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文章旨在探讨中年鲁迅心境、意识渗透于小说创作中,由此而形成其小说浓烈鲜明的理性色彩,它成为鲁迅小说中年人特征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万年春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1(5):5-10
鲁迅小说中的动物意象是在深刻洞悉社会生存境遇的基础上按照现实主义的原则创造出来的,是以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依附于文本结构之中,显示出深刻的丰富性和多层的文化意蕴;其动物意象包括凶猛动物、鸟类、家畜类、昆虫类,是以“群体”或群像而呈现的,这些意象反复的出现在不同的作品中,构成了一种隐喻性的存在,具有象征性。 相似文献
3.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耐人寻味,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的价值,主要把人物放到特定的环境中来展示其社会性必然性,用次要人物来烘托暗示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以达到形象的真实性深刻性。本文以鲁迅小说中的阿Q、祥林嫂等为例,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5.
6.
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描写是其创作题材的一个重要方面,鲁迅以冷俊的目光,透过这些具体的民俗世相,对旧民俗民风、礼仪制度、伦理道德、文化意识等进行了深刻的透视、揭露和批判。揭示了传统民俗的劣根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五个方面解读关于“意象叙事”在鲁迅小说文本中的运用,试图探求中国叙事言说背景下的鲁迅叙 事方略,在其小说文本中如何体现意象的双构或多构性,从而寻找到了以意象为中介,那种作者或隐含作者,与读 者或隐含读者间的深层对话。 相似文献
8.
“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中的两个基本原则,近年来一直是译界争论的焦点。笔者从这种争论出发分析了“归化”与“异化”的区别与特点以及我们在教学中所碰到难题的解决。在我们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归化”与“异化”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的翻译才能搞得好。因此,在翻译中,过分地注重某一种原则势必走向极端,我们应该采取适度互补的原则以促进中英民族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9.
孙丽玲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7,(3)
鲁迅小说中的悲剧女性形象,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艺术方面,都有着杰出的成就,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启蒙主义者的思想特征和独特的悲剧美学追求.本文对鲁迅小说中悲剧主人公的不幸命运、痛苦灵魂及其悲剧美学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通过这些悲剧女性探讨了鲁迅小说的悲剧意识及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
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描写是其创作题材的一个重要方面,鲁迅以冷俊的目光,透过这些具体的民俗世相,对旧民俗民风、礼仪制度、伦理道德、化意识等进行了深刻的透视、揭露和批判。揭示了传统民俗的劣根性。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小说以其理性与睿智洞察着社会历史,深刻、集中地再现了生活中的美与丑,通过感性的艺术形式、作家情感体验的多重刺激向社会、读者传递了丰富多彩的审美信息,体现了独特的审美信息内涵及特点。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向中国的旧制度旧思想作彻底批判的同时,终其一生关注着妇女问题。鲁迅极力反对古代圣人的节烈观,并在众多作品中,痛斥节烈观的泯灭人性,呼吁让每个女性都生活在自然的天空中。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震惊文坛。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角度等叙事学角度来看,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汇中鲁迅小说的叙事模式是接受新知与转化传统并重的。 相似文献
14.
15.
任燕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5(3):33-35
鲁迅首开中国现代白话小说之先河 ,并在其白话小说创作的叙述方式方面作了有益尝试 ,使其小说具有某些散文化的特色。具体表现在 :在叙述角度方面 ,多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 ;在情节展示中 ,注重以典型场面和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性格 ;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结合并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孔乙己>、<阿Q正传>等小说中主人公在思维中出现的逻辑混乱、矛盾和错误的分析,指出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中,善于运用人物自身在言行和思想上的逻辑错误与逻辑矛盾来揭示人物思维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善于把小说人物置身于充满矛盾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中,揭示造成人物性格的社会根源,从而试图说明抽象思维在文学创造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鲁迅杂文的社会性历来为研究者所看重,但我以为真正能够体现鲁迅杂文的历史价值和美学意义的应该是其“个人性”特征。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强烈的抒情色彩使鲁迅杂文成为诗与政论的结合,坦诚地抒写自我内心世界更带上鲜明的作家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25年底到1927年初,集中了鲁迅几乎全部牵涉爱情婚姻的作品,而写于此期间的全部六篇小说都在思考至爱者或身份关系上至密者之间的关系形态,这正是鲁迅此期间复杂爱情心态的呈现.《铸剑》写于这一时期的末尾:鲁迅下定爱情决心并付诸实施的时间.通过对鲁迅与许广平书信的考察,认为从眉间尺到宴之熬是鲁迅爱情心路的过程与精神结果,爱情同时促成了鲁迅于此时精神生命大转折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凌伟荣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19(3):3-6
鲁迅以历史“中间物”的文化视角,清醒地认识并批判了中心意识下的民族自大病,礼治文化下的主奴根性,“仁”学框架下的个体与群体,以及传统文化中“静”的精神等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积淀下来的文化心理特点,这对中国人走向真正意义上的自强、自立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