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为民 《科学通报》1994,39(4):337-337
星暴星系是指存在大规模恒星形成的星系,而这种恒星形成速率在星系的整个演化过程中是不能稳定地保持的.观测到的辐射在整个电磁波段都较强烈,主要来自恒星的爆发性产生:紫外和光学连续辐射来自热的大质量恒星,发射线产生于被这些恒星电离的HII区,强的红外连续谱来自尘埃的吸收再辐射,射电辐射来自热气体和超新星遗迹,X射线来自超新星遗迹和与大质量恒星有关的吸积天体.星暴星系的颜色比正常星系和不规则星系显著偏蓝,在蓝端和紫外连续谱变得较平.星暴星系具有很强的红外辐射(L_(IR)>10~(37)J/s),在60—100μm之间的辐射较强.大多数星暴星系都是被IRAS探测到的.  相似文献   

2.
哈勃发现宇宙不是静态的,而是发展着的东西。这个发现肯定是本世纪河外天文学中最重要的发现。能与宇宙普遍稳步膨胀的观点抗衡的天文学家不多。但是,最近J.F.Nicoll,D.Johnson,I.E.Segal与W.Segal关于中度靠近的星系之红移及其表观亮度之间关系的挑战性统计研究,威胁到这个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图景。在普遍膨胀中,星系的后退速度(在经验上就是它的多普勒红移)应该与这个星系的距离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星系,特别是活动星系的研究,是当代天体物理的前沿。星系核活动,这一宇宙中最大的能量事件,其能源、机制是天体物理的一大疑谜。研究星系之间在引力影响下吞没、扰动及潮汐作用等过程对星系核活动及星系演化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十分热门的课题。这方面现有的研究集中在:(1)从理论上讨论在一定条件下,引力扰动如何引起物质向星系中心下落;(2)从观测上分析特殊星系的形态特征,并与潮汐扰动下这类特征的理论预言进行对比;(3)寻求星系核反常活动与伴星系存在之间可能的统计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们发现,在仙女座大星系与三角座星系之间的星际空间内,弥散着一条“氢桥”,全长达到了78 2万光年.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结果,揭示了这种巨大的正常物质结构是如何产生并演化的. 位于仙女座大星系与三角座星系之间的神秘链状物质为中性氢原子团块,这些物质环绕在星系周围的“星系晕”中,但是有些团块却不太寻常,好像是两个星系之间的桥梁.“星系晕”是螺旋星系外围笼罩的一层球状分布的稀疏物质,其中不乏恒星和气体等.许多研究人员怀疑这座看似链状的“氢桥”是否有真实物质实体存在.  相似文献   

5.
一类复数序列的自相关函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超 《科学通报》1993,38(23):2124-2124
1 引言 1984年,Schltz和Welch利用迹函数给出了GF(2)上GMW序列定义如下:设M,J为正整数,J|M,α是有限域GF(2~M)上本原元,r为正整数,并且1≤r≤2~J—2,(r,2~J—1)=1令b(n)=tr_1~J(tr_J~Mα~n)~r,n=0,1,2,…,则称二元序列  相似文献   

6.
<正>天文学家反复研究M87星系中的那个超大质量黑洞后证实,它仍旧符合爱因斯坦理论的预测。你好,黑暗,我们的老朋友,又来看你了。M87是一个距地球5500万光年的巨大星系,它的中心是一团直径380亿千米、质量相当于65亿个太阳的黑暗——那是通往无尽的暗门,还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黑洞”。2017年,负责操作事件视界望远镜(实质是一张分布遍及全球的射电望远镜网络)的天文学家团队得到了M87星系中心黑洞的照片,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得到的第一张黑洞照片。  相似文献   

7.
星系大碰撞     
尽管星系常常被认为是很稳定的结构,但是从天文学的时间尺度来讲,和星球之间的碰撞一样,星系之间的碰撞在星系演变过程中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由于星系中物质的分布比较稀疏,所以星系碰撞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碰撞,而是一种引力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黑洞坐落在每个大质量星系的中心。科学家现在相信,星系的这颗黑暗心脏是由它周围的暗物质云塑造的。科学家通过观测椭圆星系,来调查黑洞与暗物质云之间关系。椭圆星系是在较小的星系合并成一个橄榄球形状的星系时形成的,它们的暗物质也合并在一起。目前尚不清楚暗物质怎样控制黑洞生长,但新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10,(11):5-5
<正>在下面这幅天文学家最新发布的照片上,幽灵般的尘埃气体晕环绕着螺旋星系M63(也称葵花星系)。在最近一项针对螺旋星系的调查中,天文学家利用大型地面望远镜拍摄  相似文献   

10.
仙女座星系(M31),又称仙女座大星云。距地球约220万光年,和银河系同为本星系群的主要成员。它的直径达16万光年,含有2亿颗以上的恒星。仙女星系位于仙女座,最佳观测季节为秋季,是全天最亮的旋涡星系,也是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  相似文献   

11.
正据预计,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会在40亿年后和室女座星系团发生碰撞,两者会在70亿年后合并成一个更大的椭圆星系。星系互相碰撞是宇宙中常有的事件。科学家认为,室女座星系曾经和其他星系发生过碰撞。虽然叫作碰撞,但星系中物质的密度是非常低的,因此星系之间并不会发生物理上的碰撞接触。因为恒星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  相似文献   

12.
离地球大约1200万光年有一个大的,美丽的旋涡星系,名叫M83。这个星系的图象出现在许多天文学海报和有关书籍的护套封面上。仔细观察这些图片,你可以注意到,在M83的旁边不远有一个大致呈椭圆形状的小星云。这就是矮星系NGC5253。一般的观察者可能认为它是M83无关紧要的一个相伴星系,但你可能被欺骗了。  相似文献   

13.
李炳仁 《科学通报》1992,37(19):1736-1736
设(A,Z,α)是C~*-动力系统,并且α~n=id,这里n是固定的正整数。自然要问C~*-叉积A×~αZ与A×~αZ_β之间有何关系。结果如下: A×_αZ≌M(A×_αZ_β), 其中M(A×_αZ_n)是的映象环面,而(A×_αZ_n,Z_x,)是(A,Z_n,α)的对偶系统。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信息     
星系之间的碰撞近年来,观测到很多可能是星系之间的碰撞现象。例如,1979年发现星系NGC1316的形态异常,而且没有一个整体的自转。于是天文学家认为,可能是NGC1316吞食了一个曾经靠近过它的伴星系。不  相似文献   

15.
正事件视界望远镜的数据显示出M87星系黑洞附近发出的光的方向。事件视界望远镜拍摄到的M87星系黑洞新图像揭示了该黑洞周围旋转的物质所发射的光波的偏振(亮线)。这种偏振与黑洞的磁场有关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了缠绕在黑洞周围的磁场。2021年3月24日,研究人员在《天体物理学快报》在线版发表的两项研究报告称,事件视界望远镜揭示了M87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炽热的发光气体具有磁性。这些磁场被认为在黑洞如何吞噬物质并将强大的等离子体喷射到数千光年之外的太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计算Mark-Houwink方程中d指数的一个经验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rk-Houwink方程,[η]=KM~α是联系高分子溶液的特性粘数[η]和高分子的分子量M的一个重要方程。当高分子-溶剂体系和温度一定时,K、α均为常数。实验表明,参数α在0.5~1.0之间变化(经常处于0.6~0.8之间)。其值与溶剂的良劣和分子链的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康平 《科学之友》2005,(4):18-18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有大量的证据表明,距地球大约5000万光年的室女座星云不存在恒星,是一个“黑色星系”。如果这一结论得到证实,银河形成之谜也有望迎刃而解。黑色星系: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据报道,室女座星系由一个巨大的氢云和奇异的暗物质组成,里面包含的物质足以产生  相似文献   

18.
张世武  蔡峥 《科学通报》2023,(23):2983-2985
<正>在目前基于暗物质的星系演化理论框架下,星系形成在引力自束缚的暗物质系统——暗物质晕中.在引力作用下,暗物质晕相互并合形成今天观测到的“宇宙网”大尺度结构.一般来说,暗物质晕的物理尺度是星系尺度的几十到上百倍.在星系与暗物质晕之间弥散有大量以氢元素和氦元素为主的重子物质,其中氢元素占比约为74%,氦元素占比约为25%,剩下的重元素占比约为1%.  相似文献   

19.
《自然杂志》2010,32(3)
观测发现一些旋涡星系外围的恒星绕星系中心转动的速度相当地大,但它们既未飞出星系,也难以用牛顿的引力定律解释.一般认为,这暗示众星之间存在着大量暗物质,它们大部分分布在星系的外围,提供着额外的引力,从而加快了这部分区域内恒星的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20.
刘永镇 《科学通报》1980,25(16):734-734
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能观测到离我们100亿光年以上的距离.在观测所及的空间范围内,可以观测到几十亿个星系.虽然星系在形态上和结构上是多种多样的,但由观测已经确定了表征星系的几何和动力学特征的一些参数和它们之间的一些关系.主要的观测参数和关系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