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地市级晚报以当地百姓为主要阅读对象,报道的新闻也是来自当地百姓生活.所以地级市晚报要想办好报纸,就必须做好民生新闻报道,体现出晚报民生新闻与人民生活相关性价值和民生性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什么是民生新闻,从选择新闻的主题和角度,拓展新闻的广度和挖掘新闻深度等方面分析<瓷都晚报>的运作模式,最后分析其开设的固定栏目用以刊登...  相似文献   

2.
BBC《十点新闻》和央视《新闻联播》分别属于中西电视新闻的旗舰栏目,体现着不同的播报风格和新闻价值取向。这不但反映在新闻内容之中,也同时体现在新闻播报结构上。通过比较、分析新闻(次)语类在《十点新闻》和《新闻联播》播报结构中的分布,揭示了二者在播报结构上的差异及其成因。《十点新闻》重视现场画外音、原声摘录、记者出镜、报道结束语等类型的运用,报道突出互动性和会话化,凸显了新闻价值和传播规律;《新闻联播》偏重独白式的演播室画外音播报,轻视现场画外音、原声摘录、记者出镜、同期声等,反映了该节目的政治权威性和舆论宣传功能。  相似文献   

3.
《新闻战线》第10期登载朽木先生文章《有感于张国立要办(谣言报)》。其文大概有两层意思:其一,张国立先生说的是气话,根据我们国家有关出版规则,也不可能办这样一个报纸的;其二,媒体上假新闻现象相当严重,甚至很猖獗,应该下大力气进行“新闻打假”。这也是该文的核心内容。我认为,朽木先生说得很有道理,也很深刻透彻。  相似文献   

4.
:《中国日报》与英美报刊有相同之处。通过阅读《中国日报》 ,读者同样可以学到新闻英语  相似文献   

5.
以马丁等人的语言评价理论为框架,对15篇《中国日报》社论语料观察与分析,探讨《中国日报》社论中的鉴赏种类、实现方式,分析"鉴赏"评价资源在英语社论语篇中的总体分布模式,以及社论引言、背景介绍、论证、结论各部分中鉴赏资源的篇章分布模式。结果表明,鉴赏性评价集中于新闻事件或人物的"品质"和"影响",且鉴赏资源在社论论证部分,"价值"鉴赏资源在社论"结论"部分分布相对集中。语义评价主要围绕词汇系统来揭示或引唤针对新闻事件及其价值的各种鉴赏意识,且表述形式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经过五年的讨论和修订,即将于2008年5月1日施行,这将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政府及其部门信息公开的义务和责任,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研究此条例与新闻舆论监督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希望为新闻舆论监督更好地开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科技导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学术会刊,主要刊登自然科学、技术工程领域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并及时报道国内外重要科技新闻和科技进展,深度评论重大科技新闻、科技事件、科技热点、科技人物、科技现象,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导向性、新闻性、可读性,正努力办成适合科技工作者个人阅读、"好看"的学术期刊。2014年,科技导报社继续向1400多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赠阅《科技导报》;中国科协办公厅继续向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赠阅《科技导报》;  相似文献   

8.
作为诗话诗经学的重要成果,毛先舒在《诗辩坻》中对《诗经》多有阐释,他还以《诗经》为准的,从"诗之本源""诗之法""诗之用"等方面来构建其诗学大厦。毛先舒将诗歌的本源推溯至《诗经》,即所谓"归源《风》《雅》";他以《诗经》为标准论诗法,不但对《诗经》之章法韵律推崇备至,还以此作为作诗、评诗的准绳;他强调诗歌的社会伦理功用,倡导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观。  相似文献   

9.
至迟到明朝末年,灵异新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臻于完善和成熟。它完成了分化并与行政文书相脱离,取得独立地位;它开始以自采方式取得新闻素材,其出版获得了商业力量的推动;它改变了大发议论的传统,开始"用事实说话";它的解读模式和新闻价值的实现也开始脱离天人感应思想。《天变邸抄》即是变化的标志和体现。  相似文献   

10.
薄旭 《世界知识》2010,(13):52-54
<正>《新闻周刊》是一面镜子,从它曾经的辉煌和坎坷,到数字化时代中的挣扎,人们能够看到新闻的历史和未来。5月,大名鼎鼎的美国《新闻周刊》被插上草标,待价而沽。这本77岁高龄的新闻杂志,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有过400万份的发行量,而且曾12次摘得美国出版业的最高奖项"美国杂志奖",  相似文献   

11.
梁丽明 《河池师专学报》1997,17(3):20-22,93
本文选择冯至三首富有代表性的爱情叙事诗,从作品的哲理构成分析诗人早期自觉或不自觉的将诗情与哲学思索相结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谢慧芳 《南昌高专学报》2000,15(4):26-28,33
南昌电视台于1999年10月推出了一档《新闻说报》新节目,该节目能够成功地得到观众的认同,缘自其独特的风格。具体地分析起来,《新闻说报》节目的风格特点主要有3个方面的创新-报道内容的创新、新闻制播方式的创新和主持风格的创新。这一新的制播模式为城市电视新闻制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淮南子>以"礼乐未始有常"的概念表明了艺术的历史进化观;以"君形者"的概念说明艺术创作中神似的重要性;以"师旷之耳"的概念提出了对艺术知觉者的要求.<论衡>的艺术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疾虚妄"和"为世用"两个命题上.这两个命题同时表明了王充艺术学思想的积极方面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以湖南卫视2012年新推出的《新闻公开课》栏目为文本案例,对新时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新策略进行了分析,并分别从创作主体的创新、准确的栏目定位、参与主体的创新、差异性的选题设置、节目形式的创新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电视媒体与纸质媒体的强强联合、导向性评论诉求、年轻化栏目定位、代际化新闻人参与、差异化选题设置、仿造课堂互动形式等方法是电视新闻评论创新的可鉴之法。  相似文献   

15.
《诗集传》是宋代诗经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在宋代疑古风气影响下形成的,一方面反映了朱熹尊儒尚理的观念,另一方面体现了朱熹新的解《诗》方法,即"以诗解诗"。在尊儒传统、疑古风气以及朱熹自身读诗体会的影响下,《诗集传》对爱情诗的解读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一是与《毛诗序》相同,解为文王后妃之德或美刺诗;二是从诗本身出发,体味诗意,但又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把男女爱情诗解为"淫奔之诗";三是还原诗本意,肯定男女情思,不做过多的理学阐释。朱熹对爱情诗多变的态度也反映了朱熹本人思想的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16.
广州时期的夏衍有不少作品处于散佚状态,《在轰炸中生活》就是其一。此作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夏衍研究资料已有提及,但始终未见披露,呈现一种由"隐现"而"消失"的状态,且相关记载也值得辨析。此作初刊1938年6月29日上海《导报》第一版,后载1938年7月7日成都《新新新闻每旬增刊》创刊号,是夏衍又一篇描写广州大轰炸的力作,堪称夏衍名作《广州在轰炸中》的姊妹篇。《在轰炸中生活》表达更为曲折、细腻而又不乏机智与幽默,包含更多夏衍对自己及同人"在轰炸中生活"的个人化记录和书写,也更见理性深度与反思力度,具有重要文学价值,也是研究广州大轰炸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7.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新闻漫画的作用日益突出,新闻漫画作品增多,但是影响力大的作品寥寥无几。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民族危机,在全民抗战的过程中,新闻漫画对抗战胜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刊物《救亡漫画》更是抗战宣传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漫画战",为抗日宣传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多样的表现方式与手法,丰富的表现内容和意义,在今日看来仍有非常重大的启示意义。在读图时代的背景下,对《救亡漫画》的内容设置、传播特点,以及宣传意义进行探讨,丰富对新闻漫画的研究,并为当下的新闻漫画创作与传播挖掘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时代,传统新闻伦理教学面临着冲击和挑战。为了解决新闻传播实践中的伦理偏差或缺失乱象,不少新闻传播院系开始加强和多方面尝试新闻伦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结合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现状,可以从传媒转型促进了新闻伦理学的教学改革、人本责任意识奠定了新闻伦理学的教学理念、交叉学科特性决定了新闻伦理学的教学内容,以及传播新技术拓展了新闻伦理学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汉语大词典》这部辞书是权威性的工具书,字、词的义项和释义都超越了以往的辞书。然而难免有不足之处,需不断完善。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一书中发现"堪描堪画"、"推睡"、"不著"、"会钱"等几个词语在《汉语大词典》中均未有解释或失收一些义项。通过对这几个词用例的考察,从而考释了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诗三百"感物起兴,多举鸟兽虫鱼草木之名,《诗经》涉及昆虫描写的共17篇,集中于"风"、"雅"两部分,其中"风"诗8篇,"雅"诗9篇。纯粹从昆虫的自然属性去描写,在《诗经》中有8篇。描写昆虫,运用饶有意味的形式,即"比"的手法,来表达当时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在《诗经》中《螽斯》、《硕人》和《东山》篇得到印证。昆虫在《诗经》中被赋予了某种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赞或讽,成为作者情感的载体,虫与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蜉蝣》、《无羊》、《小宛》、《小弁》、《青蝇》、《荡》、《瞻卬》诸篇中有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