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成  石顺雨  肖艺  周磊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8):17-17,22
大跨径箱梁裂缝的形成和扩展,不但影响混凝土表面的美观、减小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而且易引发混凝土面层剥落破损、加速钢筋的锈蚀、降低混凝土的抗冻性及耐久性。本文结合青岛海湾大桥60米预制箱梁的施工,详细阐述了大跨径箱梁裂缝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和控制办法,为预防控制大跨径预制箱梁裂缝问题积累了新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2.
李兴旺 《科技资讯》2007,(6):110-111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箱梁应用日益广泛,但箱梁预制工作中凸显出的一些质量缺陷不容忽视,文中从设计和施工的结合角度就箱梁混凝土预制过程中产生的空洞、水波纹、裂缝等质量通病成因及防治措施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3.
田宝泉 《科技资讯》2010,(27):73-73
裂缝是固体材料中的某种不连续现象,在理论上属于结构材料强度理论范畴。箱梁裂缝指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脱水,引起收缩,或者受高温高低的温差影响,引起胀缩不均匀而产生的裂缝。如何消除或者有效减少箱梁裂缝,这是工程师们在箱梁预制和现浇梁施工过程中常抓不懈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组合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钢与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负弯矩混凝土开裂问题提出了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组合梁结构形式.为了对比和分析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连续组合梁与常规连续组合梁力学性能的异同,进行了2根连续组合箱梁的静力试验.测试了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组合梁的变形、不同截面上构件的应变分布、混凝土的裂缝、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以及极限承载力等.由试验测试结果可得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连续组合箱梁的初始开裂荷载和正常使用状态的极限荷载分别是普通连续组合梁的3.16倍和2.61倍.通过计算分析得到在相同预应力情况下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连续组合梁的开裂弯矩是常规预应力组合梁的1.54倍.  相似文献   

5.
冯敬辉  房会彬 《甘肃科技》2009,25(12):139-141
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客运专线900t预制箱梁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结合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北岸引桥的工程实际,具体介绍了预制箱梁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工艺,以期为同行和客运专线箱梁预制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箱梁表面麻面及水波纹是常见的质量缺陷,影响箱梁的外观质量。文章对30 m后张法预制箱梁表面麻面及水波纹的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从原材料、施工工艺及质量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措施,对确保预制箱梁的外观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永明 《科技资讯》2007,(16):254-255
本文对武广客运专线的箱梁预制介绍了箱梁设计的情况,对预制箱梁施工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分析了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的配制、浇筑及整孔箱梁施工需求的主要工装设备,推广铁路客运专线箱梁预制工艺。  相似文献   

8.
刘芳成 《科技信息》2008,(31):111-111
结合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安装施工实践,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安装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随着预制硷箱梁在我国公路建设中的广泛应用,预制箱梁混凝土施工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也逐渐显露出来。本文就预制箱梁施工中节曼鬯厦差问题及其皇害建伊了分析,提出了预制砼箱梁施工工艺的控制要点,从模板制作、钢筋加工及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方面讨论了提高箱梁施工质量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体内体外配束比对节段预制箱梁受弯性能的影响,考虑3种水平的体内体外混合配束比,制作3根节段预制拼装箱梁进行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了体内体外不同配束比下,节段预制箱梁的变形特点、裂缝分布特征及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体内束布置越多,节段预制箱梁的承载力越高;梁体变形主要集中在节段接缝处;梁体的裂缝是沿胶接缝的素混凝土开裂,张开的接缝沿梁高方向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极限承载力状态下,体外束的应力可达1 400~1 600 MPa,应力增量可达35%~45%;当梁体破坏时,普通钢筋的累积应变仍小于钢筋屈服应变,建议普通钢筋按照构造配筋配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铁路客运专线箱梁的施工过程中,有关箱梁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问题,结合甬台温铁路客运专线箱梁的施工实例,探讨了箱梁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斜腹板钢箱组合连续梁中间支座处负弯矩区的非线性力学性能.测试了在不同荷载作用下沿纵向各部位的变形、不同截面的应变分布、混凝土板的裂缝分布、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以及整个结构的极限承载力等.试验表明,试件在加载初始阶段呈现线弹性,但由于混凝土裂缝较早出现,试件在大部分的加载过程中表现为非线性特征;此外,混凝土中钢筋配筋率对斜腹板钢箱组合梁受力的影响显著,配筋率较少时组合梁在混凝土开裂后刚度降低很快,并使得钢梁较早屈服,而配筋率适当的斜腹板钢箱组合梁表现出了较好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与现行组合梁设计方法对比分析表明,规范规定采用简化折减刚度法计算斜腹板钢箱组合梁的整体变形是安全可行的,以混凝土裂缝宽度为0.2mm对应的承载能力作为斜腹板钢箱组合梁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承载力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PC箱梁墩顶块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化热导致出现裂缝现象,结合实际工程,综合考虑混凝土密度,比热容,热传导系数的温度时变效应,建立水化热温度冲击模型,采用单元生死技术和子模型技术对PC箱梁墩顶块水化热温度场进行空间数值仿真。经与实测数据对比说明:水化热温度冲击模型准确、实用;腹板与底板、腹板与顶板、腹板与横隔板交合处混凝土浇筑量较大,产生大量水化热,导致浇注温度很高;并向表面依次降低,由里及外温度梯度分布宽度逐渐小;采用单元生死技术能有效模拟混凝土箱梁分层浇筑或多层浇筑;子模型技术适合PC箱梁墩顶块局部精细分析,可解决单元划分所导致的复杂结构水化热热量传导梯度过大及阶跃现象。该成果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箱梁结构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由于混凝土材料导热性能差,在强烈日照情况下,箱梁内外会产生过大温差,从而导致结构开裂。为了从根源上防止箱梁开裂,提出了运用相变储能技术控制箱梁结构内外温差不超过开裂温差限值的新思路;选取三氯三氟乙烷(R113)液气相变材料,通过试验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箱梁结构内外温差,起到自调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薄壁箱梁变形与裂缝试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混凝土薄壁箱梁模型抗弯性能全过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挠度变形与裂缝分布规律.通过试验证实了混凝土薄壁箱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最大裂缝宽度和跨中挠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其开裂弯矩按GB50010-2002规范公式计算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将混凝土薄壁箱梁截面等效为工字型截面,其平均裂缝间距、最大裂缝宽度和跨中挠度验算,按GB 50010-2002规范或JTGD62-2004规范公式进行验算均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考虑翼缘宽度折减后,其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测值,但相差在5%以内,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可以不考虑其影响.图5,表3,参12.  相似文献   

16.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施工期腹板开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求一座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施工早期腹板开裂原因,在实桥上进行了水化热测试.基于施工现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发展规律的实测结果,应用有限元方法按照实际施工过程建立时变模型,对箱梁混凝土水化热所致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分析,并对预应力张拉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水化热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过高的水化热是引起该桥箱梁腹板早期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预应力张拉时结构应力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某大型混凝土箱梁桥温度场的观测,分析了混凝土箱梁在日照辐射作用下的温度变化情况和竖向温度梯度的分布规律,发现日照辐射作用下混凝土箱梁竖向温度梯度模式近似服从指数分布。建立了基于气象参数的混凝土箱梁日照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最后,计算了50年一遇气象参数条件下混凝土箱梁竖向温度梯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极端条件下混凝土箱梁竖向最大温差可达18.5℃。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发挥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普通钢筋混凝土(RC)材料在箱梁桥应用中的力学性能,开展了节段拼装预应力UHPC-RC组合箱梁的静载试验,研究其受力过程、破坏形态和裂缝开展情况。结果表明:组合箱梁经历了弹性变形、裂缝开展和结构破坏三个不同受力阶段;裂缝首先由梁跨中节段接缝张开逐步发展至顶板翼缘,梁底板和腹板均未见明显裂缝,开裂的受拉区应力主要由预应力筋承担,最大裂缝宽度随荷载增加分阶段线性增大,试验梁最终以RC顶板混凝土压溃破坏而失效;受力过程中,UHPC U型梁和RC顶板能够保持良好的协同工作;组合箱梁存在一定的剪力滞效应。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混凝土箱梁日照温度场仿真计算中材料参数难以准确取值的问题,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凝土箱梁日照温度场计算模型。通过对某大型混凝土箱梁桥日照作用下温度场的模拟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虽然不一定能找寻出材料的真实性能参数,但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日照辐射作用下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场。  相似文献   

20.
薄壁箱梁大吨位预压力锚固区局部承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连续刚构梁桥跨度越来越大,悬臂施工中大吨位预压力锚固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但是大吨位预应力锚固区薄壁混凝土箱梁承压局部应力分布复杂,通过对大吨位锚下混凝土局部应力分析,揭示其分布规律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有待解决的课题之一.从理论上对局压问题的影响因素、破坏原因及局压产生的裂纹类型等进行了阐述.结合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北引桥连续刚构混凝土梁桥工程实例,一方面,根据现行的《公桥规》中有关局部承压强度、抗裂性及最小保护层厚度等方面的规定,对0块顶板T2大吨位预应力束(设计值拉力4 882.5 kN)下混凝土进行了验算,另一方面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两者所得的结果相互验证,均符合规范规定要求.结论指出采用在锚下混凝土中增设横向拉筋使之与腹板内两侧钢筋网片形成封闭箍筋的设计可以解决大吨位薄壁腹板混凝土局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