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艾丽斯.沃克的《日用家当》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60、70年代非裔美国人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与迷茫。而独特的历史决定了他们的文化遗产兼具非洲黑人文化遗产与美国黑人文化遗产的双重身份,试图抛弃或过分强调任何一方都只会是片面的、肤浅的。在全球化语境下,解读这种困惑与迷茫的人文内涵和价值承载对于民族文化认同与重新建构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艾里森的文艺思想深深植根于非裔美国人的民俗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文学的传统之中。艾里森不仅批判白人至上的意识形态观,强调艺术超越世俗和种族冲突的功能,而且还萌芽了种族融合的思想。在非裔美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发展史上,艾里森前瞻性地预言了非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3.
杨芳 《科技信息》2007,(16):10-11
神话是古代人们利用超自然的力量解释自然界事物,是人类生活经历的隐喻式表达。在《所罗门之歌》中,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有机地将其小说创作与神话融合在一起。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探讨小说中的神话原型与模式,论证莫里森通过描写黑人民族的神话与仪式,表达非裔美国人对非洲文化遗产的继承,对黑人传统文化的热爱,及对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薛海萍 《科技信息》2011,(33):369-369
《日用家当》是美国著名非裔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经典短片小说。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母亲对女儿的认识及对文本的解读,探讨了作者对上世纪70年代非裔美国人该如何理解继承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相似文献   

5.
李虹  王志章  张文蕾 《科技资讯》2010,(23):229-230
文化创伤是西方社会学家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本文梳理了西方学界对文化创伤的界定。指出西方文化创伤理论共有三种研究取向:启蒙研究取向、精神分析研究取向和比较理论的反身性创伤研究取向。本文还总结了西方文化创伤研究的内容和领域:国家创伤、大屠杀、奴隶制与非裔美国人的种族认同、社会变迁导致的文化创伤、生命故事等。  相似文献   

6.
美国非裔女剧作家洛琳·汉斯贝瑞的《阳光下的葡萄干》是一部书写“黑色美国梦”的典型之作。除了刻画非裔美国人在融入白人主流社会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艰难,作者还对其应该如何保持自身的种族和文化特性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具体的文本表现为非洲形象在主人公们确证自我身份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与之实践的文化认同。通过不断在文本中前景化非洲独特的地理与文化景观,作者似乎想要提醒她的同胞们一个事实:非洲曾是他们的故乡,是他们文化之根的生发之地,一个人在尝试融入主流文化空间的同时也要努力保持自身的文化自信与种族尊严。对作品中非洲形象的关注,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葡萄干》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7.
荣·柯克     
王聪 《世界知识》2010,(18):7-7
荣·柯克,现任美国贸易代表。1954年生于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作为非裔美国人,柯克家境并不丰裕,但受到良好的家教。青年时期,柯克先就读于奥斯汀学院,  相似文献   

8.
一批“老作家”在“新时期”陆续发表的反思散文,不仅体现出明确的文化承担意识,而且在对文化的反思和比较中抒写了丰富的伤痛和欣喜之情。他们对沧桑往事的文化省察,彰显了散文诚与真的诗学品格,本身也应当成为可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从建国到现在,种族歧视问题一直是困扰美国社会的一个大问题。非裔美国人、拉美移民、亚裔等少数民族一直以来都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歧视。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要从历史根源、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等多方面来认识。只有从这些方面共同入手才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使各民族、种族取得平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叶欣 《世界博览》2009,(7):34-37
范·琼斯,一个中国人还很陌生的名字,在美国人的眼中,他却被认为是绿色环保运动中的马丁·路德·金。这位非裔美国人的心中又怀抱着怎样一个绿色之梦呢?  相似文献   

11.
夏黎红 《科技信息》2009,(22):I0115-I0115
本文介绍了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英里森的早期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通过对其中几住主要人物的分析,揭示了莫里森在书中所描写的种族主义内化现象对非洲裔美国人,特别是对非洲裔美国妇女和儿童所造成的伤害,并进一步指出对种族主义内化现象的研究,在帮助弱势群体争取权益这一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位美籍外裔学者曾指出,美国人称霸世界主要抓了三个东西:"超级军力,世界银行,思想文化。"美国的人文社科研究机构、组织,每天每时都在大量"制造"美利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文化产品,这无疑给  相似文献   

13.
哥伦布日是美国10个重要节日之一,自1792年诞生以来逐渐由一个地区性节日缓慢演变成为一个被美国社会各界广泛认同的节日。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盎格鲁萨克逊裔美国人、外来移民、天主教团体等不同族裔和社会群体不断为它添加新的象征意义,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找到了其与美国主流社会的文化契合点,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统一价值观念,有利地促进了美国民族共同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原型批评的理论,从种族主义、暴力冲突方面探析莫里森《天堂》中的"替罪羊"形象,认为这一形象体现出莫里森对美国历史及其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讽刺性模仿和颠覆,对种族优越论、暴力政治以及非裔美国人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15.
印度多人才     
印度有不少科学家享誉世界。印度独立后有17人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使皇家学会中印度会员总数达到28人。印度裔在美国的科学技术界和医学界获得突出成就,在许多大学、研究单位和医院里占据重要职位,被列入占美国人口7%的最高收入阶层。印度裔美国人获诺贝尔奖的有两人。  相似文献   

16.
外刊概要     
奥巴马与非洲裔美国人,谁是谁的靠山?Kevin Alexander Gray2008年总统大选中,奥巴马在黑人同胞中获得95%以上的选票,但如今,只有80%的非洲裔选民支持其连任。他们的不满有充分根据,奥巴马上任以来并未为黑人同胞谋得更好待遇,在其任期内非洲裔美国人失业率从12.6%升至15.7%,年轻人失业率高达46.5%。奥巴马还继续延长布什任内对富人减税的计划。美国学者称其是华尔街的黑色吉祥物及商业巨头的  相似文献   

17.
尹传红 《科技潮》2009,(7):49-49
美国国会参议院于6月18日通过了一项决议,就美国的黑奴制度和种族隔离政策表示正式道歉。决议中指出,美国国会“承认奴隶制和吉姆·克罗法的不公、残忍、野蛮和非人道”,“谨代表美国人民,为非洲裔美国人及其祖辈在奴隶制和吉姆-克罗法下遭受不公对待表示道歉“。  相似文献   

18.
刘菲 《科技信息》2013,(4):223-223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通过一个亦真亦虚的人物宠儿,探讨了美国黑人在奴隶制度下的非人般的生活。美国的奴隶制给非裔美国人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和身体上的创伤。代际间的创伤更是奴隶制的产物,从赛丝和宠儿这对特殊的母女身上,能清楚的感受到代际间创伤的痕迹。  相似文献   

19.
在解释美国人和亚洲人心理活动的差异时。心理学家们最常使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一文化框架,以及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独立/互依自我构念。综述了这两个文化框架各自的概念体系及测量方法,探讨了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进一步分析丁已有跨文化研究中关于这两个文化框架在解释美国人和亚洲人心理活动之异同时。有效性与实用性正反两方面的证据,指出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文化心理学研究在沿用这两个文化框架时可能做的理论与方法上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学角度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问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低碳模式是解决文化产业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该模式以文化生态美学为指导,以经济学的成本核算原理为依据,借鉴低碳理念,提倡文化资源的高效、低耗、可持续利用,并融通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各大领域,有利于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矛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