一个国家至少具有综合配套的工业生产能力,完善的基础科学研究体系。“核门槛”也是无形的:它可能是来自超级大国的阻力,可能是国际条约的约束或  相似文献   

12.
《青年科学》2013,(6):34-35
英国媒体称,目前,世界上有8个国家公开表示拥有核武器,但人们有理由怀疑一些国家私下拥有核武器或正尝试研发核武器。核走私早已成为令国际原子能机构头疼的问题。为应对可能由核武器主导战场而导致的战争,美国的媒体近日披露了一项由美国空军主导的攻击系统——“末日地铁”。与繁忙的民用地铁线路不同,“末日地铁”与数个发射井配合使用。无人驾驶的车辆将搭载核武器,随时准备接受攻击命令,将核武器由发射井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3.
吴剑剑 《世界博览》2013,(21):22-23
国际核秩序处于十字路口可以预见,美印核合作将对伊核、朝核问题的解决进程带来消极的"示范效应",并可能对推动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两核问题起到一定的"反作用",一是强化两国国内主张发展核武器的强硬派声音,二是弱化国际社会根据安理会决议针对两国的国际核管控努力。在今年9月26日举行的联大有史以来首次核裁军问题高级别会议上,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呼吁国际社会结束核武器问题上的歧视行  相似文献   

14.
国际新闻     
世界首例人造无核红细胞诞生,细菌“敢死队”帮同伴存活(图),揭开黑洞附近年轻恒星形成之谜,美开发出新型精确成像系统,日发现杀伤性T细胞何时出击机制,成功将外分泌细胞直接转化胰岛β细胞  相似文献   

15.
自核武器诞生以来,无核武器世界的探索就曲折地开始了。2007年无核武器世界(以下简称无核世界)的倡议再次被提出,得到了欧美非政府组织、前政府政要和美国政府的支持。在世界格局加速转变的今天,美国为什么重提无核世界,对此本文从经济、军事、技术和全球利益的角度分析了美国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生效50周年,本文就该条约的成败得失及未来前景简要地谈一点看法。得与失。《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不完美,它人为地把世界各国分成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国家。但它并不因其不完美而不重要,恰恰相反,它是核武器国家与无核武器国家达成的大交易:一方承诺放弃发展核武器,另一方承诺为核裁军与和平利用核能而努力。双方都承认,防止核扩散并非终极目标,而是为最终彻底销毁核武器创造条件,是通往无核武器世界的必要过渡。基于此,我们说该条约是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基石、国际安全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奥巴马政府对核扩散问题极端关注,他在2009年9月22日联大讲话中提到“一个和平与繁荣的未来”的四大要素,其中第一项就是“停止核武器的扩散,寻求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为此.美国将完成新的《核态势评估报告》:美国呼吁各国从2010年1月开始谈判一项协议.以终止可用于核武器裂变的材料生产;美国和俄罗斯在去年12月就进一步削减战略核武器达成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18.
国际科联成立于1931年,是科学界最有权威的非政府性国际组织,拥有27个国际科学联合会和将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团体作为其会员,被称为“科学界的联合国”国际科联汇聚了全球自然科学各个主要领域的代表,其学术活动基本代表了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水平和动向。 来自世界各国的300余住科学家将于10月18日至22日相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参加第28届国际科联大会,共同探讨未来十年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国际科技合作的走向。目前,国际科联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国际政治中的核武器与防核扩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诞生于20世纪的新技术中,最具国际政治重要性的大概是核武器。核武器不但在量上(即毁伤力的大小上)、也在质上不同于任何先前的或常规的武器。一方面,核武器技术造成了“核大国”与无核国家的区别,从而使国际社会变得更不均等,然而另一方面,核武器又倾向于在某种意义上缩小大国与小国的区别,因为就国家的军事安全来说,它多少使传统的国力要素即人口、工业能力、领土幅员等变得不那么重要,只要小国也拥有足以使大国遭受难以承受的毁伤的核打击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核武器可以说是国家间的某种“均值器”。不仅如此,无论是常理、还是核武器问…  相似文献   

20.
何静  王玲 《广东科技》2008,(19):103-103
“国际橡塑展”已被业内人士公认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的国际塑料橡胶业展览会,地位仅次于全球第一的『K展』及第二大的『NPE展』橡塑展,其国际吸引力将不断提升。“2009国际橡塑展”(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将于2009年5月18日至21日重临广州,并于中国广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